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临床治疗。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婴幼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患儿68例为观察目标,根据患儿入院就诊的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联合给予干扰素治疗,对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TNF-α、IL-8等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婴幼儿呼吸合胞病毒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给药的治疗效果确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患儿机体炎性状况,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肺炎 干扰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868例呼吸七项病毒抗原检出率及性别差异、季节分布情况,为临床诊疗及疫情监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送至西安金域医学检验所检测的2868 例呼吸感染病例样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7 种呼吸病毒抗原,包括呼吸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和副流感病毒 1、2、3 型(PIV1、2、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的2868例样本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251例,阳性率为8.75 %。其中呼吸合胞病毒抗原检出最多,阳性率为5.06 %,其次依次为 ADV(1.64 %)、PIV3(1.05 %)、IFA(0.56 %)、IFB(0.21 %)、PIV1(0.17 %)、PIV2 (0.07 %)。男性、女性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七种呼吸病毒抗原在不同季节检出率有差异,春季与秋季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夏季与秋季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秋季和冬季检出率比较(P > 0.05)无明显差异。RSV秋冬季节阳性率高,占秋季阳性率75.28 %,冬季次之70.00 % ; 夏季ADV占65.38 %, PIV 3占 30.77 %,春季PIV 3检出率最高可达57.69 %。结论:阳性率最高的是呼吸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 3 型(PIV3)。其流行与季节交替变化有明显关联,特别是秋冬季节。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法 结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全方位分析喘息性婴儿呼吸病毒PCR联合检验与主要临床特点。方法:以曾在2022年7月31日至2023年3月2日阶段,于本院接受临床PCR检验146患儿作为实验对象,实施临床特点分析。通过样本最终检测结果、喘息史、性别以及季节等多方面因素与呼吸病毒的关系;结果:病毒检测共146例样本,其中结果呈阳性(131/146)达83.56%。其中,呼吸合胞病毒(49/146)达33.56%,且病毒感染以单一性感染为主(P

  • 标签: 呼吸道病毒 喘息性婴儿 PCR联合检验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高原牛呼吸疾病展开了剖析,结合疾病的概述、发病机制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影响等进行分析,为关注这一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原牛 呼吸道疾病
  • 简介:摘要:本文对高原牛呼吸疾病展开了剖析,结合疾病的概述、发病机制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影响等进行分析,为关注这一疾病的人们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原牛 呼吸道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呼吸感染临床诊断中呼吸病原体核酸在其中发挥的临床诊治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从2023年1月~2023年12月儿科收治的患儿中选择,符合标准并入组患儿80例,均采取呼吸病原体核酸检测,分析临床诊断效果。结果:分析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合并感染占比最高,腺病毒(ADV)感染率最低;不同季节感染情况分析发现,冬季感染率最高,夏季最低。结论:小儿呼吸感染临床诊断中应用呼吸病原体核酸检测,能够准确检出病原体类型,判定出感染高发的季节,对于临床防治小儿呼吸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核酸检测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呼吸病毒感染之后咳嗽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的60例呼吸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n=30)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方法,n=30),对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的预后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呼吸病毒感染患者对比对照组有着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中医治疗方法对呼吸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临床应用采纳推广。

  • 标签: 呼吸道病毒感染 中医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炎琥宁在重症病毒性上呼吸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明确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了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本院中进行治疗的重症病毒性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患者70名作为实验样本,并且按照每组35名的样本数量进行分组。将70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治疗方式是利巴韦林药物治疗。另外一组则命名为实验组,其治疗方式是利用炎琥宁药物进行注射。结果:通过对后期各项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鼻塞流鼻涕症状,还是咳嗽头疼症状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很多。结论:炎琥宁的治疗效果较好,所以在后期呼吸感染疾病治疗时,可以优先选择炎琥宁作为主治药物。

  • 标签: 重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琥宁 临床应用 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用药治疗流感病毒引起小儿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有效性。方法:按照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院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100例流感病毒引起小儿上呼吸感染患儿分成1组及2组,分别为两组患儿开展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治疗及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2组患儿治疗后对比的治疗优良率高于1组患儿(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药物用于流感病毒引起小儿上呼吸感染患儿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缓解患儿的咳嗽、发热、鼻涕等症状,加速患儿的康复进程。

  • 标签: 流感病毒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药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急性呼吸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7月收治的220例急性呼吸病毒感染住院患者,采用鼻拭子和咽拭子对患者进行确诊,通过多重反转录(RT)PCR法对患者呼吸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以及冠状病毒(HcoV)和人偏肥病毒(HMPV)这8种病毒进行分析,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患者年龄、患病季节等分布特点。结果:通过研究120例住院患者急性呼吸病毒感染流行病特征,其中呼吸合胞病毒感染率最高(18.6%),在春季时该疾病感染率明显增加(25.1%,X2=11.12,P=0.01);鼻病毒感染率位居第二(14.7%),多数患者易在秋季感染(25.3%,χ2=6.43、P=0.013);流行病毒A型多数患者易在夏季感(3.43%,χ2=16.32);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检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住院患者 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炎琥宁在重症病毒性上呼吸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明确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了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在本院中进行治疗的重症病毒性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患者70名作为实验样本,并且按照每组35名的样本数量进行分组。将70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其治疗方式是利巴韦林药物治疗。另外一组则命名为实验组,其治疗方式是利用炎琥宁药物进行注射。结果:通过对后期各项临床治疗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鼻塞流鼻涕症状,还是咳嗽头疼症状上,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很多。结论:炎琥宁的治疗效果较好,所以在后期呼吸感染疾病治疗时,可以优先选择炎琥宁作为主治药物。

  • 标签: 重症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炎琥宁 临床应用 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