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术后的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对1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该例圆锥角膜高度散光并发翼状胬肉患者左眼角膜散光完全治愈。结论建议患有翼状胬肉并发白内障患者应尽早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因翼状胬肉治疗过晚,出现角膜斑翳影响视力。

  • 标签: 圆锥角膜高度散光 翼状胬肉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位置切口白内障术后散光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及评价。方法根据切口位置将院方收治的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白内障患者69例(72只眼)白内障患者分成两组。Ⅰ组为对照组,上方切口组,共35只眼,Ⅱ组为实验组,左眼切口或右眼切口,共37只眼,在角巩膜缘后用钻石刀做切口,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并对两组术后一周裸眼视力、平均手术源性散光度、平均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一周Ⅰ组平均裸眼视力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明显;平均角膜散光度Ⅰ组显著大于Ⅱ组,差异明显。结论左侧或右侧切口可使患者早期获得稳定、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减少切口的扩张力,无缝线角巩膜缘切口可靠、安全。

  • 标签: 切口 手术源性散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为儿童混合散光随年龄增加的屈光改变情况,探讨近视加深、远视减轻和散光的改变规律。方法对我院门诊63例混合散光儿童的屈光状态定期散瞳验光、配镜、弱视治疗,对比不同时间检查结果并记录,连续观察三年以上,平均3.94年。结果本组63例121眼中有106眼的近视度数增加,占87.6%;48眼变为复性近视散光,有9眼变为单纯性近视散光,有64眼仍是混合性散光;有62眼散光度数不变,占51.12%;有32眼散光度数增加,占27.27%;有26眼散光度数下降,占21.49%;有90眼散光轴不变,占74.38%。第一次验光后诊断有弱视102眼,占84.30%,经戴镜、弱视训练等治疗3年后,102只弱视眼的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弱视治愈率达100%。结论儿童混合散光应定期验光复查,至少每半年散瞳验光一次,定期了解屈光状态,及时更换合适眼镜。

  • 标签: 儿童 混合散光 屈光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眼分布特征。方法对140例患童814只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分布、散光度等规律。结果远视、近视、混合散光眼数分别为656只(80.39%)、66只(8.09%)、94只(11.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远视儿童中,复性散光所占比例最高{66.42%(542/816)},与组内比较,P<0.05。患童近视、远视、混合散光眼的散光度分别主要集中在(0.50~1.00)D、(1.25~2.00)D、(1.25~2.00)D,组内差异均显著。从整体上看,不同类型散光眼的散光度在(1.25~2.00)D范围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探寻学龄前儿童散光规律,可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还可以尽早预防、治疗弱视,特别是对远视复性散光儿童,对其视功能发育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视力低下 散光眼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患者选择小切口位置和手术后散光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2012年4月间98例(124只眼)行白内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一组的小切口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二组的小切口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选择的患者均在手术前后的六个月、三个月、一个月、一周以及术前检查散光值以及视力情况,术后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以及角膜散光情况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值以及裸眼视力相比较,二组效果显著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比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小切口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小切口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品眼膏控制近视性散光青少年近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近视性散光治疗的青少年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框架眼镜+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研究组(框架眼镜+阿托品眼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近视屈光度差值、眼轴长度差值以及散光屈光度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近视性散光青少年的近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用阿托品眼膏,可以有效减缓其近视的进展速度,有助于青少年患者视力的保护,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托品眼膏 近视性散光 青少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植入AcroSofToric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植入AcroSof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月,观察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散光情况、人工晶体轴位、脱镜率。结果患者视力术前裸眼0.16±0.03、矫正视力0.32±0.05,术后3月裸眼视力0.69±0.06、矫正视力0.75±0.08;全眼散光由术前2.35±0.36D降为0.76±0.41D,96%患者人工晶体旋转<5°,97%患者脱离眼镜。结论AcroSofToric人工晶体能够有效治疗合并规则角膜散光白内障,提高患者视觉质量,提高脱镜率。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角膜散光,AcroSof Toric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目前被社会所关注的青光眼白内障临床治疗的处理原则、手术的方式和时机等等热门话题,对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而采用的切口联合手术后所引起的角膜源性散光的相关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通过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结果手术后3d散光度有变化,达最大(3.09+0.59)D,主要呈现顺规性散光,相比手术前,差异有着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切口青白联合手术前后的散光变化很大,随着时间在推移角膜散光度慢慢恢复和手术前一样,3个月后与术前就基本没什么区别了。

