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我院自2002年-2005年以来,应用氨加化斑汤治疗黄褐斑,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黄褐斑患者142例,均来源于我科门诊的患者,不伴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胃肠和造血系统等疾病。14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5例,女107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0.5)岁,病程2周~30年,平均病程(5.2±0.4)年,蝶形型96例,面上部型3例,面下部型5例,泛发型8例。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化斑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导入氨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3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48例采用超声导入氨联合谷胱甘肽治疗;对照1组42例采用超声导入氨治疗;对照2组40例采用谷胱甘肽静滴治疗;三组患者总疗程为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4周及12周后,治疗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47.62%、40.00%和89.58%、80.95%、60.00%。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χ^2=4.13,P=0.042;χ^2=7.31,P=0.007);治疗组在治疗12周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2组(χ^2=9.11,P=0.003),但与对照1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P=0.245)。结论:超声导入氨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起效较快,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黄褐斑 超声导入 氨甲环酸 谷胱甘肽
  • 简介:目的评价氨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74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所有患者外用2%氢醌乳膏共3个月,试验组同时口服氨片3个月;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结果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试验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口服氨联合2%氢醌乳膏治疗黄褐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黄褐斑 氨甲环酸 氢醌乳膏 药物联合疗法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观察氨片联合Q开关YAG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的黄褐斑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氨片加Q开关YAG激光治疗,对照组仅予以Q开关YAG激光治疗,两组均同时辅以中药面膜外敷。治疗3~12个月,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1.67%,治疗组较对照组对面部色斑治疗占明显优势(P=0.014),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氨片联合Q开关YAG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好,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氨甲环酸片 Q开关YAG激光 黄褐斑 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借助经典光毒剂8-氧补骨素(8-MOP)研究UVA、UVB、UVA+UVB3种不同光源对光毒性斑贴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豚鼠138只,健康受试者22名.光源为PhilipsUVA,PhilipsUVB,SUV1000日光模拟器.试验物为2%8-MOP.①豚鼠对8-MOP+UVA(PUVA)和8-MOP+UVB(PUVB)的反应.②豚鼠对8-MOP+UVA(PUVA)和8-MOP+UVA+UVB(PUVA+UVB)的反应.③人体对8-MOP+UVA(PUVA)和8-MOP+UVA+UVB(PUVA+UVB)的反应.结果PUVA组的反应率和单纯UVA照射组有显著差异(P<0.01),PUVB组的反应率和单纯UVB照射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PUVA+UVB组试验区域3d皮肤反应评分变化趋势的斜率大于PUVA组.人体试验结果同动物试验结果相一致.结论在以8-MOP为受试物的光斑贴试验中,UVB检测效果较差,而UVA和PUVA+UVB均能检测出8-MOP的光毒性,但UVA+UVB要优于UVA.因而UVA+UVB是一种理想的光斑贴试验光源.

  • 标签: 8-甲氧补骨酯素 光源 光斑贴试验 8-MOP 中波紫外线
  • 简介:,是象形字,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居第一位,其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在医学中,主要指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它们不仅可以保护脚趾和手指的组织,还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对于女生来说,指甲也是不可以忽视的一道美容工序,能够让一双手变得更加迷人。健康的指(趾)呈淡粉红色,表面通常光滑且颜色一致。当表面、形状、颜色、结构及生长速度等发生异常,代表病的产生。病的病因繁杂,包括遗传、感染、肿瘤、免疫、损伤.

  • 标签: 甲病 健康状况 指(趾)甲 生长速度 粉红色 脚趾
  • 简介:随着指(趾)的健康状态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临床上遇到的身心疾病也逐渐增多。病不仅影响的美观及功能,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严重者可诱发身心疾病;同时,身心疾病也可以诱发病,常见有咬癖、剔癖、习惯性刺激变形等。了解身心疾病相关的病,以及病对身心的影响,有助于全面掌握该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指(趾)甲疾病 身心疾病
  • 简介:恶性肿瘤包括癌和黑素瘤。相关的癌包括Bowen病与鳞状细胞癌、穿掘性上皮瘤、基底细胞癌、汗腺癌和皮脂腺癌等。黑素细胞相关肿瘤包括黑素细胞不典型增生和黑素瘤。恶性肿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同时需要注意指甲颜色、形状、周软组织等的变化。在治疗上,Mohs显微外科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其可以最大限度保留组织。

