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院前急救工作通过职业素质的加强与培训,使各种急慢性病,都能得到及时确诊和有效处理。大部分病人的病情可以迅速得到控制、好转,院前急救急救医学的首要组成部分。尽管是短暂的、应急的,如果没有正确、快速的急救措施,危重病人难以起死回生。因此要求医护人员把有效的初步急救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伤病员身边,从而维持他们的生命。下面是笔者在出车过程中的对护士素质的总结报告。

  • 标签: 院前急救护士 素质培养 院前急救工作 急救措施 危重病人 职业素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急救理发展要求,为满足现场急救、急诊抢救要求增加,要求护士全面掌握专科理论和技能,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急救理技能规范化训练计划,以锻炼护士急救胆识,培养急救意识。

  • 标签: 急救护士 规范化培训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士急救理思维培养。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采用传统急诊护理思维给予患者护理服务,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思维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为(14.60±3.42)min,常规组患者抢救时间为(29.20±8.30)min,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要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7.50%、0.00%,常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5.00%、12.50%,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要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急救理工作中急诊护士采用急救理思维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在临床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不断强化急诊护士急救理思想,促使其可以灵活应用到急救理工作中,保证急救理效果。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救护理思维 思维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心理体验,把握护理人员的心理感受,从而做出针对性调整,使之更好地满足护理需要。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选择我院 3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访谈,对护理人员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处置 ,同时选取 30名正常人进行心理访谈 ,与我院 3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访谈过程中于对比发现,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了对待患者的压力感、对传染性疾病存在恐惧的心理、表现出一定的劳累、疲倦心理。结论 :在进行急救理过程中,要针对于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做好引导调整,能够使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在急救过程中,更好地应对,提升急救理的效果和质量。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救护理 心理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院前急救在院前培训中的方式与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在2016年7月至8月两时间段内对36名急救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工作。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规范程度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等进行比较。结果在十分制评分中,培训后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为(8.74±1.56),与对照组(5.48±1.33)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操作规范程度为(5.57±1.54),培训后为(8.97±1.02),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自我保护意识在培训前评分为(5.11±1.48),培训后为(8.44±1.46),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院前急救进行岗前培训,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操作规范性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保证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护士对急诊护理的心理体验,把握护理人员的心理感受,从而做出针对性调整,使之更好地满足护理需要。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选择我院3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访谈,对护理人员存在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处置,同时选取30名正常人进行心理访谈,与我院30名护理人员进行心理访谈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访谈过程中于对比发现,护理人员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了对待患者的压力感、对传染性疾病存在恐惧的心理、表现出一定的劳累、疲倦心理。结论在进行急救理过程中,要针对于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做好引导调整,能够使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保证在急救过程中,更好地应对,提升急救理的效果和质量。

  • 标签: 急诊护士 急救护理 心理体验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标准化急救理流程,规范儿科急诊护士急救理行为,提高抢救质量,保障患儿安全。方法:将 2019 年 7-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 402例设为对照组, 2020 年 1-5 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患儿 396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急救理,实验组制定并应用标准化的急救理流程,并对急救理工作进行持续的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儿的抢救室滞留率、护士的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抢救室滞留率、抢救医嘱延迟执行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的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标准化急救理流程能有效规范护士急救理行为,提高急救理质量。

  • 标签: 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抢救室滞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儿科急诊患者实施标准化急救理流程对忽视急救理行为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均为院内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录的452例儿科急诊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标准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对照组开展传统急救理,指标评估包括不良事件、护理人员急救处理行为正确率、护理人员医嘱抢救延迟率、儿科患者抢救室滞留率等数据。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医嘱执行延迟率、抢救室滞留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处置行为正确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急诊救治期间实施标准化急救理流程管理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提升救治成功率,保证救治效率,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急救理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 儿科急诊 护士急救护理行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儿科急诊时的急救理行为,将标准化急救理流程应用至儿科急诊护士急救理行为中,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并提高抢救效率。方法:选取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急诊实施急救的100例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急救理,观察组患儿采取标准化的急救理流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实施急救理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患儿男28例,女22例,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抢救室滞留、抢救医嘱延迟执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护士急救处置行为正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急救理流程能够规范护士急救行为,提高急救理的质量。

  • 标签: 急救护理 儿科 急救护理流程
  • 简介:【目的】分析某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救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市急救中心工作1年以上(含1年)的女性护士209名,参考职业倦怠量表(MBI)设计问卷,调查护士的一般情况、工作倦怠情况,对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与Maslach常模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护士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去人格化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及职称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被调查护士的情感衰竭、个人成就感及去人格化得分与国外常模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应得到社会多方面的重视,采取相应对策帮助其缓解职业倦怠,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士 职业倦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减轻基层院前急救压力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分析院前急救的压力源,从而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我院院前急救经过培训、疏导、各级领导及社会系统的有效支持,不论身心、专科技能等稳定发展。结论通过对院前急救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后,明显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 标签: 基层 院前急救 护士 压力源 应对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心血管危重病医学理论和治疗观念的更新,新的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心内科护士专业水平及抢救配合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的抢救技能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了提高心内科护士急救能力及整体素质,以专业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为主线,建立长期的考核制度,才能够适应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心内科工作了十几年,最大的感受是心脏病病人病情变化非常之快,病人病情变化常具有突变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且往往来势凶险,有时可发生在医务人员未能预料的情况下,甚至在病情已获得显著改善的过程中出现,而护士常常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第一目击者,这就要求心内科护理人员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心血管专科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外,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对各种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本文就心理素质和急救意识,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提高心内科护士急救理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急救护理 心内科 护士 综合能力
  • 简介:目的调查院前急救职业倦怠状况与普通内科护士的差异。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对济南市120名院前急救和120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情绪耗竭、去人格化高于国内常模,已婚者情绪耗竭程度高于未婚者,工作10年以上者职业倦怠水平显著提高;与内科护士比较,情绪耗竭程度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职业倦怠高于国内常模和内科护士,且倦怠水平随着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显著提高。

  • 标签: 护士/心理学 厌倦 职业性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救职业倦怠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该种问题的对策。方法选取60名急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反映急救的职业倦怠问题。另外使用Maslach工作倦怠量表,以自我报告式形式从“情感枯竭”、“低个人成就感”、“去人性化”三个方面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在这三个方面当中,各包含6个调查项目,护士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各个项目进行自我评价,评价使用评分进行。记录急诊护士的调查得分结果,进行统计学探讨。结果在被调查的60名急诊护士当中,情感枯竭处于高分的有25名(41.67%);低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分的有34名(56.67%);去人性化处于高分的有32名53.33%)。情感枯竭处于低分的只有4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67%,低个人成就感的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比例为6.67%,去人性化处于低分状态的有7人,占比11.67%。结论急救职业倦怠的原因处于多种情况,但大部分是与护士自身身心情况和急诊工作环境有关,医疗相关工作着需要积极地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该项问题的解决。

  • 标签: 急救护士 职业倦怠 原因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院前急救工作压力程度及原因,帮助急救中心管理者和护士正确认识并设法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院前急救工作压力进行调查。结果院前急救工作压力98.00%为中度以上,最主要的压力源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排序前10位的压力源为:工作环境差,频繁更换班次,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晋升困难,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继续深造机会少,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工作量大,缺乏同行的理解及尊重,非护理性工作多。结论院前急救工作压力较大,建议管理者正确认识院前急救工作压力现状,并针对压力源采取措施,切实缓解护士压力。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士 工作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