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感染患者分离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下呼吸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同时与2011年、2012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年来下呼吸分离菌居前3位的一直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一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中敏感率更低,非ICU中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中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0%-70%,3年中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在100%,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在80%以上,但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在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的敏感率在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的增长是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在下呼吸感染中检出超鞭毛虫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超鞭毛虫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胸部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和病原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27例,盗汗23例,咳嗽30例,喘息4例;19例有基础疾病;血嗜酸粒细胞增高8例;32例均在呼吸分泌物中查见活超鞭毛虫;16例肺炎和肺脓肿患者呼吸分泌物细菌培养8例阳性;胸部影像学以肺部多叶段渗出性斑片影或大片叶段实变影伴周围局限性模糊斑片影多见;支气管镜检查可见有管腔内急性炎症反应的表现;患者经甲硝唑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超鞭毛虫下呼吸感染在本地区占有一定的比率,以下呼吸机会感染和混合感染为主。

  • 标签: 超鞭毛虫 下呼吸道感染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嗜血杆菌属的季节分布、生物学分型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成人呼吸感染患者的痰和咽拭子4719份(2006-2007年),细菌的鉴定用VITEK-32鉴定到型,用K—B法�

  • 标签: 分型测定 分离生物学 呼吸道嗜血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14所医院呼吸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一舒巴坦�

  • 标签: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监测
  • 简介: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标本主要病原菌的构成与耐药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ICU患者下呼吸标本分离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判断按照2005年版CLSI标准。结果临床分离的33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54株,占75.6%,革兰阳性球菌49株,占14.6%,真菌33株,占9.8%。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22.0%,鲍曼不动杆菌14.6%,金葡菌13.1%,肺炎克雷伯菌11.9%,白念珠菌9.8%,大肠埃希菌8.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嚼唑较敏感;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两菌产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37.5%与45.0%。金葡菌中MRSA检出率为84.1%(37/4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结论我院ICU患者呼吸标本中不发酵糖革兰阴性菌、MRSA检出率高。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标本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评价抗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和尿路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新药头孢唑肟注射剂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下呼吸和尿路感染患者,试验组使用头孢唑肟注射剂(重庆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对照组使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生产的头孢唑肟注射剂,剂量均为每次1~2g,每8~12小时静脉滴注1次。疗程7~14d。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255例,最终完成试验者243例,其中试验组122例,对照组121例,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8%和95.87%。其中肺炎试验组49例,有效率100%;对照组49例,有效率97.9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细菌感染试验组14例,对照组12例,有效率均为100%。急性肾盂肾炎试验组40例,有效率97.50%;对照组39例,有效率97.43%。复杂性尿路感染试验组17例,有效率76.47%;对照组18例,有效率83.33%。反复发作性上尿路感染试验组2例,治愈及复发各1例;对照组3例,治愈2例,显效1例。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病例中,可行微生物评价者共166例,其中试验组81例,对照组85例,共获病原菌82株及86株,经治疗后试验组的细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唑肟 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调查中国6所教学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社区获得呼吸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5年3月全国6个地区6所医院社区获得呼吸感染患者中分离的510株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p溶血链球菌及MSSA、非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泊肟等9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PS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对头孢泊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8.9%、42.2%、6.4%。肺炎链球菌对莫西沙星的敏感率为100%;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为94.6%;对阿奇霉素的敏感率仅为10.7%;流感嗜血杆菌、MSSA、非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泊肟、头孢丙烯、头孢克洛、莫西沙星和米诺环素的敏感率在51.3%~100%。结论呼吸病原菌特别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率与往年监测结果相比较呈增加趋势;头孢泊肟对呼吸病原菌的抗菌活性优于头孢丙烯和头孢克洛。

  • 标签: 肺炎链球菌 社区获得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头孢泊肟
  • 简介:1例71岁男性患者发热3周及夜间盗汗,伴背部疼痛1周,体重下降7蚝。磁共振显示胸椎和腰椎多处病变。髂嵴前部活组织病理切片检查发现非坏死性肉芽肿,培养获非结核分枝杆菌,经测序证明为嗜血分枝杆菌。给予环丙沙星、克拉霉素、利福平,得以治愈。

  • 标签: 分枝杆菌感染 自身抗体 播散性 非结核分枝杆菌 坏死性肉芽肿
  • 简介:对许多原发性小头症进行病理学检查显示,无炎性改变,无坏死。这与胎儿大脑感染寨卡病毒引起小头症的研究结果不同。在胎儿大脑感染中,小头畸形伴随着小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弥漫性神经胶质增生、坏死,脑室周围和皮质钙化,以及大脑收缩产生的脑积水。原发性小头症可能是由于缺乏放射状神经胶质(radialglia)的神经干细胞所致。