  • 标签: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 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近视散光患者60例作为对象研究,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常规Lasik手术)、治疗组(全飞秒激光手术),并于手术期间实施护理措施,评定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屈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近视散光患者行全飞秒激光手术疗法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全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白内障术中植入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及行最陡角膜切口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两组。Toric组(21人30眼)行上方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最陡角膜切口组(25人30眼)在最陡角膜散光轴上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6个月观察裸眼及最佳矫正远视力,球、柱镜度数,角膜曲率及ToricIOL旋转稳定性。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明显高于术前(P<0.001),且Toric组较最陡角膜切口组高(P<0.001)。术后Toric组裸眼远视力≥0.8有的比例(56.67%)明显高于最陡角膜切口组(20%)(P=0.003)。两组术后球、柱镜均明显低于术前,且Toric组术后残余柱镜值明显低于最陡角膜切口组(P<0.01)。Toric组术后角膜曲率散光值较术前增加0.32±0.43D,最陡角膜切口组较术前减少0.47±0.3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手术源性散光无明显差别(0.66D,0.61D,P=0.651)。术后ToricIOL平均旋转2.76±2.32°。结论最陡角膜切口术能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部分矫正角膜散光及降低术后眼残余散光。AcrysofToric人工晶状体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旋转稳定性较好,与最陡角膜切口术相比,能更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减少术后眼残余散光,提高视觉质量。

  • 标签: 白内障 矫正角膜散光 Toric IOL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位置的长度为1.8mm的透明角膜切口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40只眼随机分为3组A组行12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B组行11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C组行900钟位1.8mm透明角膜切口70例(80只眼)。由同一位医师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分别于术后7d、1月和3月行常规裂隙灯检查、视力检查及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散光。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的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各时间点3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d时,3组患者角膜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和3月时,C组患者的角膜散光较A组与B组明显减小(P<0.01),但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900钟位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引起的角膜散光最小,能更好的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 标签: 微切口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角膜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对角膜高阶像差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将36例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散光,以角膜缘松解切开术展开矫正,回顾其临床资料、矫正效果。结果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时,UCVA、BCVA、角膜总高阶像差RMS值明显较术前高,P<0.05,但术后各时间段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术后1天、7天、1个月、3个月,患者患眼的眼镜度、柱镜度、SE、J0都明显比术前低,P<0.05,术前术后J45对照则差异不突出,P>0.05;没有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存在散光的白内障患者,以角膜缘松解切开术进行矫正,效果、安全性理想,术后角膜高阶像会有一定增加,但患者视力不会受影响。

  • 标签: 白内障 术前散光 角膜缘松解切开术 角膜高阶像差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种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对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矫正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研究对象48例在我院接受治疗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所有患者分为4组分别给予手动角膜率仪、全自动角膜曲率仪、IOL-Master以及Pentacam眼前节全景仪测量仪进行角膜散光矫正的测量,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UCVA)、术后眼角膜散光、预期与实际残余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后,预期散光与术后实际残余散光相比较存在差异(P<0.05),且散光偏差在0.05水平以上,其自动组与Master组、手动组与全景仪组及自动组与手动组的偏差无统计差异(P>0.05),其余治疗方式两两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针对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给予眼前节全景仪测量仪的准确性最高,可以为疾病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多种角膜曲率测量 Toric人工晶体植入术 角膜散光矫正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途径在基层医院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我院从2011年4月到2012年8月进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84例,对其给予手术前、中、后的护理,观察患者术后效果,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将2组护理结果相比较。结果2组的84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治愈并顺利出院,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是(2.1±0.3)天,观察组术后平均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有效应用临床护理,可以确保手术的成功性,且有助于患者视力的及早康复,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非超声乳化手术 校正术前散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白内障并角膜散光大于75°的患者,均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折叠单焦点、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其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角膜散光情况改善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8c/d空间频率下视觉对比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并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角膜散光,矫正远、近视力。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白内障并角膜散光大于75°的患者,均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普通折叠单焦点、散光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其具体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角膜散光情况改善效果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18c/d空间频率下视觉对比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出并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对于白内障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极大的降低角膜散光,矫正远、近视力。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 散光矫正型多焦点IOL植入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白内障患者接受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选择不同切口,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上皮修复时间、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度优于对照组。结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效果更为突出,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角膜切口 角巩膜缘切口 超声乳化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