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在不同类型肺结节复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发现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大小5~30mm)且于6个月后遵医嘱复查CT的患者共100例,采用低剂量(50mA)与超低剂量(25mA)对所有复查患者行胸部CT扫描,并比较低剂量与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结果。采用西门子SyngoMMWPVE40A工作站,利用三维成像软件自动计算肺结节体积,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相对体积差值(relativevolumedifference,RVD),若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合理,RVD>10%表示体积计算结果不合理。结果:100例肺部孤立性非钙化结节患者两次体积测量的合理率为78.00%,相关系数r=0.996,两次体积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D的95%CI为-0.14~0.14,有4例在95%CI以外,基本RVD趋于一致。胸膜旁型结节和毛刺型结节的RVD不合理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结节。结论:50mA低剂量与25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测量肺结节体积的相似性较高,对于测量肺结节体积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毛刺型结节和胸膜旁结节,宜采用25mA超低剂量胸部CT扫描。

  • 标签: 胸部CT 肺部孤立性结节 复查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孕酮针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随机选择门诊治疗时间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的符合实验研究标准的132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方法对甲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20mg的黄体酮,直至临床症状消失,乙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40mg的黄体酮,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将药量减至20mg/d,持续治疗一周。丙组的44名早孕先兆流产患者每日注射60mg的黄体酮,待临床症状消失后将药量减至40mg/d,治疗一周后将药量减至20mg/d,持续治疗一周。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身体情况进行密切的跟踪调查,详细记录相关实验数据,研究早孕先兆流产患者的稽留流产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至足月等情况。结果丙组患者的稽留流产发生率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患者,三组患者之间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妊娠至足月等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实验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剂量孕酮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果与孕酮针使用剂量不存在明显关系,如过量使用孕酮针会提高患者稽留流产发生率。

  • 标签: 孕酮针 先兆流产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相同剂量不同容量局麻药对骶管阻滞效果影响。方法选取实施肛肠科手术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容量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高容量骶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87%和9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和4%,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分别为(4.0±1.2)h和(3.9±1.3)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高容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效果更佳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肛肠手术 高容量低浓度骶管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辛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方法:以 104 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 52 例,均采用辛伐他汀治疗,但 A 组剂量为 40mg/d , B 组剂量为 20mg/d ,观察治疗效果,分析药物的药理作用。结果: A 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 B 组,差异显著( P < 0.05 );但两组具有基本相同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P > 0.05 )。结论: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时,大剂量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且不会明显在的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 标签: 辛伐他汀 脑梗死 治疗剂量 疗效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肺炎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300mg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900mg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老年急性肺炎患者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盐酸氨溴索 老年 急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固尔苏治疗NRD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2006年1月~2009年3月出生曾用固尔苏的早产儿,按固尔苏使用剂量分成大剂量组(160~220mg/kg)和小剂量组(80~120mg/kg)。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统计治疗前后氧疗时间、通气时间等指标,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儿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的吸入氧浓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所需氧浓度、需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均较少。两组患儿对PEEP、PIP的需求及需机械通气比例相近。两组相比慢性肺疾病、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发生率、时间以及新生儿死亡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运用可明显改善患儿症状体征,显著减低需氧量。使用较大剂量固尔苏有缩短辅助通气时间的趋势。

