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应用于口腔专业本科生临床前根管治疗髓腔冠部预备教学中的质量可靠性和实际效果。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髓腔冠部预备前期教学中,联合应用Simodont数字化虚拟仿真牙医培训系统(以下简称:Simodont系统)和仿头模系统。教学步骤如下:①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虚拟仿真优先组和仿头模优先组,每组10人;②培训前评分,指导学生根据髓腔冠部预备临床技能考核表,使用标准仿真塑料牙完成培训前基线考核并评分;③培训后评分,虚拟仿真优先组学生使用Simodont系统培训,仿头模优先组学生使用仿头模系统实体培训,两组均在标准仿真塑料牙完成考核并评分;④两组学生互换培训系统,同样方法再次考核并评分;⑤学生填写教学调查问卷;⑥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虚拟仿真优先组学生经过两种系统培训后,考核评分[(16.00±1.49)分]显著高于培训前评分[(13.30±1.41)分] (P<0.05);仿头模优先组学生经过两种系统培训后,考核评分[(15.60±1.26)分]也显著高于培训前评分[(13.00±1.89)分] (P<0.05)。虚拟仿真优先组学生经过两种系统培训后,考核评分显著高于仿头模优先组学生仅使用仿头模系统培训的考核评分[(14.30±1.77)分] (P<0.05);仿头模优先组学生经过两种系统培训后,考核评分也显著高于虚拟仿真优先组学生仅使用Simodont系统培训的考核评分[(14.10±1.45)分] (P<0.05)。虚拟仿真优先组在使用Simodont系统后再使用仿头模系统培训的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单纯使用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的评分(P<0.05)。问卷结果表明,80%(16/20)的学生同意Simodont系统可提供重复性、多维、多次的练习机会,并更多关注细节;90%(18/20)的学生同意Simodont系统需要作出较大的改进与升级。结论相较单纯使用传统仿头模培训系统,数字化虚拟仿真培训系统与仿头模培训系统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髓腔冠部预备的教学效果,且教学效果受联合应用先后顺序的影响。

  • 标签: 教学 数字化虚拟仿真培训系统 仿头模培训系统 髓腔冠部预备 教学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中采用视频结合仿真人模型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7月,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大三的医学生中纳入80例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双盲法分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当中,各40例,实验组应用教学方式为视频结合仿真人模型教学方法,对照组应用的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方法,通过理论测试、实践操作、临床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对两组医学生的综合评分、教学满意度进行展开分析与讨论。结果:从综合评分与教学满意度方面来分析,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医学生 临床技能实践教学 视频教学 仿真人模型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救护理教学中,应用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74名急救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n=37)、研究组(n=37)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方式、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比较教学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结果 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急救护理成绩更优;研究组较常规组的教学满意度更高;上述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救护理教学开展时,借助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站式仿真教学的方式,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保证急救护理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显著提高,确保学生的教学效果,为急救行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具备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核心能力 多站式仿真教学 急救护理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生 灾难医学 虚拟现实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用食物交换份联合仿真食物模型和传统的形式进行饮食教育,3个月后以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为评价指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体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交换份法联合仿真食物模型法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

  • 标签: 食物交换份 仿真食物模型 恶性肿瘤 饮食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美合作高仿真案例设计融合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效果,为该教学法的广泛开展,推进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改革提供支持。方法采用质性研究,对全程参与中美合作高仿真案例设计融合SBAR情景模拟教学的18名中美合作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和提炼主题。结果该教学法能够高仿真的展现临床真实情景,学生叙述真实感、压力感、充实感、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学生肯定该教学方式在知识、技能、应对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理专业情感等方面的正性作用。结论高仿真案例融合SBAR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建立学习信心、促进护理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培养护理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以充分发挥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的作用。

