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婴儿重症肺炎中的使用剂量选择。方法随机选取婴儿重症肺炎患儿112例,均予以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治疗组剂量为1-3?g/kg·min-1,对照组为3-5?g/kg·min-1,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相仿(P>0.05),两组疗效相当(p>0.05)。较小剂量可达预期疗效。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在婴儿重症肺炎中使用时剂量宜偏小。

  • 标签: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剂量 婴儿 重症肺炎
  • 简介:目的了解成人接种不同剂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后HBsAg阳转率情况,评价不同剂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确认乙肝5项指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全阴的个体为调查对象,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完成全程免疫1个月后检测HBsAb.结果HBsAb阳性545人HBsAb阳转率69.3%,高剂量组的调查对象HBsAb阳转率81.3%高于低剂量组的61.9%,且差异有统计学意(x2=32.84,P<0.001).HBsAb阳转率在年龄组、性别、文化程度、接种剂量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在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两种剂量的乙肝疫苗接种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按照同样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时,高剂量接种可以取得更好的免疫效果.

  • 标签: 肝炎 慢性 疫苗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种公猪寄生虫病主要有消化道蠕虫病、体外寄生虫病和原虫病,严重影响着种猪的生产性能。阿维菌素类驱虫药虽然已广泛应用于养殖生产中,并且具有用量小、疗效高等特点,但该类药物主要驱杀体外寄生虫和大部分消化道线虫,对毛首线虫(鞭虫)、绦虫和原虫几乎没有驱杀作用。根据目前猪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试验研究得知,伊芬青不但对猪体外寄生虫和原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而且对包括毛首线虫(鞭虫)在内的大部分蠕虫均有杀灭作用,但该药物对种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还不清楚。

  • 标签: 精液品质 种公猪 体外寄生虫病 猪寄生虫病 消化道线虫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间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2例,1组采用100mg阿司匹林口服;2组采用200mg阿司匹林口服;3组采用300mg阿司匹林口服,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5%;2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三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1%;三组比较P<0.05。1组存在1例胃肠道刺激病例;2组存在1例胃肠道刺激、1例大便隐血病例;3组存在3例胃肠道刺激和1例大便隐血病例,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0mg、200mg阿司匹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但200mg用量时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标签: 阿司匹林 急性脑梗死 不同剂量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对儿童的免疫加强效果。方法选取我市负责辖区内某所小学内的6-12岁儿童共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学生62例注射5ug的疫苗剂量;观察组学生62例注射10ug的注射剂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接种3针之后1个月后分别采集研究者的静脉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液中的-HBs的阳性率为85.48%,观察组受检者血液中-HBs阳性率为96.7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时10ug剂量的效果明显优于5ug,因此在以后的乙肝疫苗接种中应该全部使用10ug的剂量从而降低乙肝的感染率。

  • 标签: 儿童 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功血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2例功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给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性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情况较为明显(P<0.05)。结论功血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给予临床治疗,复发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MS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中使用较低剂量对比剂的可行性。方法:主动脉血管成像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30mL;B组为对比剂60mL+生理盐水40mL;C组为对比剂50mL+生理盐水50mL。注射速率均为5mL/s,扫描延迟时间采用自动触发技术。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后进行图像重组,测量升主动脉、T7及L2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分叉处CT值。由主治医师及副主任医师各1名独立阅片,对血管强化程度、主要分支血管显示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A、B2组4个解剖部位CT值及主要分支血管显示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4层MSCT主动脉血管成像中,应用低剂量对比剂(对比剂60mL+生理盐水40mL),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

  • 标签: 主动脉 造影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治疗的6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结果治疗5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痛觉、触觉以及运动功能等ASI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2级以上时间、排尿恢复时间以及下地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急性脊髓炎患者采取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触觉、运动功能等快速恢复,总体效果较好。

  • 标签: 甲基泼尼松龙 不同剂量 急性脊髓炎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黄体酮对于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大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黄体酮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相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相比并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对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不同剂量的黄体酮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同剂量黄体酮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全麻苏醒期躁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插管全麻术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1组和2组,各55例。两组均给予右美托咪定+生理盐水至4μg/mL静脉恒速泵入,剂量分别为0.5、1.0μg/kg,比较两组给药前、给药后5min、10min血压及心率、躁动、疼痛程度及拔管时间。结果1组各时间点血压及心率无明显变化,2组给药后血压及心率有明显降低,两组躁动及疼痛评分无差异,但2组拔管时间长于1组(P<0.05)。结论0.5μg/kg右美托咪定更适合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防治。

  • 标签: 全麻 躁动 右美托咪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不同剂量甘露醇的疗效应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7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半量使用甘露醇可有效控制颅内压升高,从而减少患者肾功能损伤的发生,并且经过相关专业检验,两者的结果P<0.05,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重度型颅脑损伤患者需严密观察其病情发展,合理调整甘露醇的使用剂量,从而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并能有效预防患者肾功能损伤。

