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均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21年1月开始,截至2023年5月,将本医院60例耐ICU重症病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通过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对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对比两组病患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感染控制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ICU重症病患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干预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的发生,提升感染控制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感染控制护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感染控制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卫生合格率、微生物送检率及解除隔离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感染控制护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及护理。方法:研究时间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研究地点为本院,设置研究对象为40例ICU患者,随机方式予以分组操作,分为2组每组安排2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开展科室的常规化护理)和观察组(开展ICU的强化感染预防和护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护理工作实施后,得出观察组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更低,观察组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率、疾病知识知晓率均处于更高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推行强化ICU的感染预防控制和护理干预后,能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消毒率和疾病知识知晓率,得到较高的环境消毒达标率,开展价值突出。

  • 标签: ICU 多重耐药菌感染 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分布及感染菌,探讨最佳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以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病死率。方法 选择42例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MDR的分布及构成进行研究。结果 42 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经过治疗护理后29例好转或痊愈(69%)。11例死亡(26%),2例放弃治疗(4.7%)。住院过程中1例因医生换药未严格执行手卫生引起交叉感染,通过以上消毒隔离措施,有效控制感染传播,未再引起院内感染发生。结论 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加强对感染高危患者监测,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并进行隔离治疗,积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依从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有效预防院内交叉感染情况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钱琴珠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江苏 仪征 211900
  • 简介:广谱抗菌药的推广及应用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条件,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细菌耐药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多重耐药菌是院内感染的源头,感染问题影响患者预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若未加以及时控制,可能导致爆发性感染事件。根据世卫组织研究、国内专家共识,在医院工作中应当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解决感染导致的不良事件,避免严重后果。对此,本文以多重耐药菌及其感染现状为切入点,阐述了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从多方面阐述了护理体会。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消毒隔离;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肝硬化合并上肝腹水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肝硬化发展到失代偿期,表现为少量、中量或者大量腹水,腹水可引起明显腹胀,也可合并细菌感染,通过腹水穿刺进行细菌培养,确定引起感染的细菌。

  • 标签: 肝硬化 腹水 感染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2023年1月-2023年3月时段内收治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共96例,依据硬币正反面准则纳入对照组(48例)和综合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行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管理后总有效率、感染情况。结果:综合组管理后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83.33%)、总感染率(4.16%)低于对照组(18.74%),组间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重症医学科采取综合护理服务,既可提高治疗效果,还可降低患者感染事件,可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多重耐药感染现状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重症外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研究筛选出80例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外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使用抗菌药种类更多,有严重基础病、行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尿道插管的患者数量多,P<0.05,存在对比意义。住院时间≥15d、抗菌药物≥2种、有严重基础疾病、行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尿道插管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重症外科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较高,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多、住院时间长、有严重基础疾病、行机械通气治疗、使用尿道插管是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对应护理措施。

  • 标签: 重症外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DCA模式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64例为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护理人员,以电脑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两组,分别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及PDCA模式,并对比护理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08月-2022年08月。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高;防控成效显著,上述指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模式,可提高感染防控护理人员的知识掌握水平和防控成效。

  • 标签: 感染防控护理 防控护理 PDCA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喉切除术后病人护理中采用康复前模式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全喉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即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2例观察组(采用康复前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创伤成长评分均更高,差异显著(P

  • 标签: 康复前移模式 全喉切除术后病人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效果。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抽选86例列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3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3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控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内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86.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然后在心外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控制感染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外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冲吸式口护联合多重刺激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冲吸式口腔护理)、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重刺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VFSS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冲吸式口护联合多重刺激护理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冲吸式口护 多重刺激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830例眼科日间住院患者的基础特征、存在安全问题以及形成原因展开回顾性分析,同时提出安全风险防范对策。结果:出现患者入院当天血压、血糖偏高超出手术安全范围停手术3例;患者来院办理入院手续准备手术在评估过程中得知患者在家未按医生医嘱使用抗生素眼液或误使保湿类滴眼液,考虑存在安全风险手术延期1例。通过及时治疗干预,患者手术安全完成,不存在跌倒/坠床事件。结论:加强患者入院的安全评估及住院期间安全宣教,科学管理病区环境,为患者提供护理前后延无缝服务,是确保患者住院安全的关键因素。

  • 标签: 眼科日间手术 安全隐患 护理前移后延无缝服务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接受手术室前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我院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时间段开展研究,共计30例重型创伤手术病人,通过双盲法分为参照组(15例,普通护理)与保温组(15例,普通护理+手术室前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研究指标为体温变化情况。结果:保温组于T30min、T60min、T90min、T120min、T末、TICU后1h时间节点同参照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型创伤手术病人接受手术室前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措施效果更好。

  • 标签: 重型创伤手术病人 手术室前移后延强化式保温护理 体温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防控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中应用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和常规干预措施。比较多重耐药菌防控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更低,且观察组医护人员多重耐药菌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更理想,(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防控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综合干预措施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防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方法:随机抽取62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进行数据探讨,分组后,观察组、对照组依次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结果:干预后,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HAMD17分值明显更低,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的HAMD17分值,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抑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相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灌洗治疗对多重耐药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分析对肺部病灶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4l0例多重耐药菌所致重症肺炎患者为对象,筛选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0月,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组,设置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纤支镜灌洗治疗),每组患者20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肺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纤支镜灌洗治疗 多重耐药菌 重症肺炎 肺部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