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保洁员对感染相关知识的认识情况,以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医院60名保洁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并提出管理对策。结果医院保洁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低,平均仅为27.5%。结论对保洁员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以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知识的知晓,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保洁员 管理 医院感染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对白血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95例缓解后出院病人按单、双月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出院指导,观察组实行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出血发生。[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居家护理可降低白血病病人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白血病 居家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品管圈活动对降低乳房胀痛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4月69例在本院分娩孕妇护理资料,所有孕妇均接受品管圈活动护理,比较活动前后导致产妇乳房胀痛原因占乳房胀痛比例、产妇乳房肿胀发生、无形成果、孕妇对护理满意度。结果:活动后因知识缺乏、吸吮次数、体位限制所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下降,而生理性涨奶、乳头因素和混合喂养致产妇乳房胀痛例数比活动后活动前上升,活动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产妇乳房肿胀发生比活动前显著下降(P<0.05),本次活动达标为109.13%,进步为62.13%;活动后护士无形成果评分均显著高于活动前(P<0.05);活动后孕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的发生,有效提高护士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产后乳房胀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合格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19年8月内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任职人员100例,按照护理质量控制采用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不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和实验组(50例,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并对两组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知识考核分数进行统计。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实验组院内器械消毒合格与知识考核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消毒灭菌合格率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综合ICU救治且脱管评分〉8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制订一系列相关护理措施,如及时风险评估、改进固定方法、加强交接、关注并解决患者不适、恰当有效约束、清醒患者加强宣教等,并在临床实施、运用,与集束化护理实施前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ICU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24%降低到0.62%。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非计划性拔管,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活动对降低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期间该科收住的 80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仅予以基础护理,实验组予以基础护理联合早期活动干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同机械通气点谵妄发生、谵妄首次出现时间、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住院时间,评价早期活动对谵妄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 72h后谵妄发生,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机械通气谵妄总发生低于对照组的;实验组谵妄首次出现时间与对照组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谵妄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的。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早期活动,可使谵妄发生有效降低。

  • 标签: 谵妄 早期活动 ICU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颈部放疗患者采取视频健康教育对于康复操知识掌握提升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年 02月 ~2020年 02月收治的头颈部放疗患者总数 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宣教,研究组实施视频健康教育,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操知识掌握 93.33%高于对照组 73.33%(P<0.05)。结论:视频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头颈部放疗康复操知识掌握,且兼具方法简单、内容广泛、生动、方便记忆、获取信息快捷等优点。

  • 标签: 知识掌握率 视频健康教育 头颈部放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超声震荡加酶清洗法对于提高管腔吸引器清洗合格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使用过的同等污染程度的管腔吸引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护团队协作对实施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影响。方法:将4个科室的208例无创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3例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105例行医护团队协作模式,通过测量腹围、肠鸣音、腹胀分级,比较2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围平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肠鸣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共同商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常规护理结合中医技术等医护共同协作的方式,运用于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在降低无创通气患者腹胀发生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医护团队协作 无创通气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沟通技巧在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12月消化内科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患者 106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53例)和对照组( 53例) ,实验组患者应用沟通技巧,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沟通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完成用时、患者满意度、不良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检查完成用时 31-35min患者数均少于对照组 ,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情绪比对照组有明显缓解( P< 0.05)。结论 沟通技巧在行高分辨食管测压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 ,可缩短患者检查用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沟通技巧 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范化护理对提高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安全所起到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我院急诊收治60例急危重症患者,按照收治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30例,应用规范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规范化护理融入急危重症患者转运工作中,有利于提高转运安全,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急危重症 转运 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 规范化护理
  • 作者: 郑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康复科住院患者中实施团队合作的价值。方法:研究时段为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研究对象为院内康复科住院患者60例,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模式、常规模式+团队合作开展两组护理工作,对护理效果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跌倒发生更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团队合作的应用有助于控制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增强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团队合作;康复科;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上为老年痴呆患者合理实施预防跌倒护理对其跌倒发生的实际影响效果。方法:自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间本院接收的老年痴呆患者中择取出50例,借助双色球法分为常规组与探究组并分别在研究期间为其开展常规护理与预防跌倒护理。分析两组老年痴呆患者经护理后的跌倒发生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结果:探究组老年痴呆患者在经护理后其跌倒发生显著性少于常规组(P<0.05);探究组老年痴呆患者经护理后其ADL评分的提升幅度显著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老年痴呆患者合理实施预防跌倒护理不仅可以显著性降低其生活中发生跌倒事件的风险,还可以促进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推荐参考。

  • 标签: 跌倒发生率 老年痴呆患者 预防跌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误吸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误吸发生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0.00%、对照组8.57%,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57%,P<0.05。结论:通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误吸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脑卒中 集束化护理干预 误吸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器械交接正确,探究在手术室与供应室中实施PDCA方法的实际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照研究的形式展开,选取1500份器械作为研究标本,分别于实施PDCA前、后随机选取,以此来探究PDCA方法在提高器械交接正确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PDCA方法实施后,器械交接正确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其次,手术室医生对器械的满意度情况进行了评估,在实施PDCA后的器械评价、感受评价评分均更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与供应室的器械交接工作中加强对PDCA方法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器械交接正确

  • 标签: 手术室 供应室 器械交接 PDCA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过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选择144例住院患者为此次研究观察的对象,选择起始时间即2020年12月,截止时间即2021年6月,通过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各组住院患者为72例,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二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跌倒事件发生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可能性,有益于提高临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

  • 标签: 跌倒 住院患者 品管圈活动 跌倒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头皮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4000例头皮静脉输液患儿,按照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儿输液不良事件发生与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患儿输液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头皮静脉输液 家长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于产妇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给予产科护理新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剖宫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新模式应用到产妇中,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 标签: 产科护理新模式 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影响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JCI标准下运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应用效果。 方法:成立PDCA小组,对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实施前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运用PDCA模式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由实施前的跌倒发生0.325‰降至实施后的0.165‰。 结论:根据JCI标准实施PDCA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意外伤害,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 标签: PDCA 住院患者 跌倒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提高吞咽障碍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方面的应用。 方法 从2020年1月到2020年3月在住院的患者中选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且蛙田饮水实验评分≥2分的患者36例,对他们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真因验证、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结果 QCC活动实施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从48.89%提升到了86.67%. 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使吞咽障碍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显著上升。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运用QCC科学方法持续改善护理问题的能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