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患者巨细病毒视网膜预防、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11例(13眼)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13眼)均有特征性视网膜病变及视力下降或眼前黑影;10例患者CD4^+T细胞计数〈50个/μl,均处于AIDS晚期,且合并有其他机会感染;5例CMV—PCR检测为阳性;8例CMVIgM检测中1例(+),7例(-)。6例经更昔洛韦治疗后视力提高,但需要较长的疗程;3例死于多重机会感染。结论巨细病毒视网膜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的常见机会感染,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对其治愈有重要意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应常规眼科检查和随访,尤其CD4^+T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病原学检测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作者: 文健 杨栋林 姜尔烈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血液内科,桂林 541002,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天津 300020
  • 简介:摘要巨细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常见并发症,可引起多器官疾病,其中CMV视网膜(CMVR)是比较常见的CMV病。CMVR患者早期通常无症状,容易被漏诊,因眼部症状就诊时,多数已进展至疾病晚期,此时患者通常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现有治疗手段对其疗效不佳。笔者拟就allo-HSCT后CMVR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断、治疗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CMVR的认识,使患者得到尽早诊治,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玻璃体腔内注射 更昔洛韦 膦甲酸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病毒(CMV)性视网膜(CMVR)相关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HSCT后CMVR患者14例2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5例8只眼,女性9例13只眼;平均年龄(35.12±12.24 )岁。所有患眼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联合前置镜、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5例10只眼;房水炎性细胞因子检测3例3只眼。所有患眼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治疗;伴有CMV全身感染病史者,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治疗。将患眼视网膜病灶完全消退或房水CMV-DNA阴性者视为CMVR治愈。观察患眼CMVR治愈前后的葡萄膜炎症状、体征、FFA表现及房水炎性因子检测结果。CMVR治愈后随访时间3~ 4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28±13.12)个月。结果所有患眼确诊CMVR时均伴有角膜后尘状和(或)星状沉积物、前房闪辉和细胞以及不同程度玻璃体絮状混浊;视网膜可见出血和黄白色坏死灶混杂而成的典型"番茄炒鸡蛋"样表现。CMVR治愈后,存在角膜后沉着物以及前房闪辉、细胞和玻璃体混浊10例16只眼(71.4%,10/14)。FFA检查发现,CMVR活动期视网膜渗漏以坏死灶及其周围组织为主;CMVR治愈后视网膜渗漏以未坏死区域视网膜及血管为主。房水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MVR活动期白细胞介素(IL)-6、IL-8、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明显增高;CMVR治愈3个月后,炎症因子无明显增高。结论HSCT后CMVR相关性葡萄膜炎表现为慢性全葡萄膜炎,眼部无明显充血,可见角膜后沉着物以及前房闪辉、细胞和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渗漏长时间(>3个月)存在。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全葡萄膜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巨细病毒 (CMV)性视网膜发病影响因素、临床特点。方法:对艾滋病患者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 7例 (13眼 )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经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更昔洛韦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后视力好转, CD4+T细胞计数大于 100个 /μl。结论: CMV性视网膜是 AIDS严重的机会性感染,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通过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及时抗巨细病毒治疗,有利于控制病情,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 CMV性视网膜的预后产生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的眼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IRIS)患者眼部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确诊为AIDS合并CMVR的IRIS患者15例17眼,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1~43岁,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采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前节,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法观察眼底表现,采用逆转录PCR反应检测发生眼IRIS时房水中巨细病毒脱氧核糖核酸(CMV-DNA)含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和发生眼IRIS时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所有患者随访3~25个月,平均15个月,IRIS眼HAART时间为17~104 d,平均(66.1±27.4)d。