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缺损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选择什么样的修复方法,才能到达口腔形态、功能、美观的修复,这是修复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近年来缺损修复再生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我院收治的重度嵴萎缩种植患者临床中探讨应用引导再生术技术的应用效果及现实意义。方法:本研究的起止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研究样本为重度嵴萎缩种植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应用引导再生术技术治疗(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指标情况。结果:通过深入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重度嵴萎缩种植患者的体修复效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结论: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重度嵴萎缩种植的过程中应用引导再生术技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进一步促进体美观度的提高,还具有较好的体缺损修复功能,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标签: 引导骨再生术技术 重度牙槽嵴萎缩 种植牙 边缘骨 牙槽骨
  • 简介:老年患者常会因牙周病或多发龋齿拔除多个病牙,同时为了义齿修复而需进行修整.将二者同时进行,可以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就多个拔除概念的界定以及进行修整时,治疗计划的合理安排、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问题作一阐述.

  • 标签: 牙槽骨 老年患者 义齿 拔牙术 手术方法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将引导再生术联合劈开及嵴扩张术应用于上颌前牙狭窄患者的治疗中,探讨其治疗方案的疗效体现及影响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法在2019.1月-2020.1月期间,择本院42例已确诊上颌前牙狭窄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经同意后将其以单双数字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并予以详细记录,将修复满意度及术前、术后唇腭平均宽度、高度与量等一系列数据作为此次研究的价值体现,简列数据并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修复效果较参照组显优且患者满意度显高,引用统计学将其数据予以分析,其术前、术后唇腭平均宽度、高度与量等一系列数据均明显增加,较参照组各数据,检验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引导再生术联合劈开及嵴扩张术应用在上颌前牙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修复效果较为理想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行性,此项治疗方案操作对患者自身损伤性相对较少,同时降低其痛苦不适感且患者易接受,与此同时,还可显著增加其量、强化修复效果,进而提升患者整体修复满意度,可提倡推广,建议将此项治疗方案大规模应用。

  • 标签: 引导骨再生术 骨劈开 牙槽嵴扩张术 上颌前牙狭窄 应用效果 价值体现
  • 简介:【摘要】 缺损和量缺损一直以来都是口腔种植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主要是应用移植材料修复缺损并实行增量技术弥补缺损,从而达到修复治疗目的。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缺损修复综合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自体移植材料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 标签: 口腔治疗 种植牙 牙槽骨缺损
  • 作者: 沈松 孙圣军 葛少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3-0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1年第03期
  • 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 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 250012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Wnt3a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PDLSC)增殖、迁移和成分化的影响,确定Wnt3a对小鼠实验性牙周炎再生的作用。方法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Wnt3a(0、20、100、200、500 μg/L)刺激PDLSC(计为5组),培养2、4、7或10 d后通过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培养21 d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Ⅰ型胶原、runt 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的表达情况。将Wnt3a蛋白包裹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复合透明质酸水凝胶中,注入牙周炎小鼠的龈沟中。在1、2、4和8周取上颌样本,用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HE染色及形成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Runx2和骨钙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评估再生情况。结果培养10 d后,与0 μg/L Wnt3a组相比,Wnt3a在20~500 μg/L时均可显著促进PDLSC增殖(P<0.01)。培养21 d时,0、20、100、200及500 μg/L组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96±0.27、1.90±0.47、2.18±0.24、2.32±0.15、1.99±0.43,Runx2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8±0.15、3.19±0.17、6.19±0.28、9.19±0.41、5.55±0.06,Ⅰ型胶原和Runx2 mRNA的表达与0 μg/L Wnt3a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射水凝胶第1、2、4、8周后,包裹Wnt3a的水凝胶组小鼠上颌第二磨牙颊侧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分别为(497.3±18.2)、(455.7±12.5)、(401.0±8.5)、(362.3±15.5) μm]与牙周炎组小鼠[分别为(710.3±10.2)、(614.0±16.4)、(564.3±12.5)、(502.3±6.8) μm]相比均显著减少(P<0.01),牙周炎症减轻。注射水凝胶4周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牙周炎组相比,Wnt3a水凝胶组成骨相关基因ALP(0.72±0.01)、Runx2(0.77±0.03)及骨钙蛋白(0.72±0.07)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Wnt3a可以促进PDLSC的增殖、迁移和成分化以及实验性牙周炎小鼠的再生

