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鼠细胞模型实验,检测木瓜酶在体外培养环境下对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向分化的促进功能。方法采用P3代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将木瓜酶溶解于完全培养基内,按照10 μg/ml、50 μg/ml、100 μg/ml浓度配置含木瓜酶的完全培养基,与空白对照组共同培养0、7、14 d,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成血管分化相关基因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组细胞的增殖活力。统计学方法为方差分析。结果经14 d培养,添加木瓜酶的细胞VEGF、CD31表达水平及增殖能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木瓜酶浓度达到50 μg/ml时VEGF表达水平达到最高,为空白对照组的3.28倍,CD31表达水平随着木瓜酶浓度升高而升高,最高达到空白对照组的3.66倍。结论适宜浓度的木瓜酶能够在体外促进内皮细胞的成血管分化及增殖,表明木瓜酶对血管组织形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木瓜酶 内皮细胞 血管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减重对超重和肥胖人群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2015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7例单纯超重或肥胖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重管理,以6个月内体重减轻3 kg或原体重的5%以上为减重达标,干预前后进行体重、内皮功能(FMD)和心脑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最终减重达标组为57(44.9%)例,未达标组70(55.1%)例。达标组FMD转为正常比例高于未达标组(35.0%比25.7%,χ²=21.13,P<0.01)。干预前后比较,减重达标组FMD[(6.98±2.8)%比(7.90±2.96)%,P<0.05]和HDL-C升高,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FPG、TC、LDL-C、TG、尿酸均降低。未达标组舒张压和FPG降低。体脂肪率的减低与内皮功能改善有关(OR=0.438,95%CI:0.219~0.877,P=0.020)。结论减重可以逆转内皮功能下降和代谢功能紊乱。体脂肪率的下降有助于内皮功能的改善。

  • 标签: 肥胖症 减重 体脂肪率 血管内皮功能
  • 作者: 王宏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100144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血管医学中心 北京市石景山区血管医学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医学部血管健康研究中心;100191 北京大学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191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心脏和血管健康研究中心;610500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智慧化数字心脏和血管健康管理研究所
  • 简介:摘要大量研究证实,内皮功能障碍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内皮功能障碍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慢性脑灌注不足、氧化应激及炎症等机制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脑小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就内皮功能障碍在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干预策略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脑小血管疾病 微血管 内皮,血管 血脑屏障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骨髓干细胞辅以生物活性因子组成的促血管生成疗法对大鼠缺血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切除右后肢股动脉及其分支制作后肢缺血模型,每3 d记一次双下肢足背与足底的皮温,成模后第60天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给予缺血的后肢内外两侧肌肉注射干预,NS组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BSCs组注射纯骨髓干细胞混悬液,HGI-BSCs组注射加有透明质酸(HA)、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IL)-2因子的骨髓干细胞混悬液。干预治疗后第60天,对3组大鼠进行"一次性运动力竭"试验,记录各组大鼠跑步距离。过麻处死大鼠取缺血后肢肌肉观察微血管密度(MVD),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结果干预治疗后,NS组健侧后肢皮温[足背:(28.85±0.38) ℃,足底:(28.91±0.41) ℃]高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6.70±0.36) ℃,足底:(27.15±0.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3、3.317,P<0.05);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7.79±0.30) ℃,足底:(27.84±0.30) ℃]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7.26±0.36) ℃,足底:(27.54±0.38)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6、0.618,P>0.05);HGI-BSCs组健侧后肢(足背:(29.34±0.65) ℃,足底:(29.48±0.65) ℃]与缺血后肢体皮温[足背:(28.80±0.59) ℃,足底:(29.11±0.6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11、0.390,P>0.05)。在运动功能方面:HGI-BSCs组[(1 540.00±90.51) m]高于BSCs组[(753.10±60.42)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40,P<0.01);BSCs组[(753.10±60.42) m]高于NS组[(233.00±84.81)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95,P<0.01)。MVD计数:HGI-BSCs组(25.33±0.52)高于BSCs组(17.5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20,P<0.01);BSCs组(17.53±0.43)高于NS组(8.80±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40,P<0.01)。结论促血管生成疗法可改善大鼠缺血后肢皮温、促进血管生成和改善其运动功能

