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通过摇菌培养和稀释菌落计数法检测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时间-杀菌曲线;通过微量棋盘稀释法检测Halicin与常用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试验初步检测Halicin对红细胞的毒性;最后,通过小鼠皮肤脓肿模型,取脓肿周围皮肤组织研磨稀释菌落计数。采用t检验比较Halicin的体内抗菌效果。结果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2~4 mg/L。Halicin 16 mg/L处理8 h后,金黄葡萄球菌平均菌落数下降5.5×106 CFU/ml(t=73,P<0.05),且呈现浓度依赖性。Halicin和氨苄西林联用时,表现为协同抗菌作用,其分级抑菌浓度指数为0.5。Halicin的浓度为4倍最低抑菌浓度时,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使其生物膜总量(A570)从(2.89±0.09)减少到(1.35±0.17)(t=11.12,P<0.05),但对已形成的生物膜无显著清除效果。Halicin对红细胞几乎无溶血活性,即使当Halicin的浓度为128 mg/L,其溶血率仍低于10%。体内实验表明,20 mg/kg Halicin可使细菌数量下降3.0×107 CFU/ml。结论Halicin对金黄葡萄球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无明显的溶血毒性。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抑菌 分级抑菌浓度指数 生物膜 溶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就诊患儿粪便分离金黄葡萄球菌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和临床诊断及各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8至11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3所院区就诊儿童2 059份非重复粪便标本所分离的412株金黄葡萄球菌,采集相关临床信息。提取菌株DNA后用PCR的方法检测相关的毒素基因,其中包括葡萄球菌肠毒素(SE)基因(sea、seb、sec、sed、see)以及杀白细胞毒素基因(pvl),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最后采用χ²检验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从所分离的412株金黄葡萄球菌中检测到256株(256/412,62.1%)至少含有1种肠毒素基因,携带率较高的依次为sec(125/412,30.3%)、seb(98/412,23.8%)和sea(66/412,16.0%),并且金黄葡萄球菌pvl基因的携带率为18.7%(77/412)。其中分离自胃肠炎患者粪便的金黄葡萄球菌sea基因检出率(58/319,18.2%)明显高于非胃肠炎组(8/93,8.6%)(χ²=4.912,P=0.027),而在住院肺炎患者粪便中的金黄葡萄球菌pvl基因检出率(8/21,38.1%)高于非肺炎组(6/47,12.8%)(χ²=4.252,P=0.039)。并且金黄葡萄球菌的毒素基因与特定的ST型密切相关,82.4%(28/34)的ST6携带sea基因,所有的ST338和ST59均携带seb基因,96%(48/50)的ST45携带sec基因,ST338的pvl基因携带率高达5/5。结论ST6型金黄葡萄球菌产生的SEA毒素可能与儿童患者胃肠炎诊断呈密切相关。PVL毒力基因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儿金黄葡萄球菌中的携带率高于非肺炎组,且与CC59克隆群密切相关。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细菌毒素类 肠毒素类 杀白细胞毒素类 多位点序列分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所致骨量丢失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感染组及感染+JAK抑制剂(JAKi)组。造模2周后于股骨和胫骨处取材。通过Micro-CT重建并分析骨小梁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距(Tb.Sp)以检测骨量改变;骨钙素免疫组化、Goldner三色染色用于定量成骨细胞;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染色用于定量破骨细胞;下载并分析GSE166522数据集探索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与骨细胞衰老及JAK/STAT通路的关系;Senescence β-Galactosidase、Osterix和P16免疫荧光共定位用于观察细胞衰老。结果MicroCT结果显示感染组目标区域松质骨的骨量较对照组显著丢失,骨钙素免疫组化、Goldner三色染色结果提示感染组的成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P染色提示感染组与对照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会引起骨细胞衰老且在感染条件下JAK/STAT通路被激活。Senescence β-Galactosidase染色提示感染组骨组织衰老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Osterix和P16免疫荧光共定位提示感染组衰老的骨祖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JAKi组衰老的骨祖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骨量丢失得到了部分逆转。结论金黄葡萄球菌通过JAK/STAT通路诱导骨祖细胞衰老并最终导致骨量丢失。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骨髓炎 生物信息学 衰老 骨祖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黄葡萄球菌在临床上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期间发生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金黄葡萄球菌感染部位,并提取患者的金黄葡萄球菌标本400株进行培养和鉴定,鉴定后再对金黄葡萄球菌做相关耐药性试验,分析金黄葡萄球菌对各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结果:本组400例患者中,金黄葡萄球菌感染部位为手术切口处者占比57.25%、感染部位为尿道者占比13.75%、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者占比12.75%、感染部位为血液者占比9.00%、感染部位为耳道者占比7.25%。400株金黄葡萄球菌标本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97.25%、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3.75%、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76.50%、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3.25%,无1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表现出耐药性。结论:金黄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情况较多,手术切口是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金黄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无表现出耐药性,临床可优选这两种抗菌药物来治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 分布特征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金黄葡萄球菌超抗原与人耳部瘢痕疙瘩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7年6月—2018年3月,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女9例、男1例,年龄19~59岁)耳部瘢痕疙瘩患者行耳部瘢痕疙瘩核心切除术后弃用瘢痕组织及3例(均为女性,年龄20~24岁)色素痣患者手术后弃用正常皮肤组织。取耳部瘢痕疙瘩表面分泌物,培养细菌并进行鉴定。取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肠毒素B+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的蛋白表达,并根据蛋白表达情况将瘢痕疙瘩分为超抗原阳性组和超抗原阴性组。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组瘢痕疙瘩T细胞受体(TCR) Vβ蛋白表达。Masson、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2组瘢痕疙瘩真皮内胶原纤维形成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超抗原阳性瘢痕疙瘩中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肠毒素B、TSST-1表达。