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前列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撷取的122例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两组人数相同,均为61例。实验组通过卡前列栓、缩宫素治疗,参照组通过单纯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8%、4.92%,组间比较差异不突出,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情况实行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卡前列栓、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并且可减少患者第三产程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

  • 标签: 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高危妊娠 产后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氨(TXA)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半髋置换术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局部应用TXA分为A、B两组,A组30例,B组31例。A组于手术缝皮结束后关节腔引流管内注射TXA2g(溶于20ml生理盐水);B组未予以局部使用TXA。记录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红细胞输入量、术后24h引流量及术后3天内红细胞输入量,根据公式计算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量和输血率。结果A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显性失血量和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行半髋置换术局部应用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隐性失血量、降低输血量。

  • 标签: 氨甲环酸 半髋置换术 术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褐斑应用光子嫩肤术联合氨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88例黄褐斑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光子嫩肤术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氨治疗。比较两组黄褐斑改善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结果联合治疗组黄褐斑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在用药之后有4例患者存在轻度恶心,有2例出现轻度呕吐,有3例出现头晕。联合治疗组有3例患者存在轻度恶心,有2例出现轻度呕吐,有3例出现头晕。干预前两组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颜色积分、黄褐斑面积大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褐斑应用光子嫩肤术联合氨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黄褐斑,缩小斑块面积,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黄褐斑 光子嫩肤术 氨甲环酸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前列栓、缩宫素分别用于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行择期剖宫产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复旧良好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8.00%;对照组2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痛和1例腹泻,发生率10.00%,P>0.05。结论卡前列栓治疗剖宫产术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高,可加速术后机体康复,减少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副作用。

  • 标签: 卡前列甲酯栓 缩宫素 剖宫产术 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包括靶向性治疗在内的新疗法已使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愈率并无改善。缺乏检出早期癌症的能力是其根本原因。此外,目前应用的肿瘤临床分期和分型方法不能满足临床肿瘤治疗有效性评估的需求。因此,建立、整合包括肿瘤行为在内的表观遗传学病理机制新理念,并提出肿瘤分期和分型系统新标准实属当务之急。

  • 标签: DNA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癌症 诊断 表观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妊娠合并减或亚临床减患者采用优乐治疗期间的剂量调整。方法选择单胎妊娠无减或亚临床减孕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择妊娠合并减或亚临床减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采用优乐治疗,对妊娠前、早期、中期、后期、分娩后5个阶段治疗剂量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两组妊娠前、分娩后TSH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早期、中期、后期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早期、中期、后期治疗剂量持续增加,早期治疗剂量增加明显,分娩后与妊娠前治疗剂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经过治疗,围生期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减或亚临床减患者,妊娠早期、中期、后期均需要持续增加治疗剂量,分娩后逐渐减少治疗剂量,优乐治疗可改善患者围生期结局。

  • 标签: 优甲乐 妊娠合并甲减 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 治疗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酶和唾液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酶和唾液酶、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氟比洛芬(Flubiprofen)系日本科研制药株式会社、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及绿十字株式会社共同研制开发的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药物,其活性代谢产物氟比洛芬是一种强效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氟比洛芬注射液于1992年在日本上市,规格为5ml50mg,商品名Ropion,临床用于术后及癌症的镇痛。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经日本转让Ropion技术研制了氟比洛芬注射液并已获批在国内上市。目前,日本AraiPlantDaicelCorporation公司的氟比洛芬原料药获准进口,国内已有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和上海中西三维药业有限公司的氟比洛芬原料药上市,但无法购得,我们对本品进行了试制。

  • 标签: 合成路线 工艺 制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使用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选取的8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钴胺、依帕司他联合治疗,治疗组实施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在治疗前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也显高于对照组的80.5%(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使用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桂哌齐特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甲钴胺 依帕司他 马来酸桂哌齐特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对亚临床减、临床减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1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50例临床减和亚临床减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减患者25例(治疗组),亚临床减患者25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左旋甲状腺素钠口服,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胆固醇均有所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下降程度相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减、临床减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减 临床甲减 胆固醇
  • 简介:摘要评估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type1(LINE-1)去甲基化水平作为肝癌风险检测指标的有效性。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亚组分析对LINE-1去甲基化水平进行评估。纳入的7项研究2135例样本中,肝癌的LINE-1去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和血液样本分析显示LINE-1的去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其中,血液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检测法研究显示LINE-1的去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研究仅对样本来源和检测方法与肝癌LINE-1去甲基化进行分析,为不同样本来源和检测方法分析LINE-1甲基化提供了新证据。

  • 标签: 肝癌,长散布核元件,甲基化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合并临床、亚临床减患者实施经激素代替治疗方式,分析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例妊娠合并临床减孕妇及51例妊娠合并亚临床孕妇进行研究,将其设为A组及B组,两组均给予甲状腺素代替治疗,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检查的50例健康孕妇,将三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A组羊水过少9.43%、产后出血11.32%、剖宫产69.81%;B组分别为7.84%、9.8%45.1%;健康组4.0%、6.0%38.0%,三组羊水过少及产后出血率差异不明显(p>0.05),A组剖宫率对比其他两组明显更高(p<0.05);3组围生儿结局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临床及亚临床减孕妇实施激素代替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妊娠及围生儿不良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临床甲减 亚临床甲减 激素代替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给予患者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urtzke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多发性硬化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 地塞米松 多发性硬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聚丙烯补片在嵌顿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42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42例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聚丙烯补片,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补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73.42±12.03)min和(5.53±2.37)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09.32±10.27)min和(8.72±2.91)d,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6%,P<0.05。结论将聚丙烯补片应用到嵌顿性腹股沟疝的手术中,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聚丙烯补片 嵌顿性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节苷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5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作为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节苷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节苷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临床作用和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6例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现场急症救治后予以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研究组常规现场急症救治后予以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以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血气指标均有效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实施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血气指标,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重症哮喘 急性发作 院前急救
  • 简介:女,27岁。因停经45d、腹痛伴阴道出血7d于2008—02—25入院。门诊查血HCG747.70mlu/ml,入科经完善检查确诊为:(1)右输卵管妊娠(流产型);(2)左附件囊肿。经患者及其丈夫要求保守治疗,于2008—02—26给予肌注氨蝶呤针75mg,行杀胚治疗,肌内注射氨蝶呤针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下腹闷痛不适,要求手术治疗,于2008—02—29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松解+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报告:(右侧)符合输卵管早期妊娠,伴不完全性流产和出血;

  • 标签: 甲氨蝶呤/副作用 超敏反应/病因学
  • 简介:摘要总结34例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护理。做好用药前的护理,密切监测给药进程,对症护理,有效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耐受。

  • 标签: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析达比加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效果。方法选取65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均是本医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根据治疗方案分成实验组和参考组,分别为33例和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而实验组基于此添加达比加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参考组采用华法林和常规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和抗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抗凝功能差不多(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抗凝功能指标均明显比参考组更优,且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分别为9.09%和31.2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实行达比加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存在显著的效果,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和抗凝功能,减小患者脑栓塞以及脑卒中等概率,还能够减小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达比加群酯 阿司匹林 非瓣膜性房颤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