  • 标签: 促血管生成疗法 骨髓干细胞 透明质酸 白细胞介素-2 肢体缺血
  • 简介:摘要烟雾病为进展性双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性疾病,其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低,但亚洲属于高发地区,在中国河南省的发病率尤其较高。烟雾病患者由于其不稳定的脑血流动力学特性,临床症状可表现为脑出血或脑缺血,受损的脑血管储备功能成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风险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合理且准确的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进行测量可推动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并对疾病的治疗产生积极作用。

  • 标签: 烟雾病 脑血管储备功能 脑血流自动调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降尿酸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搜集同一中心共138例患者入选该研究。高尿酸血症并急性脑梗死者入选92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6例,同时入选同期血尿酸正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实验组口服别嘌醇3个月治疗高尿酸血症。对这些人群进行抽血化验,记录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脂及hs-CRP,同时检测患者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并采用超声无创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进行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治疗前后各组之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别嘌醇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血尿酸[(479.7±49.0) μmol/L vs. (381.2±76.7)μmol/L]、hs-CRP[(8.1±6.7) mg/L vs. (5.1±4.6) mg/L]、收缩压[(124.7±26.3) mmHg vs. (97.4±13.5) mmHg]明显降低(P<0.05),FMD[(7.6±3.5%) vs. (11.2±3.9%)]明显升高(P<0.05),FMD升高的程度与血尿酸降低的程度呈正相关(r=0.463, 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FMD的独立影响因子(β=-0.229, P=0.035)。结论高尿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降尿酸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炎症状态,降低患者血压,进一步印证了高尿酸血症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 标签: 别嘌醇 血尿酸 血流介导血管舒张 急性脑梗死 血压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活方式和伊贝沙坦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前期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前期者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及伊贝沙坦干预组,观察1年,比较二组干预前后循环内皮细胞微颗粒(EMPS)水平及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的变化。结果生活方式干预前后循环EMPs[(1 946±234)个/μl和(1 745±416)个/μl,t=2.530、P=0.011]水平及baPWV[(1 653±172)cm/s和(1 511±230)cm/s,t=2.448、P=0.017]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伊贝沙坦干预前后循环EMPs[(19 507±146)个/μl和(1 446±286)个/μl,t=3.340、P=0.002]水平及baPWV[(1 639±165)cm/s和(1 361±211)cm/s,t=3.156、P=0.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年后伊贝沙坦干预组循环EMPs水平及baPWV水平与生活方式干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38、2.475,均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前期者生活方式干预和伊贝沙坦干预对血管内皮功能都有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伊贝沙坦干预较生活方式干预对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效果更明显。

  • 标签: 高血压 内皮血管
  • 作者: 童可 余更生(审校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是儿童和青少年晕厥中最多见的病因,约占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晕厥的45%~60%。反复晕厥发作严重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及其生活质量,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VVS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主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因此,检查和评估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助于诊断VVS及预防晕厥发作。该文对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及P波离散度、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运动后心率恢复等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其对儿童VVS诊断的有效性。

  • 标签: 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功能 儿童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是常见认知障碍类型,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尤其进展至中重度痴呆期。本文围绕着早期功能评估及康复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求更佳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神经心理学测定有助于早期筛查,再结合神经电生理、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客观依据,能进一步对疾病进展进行预测,同时可作为康复治疗指导及疗效评价。认知训练、运动训练、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针灸等是目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运用多种方式的联合治疗有更佳的改善作用。其中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显现了较好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

