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在世界范围内暴发流行;2009年,人类面对新型H1N1甲型流感的威胁。短短数年间,急性呼吸病毒感染性疾病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急性呼吸病毒感染往往呈范围不等的流行或散发性发病。

  • 标签: 呼吸道 病毒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呼吸感染的病毒病原体构成,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800例确诊呼吸感染的患儿采用ELASA法检测其血清中腺病毒(ADV)、呼吸合胞病毒(RSV)、柯萨奇病毒(CB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EB病毒(EBV)六种病毒早期抗体IgM。结果对800例患儿血清进行病毒IgM测定,阳性率46.50%,冬季、毛细支气管炎,29日龄~6月龄婴幼儿检出率最高,春季、上感、3岁以上的患儿病毒检出率最低,在六种病毒中,以RSV阳性率最高,占86.10%,其次递减为PIVI、V、ADV、EBV、CBV。结论通过呼吸感染疾病病原体的检测,不仅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临床表现无特异者,还可以通过此项检查明确病因,以便进行治疗和预防,减少疾病传播和不良预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道感染/病毒学
  • 简介:目的:建立SYBRGreenI实时RT-PCR快速检测呼吸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A、B亚型的方法。方法:根据RSVG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三条引物,其中P1为RSV通用引物,P2、P3分别为A、B亚型特异性引物。使用SYBRGreenI荧光染料结合熔解曲线分析进行检测,根据产物特征性熔解温度(meltingtemperaturesTm)鉴别RSVA、B亚型。结果:本法对RSVLong株(A亚型)和CHl8375株(B亚型)进行检测,其Tm值分别为84.06和89.06℃;与常见呼吸病毒间无交叉反应;48例临床标本中检出RSV阳性29例,其中A亚型占72.4%(21/29),B亚型占27.6%(8/29)。结论:SYBRGreenI实时RT-PCR结合熔解曲线分析检测RSV亚型具有快速、简便、特异等特点,可对临床标本直接分型。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实时PCR 熔解曲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372例呼吸感染儿童患者,对其使用被动凝集法检查肺炎支原体抗体并且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372例呼吸感染儿童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总阳性结果为3097例,总阳性率为25.03%(3097/12372)。其中,男性患者阳性率为22.26%(1637/7355),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9.10%(1460/5017),女性感染患儿多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三年间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不同,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低为11.84%(259/2187),冬季最高为30.22%(1474/487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3~6岁患儿较多,且冬季易于感染,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及时诊断并接受治疗,降低肺炎支原体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伤害。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患儿 肺炎支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病毒感染之后咳嗽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自2016年1月~2017年2月间治疗的呼吸病毒感染之后咳嗽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成2组,每组20人,分别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只采用西医治疗,对于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则为7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呼吸病毒感染之后咳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 呼吸道病毒感染 咳嗽 临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合胞病毒(RSV)与肺炎支原体(MP)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疾病间的应用价值和相关性,及为预防和控制高发季节呼吸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儿童感染患者,联合检测呼吸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并对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20例患儿中呼吸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总感染率为35.45%;呼吸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总感染率分别为16.36%与17.27%;双重感染率为1.82%;在五种常见呼吸疾病中,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支气管炎感染率最高;在五组不同年龄段患儿中,呼吸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以1~5岁感染率最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主要引起支气管肺炎,其次是急性支气管炎;但是两者的高发流行趋势相反;呼吸合胞病毒容易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易感染1~10岁的儿童;两者的联合检测大大提高了儿童呼吸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检出率,弥补了双重感染检查中容易出现的漏检。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联合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在严重呼吸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6例严重呼吸烧伤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3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23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心理疏导,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为73.91%,研究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在严重呼吸烧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更加认可和满意临床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严重呼吸道烧伤 心理疏导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进行呼吸七项病原RNA检测,探讨其在儿童呼吸感染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处390例呼吸感染的患儿呼吸分泌物,进行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呼吸七项病原体RNA,同时采集我院住院处522例支原体、衣原体和184例流感三项抗体检测,比较分析其灵敏性和特异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时间仅需要2-3小时,其灵敏度和可靠性和时效性均优于抗体检测,且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具有实验室前期投入少,线性范围宽,无需内参,直接定量,试剂盒价格便宜等优点。结论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可方便快捷的检测呼吸七项病原体RNA,其检测效能灵敏性、特异性及时效性均较高,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T7-连接双信号放大技术 病原体RNA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呼吸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48例小儿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使用呼吸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跟踪记录两组患儿的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是79.2%,而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疾病当中,使用呼吸持续正压给氧治疗法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 小儿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上呼吸感染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儿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儿经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更加显著,研究组总有效为97%,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儿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加快患儿康复,并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治愈率较高,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的发生率、菌种分布、易感因素和防治措施,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3年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的病例,并进行跟踪调查,对相应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内共发生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205例,其感染发生率按年份统计分别为0.28%、0.34%和0.39%,居医院内同期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占58.53%,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皆表明,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的常见易感因素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以及侵袭性操作等.