对IRIS眼出现眼前节炎症反应患者进行抗炎和扩瞳治疗,严重玻璃体混浊者给予曲安奈德4 mg玻璃体腔注射,黄斑水肿者给予康柏西普0.50 mg玻璃体腔注射。结果17眼中9眼出现眼前节炎症反应,11眼出现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2眼出现黄斑水肿。15眼房水CMV-DNA测定结果为阴性(<500拷贝/ml)。发生眼IRIS时,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67(51,99)个/μl,高于HAART治疗前的17(6,20)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8,P<0.01)。15例AIDS患者中2例合并肺结核。治疗后患眼平均BCVA为0.50(0.35,0.60),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30(0.10,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19)。结论AIDS合并CMVR患者的眼IRIS可累及眼前后节,眼部对症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治疗 眼免疫重建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 临床表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ytomega-lovirus retinitis,CMV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诊断为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点、眼底表现、治疗和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73例艾滋病合并CMVR患者中,男54例,女19例,年龄为(41.3±12.1)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中位数为34.0/μ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者5例(6.85%)。血液巨细病毒(cytomegalovirus,CMV)DNA阳性者40例(54.79%)。35例(47.95%)患者入院时有眼部症状,病灶以单眼受累为主(53.42%, 39/73),检眼镜检查显示呈中央型病变者41例(56.16%),伴渗出病变者63例(86.30%),有出血病变者52例(71.23%)。67例患者接受抗CMV治疗,46例治疗后好转出院,2例未治疗患者随访期间病变好转,中位住院时间为25 d。logisitic单因素分析显示,相对于单独使用抗CMV药物(膦甲酸钠或更昔洛韦)治疗的患者,使用抗CMV药物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比值比(odds ratio, OR)=0.308,P=0.038]。相较于年龄<30岁的患者,年龄>50岁的患者预后较差(OR=14.667,P=0.009)。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是影响CMVR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183,P=0.009)。结论CMVR好发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的艾滋病患者,但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0/μL的患者仍有可能发生CMVR,且并非所有患者血液CMV DNA均呈阳性,故艾滋病患者有必要常规行眼底筛查。CMVR总体预后较好,年龄>50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适量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CMV药物治疗可改善预后。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病毒(CMV)性视网膜(CMVR)患眼房水中CMV-DNA载量,初步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llo-HSCT后CMVR患者19例2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2只眼,女性11例16只眼;中位年龄28岁;单眼10例,双眼9例。患者治疗及随访过程中血液CMV-DNA持续保持阴性状态。患者均给予玻璃体腔注射60 mg/ml更昔洛韦0.05 ml(含更昔洛韦3 mg)治疗。诱导期为2次/周,共4次;维持期为1次/周。每次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IVG)前抽取房水测定其中CMV-DNA载量。从第4次IVG开始,若房水CMV-DNA载量转阴则终止治疗,并连续随访至少6个月。依据治疗过程中患眼房水CMV-DNA载量是否存在一过性升高,将患眼分为持续下降组和非持续下降组。观察并分析两组间房水CMV-DNA载量及眼部检查表现的差异。房水CMV-DNA载量与IVG次数和治疗时长相关性采用Pearson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治疗终止时,患眼IVG中位次数为7 (4,9)次。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眼房水CMV-DNA载量与治疗次数[R2=0.385 ,P<0.000 1,B=-0.237 log10拷贝/(ml·次)]、治疗时长[R2=0.394,P<0.000 1,B=-0.301 log10拷贝/(ml·周)]均呈负相关。28只眼中,持续下降组13只眼(46.4%,13/28 );非持续下降组15只眼(53.6%,15/28 )。持续下降组、非持续下降组患眼基线视力(t=-1.223 )、眼压(t=1.538 )、房水CMV-DNA载量(t=-0.109 )、视网膜病灶面积(Z=-0.308 )、病变累及象限个数(Z =-0.024)以及是否累及黄斑(Z =-1.826)、合并眼前节炎症反应(Z =-0.499)、合并高眼压(Z =-1.342)、终末视力(t=-0.845)、眼压(t =-0.068)、总IVG次数(Z=0.907 )、年龄(Z =-0.832)、性别构成(Z =-1.074)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llo-HSCT后CMVR患眼治疗过程中房水CMV-DNA载量每周下降约50%;房水CMV-DNA载量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升高不影响治疗过程和临床预后。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眼房水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基因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巨细病毒(CMV)性视网膜(CMVR)患者房水中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初步探讨房水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对Allo-HSCT后CMVR患者治疗后疗效终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llo-HSCT后CMVR患者14例22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玻璃体腔注射60 mg/ml更昔洛韦0.05 ml(含更昔洛韦3 mg)治疗。