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以柠檬酸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钠0.4%、柠檬酸1.0%、二氧化氯50mg/L、植酸0.03%的复合保鲜剂,在常温下可明显降低蘑菇的失重率,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 标签: 复合保鲜剂 双孢蘑菇 保鲜机理
  • 简介:“苹果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及原料生产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兰州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鉴定。在攻关中,科技人员研制出苹果专用果蜡,推动了甘肃省苹果打入国内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研发出苹果太阳能脱水干燥技术,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降低了苹果加工成本;

  • 标签: 深加工技术 苹果 验收鉴定 技术集成 原料生产 精深加工
  • 简介:近日,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在长沙举行。专家组《临武鸭标准化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一致通过该成果评审,并评其为国内领先技术水平。

  • 标签: 标准化养殖技术 科技成果鉴定会 临武鸭 应用
  • 简介:采用聚偏氟乙烯膜(PVDF)作为一级超滤膜,聚偏砜乙烯膜(PS)作为二级超滤膜灵芝水浸提进行超滤试验研究,分析了液体压力、温度、主体流速等因素在超滤过程中渗透通量的影响。

  • 标签: 灵芝水浸提液 超滤 渗透通量
  • 简介:从福建检验检疫局传出消息,由该局主持的《商品化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盒评价制度研究》,近日顺利通过专家组鉴定,并获高度评价。试剂盒是指能完成一个特定实验的必需的试剂/器材的集合。

  • 标签: 检测试剂盒 评价制度 食品安全 鉴定 检验检疫局 商品化
  • 简介:近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徐怀德副教授主持的“核桃多肽分离及其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成果鉴定。“核桃多肽分离及其产品加工技术研究“课题组经过近3年的系统研究,在核桃多肽分离及产品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一是以核桃粕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

  • 标签: 产品加工技术 成果鉴定 核桃 分离 多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简介:以固混合油辣椒多相流的灌装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其灌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对直径为36、48、60mm的计量缸在灌装过程中的密度场、各相体积分数的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灌装机构计量缸直径的增大,灌装流场的密度均匀性变好,高密度和低密度区域明显减少,直径为60mm的计量缸其固混合油辣椒多相流流体的各相体积分数和密度分布比其他两种较好,体积分数与初始设定基本吻合,研究结果为灌装装置的结构设计和灌装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多相流 油辣椒 灌装 数值模拟
  • 简介:建立了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蔬菜中涕灭威亚砜(Aldicarb-sulfoxide)残留量的方法,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十八烷基固相萃取小柱和石墨化炭黑/氨基丙基柱净化蔬菜萃取[1-2]。相部分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组成的体系作为流动相,质谱方面采用二级串联质谱、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方式,外标法定量。不同蔬菜加标的回收率为75%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以下,方法定量限为3μg/kg。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涕灭威亚砜 定量下限
  • 简介:发酵中蛋白质的脱除在乳酸生产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较分析了两种PS膜UEOS503和UPIS503在脱除蛋白过程中膜通量衰减系数和脱蛋白效率的影响,考察了膜压差、温度、pH值和浓度等因素UEOS503膜脱蛋白率、乳酸钙损失率以及膜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EOS503膜脱蛋白效果更佳,其膜通量衰减系数相对降低28.79%,脱蛋白率相对提高46.66%;当△p=0.12MPa,温度45℃,pH值为4,浓度为40g/L时,通过UEOS503膜,蛋白质的去除率为92.85%,乳酸钙损失率为3.14%。

  • 标签: 乳酸 膜分离 蛋白质
  • 简介:研究猪血免疫球蛋白提取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提取总固形物含量、进风温度和出风温度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喷雾干燥工艺的优化组合条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7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免疫球蛋白纯度为61.45%。

