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胆管结石疾病利用规则性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内胆管结石疾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规则性组(观察组)和不规则性组(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规则性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无规则性切除,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90%治疗总有效率,对照组患者取得76.67%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规则性切除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明显较优,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优势,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规则性肝段切除术 治疗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板下降技术在半血流阻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例半切除患者,中行门板下降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阻断,总结中情况及手术结果。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行门板下降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阻断,半血流持续血流阻断41~86分钟,平均61.5±21.4分钟,中出血240~690ml,平均660±62ml,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半切除。结论门板下降能够实现Glissonian鞘外半血流持续阻断,避免对内的解剖,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肝门板下降 半肝血流阻断 Glissonian鞘 半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准切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间70例肝胆疾病且接受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对其进行常规的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进行精准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肝脏功能的损害以及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有显著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肝脏功能恢复情况上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肝胆疾病患者接受精准切除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较好,且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此今后在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对精准切除这种治疗方式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精准 肝切除 肝外科 临床应用 推广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肿瘤切除治疗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肿瘤55例。将采用腹腔镜手术的28例作为观察组,行开腹切除的27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两组术前1d和术后1、3d肝功能和凝血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并发症、复发转移发生情况和1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和3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高于术前1d(P〈0.05)。术后1d和3d观察组ALT、AST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术后复发转移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切除相比,腹腔镜切除创伤小,有利于肝功能的早期恢复,未增加并发症及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可以用于肿瘤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 肝切除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内胆管结石行切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内胆管结石行切除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治疗早期肺癌、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VATS肺切除30例,采用全胸腔镜三切口,用推结器丝线结扎或钛夹夹闭肺动、静脉,切割缝合器闭合切断支气管,恶性肿瘤最后系统清扫区域淋巴结。结果30例成功施行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切除,无中转开胸,其中切除左上肺舌8例、尖前段1例、左下肺背9例、基底2例、右下肺基底1例、背9例,无围期死亡。术后病理:ⅠA期肺癌20例,肺转移瘤2例,肺良性疾病8例(其中肺结核4例,支气管扩张2例,炎性假瘤2例)。ⅠA期肺癌手术时间(151.2±31.3)min,中出血量(139.5±102.4)ml,术后拔胸管时间(4.6±1.3)d,术后住院时间(5.3±1.4)d。肺良性疾病手术时间(143.2±38.3)min,中出血量(132.5±102.6)ml,术后拔胸管时间(4.1±1.4)d,术后住院时间(5.2±1.3)d。1例结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50min,中出血量136ml,术后拔胸管时间5d,术后住院时间6d。1例直肠癌肺转移手术时间141min,中出血量128ml,术后拔胸管时间4d,术后住院时间5d。30例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7.1月,均无复发及死亡。结论VATS解剖性肺切除安全可靠,在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的前提下应用于ⅠA期肺癌、不易行肺楔形切除的肺转移瘤和肺良性疾病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低肺功能患者,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切除与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肺部手术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12例患者采取肺切除,肺切除数目低于3,其余18例患者采取肺叶切除。观察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术后6个月的肺功能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采取肺切除患者肺功能FEV1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在FVC和MVV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胸腔镜下进行肺部手术,进行肺切除对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更有利。

  • 标签: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完全胸腔镜 肺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切除对肝脏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6例右肿瘤患者,行腹腔镜右半切除的临床资料,观察中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病理证实血管瘤6例,原发性肝癌9例,肝炎性包块1例;手术耗时240~460min,中位数320min;中出血量280~1200ml,中位数450ml;2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少量胆汁,充分引流后2例均在2~3周后胆漏情况消失;患者于术后6~14d,中位数8d,康复出院。随访1年,再次出现肝脏占位1例。结论精准理念下微创右半切除不仅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满意。

  • 标签: 精准理念 腹腔镜 右半肝切除 肝肿瘤 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