负荷阶段为2次/周,共4次;维持阶段为1次/周。每周于首次更昔洛韦注射的同时抽取前房水,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中CMV-DNA载量和IL-8水平。若房水中CMV-DNA载量转阴(<103拷贝/ml)或IL-8水平<30 pg/ml则终止眼局部治疗,其后每2周随诊1次,至少6个月。每次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和随访时均行BCVA、眼压、眼底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统计时换算为logMAR视力。基线、末次随访时BCVA和眼压比较采用Student t配对检验。结果14例22只眼中,单眼6例6只眼,双眼8例16只眼。CMVR确诊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14± 0.563;平均眼压为(17.2±7.8)mmHg (1 mmHg=0.133 kPa );房水平均CMV-DNA载量为(3.43± 4.96)×105拷贝/ml,平均IL-8水平为(518±541)pg/ml。眼局部治疗终止时,玻璃体腔注射更昔洛韦中位次数为5次。房水中CMV-DNA载量转阴者9只眼,其中IL-8水平同时<30 pg/ml者7只眼;CMV-DNA载量阳性但IL-8水平<30 pg/ml者13只眼。视网膜病灶完全瘢痕化1只眼。治疗终止后6个月时,患眼平均logMAR BCVA为0.812±0.691;平均眼压为(14.8±5.4)mmHg。与基线时logMAR BCVA、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07、1.517,P=0.916、0.137 )。因系统性Epstein-Barr病毒感染致CMVR复发1只眼;视网膜病灶完全瘢痕化20只眼。22只眼中,因治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过低(<30×109个/ml)而发生医源性玻璃体积血4只眼;治疗终止6个月时,积血吸收眼底清晰可见。CMVR确诊时发现晶状体后囊下混浊2只眼(9% ),结合病史考虑可能为Allo-HSCT后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所致。结论房水CMV-DNA载量和IL-8水平可用于定量监测Allo-HSCT后CMVR患者的治疗效果;可安全有效地确定眼局部治疗终点。

  • 标签: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眼房水 病毒学 白细胞介素8
  • 作者: 杜葵芳 黄晓婕 陈超 孔文君 谢连永 魏文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五官中心眼科 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一科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眼科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感染性眼病诊疗中心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的超广角眼底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确诊为AIDS合并CMVR的86例患者1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0例(93.0% ),女性6例(7.0% );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6.86±8.82)岁。单眼发病48例(55.8% ),双眼发病38例(44.2% )。所有患眼均行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和欧堡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根据CMVR在超广角眼底像中的特征表现分为经典型、颗粒型、霜样树枝状血管炎和视神经视网膜。观察分析患眼眼底分型情况。按眼底像中涡静脉位置将病变按后极部或周边部记录。病灶范围划分为≤1个象限,>1个象限且≤2个象限(1~2个象限),>2个象限且≤3个象限(2~3个象限),>3个象限且≤4个象限(3~4个象限)。分别以黄斑上下血管弓或盘沿为界,分别记录黄斑区或视盘是否被累及。同时记录玻璃体是否有明显混浊。不同分型组患者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血CMV-DNA载量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结果124只眼中,CMVR分型为经典型35只眼(28.2% )、颗粒型68只眼(54.8% )、霜样树枝状血管炎3只眼(2.4% )、视神经视网膜18只眼(14.5% )。病灶同时累及后极部和周边部83只眼(66.9% ),局限在后极部22只眼(17.7% ),局限在周边部19只眼(15.3% );病灶范围≤1个象限76只眼(61.3% ),1~2个象限23只眼(18.5% ),2~3个象限7只眼(5.6%),3~4个象限18只眼(14.5% )。54只眼(43.5%)病灶累及黄斑区;52只眼(41.9%)病灶累及视盘;33只眼(26.6%)可见明显玻璃体炎性混浊。86例患者中,82例患者平均CD4+T淋巴细胞数为1~168个/μl,平均为(33.60±40.02)个/μl;其余4例患者(4.7%)不详。不同分型组患者之间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血CMV-DNA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863、0.926 ,P=0.462、0.431 )。结论AIDS合并CMVR的超广角眼底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可表现为经典型、颗粒型、霜样树枝状血管炎和视神经视网膜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超广角眼底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CMV)性视网膜(CMVR)初发期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21例2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9例19只眼,女性2例3只眼;平均年龄(34.3±9.6)岁。患者平均CD4+T淋巴细胞计数(26.1±23.2)个/μl。常规眼底筛查发现17例,对侧眼病变就诊时检查发现4例。双眼CMVR 13例(61.9%,13/21);其中,双眼均为初发期CMVR 1例,对侧眼为CMVR早期(图2A)12例。对侧眼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2例,视盘水肿1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例。所有患者均行裂隙灯显微镜、超广角眼底照相检查;同时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18只眼。