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儿童呼吸异物的流行病学特征,减少儿童呼吸异物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2年在本院经硬性支气管镜手术治疗的1085例呼吸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85例患者中,3岁以下的男性患儿占58.17%;城乡比为1∶2.52;冬春季节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61.05%;83.59%的患儿在患病24h后获得有效诊治,其中右侧支气管异物46.57%;坚果类食物占所有吸入异物种类的79.94%;进食哭闹占所有诱发因素的78.43%。结论儿童呼吸异物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城乡、季节分布特征,以坚果类食物为主,常由进食哭闹诱发。依据流行病学特征制订干预策略将有助于降低该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呼吸道异物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儿童
  • 简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na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其中上气神经肌肉的调控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正常人和OSAHS患者在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神经肌肉活动进行综述,以阐释上气神经肌肉调控参与OSAHS发病的可能机制。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神经肌肉 发病机制 上气道 调控 OSAHS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解剖的CT影像毗邻关系。方法在PACS系统中调取2011~2013年来本院行中耳螺旋CT检查且耳周围主要观测结构清晰者327例(654耳)的轴位片,在东软neusoft软件中,将图像放大后,在耳中部断层片中测量鼓沟至面神经垂直部距离及毗邻颞颌关节的耳前壁厚度。结果鼓沟到面神经垂直部约为4mm,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前壁厚度约1.5mm,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可以良好显示耳周围主要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耳成形及耳入路镫骨手术提供实用参数。

  • 标签: 面神经 外耳道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测量
  • 简介:眼内病毒感染多由疱疹病毒家族导致。在免疫功能正常者中,以病毒性前葡萄膜炎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较为常见。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有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及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两者均发生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后期。其他非AIDS患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亦可发生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本文结合文献分别对上述眼内病毒感染性疾病进行叙述。

  • 标签: 疱疹病毒 病毒性前葡萄膜炎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简介:患儿,男,4岁9月龄。因反复低热伴双眼疼痛、双下肢膝关节疼痛20d,于2007—12-11入院。患儿2007—11—20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7.8℃,精神欠佳,诉头痛及颈后疼痛,双眼不适,有黄色脓鼻涕,偶有膝关节疼痛。于外院查血常规:WBC22.3×10^9/L,L:17%,N:76.6%,HGB:113g/L,PLT:318×10^9/L,口服“头孢克肟颗粒,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皮质盲 膝关节疼痛 双眼疼痛 头孢克肟颗粒 反复低热
  • 简介:目的探讨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1g/L氟米龙滴眼液。将两组的临床疗效、眼压、治疗时间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局部及全身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氟米龙滴眼液对于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基质型)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复发率。

  • 标签: 氟米龙滴眼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正>病例报告例1女,2岁6月。受凉后咳嗽、气促4天于1993年4月26日入院。当日中午呼吸困难加重,呈Ⅲ°吸入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追问病史,家长回忆患儿5天前吃杨梅后曾呛咳,当时无发绀。颈胸正侧位X线摄片显示声门区有椭圆形中等密度影,约0.8cm×1.0cm。疑为气管异物,急诊行支气管镜检查术,见声门下气管腔后壁有灰白色半圆

  • 标签: 呼吸困难 支气管镜检查术 病例报告 吸入性 误诊 气管异物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的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是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作者: 陈永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眼科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健康世界》2020年第10期
  • 机构:内江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 简介: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眼病,通俗来说就是眼睛感染了病毒引起的炎症。病毒性角膜炎所引起的症状主要包括眼痛、流泪、眼睛发红、视力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看病,进行治疗。但是即使治愈了病毒性角膜炎,也有些人会面临后遗症的问题。 病毒性角膜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视力模糊和干眼症及角膜的瘢痕。角膜是眼睛的透明组织,是视觉的主要传导介质,如果受到损伤,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大多数情况下,角膜瘢痕会对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失明。下面将具体科普一下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及具体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后遗症
  • 简介:目的:评估以不同的方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并发症泪小点及泪小管闭塞的疗效。方法:此回顾性群组研究共纳入35例临床确诊为感染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4wk后并发泪小点闭塞。本研究采用了泪小点扩张术,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和Mini-Monoka硅胶管植入术对该35例泪小点闭塞患者进行治疗。结果:首先,单独采用泪小点扩张术对所有35例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只有6例患者(17.14%)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其次,采用穿孔泪小点栓子植入术对上述采用泪小点扩张术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20例(57.14%)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最后,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都无效的患者进行治疗,有9例(25.71%)患者的病情取得了重大的改善。另外,通过对上述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与Mini-Monoka管的使用和是否双眼同时患病或者和上、下泪小点同时闭塞并无关联。结论:运用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能够有效治疗由病毒性结膜炎引起的泪小点闭塞。对分别经泪小点扩张术和穿孔硅胶泪小点栓子植入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Mini-Monoka管植入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泪小点闭塞 泪小管闭塞 机械扩张 泪小点栓子 Mini-Monoka管 腺病毒
  • 简介:<正>本文对我科近10年来喉切除后不同呼吸途径引起的相关影响作一统计。自1985年至1994年我们随访了健在的患者35例:全喉切除术16例(仅1例女性),病理结果:未分化癌1例、腺样癌1例、14例为鳞癌。随访期:

