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Laboratoire“MatiereMolleetChimie”(CNRS/ESPCIParisTech)研究人员采用在工业上常用原材料(例如环氧树脂、固化剂和催化剂)研制出一种保持原有性能分子网构成新型有机材料。加热时,在不改变原子之间交叉连接数情况下,分子网能够进行自身重组。这种新材料能玻璃一样从液态变成固态,反之亦然。直到现在,只有二氧化硅和一些已知无机有机化合物表现这种特性。这种材料很像有机硅胶材料,即使加热到它玻璃转化温度以上也不会熔解。

  • 标签: 玻璃转化温度 原材料 革命性 加工 有机化合物 环氧树脂
  • 简介: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种新型塑料可模仿人体皮肤,当被划伤或割伤时会‘出血’变红以警示受伤,而创面触光后又可自愈合,这为飞机、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产品提供了理想自修复表面。”这是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科研人员在第243届美国化学协会全国会议及博览会上描述。

  • 标签: 人体皮肤 新型塑料 自愈合 笔记本电脑 物理学家 科研人员
  • 简介:本文报道了分子束外延(MBE)生长Be掺杂GaAs,通过改变Be掺杂源温度我们得到了不同掺杂浓度GaAs样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霍尔测试仪分别对样品表面形貌和电学特性进行表征.特别的,在低温和随温度变化光致发光谱中,随着掺杂浓度增加与Be受主相关辐射相应地加强.

  • 标签: Be掺杂 坤化镓 分子束外延 光致发光
  • 简介:氧化铜对乙炔聚合生长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利用弱碱NH3·H2O沉淀Cu(Ac)2,将所得Cu-(0H)2真空加热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进行碳纤维催化生长。再把等量Cu(OH)。放入管式炉中,在氢气气氛中升温到350℃后通入乙炔气体催化生长碳纤维。对所得样品进行SEM、XR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铜粒子还是氧化铜都能够催化生长直线型碳纤维,氢气对催化剂预还原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纯度,纤维产量受温度影响,并在350℃时达到最大值;温度过高,纤维产量降低。

  • 标签: 氧化铜 碳纤维 氢气 产量
  • 简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常压无催化剂条件下生长出了一维AlN纳米结构,通过调节生长温度控制生长形貌,利用气固原理和Ehrlich—Schwoebel势垒模型着重分析其生长机理,当温度较高时,原子扩散长度变大,并得到较高能量,使其能从上一层跃迁到下一层,且纳米棒底部直径变大,直径变粗。

  • 标签: ALN CVD 生长机理
  • 简介:采用低温气相传输方法,在不同氧分压、生长时间、生长温度和衬底上有无Ni等生长条件下合成一系列一维ZnO纳米结构。结果显示,衬底上沉积Ni会导致产物结构多样化,温度不同会影响纳米线排列分布,并且这些生长条件对产物尺寸都有影响。因此改变生长条件能改变ZnO形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ZnO可控生长

  • 标签: 氧化锌 可控生长 生长机制
  • 简介:高能所纳米生物效应实验室研究人员最近发现,经过适当化学修饰一种纳米颗粒具有高效抑止肿瘤生长效果,却不直接杀死细胞,不仅增强肿瘤小鼠免疫能力,而且几乎无毒。被认为是提供了实现高效低毒治疗肿瘤梦想一种可能新方案。

  • 标签: 肿瘤生长 纳米颗粒 抑止 高能 研究人员 生物效应
  • 简介:在450℃反应温度下,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25mL不锈钢反应釜中直接反应,成功地在硅片衬底上制备了六方单晶氮化铝(h—AlN)纳米线有序阵列。这些纳米线呈长直线状,粗细均匀,直径约为100nm,长度均在几个微米以上。所有纳米线生长方向一致,而且与硅片衬底垂直。经过分析,纳米线由气液固机制生长而成.

  • 标签: 六方单晶氮化铝 纳米线阵列 气液固机制
  • 简介:以三氯化铝和叠氮化钠为原料,利用复分解反应法在温度为650℃条件下反应3h,成功地制备出呈灰白色粉末一维单晶氮化铝纳米材料,通过对样品进行XRD、TEM和SAE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表面光滑长直形圆柱状六方结构氮化铝,直径为50nm左右,长度在几个微米以上,晶格常数分别为a=0.268nm,c=0.498nm;AlN紫外吸收谱研究表明,AlN样品在202nm处具有一个尖锐吸收峰,其对应禁带宽度值约为6.14eV,并采用气-固(VS)生长机理、择优取向原理对一维单晶纳米线生长进行了解释。

  • 标签: 一维氮化铝纳米线 特性表征 生长机理 择优取向
  • 简介:美国赖斯大学开发出一种将碳纳米管切成籽晶用于生长新纳米管方法,此项发现有可能将来发展成大批量以籽晶生长各方面急需纳米晶工艺。纳米晶籽晶长约200nm、宽为1nm,其长度与直径比例大致与16英尺橡胶软管相当。切割后籽晶经过一系列化学处理。

