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让大众了解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方法 通过对血浆置换以及血浆置换原理的阐述,结合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中的用途以及相关知识的介绍,让大众了解血浆置换的相关医学知识。结果 人们对血浆置换及其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深入了解。结论 血浆置换并不是广大群众印象中那么简单的一种治疗手段,血浆置换在实际临床应用中涉及很多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对血浆置换以及血浆置换的相关医学知识进行广泛的科普。

  • 标签: 血浆置换 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在重症肝炎中的疗效。方法:研究时间轴设置为 2017.1-2019.12,纳入我院共 30例重症肝炎患者,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人群。以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组,依次设为对照组( n=15)以及观察组( n=15),分别开展血浆置换以及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以肝功能、不良反应为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变化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 P>0.05)。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开展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 标签: 双重血浆吸附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用于重型肝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17%(3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22%(21/41)(χ2=4.201,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36.74±4.25)g/L、(247.85±12.36)U/L、(214.57±10.14)U/L、(288.96±16.30)μmol/L,观察组分别为(45.14±5.30)g/L、(162.65±8.30)U/L、(120.74±6.33)U/L、(241.74±15.02)μmol/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917、36.642、50.261、13.641,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318.96±92.15)ng/L、(334.74±102.58)ng/L、(65.89±6.33)ng/L,观察组分别为(261.15±89.62)ng/L、(274.15±85.12)ng/L、(54.36±5.23)ng/L,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79、2.910、8.991,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肝功能,降低其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无不良反应。

  • 标签: 肝炎 血浆置换 白蛋白类 转氨酶类 胆红素 干扰素γ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肝功能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半量血浆置换联合双重血浆吸附(DPMAS)、先等量血浆置换再联合DPMAS、先DPMAS再联合等量血浆置换4种人工肝模式治疗肝衰竭的经济学特点。方法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构建决策树模型,针对肝衰竭患者早、中、晚期分别计算并比较4种不同治疗模式的成本效果比值及增量成本效果值,且对该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数据来自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结果肝衰竭早期患者的人工肝治疗,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AMS方案成本效果比值为89 547.79,增量成本效果值为34 665.34,低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成本具有成本效果优势;肝衰竭中、晚期,先DPMAS再联合等量血浆置换的方案,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122 865.5、284 334.97,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70 744.55、75 299.48,小于3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的成本可以接受,有经济学优势。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基础分析结果可靠。结论对于早期肝衰竭,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AMS方案最具成本效果优势;而对于肝衰竭中、晚期,采用先DPMAS再联合等量血浆置换是最为经济的人工肝治疗方案。

  • 标签: 肝衰竭 肝,人工 血浆置换 经济学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循环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的以高代谢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在全球的发病率逐渐上升。血浆置换是严重甲状腺毒症的有效替代疗法,它通过去除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来快速恢复甲状腺素水平,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其在临床上更多地用于治疗严重甲亢、不耐受抗甲状腺药物及甲状腺危象的患者。血浆置换导致的一些相关不良反应,亦需关注。

  • 标签: 血浆置换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在乙肝性肝衰竭治疗中所取得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2 月 ~11 月诊治的乙肝相关性肝衰竭患者 80 例作为治疗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内科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肝功能指标。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 %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77.5% , P<0.05 ;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乙肝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发病症状,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浆置换 乙肝相关性肝衰竭 疗效
  • 简介:[摘 要 ] 目的 : 探讨血浆置换 ( Plasm a exchange, PE)治疗重症肌无力 (M yasthenia Grav is, MG )疾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 对 1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同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及护理观察。结果 : 15例患者经治疗后四肢肌力及吞咽困难改善 , 脱离呼吸机 , 生活自理。结论 : 血浆置换疗法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疾病的有效方法 , 术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护理 , 是治疗成功的关健。

  • 标签: [ ] 重症肌无力 血浆置换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由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介导的系统性白细胞破壁性血管炎,主要影响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小球的小血管。HSP是儿童常见的系统性血管炎,多数预后良好。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重型HSP,临床常规药物治疗作用有限。一些严重的、危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的病例,如晚期肾功能不全、致命性胃肠道出血、神经系统血管炎、肺出血等,常规药物治疗难以缓解,需联合血液净化治疗。目前,血浆置换治疗作为此类型HSP的辅助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就血浆置换治疗重型HSP的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血浆置换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531例血浆置换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构成及治疗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我院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31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按病因分为药物性肝衰竭组,乙肝病毒肝衰竭组,其它病因肝衰竭组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531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乙肝组193例,占36.3%,药物组74例,占13.9%;有458例患者好转出院26例放弃治疗,48例恶化,总体好转率为86.2%。在分组中,药物性肝衰竭组的治疗好转率(77%),乙肝病毒肝衰竭组最好转率(83.4%),其它病因肝衰竭组好转率(85.6%)。结论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以乙肝患者为主,占36.3%;通过TPE的治疗有能迅速缓解症状,总体好转率为86.2%,具有预防和减轻肝功能的衰竭及其他脏器损伤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血浆置换 慢加急性肝衰竭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双重血浆滤过(DFPP)与血浆置换(PE)两种血型抗体清除方法在ABO血型不相容(ABOi)肾移植术前预处理中的血型抗体清除效率、并发症及对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和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单纯采用DFPP预处理的9例ABOi肾移植受者和单纯采用PE预处理的10例ABOi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两组受者各阶段的血型抗体滴度、血细胞计数和凝血功能等参数。结果DFPP组和PE组分别共行23、24次血浆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PE处理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41.67%显著高于DFPP组4.35%(P=0.003);DFPP组和PE组受者经预处理后血型抗体IgM、IgG滴度均达到≤1∶8的合格标准,IgM的清除效率分别为1.29±0.46、1.31±0.46(P=0.955),IgG的清除效率分别为0.84±0.16、1.13±0.50(P=0.288);DFPP组完成整个血浆处理过程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率升高、纤维蛋白原(FIB)降低、凝血酶时间延长,对比血浆处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至手术当日除FIB外,其他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PE组完成整个血浆处理过程后,FIB降低、红细胞计数降低,对比血浆处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者均接受ABOi肾移植,手术均顺利,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均未发生出血、感染、急性排斥反应等严重并发症,出院时平均血清肌酐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FPP和PE在ABOi肾移植预处理过程中均安全有效,DFPP摆脱血浆供给依赖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血浆处理过程中的并发症,通过加强凝血功能监测能够保证肾移植手术安全。

