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心脏大血管置换术后深部隐匿纵隔感染的定性、定位诊断.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5月对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胸心外科6例胸骨正中切口胸主动脉置换术后怀疑深部隐匿的患者进行PET/CT检查.根据PET/CT的影像对6例患者的人工大血管感染范围及位置进行判断,引导手术方法与切口的选择进行清创引流,肌瓣修复.结果手术探查6例心脏大血管置换术后患者,均存在深部纵隔感染,其中5例感染蔓延到人工血管周围,另-例累及血管壁,2例合并胸骨感染;本研究中6例患者PET/CT对心脏大血管置换术后深部隐匿纵隔感染诊断准确.结论PET/CT对心脏大血管置换术后深部纵隔和人工血管周围隐匿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准确,可用于引导手术清创.

  • 标签: PET/CT 人工血管 隐匿性纵膈感染 胸骨正中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对隐匿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2月-2016年12月骨关节、脊椎外伤经行常规X线检查及MRI扫描的86例患者。结果86例在X线片上无明显异常,MRI见T1WI见低信号,T2WI及IRT2WI均见斑片状,地图状高信号,在IRT2WI上明显高信号。结论MRI检查隐匿骨折具有特征性,可早期发现,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MRI是检查隐匿骨折的首选方法。

  • 标签:
  • 简介:费尔内尔是文艺复兴后期最负盛名的医生之一,他的《疾病的隐匿原因》在文艺复兴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费尔内尔被看作文艺复兴哲学的承上启下之人.他对古代权威习之以礼,对自然世界和人体研究的首要原则的认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疾病的隐匿原因》是研究哲学和医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描述最为丰富的著作之一.

  • 标签: 《疾病的隐匿性原因》 费尔内尔 文艺复兴 医学 哲学
  • 简介:摘要隐匿高血压(MH)是高血压研究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近年来,对高血压的发病率、发病机制、靶器官损害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早期发现这种现象,对于有效控制高血压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非常有益。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隐性高血压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核酸检测方法对献血者隐匿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能力。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到血站进行无偿献血的8000名人员,对其分别选择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两种自动核酸检测系统对其血浆标本予以HBV核酸检测,同时序列分析核酸阳性标本。结果通过研究后可知,40名献血者HBsAg检测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0.50%,420名献血者抗-HBc结果为阳性,比例经计算后为5.25%,25例献血者经过ProcleixUltrio以及nested-PCR能力相当,表现为阳性结果。结论献血人员中隐匿乙肝病毒感染比例较高,而核酸检测方法的差异性致使检测能力有所不同。

  • 标签: 核酸检测 献血者 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片两种方法诊断鉴别隐匿骨折的不同效果。方法调查100例隐匿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DR摄影技术诊断,对照组使用X线片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5.3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1.25%,DR技术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技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技术诊断鉴别隐匿骨折的检出率优于X线片技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R X线片 隐匿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隐匿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的特点,为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隐匿高血压(研究组)和真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各36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情况。结果:研究组T波改变率为19.40%(7/36例)、ST-T改变率为13.89%(5/36例)、束支阻滞率为5.56%(2/36例)、左心室肥厚率为22.22%(8/36例)、左室壁高电压率为22.22%(8/36例)均低于对照组36.11%(13/36例)、55.56%(20/36例)、25.00%(9/36例)、33.33%(12/36例)和38.89%(14/3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P波增宽率及P波双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波增宽及双峰改变是隐匿高血压患者敏感的诊断指标,该指标预示心脏早期损害的心电学改变。

  • 标签: 隐匿性高血压 心电图 P波
  • 简介:目的探析无偿献血者中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表面抗原突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血站2011年3月至2015年7月对常规血液实施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的筛选结果,以二对半检测方法进行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通过综合检测结果,对标本感染状况+献血者HBVDNA予以判断,从中选择隐匿HBV感染标本+部分HBsAg-HBVDNA作克隆测序及S区巢式PCR,分析基因突变与分型。结果在无偿献血者250480份标本中,共筛查出HBsAg-DNA+196例,其中有171例OBI;在171例OBI中,46例作巢式PCR扩增,扩增出S区有16例,其中,C亚型有13例,发生突变5例;B亚型有3例,发生突变1例。结论在无偿献血者中,OBI具有较高的存在概率,基因突变和分型在各个地区都存在差异性。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无偿献血者 隐匿性 抗原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隐匿阴茎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7年的6月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隐匿阴茎患儿55例,分别纳入至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在围手术期按照常规方法施护,研究组则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研究组父母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隐匿阴茎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护理质量,帮助患儿提高依从性与配合度,促进其及早恢复。

