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组织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组织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生理、病理、肿瘤等其他基础及临床课程奠定扎实的形态基础。本文就如何搞好组织胚胎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组织胚胎实验课教学质量。

  • 标签: 组织学实验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医学生的技能培养主要是通过实验课程来实现的,医用组织是医学生较早接触的课程之一,初学者在组织实验中容易忽视显微镜基本操作的规范化训练;忽视实验指导和教材在实验中的价值;忽视相似组织器官的辨认技巧和经验积累;片面理解表达方式,对画图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等。强化医学生技能培养的意识,留足时间保证显微镜基本操作的训练,并贯穿于实验全过程;挑选或编写优秀的实验指导,在实验中加以充分利用;注重相似组织器官的辨认及其经验积累,课内外选择典型组织器官镜下图坚持绘图训练能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 标签: 组织学实验 数码显微镜 技能 问题 对策
  • 简介: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组织与胚胎实验教学产生了较大的改变,同时也产生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在汲取传统教学模式可取之处的同时又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是组胚实验教学中遇到的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多元化实验手段在我校组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概括和讨论。

  • 标签: 组织学与胚胎学 实验教学 多媒体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组织切片技术系统观察和描述了葛氏鲈塘鱧(PerccottusgleniiDybowski)卵巢各时相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卵巢切面显示: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第Ⅰ时相卵母细胞由处于原始分化阶段的卵原细胞构成;第Ⅱ时相卵母细胞进入滤泡细胞期,胞外形成滤泡细胞膜:第Ⅲ时相卵母细胞由质膜向核膜逐渐积累皮质液泡:第Ⅳ时相卵母细胞主要形成卵黄颗粒:第Ⅴ时相卵母细胞为成熟的卵子,胞内含有丰富的卵黄;第Ⅵ时相卵母细胞是未排出的处于退化吸收阶段的卵细胞,卵膜破裂,卵黄被吸收。根据卵巢切片及性腺系数变化推测葛氏鲈塘鱧属于一次产卵类型。

  • 标签: 葛氏鲈塘鱧 卵巢 卵母细胞 组织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压稳恒直流电场直接作用于正常家兔心脏对心脏电损伤的影响。方法家兔开胸后直接在心外膜上,于心尖处室间沟下段安放一对Pt电极,施与(0~6)V/cm稳恒直流电场,监测ECG和正电极处心外膜表面温度,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变化。结果17只家兔,场强>3.5V/cm出现各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3.5V/cm和(4.0~4.5)V/cm两种电场作用后1h正电极处温度升高分别为(1.05±0.81)℃、(1.14±0.23)℃,二者无统计差异(P>0.05)。3.5V/cm场强作用1h后心肌仅见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4.0~4.5)V/cm场强作用后还可见凝固性坏死和异常收缩带。结论场强≤3.5V/cm对心脏电损伤不明显。

  • 标签: 直流电 电刺激 电损伤 心脏
  • 简介:摘要组织与胚胎是医学专业基础课,主要的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由于初次接触医学知识以及适应大学的学习习惯尚未建立,大一新生在学习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 标签: 大一新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专业基础课 学习习惯
  • 简介:摘要组织与胚胎是既相互关联又互相独立的两门科学,同样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医学形态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其教学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标签: 高职高专 组织胚胎学 教学质量 提高
  • 简介:每到期末,许多教师和学生感到最头痛的就是考前复习。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复习.不是盲目地背书.就是盲目地做题,甚至猜题、押宝等。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余的工作就是让学生自己消化、练习和巩固。这样.复习课变成了自习课,复习收效甚微。

  • 标签: 复习课 学生 组织 教学任务 教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在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彩超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结果90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无出血、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细针穿刺后组织病理构成乳头状癌58个(64.4%),滤泡癌9个(10%),髓样癌2个(2.2%)。结节性甲状腺肿11个(12.2%),腺瘤8个(8.9%),甲状腺炎2例(2.2%)。伴有淋巴结转移22例(24.4%)。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95.6%(86/90)。其中2例甲状腺不典型腺瘤因瘤细胞及其胞核呈明显异型性并可见核分裂相而误诊为甲状腺滤泡性癌,1例甲状腺滤泡性癌因肿瘤细胞分化较好而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浸润包膜和血管、细胞分化好而误诊为甲状腺不典型腺瘤,1例桥本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滤泡状癌。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使用穿刺活检,可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位置和穿刺针所在位置,避开大血管和其它重要组织,所取组织不易破碎,能充分满足组织切片及病理诊断需要,是一种安全、简便、可行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拔牙窝覆盖可吸收胶原膜12周后的组织愈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判断该材料的成骨性能。共计10名需拔除上颔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微创拔除患牙后单用胶原膜覆盖拔牙窝。12周后二次手术.观测临床指标.种植体植入前取骨用于组织和显微CT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77mm(颊腭向)和4.6mm(近远中向)。垂直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109mm。减影技术测量表明牙槽嵴顶高度平均降低2.1mm(07~43mm)。显微CT和组织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窝在术后12周有矿化良好的组织形成.平均新生骨比例为45.87%±12.35%。研究未发现胶原膜有矿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证实: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12周有足够的新骨形成.牙槽嵴尺寸未发生明显改变。屏障膜无矿化现象。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临床观测 CT检查 拔牙窝 组织学 术后
  • 简介:为了探讨重楼皂苷类化合物对微囊藻毒素(MC)所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以重楼分离纯化获得的薯蓣皂苷(SY)和偏诺皂苷(PN)为材料,对微囊藻毒素浸染的小鼠进行连续灌胃试验.将小鼠肾脏进行组织制片和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致肾单位结构异常,而重楼薯蓣皂苷和偏诺皂苷对微囊藻毒素所致的肾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且薯蓣皂苷的保护作用优于偏诺皂苷.