结论: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白念珠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积极控制易感因素是降低下呼吸真菌感染发生率的关键.早诊、早治是预防医院内下呼吸真菌感染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 标签: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 医院内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长期临床研究表明,由于儿童体质、免疫力、身体各器官的发育等均直接关系到感染反复呼吸相关疾病的发展倾向、病发整体状态和疾病的总体预后,因此深入研究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和儿童体质、免疫力等方面的关系,对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工作极具指导作用,并能够通过调理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等达到治愈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最终效果。文章综合讲述了西医在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情况,对后续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提供有益帮助。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 临床研究 辩证论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A在儿童呼吸合胞病毒性肺炎辅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儿童呼吸合胞病毒性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依次设置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取维生素A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5.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7%(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憋喘及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8以及CD3-CD19+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A应用于儿童呼吸合胞病毒性肺炎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维生素A 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呼吸感染病原性细菌检验临床分类和耐药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320例呼吸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想分析,并分离、培养、鉴定痰液标本,K-B纸片法检验细菌药敏性,真菌药敏条鉴定真菌。结果320例呼吸感染患者共分离出546株菌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分别为280、232、3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常见的感染菌,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氨苄西林耐药。结论革兰阳性菌占主导地位,且多重耐药。应科学合理管理、利用抗菌药物,缓解多重耐药性危机。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呼吸感染患儿实施择期手术麻醉一直是儿科麻醉管理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鉴于小儿群体的特殊性,麻醉效果与安全性的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本文基于上呼吸感染患儿病理生理特点,对其麻醉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相关研究报道,对该类患儿麻醉管理及围术期不良事件处理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群体 麻醉风险 不良事件 麻醉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呼吸管理在肋骨骨折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肋骨骨折的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优化呼吸管理并观察效果。结果实施优化呼吸管理患者肺部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在呼吸护理优化下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见性 呼吸道管理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呼吸重症监护过程中的真菌感染情况,并探究其病原学分析原理以及相应的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临床中的5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汇总、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其中35例患者带有白色念珠菌,7例患者带有光滑念珠菌,4例患者带有热带念珠菌,3例患者带有克柔念珠菌,1例患者带有曲霉菌。患者年龄偏大占大多数,而且有多种疾病以及住院史。结论呼吸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方面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 标签: 呼吸重症监护室 真菌感染 临床特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2016年1-6月56例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采用Excel表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转院、不良反应、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汇总。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1%,以静脉滴注为主(96.6%),联合用药率为25.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37.9%和18.6%;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的用药频次分别居前3位。联合用药集中在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不足3%。结论我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儿科下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并对其药理特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86例呼吸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红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感染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且具有较强的抗菌性以及较低的耐药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呼吸道感染 药理特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感染的关系。方法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并且选取同期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和对照的儿童资料进行研究,总结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呼吸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5患儿合并呼吸感染率为65.0%,病原检出率为56.3%。对照组健康儿童合并呼吸感染率为1.9%,病原检出率为5.5%。结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呼吸感染有着非常大的相关性,呼吸病毒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呼吸道感染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