  • 标签: 小儿隐匿性阴茎 围术期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期为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共选择患者30例,其在诊断过程中均选择X线检查未显示骨折性病变,但均为临床疑似性肋骨骨折者。再行MSCT容积扫描后,将原始图像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重建图像结合轴位图像作出对骨折的诊断。对可疑骨折线进行曲面重建(CRP),再次作出诊断,并评价创伤后胸腔内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30例行X线平片中未显示骨折的患者,通过MSCT后处理技术有15例患者显示肋骨骨折。同时患者骨折部位同时位于胸部者3例、锁骨者3例,伴有胸腔积液症状者2例、合并肺损伤者2例、合并肝损伤者1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对隐匿肋骨骨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CT 图像后处理技术 隐匿性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场强MRI对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膝关节外伤后一周内X线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膝关节隐匿骨折的患者进行低场强MRI检查。结果40例患者,其中X线平片及CT扫描均未检出骨的阳性病变。MRI检出病变位于股骨或胫骨平台外侧髁为18例,位于股骨或胫骨平台内侧髁为11例,位于髁间嵴为11例;检出膝关节积液40例;25例患者均合并半月板后角1~2度损伤,另15例患者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结论MRI对于膝关节隐匿骨折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及临床意义,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临床治疗方法选择及减少误诊及漏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隐匿性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隐匿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检查证实的膝关节隐匿骨折患者低场强MRI表现。结果36例病例在X线平片正侧位上均未见异常,而MRI检查均呈现Tl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上病灶与正常骨组织的对比度更高,显示出不同部位隐匿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其中隐性皮质下骨折24例,隐性骨软骨骨折10例,隐性骨皮质骨折2例。结论MRI能敏感显示创伤性膝关节隐匿骨折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诊断准确,同时能发现膝关节韧带、肌腱及软骨的损伤,为首选检查手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隐匿性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MRI、CT对胫骨平台隐匿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5例,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行X线检查。X线检查疑诊骨折但无法确诊者、未见异常但症状明显且无法排除可能伴有胫骨平台隐匿骨折者,均于创伤后7天内行MRI和CT检查。对CT、MRI检查后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MRI诊断胫骨平台隐匿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CT检查诊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诊断胫骨平台隐匿骨折中累及骨皮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低于CT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关节创伤后根据临床症状无法对胫骨平台隐匿骨折进行彻底排除时,首先应采用X线、MRI联合检查。虽然CT对累及骨皮质骨折的检查准确度更高,但对于骨小梁的骨折诊断,MRI优势显著。MRI、CT联合应用诊断胫骨平台隐匿骨折,诊断准确率最高,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 MRI CT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能否感染HBV并进行复制。方法选取140例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对本组患者的血液进行采集,在血液样本中分离提取PBMC,用固定甩片法固定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PCR)联合滚环扩增结合原位跨缺口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HBVDNA进行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BVDNA和cccDNA的表达。结果在140例标本中,有95例标本中检测出了HBVDNA的表达,有116例标本中滚环扩增(PCR)结合原位杂交后检测出了HBVcccDNA的阳性信号,血清HBVDNA的浓度在106copies/ml以上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cccDNA的阳性率为103例(73.57%),而血清HBVDNA浓度低于106copies/ml的阳性率为37例(26.43%)。结论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受到感染的危险因素是高浓度外周血HBVDNA和cccDNA,采用原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出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和cccDNA的表达。

  • 标签: HBV感染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HBV DNA cccDN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对隐匿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共计96个)隐匿甲状腺结节(触诊阴性、直径<10mm)的临床资料,评估US-FNAB细胞学结果与手术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对照。结果96个隐匿甲状腺结节中,细胞学病检诊断恶性22例,可疑恶性5例,良性61例(腺瘤例,桥本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例),取材不满意8例。经术后病理或临床随访,恶性27例,良性69例(腺瘤例,桥本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例)。US-FNAB诊断隐匿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85.18%(23/27),特异度为94.20%(65/69)准确率为91.66%(88/96)。结论彩色多普勒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对隐匿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隐匿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引导 细针穿刺活检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重度隐匿阴茎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例重度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改良Devine术+包皮远端皮瓣转移进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儿术后阴茎明显显露,外观满意。结论改良Devine术+包皮远端皮瓣转移法是治疗小儿重度隐匿阴茎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阴茎/畸形 改良DEVINE术 外科皮瓣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