  • 标签: 阿奇霉素 病毒 寨卡 小神经胶质细胞 小头畸形 大脑感染
  • 简介:寨卡病毒疫情在美洲暴发(WklyEpidemiolRec,2015,90:609-610)。尽管寨卡病毒感染早先仅在美洲和亚洲有散发病例的报道,但2007年在雅浦群岛出现寨卡病毒感染暴发标志着该病毒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蚊媒病原体。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出现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此后该病遍及太平洋地区,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同时流行。

  • 标签: 病毒感染 寨卡 疫情 西半球 感染暴发 太平洋地区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研究普通成年人和接诊呼吸感染患者医务人员的血清肺炎衣原体(CP)抗体水平,探讨可能感染CP高危医务人群的CP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随机抽样湖北地区7所医院中经常接诊呼吸感染患者自愿参加的健康医务人员,以问卷方式询问他们近2年发生呼吸感染的机会;以ELISA法检测血清CP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SCPIgG)抗体,并与健康体检非医务成人SCPIgG抗体资料进行比较。结果102名健康医务人员[年龄(38±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为14.7%,141名体检健康非医务人群Eg龄(36±10)岁]SCPIgG抗体阳性率为16.3%,两组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比较5所受调查人数较多的医院间SCPIgG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近2年有呼吸感染较否认有相关感染的医务人员的SCPIgG抗体阳性率高(17.5%和1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诊呼吸疾患的医务人员和医院,发生CP局部流行的机会可能不大。CP在成年人之间的传染性可能不强。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医院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本研究对2013年4月10—23日收治于浙江一所三甲医院重症监护室12例甲型流感(H7N9)患者(6例存活,6例死亡),系统分析其临床特征、病毒学特点和死亡病例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死亡病例中发生医院细菌感染者较存活者更多(死亡患者中5例发生医院感染,存活患者则仅3例)。死亡患者中,4例发生菌血症;而存活患者中,2例发生菌血症。

  • 标签: 甲型流感 H7N9 存活患者 菌血症 组织病理学改变 细菌感染者
  • 简介:2013年4—5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2例人副流感病毒(humanparainfluenzavirus,HPIV)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报道如下。

  • 标签: 人副流感病毒 重症肺炎 治疗
  • 简介:寨卡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虽然在流产胎儿的标本中发现寨卡病毒的RNA,但寨卡病毒与流产的关系尚不明确。新生儿小头畸形已被证实与孕妇寨卡病毒感染有关,在此次巴西寨卡病毒的暴发流行期间,小头畸形新生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但是,与寨卡病毒感染确定相关的小头畸形发生率尚不清楚。

  • 标签: 暴发流行期间 病毒感染 寨卡 妊娠妇女 指南 小头畸形
  • 简介:寨卡病毒感染的诊断可采用分子和血清学试验。实时反转录PCR(rRT-PCR)方法快速且特异性高,因此更为适用。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病1周后血清中检测不到寨卡病毒RNA。最近有报道称,对先前方法改进后可以在发病后至少2周患者的尿液中检测到寨卡病毒RNA。

  • 标签: 病毒检测 寨卡 临时指南 尿液 病毒RNA 美国
  • 简介: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呈全球性分布,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病地区。目前根据HBV的进化变异程度可分为9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的流行病学、自然史以及与抗病毒治疗效果间的关系均有其特征性,HBV基因分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HBV基因型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HBV的热点问题。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治糜灵栓与干扰素α-2a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对比.方法共收集临床186例HPVDNA检测阳性,宫颈组织学检查证实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4例采用纯中药制剂治糜灵栓自行放置于阴道后穹隆,隔晚1次,每次1枚,每月10次为一疗程,B组92例采用干扰素阴道栓剂淑润栓同法治疗对照以观疗效.结果资料显示两组患者HPVDNA转阴率相似,分别为93.6%和9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糜灵栓价格明显低于淑润栓,更宜推广应用于女性生殖HPV感染的患者使用.

  • 标签: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治糜灵栓 生殖道
  • 简介:虽然现阶段世界的目光都集中于美洲地区迅速扩散的寨卡疫情,但专家警告,起源于非洲的寨卡病毒仅是日益严重的蚊媒传播疾病的冰山一角。目前蚊虫在非热带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逐渐打破之前蚊媒传播疾病主要集中于热带地区的固有观念。

  • 标签: 疾病构成 寨卡 传播 病毒 扩散 蚊虫
  • 简介:目的了解气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例气侵袭性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并作文献复习。结果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气急。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为新生物突出于管腔,病理示大量曲霉菌丝浸润至气黏膜基层,伊曲康唑治疗24周后痊愈。结论气侵袭性曲霉病以曲霉浸润到气黏膜的基底层为特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有效的诊断手段,伊曲康唑是治疗气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 标签: 气道 曲霉病 纤维支气管镜 伊曲康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