  • 标签: 碳纳米管 籽晶 生长 美国赖斯大学 橡胶软管 化学处理
  • 简介: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科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叶宁研究员领导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的资助下,以同样是具有平面三角形结构碳酸盐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确控制晶格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相对大小,实现了CO,结构基团共面平行排列,获得了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为3~4倍KDP系列碳酸盐晶体

  • 标签: 碳酸盐 单晶生长 分解温度 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非线性光学效应
  • 简介:日本筑波大学生物环境系蓑田步助教等人发现,生长在日本草津、登别等硫酸性温泉中红藻可有效吸收强酸性金属废液中含有的低浓度(0.5-5ppm)稀土。在适当条件下对红藻进行培养,红藻细胞内部即可积蓄稀土。只要具有细胞生存条件,就可有效回收微生物回收法难以回收酸性溶液中低浓度稀土。

  • 标签: 强酸性 稀土 红藻 吸收 温泉 生长
  • 简介:在高温高压下氮化锂-六方氮化硼(Li3N-hBN)体系中合成立方氮化硼(cBN)单晶,通过表征实验样品发现,生长界面处相结构是由hBN、cBN微颗粒和硼氮化锂(Li3BN2)组成,大颗粒cBN单晶通过吞并生长界面周围cBN微颗粒进行生长,生长界面中硼和氮原子电子结构从sp2逐渐转变为sp3,根据结果推断,高温高压状态下,在立方氮化硼合成过程中,cBN更有可能是在Li3BN2催化下由hBN直接转变而来.

  • 标签: 立方氮化硼 生长界面 静态高温高压法 HRTEM XPS 生长机理
  • 简介:运用动力学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两种原子组成薄膜外延生长时形成纳米团簇过程。通过分析原子相互作用能和相分离关系,发现动力学影响对纳米团簇形貌起主导作用。给出原子发生分离时相互作用能满足条件为(EAA+EBB-2EAB)〉0,动力学MonteCarlo模拟结果也同样显示,在适当高温度范围内,当两种原子相互作用能满足(EAA+EBB-2EAR)〉0条件时,分子外延薄膜生长会趋于相分离进而形成纳米团簇。

  • 标签: 动力学蒙特卡罗模拟 处延生长 纳米团簇 相分离
  • 简介:近日,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西北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科学家首次创造出了具有单层平面原子结构二维硼——“硼墨烯”(Borphene),这是际石墨烯之后又加入“烯”字家庭新成员。近期出版《科学》杂志收录了相关研究。

  • 标签: 解读 《科学》杂志 国家实验室 美国能源部 原子结构
  • 简介:在LaAlO3(001)、MgO(001)、SrTiO3(001)衬底以及SrTiO3(001)/PZT(001)种膜上用液相外延方法生长了PZNT薄膜。生长结果表明:在LaAlO3(001)基片PZNT晶粒以三维岛状自发生长。薄膜中有大量焦绿石异相;在MgO(001)和SrlriO3(001)衬底上,为三维岛状异质外延生长。薄膜中焦绿石异相几乎消失;引入[001]取向PZT种膜后,岛状三维生长变为二维生长,显著改善了外延膜质量,获得了完整PZNT膜。分析了衬底取向对紧邻层纳米尺寸范围晶粒形成、薄膜晶粒发育、克服薄膜中异相形成等影响,总结了获得完整PZNT薄膜生长条件。

  • 标签: 铁电薄膜 晶粒 种膜 液相外延
  • 简介:在Si/SiO2衬底上将磁控溅射镍膜作为催化剂,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了大面积连续石墨烯薄膜,得到石墨烯为1~15层。将石墨烯薄膜迁移到玻璃衬底和Si/SiO2衬底上,测量了薄膜可见光透过率和薄膜电阻,并讨论了石墨烯作为透明导电电极在光电器件上应用。

  • 标签: 磁控溅射 石墨烯 化学气相沉积 镍催化剂
  • 简介:一种不需辅助能源激发,具有产生负离子、远红外线、抗菌、消臭能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新型环保多功能材料活化,通过了北京市科委技术成果鉴定。专家认定:该项目在原材料选用、优化配比和应用中不需要外加能源激发等方面具有创造性,技术产品属国内首创,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新型环保功能材料活化是北京六和丰科技公司

  • 标签: 环保功能材料 活化素 技术指标 节能技术
  • 简介:合成了纤维-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衍生物,将此衍生物涂敷在氨丙基球形硅胶上,制备了一种具有手性分离能力手性固定相。采用此固定相对两种手性化合物进行拆分,并对极性添加剂影响和相应对映体圆二色光谱分析以及旋光值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固定相对此类化合物有较强手性识别能力,使样品基线分离,具有较大分离度。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固定相 对映体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