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防控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MDRO)的对策。方法:建立监测系统,监测MDRO感染,及时发现感染病例而制定管理措施,实施干预。结果:临床科室送检标本5068例,共检测出细菌1576株,多重耐药菌标本来自12个科室629例患者。结论:对MDRO医院感染管理持续加强,同时重视监测工作,制定防控措施是对MDRO传播有效控制且避免MDRO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对策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应用“网式”控制管理对感染防控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12月接收的500例住院者纳入对照组,2021年1月至12月接收的500例住院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控制管理方法,观察组则应用“网式”控制管理方法,对比两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情况及感染防治措施执行情况。结果: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医疗垃圾处理、日常用品处理、医疗器械处理、健康宣教各项措施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住院患者,采取“网式”控制管理对于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价值突出。

  • 标签: “网式”控制管理 多重耐药菌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病案管理迁移前后的病案质量变化。方法: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期间未进行病案管理前模式,选取其中809份住院病历,从2023年1月3日到2023年6月13日开始采取病案管理前模式,共1002份住院病历,分别以管理前后进行对比,评价病案管理质量。结果:管理后的病案平均评分明显较高,病案缺陷程度的评分更低,病案整改完善的评分管理后也明显优于管理前,差异显著;管理后病案质量明显提升,其中病案首页缺陷、出院/死亡记录缺陷、入院记录缺陷、首次病程记录缺陷以及诊疗知情同意书和基本要求缺陷的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案管理前模式能显著提升病案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完善病案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病案质量 病案管理 住院病历 病案管理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叠综合征中应用肺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 -2022年12月在赣州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的60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对照组30例实施单纯无创通气,观察组30例肺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值,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等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相较对照组治疗效果更佳,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叠综合征中应用肺康复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增强肺功能,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肺康复 无创正压通气 重叠综合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药文化负载词研究现状及热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获得2008-2022年发表的99篇相关文献,利用知网和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2008-2022年中医药文化负载词研究领域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绝对数量较低,且文献的作者和机构都集中在中医药行业内部,研究视角多集中在中医翻译。结论: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相关研究发展空间较大。应鼓励学者加强对中医药文化负载词背后中华文化内涵的研究,以期向世界更深入全面地传播中医药文化。

  • 标签: []  中医药 文化负载词 跨文化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实验室的文件管理需符合15189标准要求。这包括文件的控制、记录的保存和保密性等方面。通过有效的管理文件和记录,可以提高实验室操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并确保结果有效地被记录和保存。方法:通过电子文件控制系统,将文件进行电子化管理,从文件的编写或修订到使用、回顾,最后到文件作废、保存,整个过程文件动态进行可视化全程监控并对审批流程跟踪。结果:易于追溯,同时节约不必要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人员对文件的管理效率。

  • 标签: ISO15189 医学实验室 电子文件 无纸化 智慧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集束化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中5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2023年2月-2023年5月住院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3年6月-2023年9月住院的2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分别按传统管理模式及集束化措施管理模式为两组患者进行诊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病原菌转阴时间、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各指标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集束化措施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能够缩短病原菌转阴时间与住院天数,同时还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措施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不同置管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生存。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重症医学科治疗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共200例,对用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等不同置管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和导尿管的使用以及手术属于重症医学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几个高危险因素(P<0.05);其中呼吸机属于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0,5.0)、 1.0(0,6.0)、1.0(0,4.0)。 结论:呼吸机属于重症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要对呼吸机的使用进行合理控制,降低患者的感染概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不同置管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并发耐多药细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住院的50例血液病并发耐多药细菌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n=5)接受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8.45±3.22)天低于对照组(13.69±4.21)天和(23.19±5.09)天,具有统计学意义(t=4.943,4.200,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0%,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促进血液病并发多药耐药细菌感染患者各种感染症状的缓解,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血液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 临床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对病菌清除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10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研究,以2022.1-2023.1期间作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51)、综合组(n=51),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结果:综合组病菌清除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数据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可有效进行细菌清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综合护理 病菌清除时间
  • 简介:摘要:由于多重PCR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新型技术手段合理运用的全新产物,能够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更是极大层面上地为之后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应用效能以及优势体现,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基础引导以及帮助,减少了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合理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更是从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价值、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研究,三个角度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主要也是为了能够带动之后相关技术手段的有效与全面发展。