  • 标签: 痴呆,血管性 认知功能障碍 康复 生活质量 神经心理学 神经电生理监测 灸法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小血管病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于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于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参加查体、有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及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60岁以上的被试者314例进行横断面研究。脑小血管病组要求头部MRI达到以下标准:Fazekas评分≥3分;或Fazekas评分≥2分,合并1个腔隙;有新发皮层下梗死灶;有脑微出血。比较脑小血管病组(129例)和无脑小血管病组(对照组,185例)的甲状腺功能有无差异。结果脑小血管病组和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比较,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0,P=0.001)。有腔梗组和无腔梗组的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6,P=0.002),有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组的FT3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5,P=0.034),脑白质高信号的Fazekas评分各组间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反T3)(F=3.092,P=0.027)、FT3(F=5.427,P=0.001)、游离甲状腺素(FT4)(F=2.646,P=0.04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高脂血症、反T3、FT4后,年龄(OR=1.044,95%CI:1.022~1.067,P=0.000)、高血压(OR=0.533,95%CI:0.294~0.963,P=0.037)、FT3(OR=0.276,95%CI:0.159~0.478,P=0.000)与脑小血管病有关。结论老年人正常范围内较低的FT3水平与脑小血管病相关。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甲状腺激素类 脑白质高信号 脑微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他汀药物对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研究组接受大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同型半胱氨酸(HCy)、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降低,NO、eNOS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患者HCy水平低于对照组,NO、eNO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及MMP-9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患者IL-6、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10/30)高于对照组(26.67%,8/30),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他汀药物既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大剂量 他汀药物 冠心病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动脉硬化型脑小血管病(aCSVD)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耦合的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aCSVD患者43例及同期健康对照48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三维伪连续性脉冲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扫描,获取局部一致性(ReHo)及脑血流量指标。通过脑血流量-ReHo相关系数及脑血流量/ReHo比值评估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耦合的变化,进一步将区域耦合有显著差异的脑区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认知功能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CSVD患者的脑血流量-ReHo全脑耦合系数低于健康对照[aCSVD患者:0.942(0.933,0.950),健康对照:0.947(0.939,0.954),Z=-2.11,P=0.035]。aCSVD患者右侧舌回脑血流量/ReHo比值低于健康对照(t=-4.45,P<0.05),左侧顶下小叶(t=4.91,P<0.05)及右侧顶下小叶(t=4.72,P<0.05)脑血流量/ReHo比值高于健康对照。aCSVD患者右侧顶下小叶的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总分(r=-0.33,P=0.031)、CAMCOG-C执行亚分(r=-0.43,P=0.004)呈负相关,与色词干扰测验(SCWT)-色点(r=0.33,P=0.032)、SCWT-色字(r=0.34,P=0.025)、连线测试-B(r=0.31,P=0.043)评分呈正相关。右侧舌回的脑血流量/ReHo比值与视觉复制-即刻回忆评分(r=-0.36,P=0.017)呈负相关。结论aCSVD患者可能存在全脑及区域神经血管失耦合,且耦合异常脑区与注意、执行和视空间认知功能相关。