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耳部瘢痕疙瘩表面分泌物培养出细菌,优势菌培养24 h可见细菌周围出现溶血现象,菌落呈白色或金黄,鉴定为金黄葡萄球菌。3例患者正常皮肤肠毒素A+肠毒素B+TSST-1蛋白表达阴性,蛋白表达量为0.267±0.016。4例患者瘢痕疙瘩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肠毒素B+TSST-1蛋白表达阳性,蛋白表达量为0.472±0.016,纳入超抗原阳性组;6例患者瘢痕疙瘩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肠毒素B+TSST-1蛋白表达阴性,蛋白表达量为0.255±0.004,纳入超抗原阴性组。超抗原阳性组瘢痕疙瘩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肠毒素B+TSST-1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超抗原阴性组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t=15.22、8.63,P<0.01)。超抗原阳性组瘢痕疙瘩TCR Vβ蛋白表达量为0.389±0.023,明显高于超抗原阴性组的0.169±0.014(t=8.62,P<0.01)。Masson染色显示,2组瘢痕疙瘩真皮内均见大量胶原纤维增生。HE染色显示,超抗原阴性组瘢痕疙瘩真皮可见血管周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超抗原阳性组瘢痕疙瘩血管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4例超抗原阳性瘢痕疙瘩患者中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A阳性2例、金黄葡萄球菌肠毒素B阳性2例,其中1例患者检测出肠毒素A和肠毒素B双阳性,未有患者检出金黄葡萄球菌TSST-1。结论金黄葡萄球菌分泌的超抗原是耳部瘢痕疙瘩众多发病原因中的一种,可能与金黄葡萄球菌超抗原激活瘢痕疙瘩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葡萄球菌,金黄色 瘢痕疙瘩 超抗原 肠毒素A 肠毒素B 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 简介:摘要金黄葡萄球菌(金葡菌)是常见人类致病菌之一。既往报道以杀白细胞素(Panton-Valentine Leukocidin,PVL)为代表的毒力蛋白为细菌侵袭人体后的重要致病因子。随研究不断深入,目前有学者认为pvl基因的存在对金葡菌致病力影响较小。本文旨在回顾并总结近年关于pvl特点、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性及争议之处的相关研究。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杀白细胞素 争议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中控制菌(金黄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取供试品10g,加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l,制成1:10的供试液10ml,加入100ml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于30~35℃培养18~24小时,同时做阳性对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控制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查用培养基及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符合要求,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有效检出金黄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阴性对照均未检出。结论:该检测方法可行,能有效控制产品的控制菌。

  • 标签: 醋酸曲安奈德乳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由金黄葡萄球菌引发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方法:根据流行性病学调查方式,收集剩余食品及涂抹样品进行病原检验分析,掌握分离株的致病性和药敏性。结果:经二次培养后,能够在样本中检测出金黄葡萄球菌。结论:本次食物中毒可确认为由金黄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因此在进行食品加工、保存及工作人员健康安全状况的检查时,必须保持高度重视和警惕,确保食品安全无污染,才能够有效减少因细菌感染引发的食物中毒。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方案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比观察2组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情况,并定期行脓液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检测,观察创面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共纳入68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患者,男43例,女25例,年龄(47.66±15.71)岁。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6.96±16.23)岁;试验组34例,男23例,女11例,年龄(48.35±15.18)岁。皮肤脓肿腔隙闭合时间,对照组为(27.79±1.97) d,试验组为(15.74±1.31) d;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检测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至无致病性细菌生长的时间,对照组为(18.65±1.47) d,试验组为(9.76±1.28)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性皮肤脓肿切开清创,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换药治疗,通过主动充分引流脓液,改变致病性细菌繁殖生长微环境,促进腔隙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可更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促进皮肤脓肿腔隙闭合,缩短临床治疗周期。

  • 标签: 负压 封闭引流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应用螺旋藻多糖提取物(PSP)对大白兔金黄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研究。从钝顶螺旋藻干粉中提取PSP,并制备0.01% PSP滴眼液。在45只大白兔右眼角膜中央采用基质注射针基质注射5 μl金黄葡萄球菌菌液[(ATCC25923,约10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构建兔金黄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角膜基质注射菌液8 h后,将兔随机分成基底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组和PSP组3组,每组15只。0.9%氯化钠溶液组和PSP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或PSP点眼给药,每15 min点眼1次,持续点眼5次后,改为每30 min点眼1次,持续点眼14次,最后1次点眼后1 h,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兔实验眼角膜上皮缺损情况并给予临床评分,角膜取材后对CFU进行测定;每组随机取3只眼球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角膜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0.9%氯化钠溶液组角膜上皮缺损严重,PSP组角膜上皮缺损较少。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PSP组临床指标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93,P<0.001)。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PSP组的CFU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P<0.001)。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0.9%氯化钠溶液组有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PSP组与0.9%氯化钠溶液组相比,眼部结构相对良好,炎细胞浸润较少。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SP组角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明显低于0.9%氯化钠溶液组。结论:0.01% PSP滴眼液能明显降低金黄葡萄球菌性角膜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角膜细菌载量,提示PSP对金黄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 标签: 螺旋藻多糖提取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角膜炎 抗菌活性 治疗
