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脑外伤手术后昏迷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情况。 方法: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对 45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让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降低,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   关键词 重症脑外伤 ;术后昏迷 ;综合护理干预 ;压力性损伤    重症脑外伤是非常危急的疾病,该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快速,患者会有残疾和死亡等结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此次就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1月我院对 45例重症脑外伤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有 9例女性和 14例男性患者,最小 25岁,最大 74岁,平均( 44.86±4.52)岁。对照组有 9例女性和 13例男性患者,最小 26岁,最大 75岁,平均( 45.73±4.66)岁。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参与,一般资料不影响结果,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全部患者使用开颅手术治疗,为患者进行降颅内压,抗感染,脑保护等等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观察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检查,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措施:①压力性损伤预防:使用减压敷料,水垫等预防压力性损伤,增强营养补给,指导患者家属预防压力性损伤,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管理中来。在肩胛和骶尾部使用水垫,缓解这些部位受到的压力,减少压力性损伤。②压力性损伤的护理:如果患者出现了压力性损伤,需要及时的冲洗创面,预防细菌滋生,让患者的创面更好的愈合,如果创面有坏死情况出现,应该使用机械辅助清创处理,根据伤口的情况使用新型敷料来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压力性损伤情况,对患者的术前术后 GCS评分观察比较。    1.4评定标准:( 1)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评定标准:Ⅰ期:指压后皮肤完整,没有白斑 ;Ⅱ期:皮层有部分缺失真皮层 ;Ⅲ期:全层皮肤缺失 ;Ⅳ期:皮肤组织缺失,可以触及筋膜肌肉。( 2)采用格拉斯哥( GC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预后越好。     1.5数据处理:采用 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表示,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讨论    脑外伤患者是脑部因为暴力导致了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死亡率和残疾率都比较高,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2]。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快速,重症脑外伤患者的死亡率比较低,患者术后很容易有压力性损伤出现,因此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不利影响。     根据研究显示,重症脑外伤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受到压力性损伤的几率明显降低 [3]。压力性损伤是骨隆突,医疗器械接触等皮肤部位和组织的受损,该种损伤是因为长期的压力和剪切力导致了患者的损伤,患者的皮肤有开放性溃疡症状出现,伴发疼痛感,软组织对压力以及剪切力的耐受性会因为环境,营养,灌注,并发症等而有所不同。为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使用水垫缓解压力,使用减压敷料,能够让患者受到的压力性损伤减缓,让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促进患者的康复,此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低,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术前两组的 GC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术后,两组的 GCS评分均有改善,试验组患者的情况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总而言之,重症脑外伤手术患者昏迷后,使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症状和预后得到改善,临床中效果非常理想,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术后护理中应用分阶段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到我院肩关节镜治疗的8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和40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分阶段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自理能力评估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VAS)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康复训练应用于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术后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疼痛。

  • 标签: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 快速康复理念 术后护理 肩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血气胸的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间本科室接收的伴血气胸的60例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有30例,经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共有30例,经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进行治疗。详细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引流量及住院天数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较参考组显著更短,手术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较参考组显著更少(P<0.05)。结论: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40例(研究组)及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尿常规及尿微量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阳性检出率0.00%。研究组阳性检出率对比尿微量白蛋白检测95.00%(38/40)较尿常规检测80.00%(32/40)高15.00%,差异对比P

  • 标签: 尿常规 尿微量蛋白检测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集束化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术后压力性损伤率的影响观察。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70例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35)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n=35)行集束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4%,对照组满意度为7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分值也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合并血气胸 术后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喷洒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我院符合条件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14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70例,采取胃镜下肾上腺素黏膜注射 ,研究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喷洒 α-氰丙烯酸正丁酯,各观察 24小时止血情况。结果 :研究组止血总有效率 91.4%,对照组止血总有效率 88.6%, 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 联合喷洒 α-氰丙烯酸正丁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有待进一步大数据验证。

  • 标签: 胃镜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 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SAP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应用常规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展开研讨。方法:参与研究人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预见性护理在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伴昏迷患者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将 30例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测试组 15例,针对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应用预见性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照组 15例,按常规护理出现症状时给予护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多于测试组(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降低了重度颅脑损伤长期卧床昏迷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延长了生命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颅脑损伤 昏迷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一体化护理,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更好,康复速度更快,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 相比常规护理,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ICU 重症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作为一种间叶来源性肿瘤其患病率逐年呈增高趋势,目前该类疾病的诊断、分型、治疗方法等均已基本完善。多数患者确诊为胃肠间质瘤后均需要行手术治疗或服用分子靶向药物如伊马替尼、舒尼替尼或瑞戈非尼等。本治疗中心于 2018 年收治一名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系统性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十二指肠间质瘤, 根据检查结果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2 个月后出现严重皮肤损伤。本文意通过检索Sci-hub、知网、万方等医学数据库分析引起该类副作用机制、概率及治疗手段并结合文献复习。 【关键字】:胃肠道间质瘤 伊马替尼 皮肤损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改善意识障碍的价值。方法:纳入7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Ⅰ组(37例)病人接受脑室外引流治疗,Ⅱ组(37例)病人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仪配合脑室外引流治疗。分析2组病人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评分。 结果:Ⅱ组临床症状恢复有效率为94.59%,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评分(12.54±2.48)分,均明显高于Ⅰ组(p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有创颅内压监测仪 脑室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术后采用不同护理模式下康复指标评分。方法:采集 2016年 12月至 2019年 2月间在本院进行开颅手术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将其中 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床位号进行分组,单数为实验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包含 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根据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 SAS、 SDS评分和 ADL、 FMA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施前两组患者的 ADL、 FMA评分无明显差异,实施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对比 SAS、 SDS评分对照组明显更差,数据呈现为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精细化护理应用于开颅术后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良好,应在临床重点推广。

  • 标签: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术 不同护理模式 康复指标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使用血清Hcy、Cys-C、NAG及mALB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从2019年5月开始进行病例收集,一直到2020年5月结束,共收集到配合本研究的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8例设为观察组1,另选同时期正常妊娠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2。所有患者进行血清Hcy、Cys-C、NAG及mALB检测,对三组血清Hcy、Cys-C、NAG及mALB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2血清Hcy、Cys-C、NAG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1(P<0.05),观察组1血清Hcy、Cys-C、NAG及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使用血清Hcy、Cys-C、NAG及mALB可以有效的诊断早期肾损伤,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临床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Hcy Cys-C NAG mALB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中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1.05——2022.05期间住院卧床病人共计120名,设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分组法,分出常规组、实验组,每组平均纳入60名。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予以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压疮发生率。结果:相较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相较常规组,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于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治疗,伤口造口护理小组模式干预应用效果显著,服务评价高,建议普及。

  • 标签: 临床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 护理小组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膝关节骨性关节软骨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配合玻璃酸钠与等离子消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患者3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接受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观察组辅以等离子消融与玻璃酸钠治疗,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等离子消融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