  • 标签: 小动脉硬化 认知 磁共振成像 脑小血管病 动脉自旋标记 神经血管耦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血管功能障碍对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拟入组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肺动脉导管监测的ALI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动脉舒张压(dP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排血指数(C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动脉血气参数〔pH值、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合指数(PaO2/FiO2)〕;是否存在休克;呼吸机参数〔气道平台压(Plat)、呼气末正压(PEEP)〕等。计算肺动脉血氧饱和度、肺血管功能指标〔跨肺血管梯度(TPG)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分析60 d不同预后以及TPG是否增高(≥12 mmHg定义为TPG升高,1 mmHg=0.133 kPa)患者TPG、PVRi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心血管日和60 d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共6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龄(48.9±15.2)岁;60 d存活48例,死亡17例,60 d病死率为26.2%。在基线资料中,不同预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测量值,如CVP、sPAP、dPAP、PAWP、CI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休克比例、TPG和PVRi均较存活组显著升高〔APACHEⅡ(分):34±9比28±11,休克:52.9%比25.0%,TPG(mmHg):16.2±1.9比14.6±2.1,PVRi(kPa·s·L-1):31.8±4.2比29.7±3.5,均P<0.05〕。47例TPG≥12 mmHg患者的60 d病死率显著高于18例TPG<12 mmHg患者(34.0%比5.6%),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也明显延长(d:17±9比11±8,16±5比12±5),心血管日也明显增加(d:23±7比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VRi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心血管日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1=0.317,P1=0.030;r2=0.277,P2=0.005;r3=0.285,P3=0.002)。在个体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最高PVRi是60 d死亡的危险因素〔优势比(OR)=30.5,95%可信区间为20.4~43.1,P=0.023〕。结论肺血管功能障碍在ALI患者中很常见,并且与不良结局独立相关。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肺血管 跨肺血管梯度 肺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中铁调素(HAMP)变化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设计铁调素敲降和过表达的慢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进行转染72 h。实验组分为4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铁调素过表达组(HAMP+组)及其对照组(Cont+组),铁调素敲降组(HAMP-组)和其对照组(Cont-组)。间接共培养的成骨细胞分组同血管内皮细胞分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铁调素蛋白(HAMP)、外泌体表面标记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和CD63、成骨细胞蛋白碱性磷酸酶(ALP),骨钙蛋白(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的转录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检测转染的血管内皮细胞中,HAMP+组铁调素蛋白表达(1.21±0.02,t=5.80,P<0.05)高于对照Cont+组。HAMP-组铁调素HAMP-组蛋白表达(0.76±0.02,t=6.56,P<0.05)低于对照Cont-组。共培养后成骨细胞成骨蛋白ALP、OCN、RUNX2表达,在HAMP+组成骨细胞中(1.07±0.01、1.61±0.03、1.94±0.01,t=313.40、184.30、309.50,P<0.05)高于Cont+组;在HAMP-组中蛋白表达低于对照Cont-组(0.70±0.05、0.74±0.01、0.75±0.01,t=3.52、15.90、17.67,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内铁调素表达量改变会对成骨细胞产生影响,机制可由"铁调素-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途径驱动,提示了铁调素对骨代谢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铁调素 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骨代谢
  • 简介:摘要肝血管瘤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少见。本文报告1例胎龄33+3周早产儿,生后16 d发现肝血管瘤,同时促甲状腺素水平显著增高,经口服普萘洛尔及高于常规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血管瘤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素 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临床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可进展至痴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因此正确认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病因及机制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血管因素与帕金森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血管相关因素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联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痴呆 血管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是否接受丁苯酞注射治疗,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动力学指标、血清学指标及预后质量。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动脉峰流速[(69.42±4.88)cm/s]和平均流速[(35.45±2.85)cm/s]高于参照组[(61.53±4.98)、(31.44±2.32)cm/s],脉动指数(0.55±0.25)低于参照组(0.82±0.12),P<0.05;研究组血管生长因子浓度、丙二醛、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尿酸水平低于参照组,一氧化氮浓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脑神经损伤评分低于参照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颅内动力指标,改善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神经受损程度,有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丁苯酞 脑血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为预测风险、延长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管与介入科2013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行AVG建立手术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9例患者,其中男58例(41.7%);中位年龄57岁;24个月内83例(59.7%)出现AVG功能障碍。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在AVG建立后6、12和24个月,其初级通畅率分别为76.1%、56.8%和38.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24个月,老年(年龄>65岁)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65岁患者(Log-rank χ2=7.632,P=0.006);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10.1 fl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MPV≤10.1 fl患者(Log-rank χ2=19.910,P<0.001);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11.4 fl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显著高于PDW≤11.4 fl患者(Log-rank χ2=35.410,P<0.001);大型血小板比例(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24.8%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LCR≤24.8%患者(Log-rank χ2=7.181,P=0.007)。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PV(MPV>10.1 fl,HR=6.501,95%CI 1.916~22.054,P=0.003)、高PDW(PDW>11.4 fl,HR=3.625,95%CI 1.957~6.714,P<0.001)及低P-LCR(P-LCR>24.8%,HR=0.145,95%CI 0.045~0.470,P=0.001)为AVG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因素建立函数模型对预测HD患者AVG功能障碍的风险程度有一定价值(似然比检验χ2=49.360,P<0.001)。结论HD患者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MPV、PDW、P-LCR水平可能是造成AVG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术前或术后复诊综合评估这些因素对预防AVG功能障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肾透析 危险因素 人工血管 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瘘 终末期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