  • 标签: 固尔苏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诊断出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各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子宫肌瘤的患者高剂量的米非司酮药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子宫肌瘤的患者低剂量的米非司酮药剂进行治疗,对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86.7%,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疗率为90%,两组治疗患者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低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比使用高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高剂量与低剂量的米非司酮都能够对子宫肌瘤起到有效地治愈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啶组(D1、D2、D3组),所有患者拟在局麻下手术。D1、D2、D3组均静脉输注0.7μg·kg-1右美托咪啶负荷量,输注时间10分钟,随后分别给予0.3μg·kg-1·h-1、0.5μg·kg-1·h-1、0.8μg·kg-1·h-1的右美托咪啶维持量持续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输注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在静脉输注右美托嘧啶即刻(T0),输注20min(T1)、切皮时(T2)、手术中牵拉深部组织时(T3)、停药后1h(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指脉搏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等指标,并对总体麻醉效果进行评估。结果D2、D3组在T1~T3时点上的MAP和HR明显低于C组和D1组,并且低于T0时间点(P<0.05);RAMSAY评分D2、D3组T1~T4高于C组和D1组,并且高于T0时间点(P<0.05),D2组T1~T3组低于D3(P<0.05),D3组过度镇静。结论0.5μg·kg-1·h-1维持量的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甲状腺手术镇静、镇痛更满意,呼吸、循环平稳,副作用少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甲状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嘧啶对老年腹部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接受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只输注生理盐水,其余三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中、高剂量右美托嘧啶。评价四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Ramsay评分,Riker镇静、躁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四组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的以上三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综合表明,只有中剂量组较好。结论中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发挥明显的镇静镇痛作用,有效降低术后EA出现,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右美托嘧啶 老年 腹部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剂(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对患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住院的75例RDS新生儿,根据PS剂量分为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另选30例未予PS治疗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生后第28天吸入氧浓度(FiO2)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组别患儿发生BPD的差异。结果小剂量组显著高于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大剂量PS治疗RDS能减少BPD的发生且疗效相当。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剂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呋塞米经过持续静脉泵入方法对于治疗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0例患者都是2017年3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被临床医生确诊为患有心衰。将以上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组合后分为四组,每组患者采取不同剂量的呋塞米进行静脉泵入治疗,经过治疗后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在进行治疗之前,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一定的临床比较性。结果随着呋塞米的剂量增大,患者在尿量的指标、血碳酸氢根与血乳酸指标的改善效果越为明显。结论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呋塞米剂量选择在每小时10mg进行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呋塞米 持续静脉泵入 心衰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骨化三醇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口服厄贝沙坦150mg+骨化三醇0.5μg/d,B组(n=30)口服厄贝沙坦150mg+骨化三醇0.25μg/d。治疗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24hpro)、血磷(P)、血钙(Ca)、C反应蛋白(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24hpro、CRP均较治疗前下降,且A组患者CRP水平明显较B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虽两组患者Scr、P、及HbA1c水平有所下降,Ca水平有所上升,但组间及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3.33%vs6.67%),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肾病患者骨化三醇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且高剂量的骨化三醇对血清炎性因子有更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骨化三醇 厄贝沙坦 尿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诊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划分成为两组,即A组和B组,各有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但剂量不同,A组剂量为12.5mg,B组剂量为25.0mg,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血清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子宫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孕酮、血清促卵泡速、雌二醇以及促黄体生成素对比均无显著差异,即P>0.05;和A组比较,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组间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时,小剂量和大剂量所获疗效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小剂量明显要低,故在临床实践时尽量以小剂量药物治疗。

  • 标签: 子宫肌瘤 剂量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法,60例)和对照组(应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方法,60例)。采用统计学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子宫肌瘤体积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生殖激素水平(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5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对照组为80.00%(48/60,33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雌二醇、孕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等血清生殖激素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米非司酮治疗,其中参照组予以较大剂量(25mg/d)用药,观察组予以较小剂量(13mg/d)用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治疗后的子宫肌瘤体积相较于参照组缩小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更为合理的用药剂量为13mg/d,安全有效且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于肺癌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年 6月 ~2017年 6月收治的 46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中咪达唑仑麻醉剂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下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药物用量、疼痛评分等观察指标。结果:在苏醒时间、疼痛评分、拔管时间、丙泊酚使用量以及瑞芬太尼使用量等方面,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咪达唑仑剂量控制在 0.075mg/kg时进行肺癌手术前麻醉诱导,可减轻对患者造成的刺激,保障手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咪达唑仑 肺癌手术患者 麻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