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将含有毒素导致或致病物质的血浆分离出来,弃去异常血浆血浆中的病理成分,与将血细胞与其他保留成分及废弃血浆等量的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的目的。1本科自2008年至今将人工肝血浆置换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现将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重血浆置换(DFPP)不良事件发生原因,探讨处理对策,以积累临床经验,提高DFPP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2009年7月~2010年7月我科开展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9例患者,共行DFPP治疗33例次,发生低血压5例次,发生率为15.1%;发生溶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发生滤器凝血1例次,发生率为3.0%;因跨膜压、血浆入口压高,改换其它治疗方式2例次,发生率为6.0%。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7.3%。结论合适的血浆成份分离器选择,合理的抗凝剂应用,有效的血流量,严密的病情观察,适宜的分浆、补浆、弃浆量设置,可以减少DFPP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疗效。

  • 标签: 双重血浆置换 不良事件 原因 对策
  • 简介:  患者吴某某,男,63岁,因误服地高辛(0.25mg/片)15片,胸前区不适及视觉模糊18小时于2001年3月29日入院.  ……

  • 标签: 中毒例 例报告 抢救洋地黄
  • 简介:血浆置换(PE)疗法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采用膜式滤过法对15例多病种患者进行32次PE治疗,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1997年10月~2000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5人,其中男性7例,女性8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41岁.所患病种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反复输血致免疫性溶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例,硬皮病1例,过敏体质者肾移植术前1例,重症肝炎3例,肝癌切除术加氩氦刀治疗术后严重肝衰竭1例.以上疾病患者均符合相应诊断标准[1].

  • 标签: 血浆置换疗法 治疗 血清相关性疾病
  • 简介: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一直是比较棘手的问题.我院自2000年以来先后对3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PE)治疗.在缩短治疗时间、加快黄疸消退、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型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血浆置换 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将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应用于重型肝炎的治疗,在研究治疗性血浆置换术对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之前,对重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

  • 标签: 临床疗效 性血浆 治疗性
  • 简介:报告了观察160例重症肝炎患者接受血浆置换前后的睡眠障碍的变化结果,60例重症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多梦等。血浆置换术一周后患者的睡眠障碍显著改善,但在血浆置换当晚部分患者的睡眠障碍反而加重。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改善患者的睡眠环境;对患者的兴奋、焦虑、呃逆等症状及早处理。血浆置换可以改善重症肝炎患者的睡眠障碍,但是应注意对患者睡眠的短期不良影响。

  • 标签: 重症肝炎 血浆置换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目的采用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反映心肌微小损伤的血清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来评价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在疾病种类,术中升主动脉阻断及转流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于术前、转机开始后多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TnI含量。结果术前两组的cTnI在正常范围内,转机开始后5h至24h达峰值(P<0.01)。其后缓慢下降。转机开始后5h、24h、48h缺血预处理组cTn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病人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预处理 病人 心脏瓣膜置换 人血浆 对照组 心肌肌钙蛋白Ⅰ
  • 简介:随着血浆分离技术的提高,血浆置换已成为治疗某些“不治之症“的新的治疗手段.我科自1992年至今.利用双腔(或三腔)单针技术,采用空心纤维膜血浆滤过进行血装分离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对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更为明显,作者着重介绍利用双腔单针技术行血浆置换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 标签: 单针 血浆置换术 ICU 护理要点 不治之症 治疗手段
  • 简介:患者:女,24岁,因停经36周,下腹阵痛伴阴道流血11h入院。患者既往体健,孕期情况良好,无高血压、蛋白尿及贫血等。入院体温37℃,脉搏124次/min,血压140/88mmHg,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0×10^9/L,红细胞300×10^12/L,血红蛋白92g/L,血小板127×10^9g/L;尿常规:蛋白(++),潜血(++++),血肌酐185μmol/L,尿素氮12.7mmol/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实验(3p)试验阴性,

  • 标签: 血浆置换治疗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实验室检查 mol/L 产后
  • 简介:患者女,18岁.主因发热3月,伴皮肤黄染10天于2004年8月5日入院.患者于1999年9月受凉后发热38℃~39℃,伴皮肤紫癜,经期延长约10天.2004年5月因发热伴鼻衄,外院予抗感染治疗无效,遂至北京某大医院诊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于7月9日开始甲强龙1000mg/qd,三天冲击治疗,并间断给予环磷酰胺治疗,但患者仍有高热,不除外结核病的可能性,7月14日始4联抗痨治疗(INH0.3Qd,RFP0.45Qd,EMB0.25Tid,SM0.75Qd),激素减量至强地松龙20mgBid.

  • 标签: 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浆置换治疗 重度肝损害 抗感染治疗 皮肤黄染 皮肤紫癜
  • 简介:误食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人类误食毒蘑菇后的临床表现因误食毒蘑菇的种类不同而表现各异.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目前对此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病死率极高.2002年3月底4月初,广州地区连续发生两起误食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我们对两起中毒事件的全部9例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腹膜透析(PD)、血液透析(HD)、血液灌流(HP)、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血浆置换(PE)或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进行抢救,抢救成功率达77.8%(7/9).现对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今后抢救类似病例时在选择恰当的抢救方法及时机上提供帮助.

  • 标签: 肝损害 白毒伞类毒蘑菇中毒 血液净化 血浆置换 MARS人工肝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