  • 标签: 指(趾)甲 肿瘤 恶性 黑素瘤
  • 简介:大多数发生于的肿瘤与皮肤其他部位的肿瘤在临床表现、发生过程和外观形态上都有所区别。产生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是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在此对临床中相对常见的母质痣、雀斑样痣、乳头瘤、母质瘤、化脓性肉芽肿、血管球瘤、甲下外生骨疣、粘液囊肿、获得性纤维角化瘤和浅表肢端纤维黏液瘤共10种良性肿瘤进行综述。这些良性肿瘤在临床表现上均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当症状、体征不典型时,大多数还是需要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 标签: 甲良性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是甲板或床呈灰黑色、棕黑色或黑色,可弥漫性或条带状或斑点状分布,可单发或多发。成年人母质中黑素细胞约有200个/mm2。任何引起黑素细胞活性增加或黑素细胞增生的因素均可引起黑,例如真菌感染、理化因素、药物、系统性疾病、色素痣和黑素瘤等等。黑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可为良性病变,亦可为恶性程度极高的黑素瘤。为让临床医生对黑有全面的认识,本文对不同病因引起的黑及其临床表现作一综述。

  • 标签: 黑甲 诊断
  • 简介:许多病都需要手术来帮助诊断或进行治疗,如需要活检明确诊断,嵌、纵行黑线、床肿瘤的治疗等。根据不同的目的、解剖部位、病变特点,手术方法不尽相同。然而在多种多样的病手术治疗中有一些技巧则几乎是通用的。文中从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分别阐述手术中的一些小技巧。内容涵盖了术前沟通、术前评估、术前抗生素应用、术前需要告知患者的信息、手术该如何消毒、局部麻醉的方法、止血带的使用、拔的方法、手术的敷料、术后疼痛管理、换药的方法、术后的感觉异常等。掌握这些技巧有利于手术医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指甲 甲外科 甲黑线 拔甲
  • 简介:受累是银屑病的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影响大约10%~80%银屑病患者和70%~90%的银屑病关节炎患者,其影响手部外观及损害正常功能,给患者带来疼痛和沉重的心理负担,但银屑病的治疗经常被忽视。文中综述了银屑病的临床表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评分指数以及银屑病的各种诊断方法,尤其是单独受累的情况;并详细讨论了可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治疗、物理治疗、系统治疗和生物制剂等,以便临床医生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指(趾)甲 银屑病 评估 治疗 生物制剂
  • 简介: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的外形损害和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非真菌性病治疗方案迥异。如对非真菌性病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损害等同于真菌病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两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甲真菌病 非真菌性甲病 诊断
  • 简介:是一种指趾甲缘或侧角嵌入沟皮肤,导致皱襞肿大的临床常见病,可引发疼痛或发炎,使患足负重困难而影响行走,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外科治疗、替代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其病变严重程度来选择相应治疗方案。

  • 标签: 嵌甲 治疗 嵌甲分级 手术
  • 简介:主要表现为甲板内纵行的黑色或棕色条带。甲下出血、感染、药物、良性黑素细胞增生以及黑素瘤等多种原因均可造成黑的出现,其中临床预后最差也最值得临床医生关注的就是单位的黑素瘤。如何将良性病变与黑素瘤区分开来,避免黑素瘤的误诊、漏诊,是临床医生诊断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皮肤镜的应用以及相关活检技术给黑的诊断及早期治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 标签: 黑甲 甲黑素瘤 皮肤镜 活检 病因 诊断
  • 简介:病的临床治疗非常困难。传统药物治疗常常因为疗效不佳、依从性差而导致治疗失败。激光治疗为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临床上可以使用激光治疗的病包括银屑病、真菌病、嵌营养不良等。常用的激光种类包括CO_2激光、Nd:YAG激光、二极管激光等。文中对上述疾病的激光治疗进行综述,为病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激光治疗 甲银屑病 甲真菌病 嵌甲 甲营养不良
  • 简介:多种系统性疾病都可以引起改变,有些具有特异性。大部分系统性疾病的表现为非特异性,同一种疾病可以有多种改变,不同疾病可以有相同改变。本文就常见表现及引发的系统性疾病进行综述。

  • 标签: 系统疾病 甲病
  • 简介:单元、周的软组织及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组成,具有保护指端、辅助精细动作等多种功能。的解剖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异常,不仅是病的主要原因,也可为系统疾病的发现提供线索。因此,掌握正常的解剖结构,有助于临床医师在最大限度的保留的形态与功能的前提下,做出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本文综述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旨在为临床上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解剖结构 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