  • 标签: 肾移植 血浆置换 凝血功能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浆置换在换血失败的重症新生儿Rh溶血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血浆置换治疗换血失败的新生儿Rh溶血病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结果共纳入4例Rh溶血病患儿,生后均有重度贫血和严重呼吸衰竭,合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予以高频振荡通气+吸入NO治疗。生后24 h内胆红素达换血水平,经1次以上换血后胆红素进行性升高,于生后26~94.5 h进行1~2次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平均下降56.4%,网织红细胞比值下降80%,抗体滴度下降8倍以上,平均住院天数18.8 d,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结论重症Rh溶血病患儿换血治疗失败后可行血浆置换,可有效控制溶血,有望成为溶血危象新生儿的抢救措施。

  • 标签: 幼红细胞增多症,胎儿 血型不合 Rh血型系统 血浆置换
  • 作者: 吴道诩 贾晓玉 谭颖 于重燕 程叙扬 金其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22
  • 出处:《中华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肾内科,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卫生部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4
  • 简介:摘要探讨建立一种简便易行单重血浆置换的枸橼酸钠抗凝参考方案。选择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并接受局部枸橼酸钠抗凝单重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53例次,根据枸橼酸钠抗凝的方式分为A组(n=9)和B组(n=10),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无一例因滤器跨膜压(TMP)达到上限或动静脉小壶凝血而提前终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B组患者体内离子钙水平显著高于A组(P<0.05),且更接近正常目标值,提示B组方案更为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提示局部枸橼酸钠抗凝方案简便易行,抗凝效果理想,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可保证单重血浆置换安全有效地进行。

  • 标签: 血浆置换 低钙血症 枸橼酸钠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在重症肝炎人工肝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选取对照分析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接收的100例重症肝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辅助护理,研究组为全面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适用于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重症肝炎患者,能够提高其预后效果。

  • 标签: 全面护理 重症肝炎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的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研究在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进行,共对我院的11例肝衰竭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措施,对比干预前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结果:干预后,患者ALT、AFP、TBIL、AST较之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所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18%(2例),发生率略高。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预警性护理用于肝衰竭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术后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建议在临床中推广这一护理措施。

  • 标签: 人工肝血浆置换术 肝衰竭 预警性护理 肝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乙型重症肝炎患者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仪治疗的价值分析。方法:将本院中2018年2月至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醋酸泼尼松、羟氯喹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SLE合并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4例SLE合并妊娠患者中血浆置换组7例患者给予醋酸泼尼松、羟氯喹及血浆置换治疗,非血浆置换组7例患者仅给予醋酸泼尼松和羟氯喹。通过分析14例患者的分娩情况及分娩前疾病活动时及分娩后3、6、12个月的血常规、ESR、尿蛋白水平和SLEDAI评分来评估2组之间的疗效。重复测量数据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血浆置换组7例患者均成功分娩,非血浆置换组中有3例患者流产,其余4例均成功分娩。2组成功分娩的11例胎儿出生时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且发育良好。2组患者ESR、血小板计数在时间主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38,P<0.05;F=32.269,P<0.05),血浆置换组分娩后3、6、12个月的ESR低于非血浆置换组,而血小板计数高于非血浆置换组。2组患者的SLEDAI评分在时间主效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16,P=0.119),但血浆置换组在分娩后3、6、12个月SLEDAI评分的均值均低于非血浆置换组。血浆置换组中7例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在分娩后6、12个月全部转阴,而非血浆置换组的7例患者在分娩后3、6、12个月均存在尿蛋白水平阳性的患者。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口服醋酸泼尼松、羟氯喹治疗SLE合并妊娠患者比单独口服醋酸泼尼松、羟氯喹更为有效,可减少妊娠丢失并长期改善患者的病情。

  • 标签: 红斑狼疮,系统性 血浆置换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神经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吉兰巴雷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桥本氏脑病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越来越多神经系统疾病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关系,如僵人综合征、副肿瘤综合征等。双重滤过血浆置换是在单层膜式血浆分离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血浆置换方式。目前DFPP已在许多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免疫相关的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而近十余年随着对神经系统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深入认识,DFPP逐渐开始用于治疗该类疾病,如重型GBS、重症肌无力危象、自身免疫性脑炎等。

  • 标签: 双重滤过血浆置换 神经免疫性疾病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法、血浆置换法对急性脂源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 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胰岛素法进行治疗的 3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的 30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症状缓解时间上看,实验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消失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并发症上看,实验组的胰腺假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法 血浆置换法 急性脂源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