首诊前1周内行血液CMV-DNA检测17例;首诊后1周内行房水CMV-DNA检测7只眼。眼底检查后1周内,接受、未接受全身抗CMV治疗分别为8例8只眼和7例8只眼;治疗情况不明6例6只眼。治疗后接受随访17例18只眼。随访时间0.5~ 28个月。结果所有患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透明。眼底病灶<1个视盘直径(DD),呈白色颗粒样、聚集成簇、边缘模糊,其中病灶周边有颗粒样卫星灶18只眼(81.8%,18/22)。病灶位于2区19只眼(86.4%,19/22 ),同时累及1区和2区1只眼(4.5%,1/22),位于3区2只眼(9.1%,2/22)。行OCT检查18只眼中,因病灶不在常规扫描范围内而未能获取到影像资料12只眼;获取到影像资料的6只眼,表现为内层或全层视网膜增厚或萎缩凹陷,结构破坏,伴局部玻璃体点状强反射影。行血液CMV-DNA检测的17例患者中,CMV-DNA阴性、阳性分别为1(5.9%,1/17)、16(94.1%,16/17)例。行房水CMV-DNA检测的7只眼,结果均为阴性。接受随访的18只眼中,病灶无扩大,其中逐渐消退吸收4只眼(22.2%,4/18),出现不同程度病灶扩大14只眼(77.8%,14/18)。结论AIDS合并CMVR初发期患者无明显眼部症状;眼底表现为<1 DD的白色颗粒样病灶,边缘模糊。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初发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患眼OCT图像特征。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DS合并后极部CMVR患者26例39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3.12±9.87)岁。采用德国Heidelberg公司Spectralis HRA+OCT设备行频域OCT检查。扫描区域包括视盘、黄斑区以及病变区域及邻近视网膜。典型图像存盘分析。结果所有患眼病变中心区视网膜增厚,反射增强;病变累及区域以及病变外周区域椭圆体带(EZ)缺失或结构改变。39只眼中,病变周边视网膜外层点状强反射6只眼(15.38% ),视网膜全层点状强反射31只眼(79.49% );病变累及黄斑区25只眼(64.10% );可见玻璃体细胞34只眼(87.17% )。结论AIDS合并CMVR患眼OCT图像特征为病变累及视网膜全层;病变累及区域以及病变外周区域可见EZ缺失或结构改变。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诊断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毛冬青枸杞菊花葛根)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2月—2009年2月在我院确诊50例中心性视网膜患者,给与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两种方式治疗,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中药(毛冬青30克枸杞20克菊花15克葛根30克每日一剂)治疗,对照组用维脑路通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注射,安妥碘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口服,对比其临床疗效果。3个月一个疗程,经过3--6个月的治疗,对两组进行Webster评分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总有效率92%,HAMD量表比较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毛冬青枸杞菊花葛根)

  • 标签:
  • 简介:摘要巨细病毒(CMV)性视网膜(CMVR)是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常见的眼部机会性感染,常发生于手术后3个月内发生CMV激活、血液CMV峰值较高、CMV病毒血症时间较长、人类白细胞抗原不相合移植、非亲缘供体移植、单倍体移植、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细胞植活延迟、手术后发生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患者视力预后与CMVR在视网膜上病变的面积、累及象限的个数及是否累及黄斑、玻璃体CMV载量有关,与是否合并血液及玻璃体液的Epstein-Barr病毒感染无关。CMVR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关注全身危险因素及流行病学可以帮助眼科医生在诊疗时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意见,帮助患者改善视力预后,减少甚至避免CMVR致盲的发生。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首诊眼科与非首诊眼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的眼底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200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眼科确诊的AIDS合并CMVR患者22例41只眼纳入研究。因眼部症状来眼科就诊后发现AIDS者7例14只眼(FVO组),已知患有AIDS后发生眼底病变者15例27只眼(FVNO组)。所有患者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屈光间质清晰者21例39只眼均行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其中5例行FFA检查;5例行OCT和眼部B型超声检查。将CMVR分为暴发型及懒惰型。除2例4只眼外,其余20例37只眼均进行了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治疗。41只眼中,行玻璃体腔注入更昔洛韦治疗12只眼;因视网膜脱离行25G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手术10只眼;因广泛视网膜脱离,患者放弃手术治疗7只眼;未接受任何眼科治疗12只眼。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23±39)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暴发型、懒惰型CMVR的发生率及各自眼底特征。两组患者初诊及末次随访时的视力差异以及CD4+T细胞计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病灶是否累及黄斑以及病灶波及范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暴发型CMVR表现为沿大血管分布的浓密的黄白色坏死灶伴出血以及伴或不伴卫星灶;懒惰型CMVR表现为稀疏的黄白色颗粒状外观病灶伴少许出血。伴随体征包括霜样树枝样血管鞘、视网膜动脉闭塞及视盘水肿等。FVO组7例14只眼均为暴发型。其中,伴视网膜动脉闭塞2例2只眼;伴视盘水肿1例2只眼,为双眼发病者。FVNO组15例27只眼中,暴发型13例21只眼,懒惰型4例6只眼。暴发型患者中,伴霜样树枝样血管鞘4例6只眼,伴视网膜动脉闭塞10例12只眼,伴视盘水肿4例4只眼。