  • 标签: 教育 中美合作 护理 情景模拟
  • 简介:2014年7月9日,由四川大学和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共建的国家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在华西口腔医学院落成。日本齿科大学理事长中原泉先生、日本齿科研究协会会长江藤一洋教授、日本森田株式会社长森田晴夫先生与华西口腔医学院院长周学东教授共同揭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包括虚拟仿真机器人教学实验系统和MOOG三维虚拟技能训练实习机,是全球建立的第2个此类教学平台。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教学平台 仿真实验 虚拟 株式会社 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及仿真内镜技术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疑似支气管结核患者,所有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检查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经病理学诊断,80例患者中确诊支气管结核68例,其中左支气管结核31例,右支气管结核37例,异物位于气管12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8.75%、63.24%、33.33%、84.31%、13.79%;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联合仿真内镜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25%、97.06%、58.33%、92.96%、77.78%;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联合仿真内镜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阴、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及仿真内镜技术用于诊断支气管结核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利于患者早期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结核 多层螺旋CT多方位重组技术 仿真内镜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多层面CT仿真结肠镜(CTcolonography,CTC)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行纤维肠镜与CTC检查,将CTC结果与纤维肠镜和手术病理对照。结果:1例由于肠道内残留物较多而无法准确显示癌灶,余58例中CTC发现结肠癌47例,直肠癌11例,其中4例为多发肠癌。CTC在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外形方面与手术结果高度相关。结论:CTC可准确显示结直肠病变,有助于结直肠癌的准确诊断。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结肠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虚拟仿真系统用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生90名为实验目标。按照不同教学方法分成虚拟仿真组(45名)与传统组(45名)。两组学生均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教学;虚拟仿真组采用虚拟仿真系统;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观察两组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以及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认可度。结果:虚拟仿真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教学效果、教师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组;虚拟仿真组认为虚拟仿真系统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加深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认识、提高护理能力、锻炼创新思维、拓展知识面占比高于传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中,对于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应用虚拟仿真系统,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均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满意度高,教学效果良好,建议推广。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虚拟仿真系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施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的价值。方法 以120名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进行教学,研究组则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传统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基础上,应用医学虚拟仿真系统教学,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教学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前牙美学修复中使用三维数字化仿真设计与实现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修复治疗的100例患者展开探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修复,而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三维数字化仿真设计与实现技术进行修复,对两组患者修复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修复后取得的效果显然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三维数字化仿真设计与实现技术 前牙 美学修复
  • 简介:摘要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步入实践、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关键阶段,见习和实习教学应当是培养具有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神经系统疾病为例,分析了传统医学教学的现状,多层次客观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结合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在神经内科见习和实习中的优势,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虚拟仿真 基于问题学习 神经系统 见习 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科的实习医生实施情景模拟教学,观察其对临床技能培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儿科的实习医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对比观察两组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两组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观察组的临床技能和理论知识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儿科实习医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中有积极作用,值得进一步扩展应用。

  • 标签: 儿科 情景模拟教学 临床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入职护士的岗前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当中,微课与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6—12月 52名新入职护士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作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方式培训,分析组护士则接受微课与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同时培训,对两组新入职护士接受培训前后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分析组新入职护士接受培训后的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护士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而言,将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与微课方式进行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微课 技能培训 高仿真综合模拟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虚拟仿真理念下3D解剖图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旨在对人体解剖教学提供参考建议。方法:以皖北卫生职业学院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学生在入校后由教务处随机分班,根据班级学生分为两个班级,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1班(30名)学生为对照组,临床医学专业3班(27名)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解剖教学,观察组采取虚拟仿真教学联合3D解剖标本教学,比较三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教学质量、课堂评价、解剖方法等。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与实验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

  • 标签: 虚拟仿真 3D解剖图像 人体解剖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病例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拟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临床实习医师,采用人工智能-仿真模拟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观察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测试分数和诊断诊断意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病例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拟在急危重症教学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 标签: 病例 人工智能 仿真模拟 急危重症 教学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教学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以病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病例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仿真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教学培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临床操作技能和教学满意度。

  • 标签: 以病例为基础 人工智能 仿真模拟教学 急危重症 教学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实施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改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80例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术前仿真造口体验。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仿真造口体验可以有效减少泌尿造口术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有效促进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造口术 术前仿真造口体验 老年 自我护理能力及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