  • 标签: 呼吸途径 全喉切除术 相关影响 随访期 未分化癌 统计
  • 简介:目的研究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眼内液病毒DNA的临床价值.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8例37个眼内液标本疱疹病毒DNA,分析检测结果、影响因素及最终诊断.结果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15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DNA3例.适宜检测时间为炎症活动期,不用或短期使用抗病毒药.前房水和玻璃体均可取得可靠结果.结论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眼内液病毒DNA,方法简便,尤其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视网膜坏死 致病病毒 影响因素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OSA-18量表评价儿童睡眠呼吸紊乱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我科收治的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儿童患者160例,均行多道睡眠描记术(polysomnography,PSG)监测。采用OSA-18评估患儿的生活质量。分析确诊为OSAHS患儿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10westoxygensaturation,LSaO2)与OSA-18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确诊OSAHS患者123例,单纯鼾症37例。OSAHS患者的OSA-18评分与AHI及LSa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5和-0.496,P〈0.05。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OSAHS患者OSA-18中位数为91.0,高于单纯鼾症及轻、中度OSAHS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4.0、76.0和87.0,P〈0.05)。以LSaO2为依据对OSAHS患者进行分组,发现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各组间OSA-18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中位数为93.0,高于无低氧血症组及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OSA-18评分依次为69.0、81.0和89.0,P〈0.05)。结论OSA-18评分与PSG存在相关关系,在不同程度睡眠呼吸紊乱中有差异,可作为临床诊断儿童OSAHS的评价指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19-21)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多道睡眠描记术 OSA-18量表 评价 儿童
  • 简介:目的观察采用制霉素搽剂治疗外耳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确诊的212例(264耳)外耳真菌病患者采用制霉素搽剂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经过2~4周的治疗,251例治愈,其中疗程2周41例、3周183例、3周以上27例。停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复发19例,均发生在停药后3个月内。新增非治疗耳患病数13耳。复发和新增耳均采取制霉素搽剂灌注浸泡疗法,疗程不少于2周。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结论制霉素搽剂是治疗外耳真菌病较理想的外用制剂。

  • 标签: 制霉素 搽剂 外耳道 真菌病
  • 简介:目的评价华蟾素联合阿糖胞苷注射液和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200只眼)单纯疱疹性病毒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采用静脉滴注华蟾素、结膜下注射阿糖胞苷注射液和结膜囊滴用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上述三种治疗方法中的一种或两种。结果治疗组第一疗程治疗时间最长10天,最短3天,平均6天痊愈,治愈率为94.3%,而对照组治疗时间最长40天,最短7天,平均15.2天,治愈率为64.9%,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方法能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药物 联合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简介:患者1女性,26岁。因“反复耳闷胀感伴耳钝痛半年”于1999年6月就诊于我科。俭查:右外耳可见大量胆脂瘤样上皮及肉芽组织堆积,鼓膜结构窥视不清。听力检查证实为右耳轻度传导性聋。颞骨CT扫描显示右外耳道骨部软组织团块,伴外耳后壁乳突骨质破坏。遂行外耳成形术及耳甲成形术。术中见鼓膜内陷粘连,未见穿孔,去除病灶并磨除破损骨壁,缺损部位以颞肌筋膜覆盖以达上皮化。术后给予咽鼓管吹张,听力好转。术后病理提示为外耳胆脂瘤。随访1年以上未见复发。

  • 标签: 外耳道胆脂瘤 骨质破坏 乳突 外耳道成形术 听力检查 外耳道后壁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预防、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1例(13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13眼)均有特征性视网膜病变及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10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50个/μl,均处于AIDS晚期,且合并有其他机会感染;5例CMV—PCR检测为阳性;8例CMVIgM检测中1例(+),7例(-)。6例经更昔洛韦治疗后视力提高,但需要较长的疗程;3例死于多重机会感染。结论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常见机会感染,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对其治愈有重要意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常规眼科检查和随访,尤其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病原学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