FVO组与FVNO组初诊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4 ,P=0.133 );末次随访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0,P=0.001 );初诊时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2,P=0.378)。FVO组病灶累及黄斑和病灶范围波及3~ 4个象限的患眼数高于FNV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52、7.865,P=0.006、0.005 )。结论AIDS合并CMVR首诊眼科者较非首诊眼科者眼底浓密的坏死病灶累及黄斑更多,病灶范围更广。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首诊眼科 眼底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1例艾滋病继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视网膜(varicella-zoster virus retinitis,VZVR)患者的诊疗经过。该患者因"恶心伴吞咽痛1个月"入院,病程中双眼相继出现视物模糊,左眼房水穿刺检查中检测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中外层结构坏死、缺损等VZVR特征性病变。予膦甲酸钠等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左眼视力仍进展至失明,最终因化学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例提示艾滋病患者继发视网膜病变时,应将VZVR纳入鉴别诊断。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疱疹病毒3型,人 视网膜炎 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初步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伴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患者眼底活动性病灶面积与房水巨细病毒(CM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AIDS合并活动性CMVR患者22例31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0±8.7)岁。接受高活性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者13例,治疗时间中位数4个月;未接受HAART者9例。采用英国欧堡P200T激光扫描检眼镜行超广角眼底成像检查。应用设备自带软件测量活动性病灶面积。所有患眼行前房穿刺,抽取房水100 μl,聚合酶链反应定量检测CMV-DNA载量。同时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MV-DNA载量检测19例;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RNA载量检测17例。CMV及HIV病毒载量均以lg表示。以活动性病灶面积为自变量,房水CMV-DNA载量为因变量构建线性回归函数。结果所有患眼均为活动性CMVR,其病灶面积为1 ~264个视盘直径(DD),中位数43 DD. 31只眼中,30只眼(96.8%,30/31)房水CMV-DNA载量中位数为1.3×104拷贝/ml,1只眼房水CMV-DNA为阴性。行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19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18个/μl;检测出CMV-DNA载量4例(21.1%,4/19)。行HIV-RNA载量检测的17例患者,HIV-RNA载量中位数Y为4.1×104拷贝/m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g(房水CMV-DNA载量)与眼底活动性病灶面积大小明显相关(r=0.601,P<0.001),与CD4+T淋巴细胞以及lg(血CMV-DNA载量)、lg(HIV-RNA载量)均无明显相关(r=0.125、0.202、-0.096,P>0.05)。回归方程为:lg(房水CMV-DNA载量)= 3.38+0.01×活动性病灶面积。结论房水CMV-DNA载量与眼底活动性病灶面积大小明显相关,可反映眼底病灶活动度。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眼房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射(IVTG)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病毒视网膜(CMVR)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南宁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专科就诊的AIDS合并CMVR患者15例28只眼纳入研究。28只眼中,BCVA手动~数指者6只眼(21.4%);0.02~ 0.1者15只眼(53.6%);>0.1者7只眼(25.0%)。所有患眼均给予IVTG 0.1 ml(含更昔洛韦0.4 mg)治疗,诱导期2次/周,共4次;维持期1次/周,直至病灶完全消退或瘢痕化。平均IVTG次数为(7.1±1.7)次。无更昔洛韦全身使用禁忌症且住院患者给予全身静脉注射更昔洛韦(IVG)5.0 mg/ (kg·d),共2周。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IVTG组、IVTG+IVG组,分别为5例8只眼和10例20只眼。治疗后随访时间≥6个月。观察BCVA、病灶稳定或消退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28只眼前房及玻璃体炎症均明显减轻或消失;视网膜病灶稳定或消退20只眼(71.4%)。BCVA提高者24只眼,稳定者4只眼。BCVA≤数指者2只眼(7.1%),0.02~ 0.1者7只眼(25.0%),>0.1者19只眼(67.9%);与治疗前比较,BCVA≤数指、0.02~ 0.1者百分率降低,BCVA> 0.1者百分率提高。IVTG+IVG组、IVTG组患眼病灶稳定或消退时间分别为(83.2±25.2)、(85.3±24.4)d;病灶消退或稳定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7,P=0.87)。两组患眼病灶稳定或消退者分别为15 (75.0%)、5 (62.5%)只眼;病灶消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P=0.51 )。随访期间所有患眼CMVR无复发,单眼患者对侧眼未出现CMVR;未出现眼内炎、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与治疗方式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剂量IVTG治疗AIDS合并CMVR安全、有效。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症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药物疗法 更昔洛韦/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