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7
/ 2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合格率 的影响

朱荣琼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19年8月内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任职人员100例,按照护理质量控制采用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不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和实验组(50例,采用护理质量控制),并对两组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知识考核分数进行统计。结果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实验组院内器械消毒合格率与知识考核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能够通过提高器械的消毒及格率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实现提升消毒灭菌合格率的目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消毒灭菌合格率

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面对全医院提供无菌器械和无菌敷料的特殊场所,作为消除病毒,解决病人难题的地方,消毒供应中心是保证医院医疗质量和声誉的绝对“心脏”。随着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与医疗技术处于不断的提升中,消毒供应中心对于器械的清理质量和专业技术意识的提升亟待赶上,一旦器械附着的病毒没有清理干净,造成病毒扩散,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消毒中心护理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正常进行[1]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9.4-2019.8内在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100例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见的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人,女24人,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7.24±1.2)岁,实验组50例,其中男26人,女24人,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8.81±1.0)岁。两组工作人员的年龄和男女比例等相关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不开展护理质量控制。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其质量控制具体内容如下:

1.2.2.1 规范管理制度:根据当前护理质量管理制度,结合本消毒中心实际情况,首先对整个消毒供应中心的人划分相关的职责,对器具管理、器械消毒、器械保管等工作进行明确的制度规范,并由消毒中心的高级负责人员带头,以实验组成员为目标,切实的开展管理工作。

1.2.2.2 护理人员培训:充分了解当前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对照组中突出的问题制定专门的培训策略,重点概括器械供应、消毒、保管、清理等过程,除了实操培训之外需要以管理制度为基础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对于消毒中心供应质量的重视。

1.2.2.3 器械清理相关规范管理:器械从进入消毒供应中心之后,相关器械接受人员对器械进行清点,观察有无破损、缺失,做好详细的记录;清理与消毒过程当中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实验组规范后的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在操作之后移交器械保管人员,器械保管人员需再次对相关的消毒器械进行保管与登记,除此之外,当部门取用时候,保管人员应当严格细致的记录领用部门与人员,保证器械的去向可查,发生感染时能够追查病毒源。

1.2.2.4 加强病毒检测与消毒意识,对检测到病毒的器具器械等按照质量控制培训相关的知识进行规范消毒。

1.2.2.5 严格规范器械包装及发放工作,通过制定好的工作标准将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消毒的时候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证院内灭菌药品不会受到感染。

1.3 观察指标

(1)院内感染率:院内感染情况分为器械消毒不合格、灭菌不合格、包装不合格、发放不合格,判断实验组在开展护理质量控制工作之后病毒的消毒情况是否优于对照组。

(2)知识考核分数:通过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之后,定期展开工作知识考核。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60af3e8c9daac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工作人员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程当中的感染率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知识考核分数对比对照组明显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两组工作人员器械消毒合格率与知识考核分数对比[60af3e8c9daac_html_396ca2460f9352a7.gif,n,(%)]

组别

例数

器械消毒不合格(%)

灭菌不合格(%)

包装不合格(%)

发放不合格(%)

总不合格率(%)

知识考核(分)

实验组

50

2(4%)

1(2%)

0(2%)

1(2%)

5(10%)

97.10±2.4

对照组

50

9(24%)

7(14%)

5(10%)

7(14%)

28(56%)

85.25±6.25

t/χ2

-

5.0051

4.8913

5.2632

4.8913

23.9528

12.5157

P

-

0.025

0.027

0.022

0.027

0.0001

0.00001


  1. 讨论

在实际的临床工作的当中,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疗器械的提供者,医疗器械会直接被应用于患者的治疗当中,为了保证相关的器具不被病毒感染,病毒控制中心所承担的责任十分重大,在每个医院的感染控制当中,都需要对消毒工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因此医院应该制定严格的消毒标准,并且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2]。对于消毒供应中心来说如果相关的消毒工作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则会造成院内大量感染。

消毒供应中心未做护理质量管理,简单与常规手段进行消毒,能够很大程度的杀灭器械等附着的病菌,但是难以做到深度清理,导致病毒仍然存在与器械之上,再投入应用过后,可能会对相关的使用者造成感染。

护理质量控制首先通过管理质量理论,展开培训工作,从知识理论层面加强护理人员的消毒质量工作意识,通过意识层面的加强,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尽全力的履行职责,保证工作能够正常开展,除了理论培训工作之外,培训中还有对医疗器械的讲解和清理演示,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讲解,帮助护理人员更进一步的掌握相关的清理知识[3]。在相关的培训之后,展开相关的病毒检测工作,对清理之后的器械进行病毒检查,如果发现病毒,需要进行分析,探明是哪一个步骤除了问题,再次进行改进。器械作为病毒的直接传染途径,消毒不合格率直接影响了院内感染情况,而院内感染人员可能包括所有接触过存在病毒的包括医生和病人在内的人员,如果相关病毒在某种情况下发生突变,那么后果将不可想象。

对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之后,实验组院内器械消毒合格率与知识考核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对于预防院内感染的工作便是主要通过对器械等消毒工作的严格质量控制进行体现,器械消毒及格率和知识考核评分的提高能够保证院内消毒灭菌合格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消毒供应中心开展护理质量控制的工作能够通过提高器械的消毒及格率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知识掌握程度实现消毒灭菌合格率的提升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逢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176.

  2. 陈榕,江秀钦,何珍.细节护理对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消毒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v.9(15):146-148.

  3. 刘爱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护理质控管理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