  • 标签: 微囊藻毒素 小鼠肾脏 薯蓣皂苷 偏诺皂苷 HE染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颅内淋巴瘤(primaryintracraniallymphoma,PIL)的MRI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5月至2013-5月经手术或活检后免疫组化证实的21例PIL的MRI特点与病理资料。结果21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颅内,病理均为非霍奇金大B淋巴瘤,其中15例患者病变表现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与灰质相比较,病灶实质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在DWI(b=1000s/mm2)上呈等或稍高信号,ADC上呈等或低信号,平均ADC值为(0.687±0.132)×10-3mm2/s。增强扫描多数单发病灶呈团块状、结节状明显均匀强化,中心囊变坏死,病灶呈延迟强化,弥漫浸润病变呈点、片状强化。病灶边界欠清楚,周围轻中度水肿。镜下见形态均匀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积聚在血管周围,呈袖套状排列,常见核仁,染色质颗粒粗。免疫组化CD20,CD79a,PaX-5均为阳性;GFAP,EMA均阴性。结论PIL病理学特点决定了该疾病的MRI的影像特点;典型的病例,常规的MRI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原发性颅内淋巴瘤 非霍奇金大B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组织发生机制。方法总结CFT患者13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组织形态特点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来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肿块,均为单发性肿块且手术切除后无复发。影像结果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无包膜肿块(实质内散高密度的钙化灶现象),肿瘤直径范围1cm-15cm,肿瘤切面存在淡黄色斑点形状的钙化灶(有沙粒感)。免疫化学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内梭形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仅有1例表达CD34),与炎性组织不同的是CFT组织中lgG和lgG4被显著性表达(lgG4+/lgG+>50%),而lgG1和lgG3表达的细胞比较少见。结论CFT患者肿块的病理学特征比较突出,该类肿瘤可能是lgG4硬化性疾病中一种新的独立实体。CFT发病的重要诱因是随炎性病变或者创伤。

  • 标签: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特征,组织学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功能及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患者接受连续6个周期的FOLFOX7方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化疗,停药1个月后行肝部分切除术(研究组);26例患者未经化疗直接行肝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前和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检验,重复测量的数据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95±37)min和(190±4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0.1,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410±75)ml,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的(348±44)ml(t=6.3,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d血清AST及ATJT值分别为(328±121)U/L和(330±120)U/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0±22)U/L和(168±26)U/L(t=13.4,12.8,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胛、AST、ALT、TBil和Alb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t=1.0,0.0,1.4,1.3,0.4,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7d血清AST及ALT值分别为(243±132)U/L和(253±147)U/L,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17)U/L和(99±16)U/L(t=12.5,12.0,P〈0.05)。研究组患者大体标本外观淤血、水肿者占71.8%(28/39),对照组患者无外观淤血、水肿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90.0,P〈0.05)。研究组患者肝窦状隙扩张伴肝细胞萎缩、坏死发生率达48.7%(19/39),对照组患者为15.4%(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X2=89.2,P〈0.05)。结论FOLFOX7方案长期化疗在停药1个月后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对行肝部分切除术后肝�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化疗 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浅表脂肪瘤的超声分型及图像特点,进一步讨论超声检查对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100例浅表部位包块患者,根据超声的图像特点及表现与脂肪瘤的相关病理学分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包块发生部位广泛,术前超声诊断脂肪瘤78例,良性软组织肿瘤23例,其中误诊为纤维瘤5例,未定性2例,局部脂肪层增厚2例,漏诊3例。结论对患者的浅表部位的包块根据超声分析进行检查,有助于其诊断。

  • 标签: 超声检查 浅表脂肪瘤 病理学分型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12年12月19日,基督教全国两会组织习十八大精神座谈会,邀请了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袁秉达教授做专题讲座。基督教全国两会会务扩大会议成员及驻会全体同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全体同工约130人参加了学习。

  • 标签: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 组织学习 两会 精神 基督教女青年会 专题讲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学习是推进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一部建党史就是一部学习史。九十一年来,党通过明确学习目的、丰富学习内容、健全学习制度、笃实学习作风等途径,大力倡导学习,积累了许多学习经验。及时梳理与研习,势必对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学习观 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