  • 标签: 猪血浆 免疫球蛋白 喷雾干燥
  • 简介:建立了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高效相色谱一串联质谱(HPLC--MS/MS)的测定方法,通过试验优化了的分析条件。选择XD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和水(含0.1%甲酸,体积比为35:65),流量为0.3mL/min。质谱条件为:Fragmentor电压150V,定量离子m/z320,碰撞能量30V;定性离子m/z292,碰撞能量30v。在0.008~0.400mg/L时,相关性R_2=0.99997,回收率为90.0%-101.2%;定性检出质量浓度(sin=3)0.0003mg/L;定量检出质量浓度(S/N=Io)0.001mg/L。测定方法中样品前处理简单,节省溶剂,用时短,选择性强,可以作为检测黄连中小檗碱含量的确证方法。

  • 标签: 黄连 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简介:莲藕极易发生褐变和腐败变质,从而失去食用价值,涂膜可以有效地延长莲藕的保质期。研究了酸、化学杀菌剂等表面处理莲藕涂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06~0.07mol/L柠檬酸处理和0.04~0.07mol/L的磷酸处理均莲藕保鲜效果明显;质量分数为2%的H2O2处理10min,不能有效抑制莲藕褐变,但可以控制其腐败变质;ClO2不宜用于莲藕的表面处理;涂膜前用质量分数2%的H2O2处理,有利于提高莲藕短期贮藏的感官品质,但会使长期贮藏莲藕变质速度加快。

  • 标签: 莲藕 表面处理 保鲜 化学杀菌剂
  • 简介:1.冷冻微生物的影响(1)低温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温度范围,大多数微生物的繁殖在0℃以下即可得到抑制。(2)冷冻与微生物的死亡在果蔬冻结过程中,冰晶体的形成不仅使微生物细胞遭到机械性破坏,而且会使微生物细胞内原生质或胶体脱水,最后导致不可逆的蛋白质变性。因此,冻结可以杀死一部分微生物,如食品冻结后致病菌的存活率会迅速下降。但冻结的杀菌效应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达到无菌的程度,因此冻结食品不是无菌食品。

  • 标签: 果蔬制品 冷冻 微生物细胞 冻结过程 生长繁殖 食品冻结
  • 简介:运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了影响茶叶贮藏品质变化的4个主要因素,即温度、氧气、水分、光照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因素茶叶贮藏品质的影响程度因指标、原因不同而异.综合来看,表现依次为温度的影响>氧气的影响>水分的影响>光照的影响;因素间交互效应的存在,使得在控制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的影响也相应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 标签: 茶叶 贮藏 影响因素 依次关系
  • 简介:利用壳聚糖的絮凝作用壳聚糖在甜石榴汁澄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3g/L、澄清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时,甜石榴汁透光率可达85%以上,且通过壳聚糖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确定以上工艺参数为甜石榴汁澄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石榴果汁 澄清 壳聚糖
  • 简介:野蘑菇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人工培养时生长缓慢、老化快、产量低,使得在菌剂等实际生产应用方面受到限制。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发现平菇汁中有不知名组分对野蘑菇菌丝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旨在找出并确定这种物质及其最适生长浓度。分别以水、乙醇、丙酮为透析,MWCO为8000~14000的透析袋透析等体积蘑菇汁,DNS法测还原糖、双缩脲法测蛋白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生物碱、苯酚-硫酸法测总糖、甲醛法测氨为测定手段,菌丝直径为测量指标。蛋白质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中野蘑菇菌丝生长迅速,生物碱多的组分加入培养基野蘑菇菌丝生长缓慢。平菇汁中有类蛋白物质起促进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生物碱类物质起抑制野蘑菇菌丝生长作用。

  • 标签: 野蘑菇 平菇汁 分离
  • 简介:果实在不同的贮藏温度条件下进行涂膜试验,结果表明,在15℃条件下,贮藏3个月柑橘果实失重率超过13%;在11℃条件下的呼吸率最低,乙烯、乙醇和乙醛含量也最低;在5℃条件下的果实外观最好;在2℃条件下的果实有低温伤害,贮藏3个月后在17℃条件下放置7天的果实不可食率非常高.

  • 标签: 柑橘 温度 影响 涂膜 贮藏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