  • 标签: 多重PCR技术 病原微生物检测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对药物的抗性情况,为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2881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样本进行了微生物培养,并对其中分离菌种的种类组成和对其中一些分离率较高菌种的抗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下呼吸道感染致病原菌种类繁多,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链球菌,而白色念珠菌和烟曲霉菌则是真菌中检出率非常高。结论:目前临床上已经发现了对碳青霉烯类具有明显抗药性的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多重耐药菌株如ESBL和MRSA的检出比例也很高。因此,加强对BLAF患者样本的病原学监测,对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组成和细菌抗性改变,预防和控制重耐药菌株,对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标准化诊疗,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重症肺炎 经纤支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的应对策略要求。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200名老年人,将其按治疗次序分成两组:对照组(n=100)和试验组(n=100)。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试验组采取用药管理策略,即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行系统化的管理策略,比较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服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满意度两项指标。结果: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远少于对照组,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师面对老年共病患者多重用药时实施用药管理策略具有降低患者用药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优化医患关系的优势,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全科医师 老年共病 多重用药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液微萃取技术不断地发展,液微萃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融合采样与富集过程,还能够对样品进行纯化。同时液微萃取技术具有较多的优点,其中便包括操作简单和模式灵活,以及富集效率较高等,将液微萃取技术应用到药物分析中,既能够简化分析复杂性流程,还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该文章对液微萃取技术进行分析,并讲述液微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状况。

  • 标签: 液相微萃取技术 药物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重用药对利伐沙班防治老年患者血栓疾病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112名研究对象均为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根据用药数量分为多重用药组(用药数量≥5种)和非多重用药组(用药数量<5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利伐沙班用量和用药12个月后的血栓疾病结局。采用电子病例系统收集患者的疾病信息和多重用药数据,之后结合再次就诊记录和再次住院记录进行随访并进行统计。结果:多重用药组和非多重用药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利伐沙班用量等方面不存在实质性区别(P>0.05)。用药12个月后,多重用药组的血栓疾病结局发生率为26.79%,高于非多重用药组的10.71%,(P<0.05)。多重用药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4.29%,高于非多重用药组的3.57%(P<0.05)。结论:多重用药可能增加利伐沙班防治老年患者血栓疾病结局的风险,因此在临床上应该尽量避免或减少多重用药,强化对多重用药的患者的监测和评估。

  • 标签: 多重用药 利伐沙班 老年血栓疾病
  • 简介:摘要:HPLC是20世纪中期和晚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色谱分离技术。由于分离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自动化水平高,因此在生物化学、化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HPLC技术在最近几年的药物检测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本文介绍了 HPLC的基本原理、 HPLC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旨在为国内的药物检验工作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检验 进展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气色谱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及其方法的优化。首先阐述了气色谱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主要仪器系统;接着分析了气色谱在药物的定量分析、溶剂残留和杂质检测中的应用;最后,针对气色谱方法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讨论了柱选择、温度程序和探测器参数等的优化策略。总的来说,气色谱技术在药物检验中展现出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和效率,方法的持续优化至关重要。

  • 标签: 气相色谱 药物检验 方法优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采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的应用效果展开。方法 本次研究共取100例2022年1月-2023年1月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参与,鉴于研究需要,将患者分两组行区别护理,行常规护理者分于参照组(50例),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者分于研究组(50例),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收集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经统计,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研究组少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患者总住院时间,研究组用时少于参照组;两组数据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临床采用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策略有助于降低患者临床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提升治疗安全性,同时可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伴随着色谱柱技术的持续创新发展,色谱柱填料的种类也变得更加丰富,分离模式以及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改进,这就推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各领域分析中更为广泛的应用。高效液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和分析手段,应特别注意 高效液色谱的使用和维护。对色谱柱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不仅能保证分析和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还能延长柱子的使用寿命,降低分析和检验的费用。

  • 标签: 分析检测 液相色谱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