  • 标签: WNT蛋白质类 牙周炎 牙周膜干细胞 牙槽骨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直牵引成种植术对于改善种植区域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重度突垂直向缺损患者2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垂直牵引成种植术治疗,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全部20例患者中,完成种植体上部结构修复的患者共12例,5例患者植入种植体,但是上部修复并没有完成,共植入68例种植体。20例患者经牵引成种植术治疗,新形成比较理想,新生平均高度为(12.1±0.9)mm;3例患者发生牵引区意外骨折,分别有1例患者发生种植体植入感染和牵引区感染。结论应用垂直牵引成种植术能对重度量不足进行有效解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槽骨 垂直牵引 成骨种植术
  • 简介:目的评价钛膜在拔牙后引导生长保持量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应用技巧。方法选取62例只拔除1颗前牙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21例)为对照组,拔牙后3~4个月回院接受种植手术,第2组(20例)为钛膜组,拔牙后牙窝经过修整,放置稍大于窝的纯钛膜并将周围组织拉拢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第3组(21例)为钛膜加人工组.拔牙后牙窝即刻填入人工并放置稍大于窝的纯钛膜并缝合.5~6个月回院接受种植手术或钛膜取出手术。在曲面断层片上测量高度的变化。以上各组分别于拔牙后1、2、3及6个月后进行骨密度的测量。结果在拔牙后5~6个月时,平均退缩率分别为(26.42±0.89)%,(14.71±0.92)%,(7.434±0.76)%。第1、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1~2个月时.第2、3组窝骨密度均高于第1组(P〈0.01)。结论钛膜可以有效保持拔牙后牙量.部分病例有拔牙创未能关闭及早期裂开现象,适当处理,未明显影响新生形成。

  • 标签: 骨再生 引导骨再生 钛膜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列缺损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列缺损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常规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15例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从牙周膜影像、牙冠色泽变化上来看,两组患者移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牙根吸收、吸收、松动度、根管治疗比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列缺损患者行以-联合移植术修复的效果良好,克服了常规移植手术的一些弊端,可作为修复列缺损的有效方式。

  • 标签: 牙-牙槽骨联合移植术 牙列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虽然嵴牵引成术是个很有前途的增量方法,可以用于上下颌吸收情况下种植,但适用于狭窄嵴的水平或斜形牵引成的技术还没有建立,这里报道一例用钛网板加牵引螺丝进行水平牵引成及种植的病例,患者为下前牙牙嵴极度萎缩。用水平截术准备两块移动段,植入两套水平牵引器,7天的等待期后,开始使用牵引器进行嵴唇向增宽(每次牵引0.225mm,一天两次,连续14天),巩固3个月后去除牵引器,牵引区完全由新生成的坚硬骨组织充填。去除牵引器后2个月,牵引区植入4枚骨内种植体并以种植体支持义齿进行最终修复。这种水平牵引技术可以用于临床上医院或刃状嵴的种植。

  • 标签: 牙槽嵴牵引成骨术 水平截骨术 种植体支持 个案报道 狭窄 下颌骨吸收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予以临床缺损患者治疗时不同类型移植材料的应用效果和诱导活性。方法 研究对象截取我院收治60例缺损患者,时间2019年5月-2020年6月;入组60例患者均行修复治疗,基于不同修复材料下均分为人数相等(各20例)的A组、B组和C组;观察对比3组临床效果。结果 相较于A组、B组,C组治疗后区密度显著更优;相较于B组,A组、C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更优,组间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临床缺损患者以不同移植材料修复治疗时,若想切实保障患者疾病疗效,建议予以患者自体和重组合异种两种移植材料应用。

  • 标签: 牙周牙槽骨缺损 骨移植材料 修复治疗
  • 简介:目的:本文报告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和固位的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伴有颌缺损的列缺损患者12例(43个种植体),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美观和功能等角度评价种植义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测量结果,确定治疗方案,选择Replace种植体数量、类别与规格。在颌成形、种植体植入、义齿修复后,定期复查。12例患者中的9位在种植体植入的同期接受了自体、粘骨膜移植或人工植入手术。根据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情况、高度、外形和色泽的临床观察,检查种植体及义齿稳定性,结合医、患双方对种植修复体的美观效果、功能状况满意度评价来确定修复效果。结果:12例患者都按期进行了复查,种植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金属烤瓷全冠和修复基台的接缝位于龈下,对接密合,给人以从龈下长出来的视觉效果,美观。11例患者的修复体及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为满意,1例评价为可接受。结论:用Replace种植体支持的、螺钉或粘固剂固定的金属烤瓷桥或义齿能够获得医、患双方都满意或可接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修复重建 牙种植体 牙列缺损 骨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移动对形态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行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直丝托槽以及多型号Ni-Ti弓丝行正畸治疗,比较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形态以及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形态未发生明显改变,未发生出血、牙根吸收等不良反应。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正畸治疗6个月后上颌、下颌骨密度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正畸治疗对形态影响小,骨密度明显提高。

