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3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社会面上电子烟油中非法添加依托咪酯逃避监管,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电子烟油中依托咪酯的气色谱-质谱联用法。方法 色谱柱:DB-5MS 毛细管柱(30m0.25mm0.25m);柱温:100C保持1.5min,以 25C/min程序升温至280C保持15min; 流速:1 mL/min;进样口温度:250C;离子源温度:230C;接口温度:280C;采用全扫描模式,质量范围 m/z 50-500;分流比10:1;特征碎片离子:244, 105,77,51。结果 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电子烟油中的依托咪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6,回收率为95.89%,RSD为2.49%,检出限为0.1ug/mL,定量限为1ug/mL。结论 本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耗时少,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准确性和重复性,能满足对电子烟油中依托咪酯的测定要求。

  • 标签: 依托咪酯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烟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特征,为控制医院感染提高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3月至2022年10月接收2326例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均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药敏试验。结果:2326例医院感染者中检出1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占4.30%;耐药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0.72%;以呼吸道感染居多,占62.00%;主要分布于重症监护室,占32.00%。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医院感染分布广泛,尤其是重症监护室、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应当加强监测,强化预防控制,以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风险。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院感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使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分组进行护理管理,实施常规管理的患者在对照组中,共计20例,另外20例患者在研究组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新发多重耐药菌菌种明显更少,P<0.05。结论:急诊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过程中使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理想。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急诊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前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为甲组,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药学监护实施后的重症监护室患者500例,分析不同组患者发生多种耐药菌感染及医院感染率的情况。结果:研究显示,乙组患者在实施临床药学监护后,该组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以及医院感染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施临床药学监护的方式,对于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以及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的降低均有积极临床效果。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临床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规范基层医院多重耐药菌管理中的效果。方法:评估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与耐药菌知识的考核情况。结果:PDCA循环法实施后工作人员关于手卫生、耐药菌知识的掌握率、抗菌药物使用率、预防用药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基层医院引入PDCA循环理念,可以有效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因此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PDCA循环理念 多重耐药菌 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我院神经外科一起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 采用查阅病历和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 该科2020 年2月6日-2月14日连续3例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基本相同。采集医疗环境标本,从医生办公室和护士工作站的电脑键盘、保洁员手、工作服、病房床头柜表面分离出1 株目标菌。病区经严格消毒后,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均合格。结论 环境污染是此次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应重视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暴发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如今中药在较多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广泛应用,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促使人们在中药的科学性、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中药质量会对其疗效造成影响,甚至会影响安全性,因此需要有效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以此保证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实际中在严格把控中药质量的同时需要重视药材的检验工作,以此达到加强中药疗效,保证其稳定发展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效液法的分类以及在中药检验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中药检验 高效液相法 应用情况
  • 简介:摘要: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引发了学者对中药的广泛研究。然而市面上参差不齐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迫切需求一系列中药真伪方法的建立以保障医药的质量安全。本文以高效液色谱出发,系统的阐述了高效液色谱在中药单体和中药复方中的真伪鉴定的应用。旨在为高效液色谱在中药真伪鉴定的应用中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 标签: 中药真伪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 中药 中药复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1月我院手卫生依从性护理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为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前,观察组为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后。比较两组手卫生依从性、护理人员洗手次数及洗手液消耗量。结果:观察组接触病房环境后、接触患者体液及血液后、实施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后、摘手套后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多重耐药菌感染 洗手液消耗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要求。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200例老年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分为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采取用药管理策略,即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行系统化的管理策略,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远少于对照组,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施用药管理策略具有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优化医患关系的优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全科医师 老年共病 多重用药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高效液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高效、准确、灵敏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品检验领域。随着药品种类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药品检验的精度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HPLC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旨在分析高效液色谱技术在药品成分、药品稳定性、药品生物利用度以及药品质量控制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高效液色谱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药品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在药品检验中,HPLC技术主要应用于药品中的成分分析、质量控制和杂质检测等方面。对于药品成分的定量分析,HPLC技术具有高准确性、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在药品的质量控制中,HPLC技术可以快速检测可能存在的成分变化,保证药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而对于药品中杂质的检测,HPLC技术可以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准确地鉴定出各种杂质。本文旨在探讨HPLC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药品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高效液色谱(HPLC)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检测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药物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 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现状,主要介绍了 HPLC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药物鉴别、含量测定和杂质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HPLC还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过程质量控制和工艺评价方面,如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含量测定以及杂质分析等。本文通过对 HPLC在药物分析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对 HPLC在药物分析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高效液色谱技术具有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分离速度快等优点,在食品药品、化工以及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均采用此方法进行色谱分析。尤其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利用其技术优势能够有效把控药品的质量。本文则对此色谱分析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药品检验 应用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盐酸吉西他滨液中游离硫含量。方法:采用日本岛津公司LC-2030C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tsil ODS-3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95:5)为流动;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与正常值相比,与正常值有显著差异(r=0.999);其检测限为0.259,定量限为0.519μg/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两种样品,其相对标准误差为1.0%;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方差为1.2%,方差为1.0%;进样的平均回收率为97%(相对标准差为0.65%,n=9)。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操作简便,重现性好,适用于临床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测定法 注射 盐酸吉西他滨 游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以顶空气色谱法分析盐酸达泊西汀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苯、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11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DB-624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外标法进行定量测定。进样口220℃,检测器250℃,柱温50℃保持7min,以20℃/min程序升温至200℃,保持5min。顶空瓶加热温度:90℃,加热时间30min。结果:专属性考察结果显示分离度较好,11种有机溶剂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RSD均<10%;且精密度及耐用性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盐酸达泊西汀中甲醇、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正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苯、甲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测定。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法 达泊西汀 有机溶剂残留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苯磺酸贝他斯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为填料的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为色谱柱;进样口温度为30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mL/min;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150℃保持3min,以10℃/min升至300℃,保持30min;采用分流进样模式,分流比为20:1;GC-MS接口温度为300℃;离子源温度为230℃;四极杆温度为150℃;扫描离子为186、200;扫描模式为SIM模式;溶剂延迟2min;进样量为1μL。结果: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硫酸二甲酯的线性范围在限度浓度的20%~2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重复性、进样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良好。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及准确度良好,可用于苯磺贝他斯汀中对甲苯磺酸甲酯和对甲苯磺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 标签: 气相-质谱联用仪 苯磺贝他斯汀 对甲苯磺酸甲酯 对甲苯磺酸乙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