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新生儿色素失禁症的脑部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 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并经临床、病理及基因证实的4例新生儿色素失禁症的MRI特征。结果4例患儿中脑部MRI均表现异常。常规序列中,右侧额叶、左侧枕叶及双侧内囊T1高信号信号1例, 左侧颞枕叶少许出血伴脑萎缩1例。4例均出现DWI高信号病灶,其中1例异常信号呈广泛性分布,受累部位主要为左侧大脑半球各叶深部及皮层下白质、基底节、丘脑、内囊、 胼胝体、脑干、小脑。DWI较常规序列可更敏感地显示病变范围。结论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脑部病变发病率高,头颅MRI应当作为常规检查,有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及临床预后评估。

  • 标签: 新生儿,色素失禁症,基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医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业伤害病开始出现。主要原因是超声医生因工作负荷大而面临不同程度的职业伤害,如坐姿或站立姿势不佳导致的肩、颈、腰和背部不适,过度使用眼睛导致的眼睛干燥,以及不同程度的眼疾。根据超声医学的发展和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积极提高职业伤害防治观念,从日常预防保健入手,减少超声医学对从业人员的伤害。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平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锻炼,但是人们在运动过程中损伤发生率明显增加,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生理,心理状态、训练、运动技术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特点以及外界环境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运动损伤要及时进行治疗,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运动损伤的医疗康复,会导致给患者带来危害,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现阶段,很多人重视运动锻炼,但是对运动损伤的康复和预防的了解度少之又少。本文主要分析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基本原理,探寻运动员损伤康复与预防的功能锻炼新思路。

  • 标签: 运动损伤 康复 预防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一年本医院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术病例,选取84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骨科康复护理,对比组采用基础护理。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探究组病患SAS焦虑评分(39.33±2.25)、SDS抑郁评分(31.76±2.23)均低于参照组的(45.76±1.67)与(41.65±2.76),探究组的病患对于护理的综合满意度(90.48%)高于对比组(80.95%)。结论: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病患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升病患的心理状态与满意度。此种护理模式应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骨科康复护理 脊柱脊髓损伤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针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实施促醒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员进行颅脑手术患者中的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4人)与实验组(34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日常护理,实验组进行促醒护理。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后患者昏迷指数(GCS)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昏迷指数评分对比差异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昏迷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颅脑损伤手术 促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促进骨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目的,在本文中着重探究了早期康复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62例患者进行对比试验,采取盲抽的方式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将其分为对照与观察两个组别,各31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手段,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上下肢功能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前,与此同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提升(P<0.05)。结论:对于骨关节损伤患者而言,采取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各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切实提高其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骨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上颈椎隐形损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100例为2020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且疑似上颈椎隐形损伤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并以病理诊断为研究金标准评估多层螺旋CT诊断效果。结果 多层螺旋CT检出上颈椎隐形损伤96例(96.00%),误诊/漏诊4例(4.00%)。诊断准确率为96.00%(96/100),特异性为83.33%(10/12),敏感性为97.73%(86/88)。结论 多层螺旋CT在上颈椎隐形损伤的中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与疾病检出率,对临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可提供有效影像学参考,最终助病人积极改善疾病预后水平,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上颈椎隐形损伤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方法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肘关节损伤患者56例,按照入院时使用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和研究组(急性处理治疗)各2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肘关节损伤患者使用急性处理措施治疗能取得较好的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改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60例脑损伤及颅内血肿患者,并随机分成常规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结果:常规组治愈率60.00%,对护理的满意率73.33%;实验组治愈率83.33%,对护理的满意率93.33%。结论: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改善脑损伤及颅内血肿的预后,辅助提升疗效,能够令患者及家属满意,有临床普及价值。

  • 标签: 脑损伤 颅内血肿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损伤患者在接受护理时选择康复运动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研究设置时将2020年3月至2023年5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60名我院中确诊为运动损伤进入急诊科内的急性运动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xcel表格中自带的随机函数,对患者进行两组均分,组内各设置30名患者。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将康复运动护理模式应用其中,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状况,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相当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并且实验组内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各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运动损伤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运动护理模式,能够有助于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控制,将其应用于运动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具有较高的临床可用价值。

  • 标签: 康复运动护理模式 伤口护理 自我管理 运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96例,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应用饮食护理,判定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应用饮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鼻饲 饮食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食品和药品的微生物检验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常受到培养的质量、保存方式和使用方法的影响,培养验收时把好质量关,并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培养使用规范操作尤为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微生物检验从业经验结合文献调研,拟对培养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培养的分类、生产执行标准和使用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控制培养基质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培养基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