  • 简介:摘要化脓性骨髓炎是病原体侵犯骨髓所致的一类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包括血流播散、邻近组织感染的直接蔓延、手术或创伤致骨髓直接感染。肾衰竭患者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但发生化脓性骨髓炎者罕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了一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致化脓性骨髓炎的血液透析患者,表现为低热伴右侧大腿疼痛、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均正常,万古霉素治疗有效。

  • 标签: 骨髓炎 葡萄球菌,金黄色 血液透析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载银二氧化钛(Ag-TiO2)和Ag-TiO2抗菌涂层气管导管(ETT)对金黄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氧唑黄(XTT)比色法检测Ag-TiO2抗金黄葡萄球菌BF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制备Ag-TiO2涂层ETT,按浓度梯度分为Ag-TiO2 11 mg/L组、8 mg/L组、5 mg/L组、2 mg/L组和空白组,分别浸渍于1.0×109 cfu/L浓度的金黄葡萄球菌菌悬液,通过检测ETT上细菌菌落数及BF的含量,确定抗菌涂层ETT对金黄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结果Ag-TiO2对金黄葡萄球菌BF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MIC为10 mg/L;Ag-TiO2涂层ETT具有明显的抗金黄葡萄球菌BF作用,且浓度越高作用越强,5 mg/L、8 mg/L、11 mg/L组吸光度(A)值均明显低于空白组(0.176±0.004、0.147±0.002、0.094±0.002比0.267±0.045,均P<0.05),Ag-TiO2涂层浓度为2、5、8、11 mg/L的Ag-TiO2涂层ETT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制率逐渐升高,且11 mg/L的ETT抗BF效果最好,抑制率分别为6.4%、34.1%、44.9%、64.8%。结论Ag-TiO2和Ag-TiO2涂层ETT对金黄葡萄球菌BF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载银二氧化钛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生物被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流感季节1例重症肺炎患者的诊疗经过,经病原学分离培养、药敏试验及相关基因学检测,最终考虑为乙型流感病毒合并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流感流行季节需高度警惕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重症肺炎的发生。

  • 标签: 乙型流感病毒 CA-MRSA 重症肺炎 SCCmec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64例老年MRSA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入院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利奈唑胺治疗,观察组予以万古霉素治疗;比较观察不同治疗药物干预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数据统计,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且对比两组患者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MRSA肺炎治疗中,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显著,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万古霉素 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CA-MRSA)的感染率,明确其危险因素并评估金黄葡萄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以此推荐临床上疑似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最佳经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2008~2019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Shaare Zedek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金黄葡萄球菌阳性患儿的医疗资料。将CA-MRSA感染患儿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葡萄球菌(CA-MSSA)感染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620例患儿,其中CA-MRSA组有124例,MSSA组有496例。CA-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小(1~5岁)、女孩、阿拉伯民族且居住在东耶路撒冷。CA-MRSA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增加,平均为11.2%。MSSA对克林霉素耐药性增加,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药性仍较低。结论耶路撒冷的CA-MRSA发病率不断升高,MSSA和MRSA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模式发生改变。持续监测CA-MRSA患病率和耐药性以优化疑似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性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金黄葡萄球菌(金葡菌)定植与变应性鼻炎(AR)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加重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详细阐述了金葡菌造成AR及CRSwNP难以控制的机制,同时概括性描述了金葡菌在AR和CRSwNP患者的局部定植情况及对血清炎症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儿童急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性骨髓炎的疗效及对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性骨髓炎患儿5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变化。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89.29%比64.28%,χ2=4.9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周、治疗2周、治疗3周后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46.55±12.16) mg/L比(54.39±15.62) mg/L,(12.89±5.53) mg/L比(16.17±4.86) mg/L,(3.04±2.12) mg/L比(4.32±2.28) mg/L,t=2.096、2.358、2.176,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2周、治疗3周后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7.21±3.51)×109/L比(9.93±2.19)×109/L、(6.05±1.67)×109/L比(7.92±1.44)×109/L,(t=3.479、4.487,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3周的ESR水平低于对照组[(18.32±6.15) mm/h比(21.86±5.78) mm/h,(t=2.21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辅助负压封闭引流术能明显提高急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葡萄球菌性骨髓炎患儿的治愈率,并显著降低炎症指标的水平。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骨髓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