  • 标签: 正畸 牙移动 牙槽骨形态 骨密度
  • 简介:目的介绍一种简单的重建嵴技术。腭部取可以用来即刻重建嵴的高度和宽度。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取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材料和方法17名患者(男性10人,女性7人),治疗时间1年以上。使用环形钻从上腭穹窿部取核状重建美学区域的嵴。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缺损的类型和位置、取的大小、是否同时拔牙、是否即刻种植、是否需要软组织瓣覆盖以及有无术后并发症。结果取的平均长度12.5mm(长度范围9~14mm)。平均宽度7.3mm(宽度范围5~9mm)。在11个病例中,采用了拔牙后旋转腭侧带蒂的结缔组织瓣技术。没有患者出现取区不适。16名患者成功的完成了单的种植修复。讨论重建的最佳材料是自体,而且应该在取简单、术后反应小的部位取。使用上腭区核状重建嵴具有以上的全部优点。结论在这篇初步的研究中,介绍了一种新的重建嵴的技术。“上腭区核状”重建嵴具有取简单、有效、取区术后反应轻的优点。可以对嵴的缺损进行三维重建。

  • 标签: 牙槽嵴 骨重建 取骨 上腭 术后反应 即刻种植
  • 简介:目的探讨缺损修复后不同时机进行牙齿移动的时机。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和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选择40只大白兔,建立一侧下颌缺损模型,植入骨粉,置Bio-Gide膜,另一侧正常拔牙对照。分别于术后1周和1、2、3个月牵引两侧下颌第二磨牙近中。加力1个月后,取实验侧和对照侧下颌组织块,电子游标卡尺测量下颌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的距离;组织块制作石蜡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选取第二磨牙牙根根中1/3处牙周膜,每个部位随机选择3个视野计数破骨细胞数目总和。1周组、1个月组、2个月组、3个月组的实验侧与对照侧的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同一时间点压力区的破骨细胞数均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1周组、1个月组实验侧下颌第二磨牙移动距离小于对照侧,压力区破骨细胞少于对照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月组、3个月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缺损修复2个月后适合进行正畸移动。

  • 标签: 牙槽骨缺损 修复 正畸
  • 简介:随着正畸学的发展,正畸治疗造成变化的副作用越来越引起重视。但由于人类形态、高度以及厚度的个体多变性以及活跃的改建能力,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无法得到精确预测。与传统影像检查相比,具有高度精确成像能力的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可以准确反应颅颌面解剖结构从而判断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本文从正畸力下牙的力学反应以及CBCT对改建的精确判断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牙槽骨 正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突裂植移入的可行性及移入的方式,评价移入支持率和移植高度变化。方法:选取唇腭裂伴突裂患者10例,行突裂自体髂骨植术后,分别拍摄植后3个月(T1)及移入植区后(T2)的根尖片,观察移入植区的情况,测量T1和T2阶段移入支持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并参照Bergland四分法评价移植的高度变化。结果:①整体移入植区,支持率为(89.85±2.51)%(T1)和(90.22±2.44)%(T2),移入植区后的支持率与植后3个月的支持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移植的高度在移入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唇腭裂患者植后,可将裂隙邻近的移入植区,获得良好的支持。的移入有助于维持移植高度,提高植的成功率。

  • 标签: 牙槽突裂植骨 牙移动 根尖片
  • 简介:目的:通过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收治的种植患者骨质量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种植患者骨质量的基本情况。方法:记录387例种植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植部位及骨质量分类,通过Excel和SPSS22.0软件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及回顾分析。结果:387例患者中,骨质量分类集中在Ⅱ类和Ⅲ类,Ⅰ类较少,无Ⅳ类。种植部位主要集中在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缺失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上颌后牙区Ⅲ类比例最高;下前牙区Ⅱ类比例最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并且患者的年龄范围大多在20~60岁之间,各年龄段骨质量均以Ⅲ类居多。行附加手术的患者中,Ⅲ类人数最多。结论:不同种植位点处骨质组成不同;年龄、性别对骨质量有一定影响,在骨质量较差的部位,种植附加手术的比例增高,不同类型骨质量对种植失败率也有一定影响。

  • 标签: 牙槽骨骨质 种植体 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