  • 标签: 甘露醇 颅脑损伤 肾功能dx
  • 简介:观察并评估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120只完全随机分配到6个组,每组20只。包括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维生素C(15mg/kg)治疗组(C组)、维生素C(75mg/kg)治疗组(D组)、维生素C(150mg/kg)治疗组(E组)、维生素C(225mg/kg)治疗组(F组)。处理后4h每组各处死10只,采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IL-6、血小板活化因子(PAF)、D二聚体,观察胰腺的形态及病理改变。统计各组3d的存活率。血清指标以及病理评分各组结果中,C、D、E、F组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降低(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F组的3d存活率与B组之间比较显著升高(P〈0.05),E、F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增加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当剂量达到饱和时,提高剂量并不能提高治疗效果,因此维生素C的使用不应片面追求过大剂量,而应按药代动力学决定用量较合理,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维生素C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内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后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不同剂量之间的差别。方法雄性SD大鼠,采自体血(50μl)注入右侧尾状核制作脑出血模型。根据不同注射剂量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trol组)、0.5ug-NGF组、1.0ug-NGF组、1.5ug-NGF组。各组分别通过颅内原位注射等体积(2ul)生理盐水、NGF0.5ug、NGF1.0ug、NGF1.5ug。治疗一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血肿周NEURON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①NDS评分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最为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②Neuron阳性细胞数颅内注射不同剂量NGF组与单纯注射生理盐水的脑出血组相比,血肿灶周围的Neuron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1.0ug-NGF组及1.5ug-NGF组增加明显,而这两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颅内注射NGF能够改善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血肿灶周围神经元的损伤;②高剂量NGF治疗效果优于较低剂量

  • 标签: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颅内注射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在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3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每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1.0mg、2.0mg。以哮喘急性发作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FEV1、早晨8时PEF、夜晚8时PEF等为评价指标,评估治疗后4h和第7d的疗效。通过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基线资料、症状评分、肺功能数据在各治疗组之间无差异。各治疗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评分,治疗4h后1.0mg组和2.0mg组临床症状学评分改善显著高于0.5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各组早晨呼气峰值流速分别为170.9±47.6L/min、174.9±51.3L/min、L/min和178.0±45.9L/min,1.0mg组和2.0mg组与0.5m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mg与2.0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增大吸入剂量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1.0mg/次与2.0mg/次疗效相当。

  • 标签: 哮喘 急性发作 儿童 布地奈德 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方法82例至少2个月内未接受调脂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于PCI前3天始每晚顿服阿托伐他汀10mg(A组n=27)、20mg(B组n=28)和40mg(C组n=27)。所有患者均分别于术前、术后8小时、术后24小时检测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I(cTnI),同时采5ml静脉血离心置于-70。C冰箱保存,统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患者介入治疗后至少随访1个月。结果PCI后24小时内三组患者CK-MB、cTnI的峰值组内比较均分别比术前增高(P<0.05),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B、C三组术后24小时内,CK-MB峰值大于正常值上限的百分比分别为40.74%、22.22%和11.11%,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的百分比分别为29.62%、7.41%和3.70%;cTnI峰值大于正常值上限的百分比分别为55.56%、28.57%和18.52%,大于正常值上限5倍的百分比分别为44.44%、17.85%和11.11%。CK-MB、cTnI峰值大于正常值上限的百分比及大于正常值上限2倍(CK-MB)、5倍(cTnI)的百分比,A、B两组及A、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和B组相比较C组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8小时三组中IL-6、sICAM-1和hsCRP均有显著升高(P<0.05),其中IL-6和hsCRP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sICAM-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后8小时比较术后24小时,sICAM-1和hsCRP显著性升高(P<0.05),而IL-6显著性下降(P<0.05),但仍然高于术前水平(P<0.05),三组间上述三项指标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I前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具有减轻术后心肌损伤作用,这可能与阿托伐他汀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等调脂外作用有关。对临床PCI前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PCI 心肌损伤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我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划分为两组,甲组40例米非司酮用药剂量为6.25mg/d,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乙组44例米非司酮用药剂量为12.5mg/d,连续用药治疗3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用药后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的月经量、周期以及痛经程度有所改善,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血CA125、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乙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用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安全可靠,较少影响内分泌功能,有利于早日促使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腺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胃出血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低剂量的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2U/min;对照组采取高剂量的垂体后叶素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0.4U/min。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4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38%,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的垂体后叶素治疗老年胃出血患者效果显著,且不良发应率低。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不同剂量 老年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00例冠心病伴高血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口服,B组给予辛伐他汀40mg/d口服,C组给予辛伐他汀80mg/d口服。3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及安全性指标(TG、ALT、Cr、BUN及CK),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辛伐他汀80mg/d剂量降低TC、LDL-C的作用显著。结论辛伐他汀常规剂量(80mg)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辛伐他汀 高血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