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碳纤维复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颅骨板是一种新型的人体颅骨修复材料。为评价该人工颅骨板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国家指定的实验室参照国外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学评价实验方法,对该材抖进行了有关生物相容性检测试验。其结果表明该人工颅骨板对机体无毒性,对组织、皮肤无刺激性,无热原、溶血,对皮肤无致敏性,无致突变性,植入皮肤及组织内反应轻微,因而是一种对机体无毒性和不良反应的较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其性能已达到临床要求。

  • 标签: 碳纤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颅骨板 生物相容性
  • 简介:口腔科空气中甲基丙烯酸的分析陈浩,吕霞,蒋文强(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2)甲基丙烯酸是合成有机玻璃自凝塑料的单体,在口腔矫正手术中广泛使用。它有极强的挥发性和较强的毒性 ̄[1]。实际操作中采取涂布液体石腊等方法加以防护。病人虽直接...

  • 标签: 甲基丙烯酸 口腔科医生 空气中 甲酯 回收率 甲基丙烯酸甲
  • 简介: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脊柱转移瘤 骨水泥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S-PMMA)骨水泥在动物体内释放特性和术后持续释放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方法将20只家兔[望都县彤辉养殖,动物合格证编号为191106,体重(2.5±0.5) kg,兔龄3~6个月]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制作标准ES-PMMA骨水泥圆柱体试件,实验组每40 g骨水泥加入依诺肝素钠(ES)的量分别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对照组不添加依诺肝素钠。手术方式将试件分别置于新西兰雄兔右侧股骨髓腔内,以不可吸收缝线捆绑,内置负压引流管收取引流液,实验组连续10 d测定引流液中的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兔均存活饲养至实验结束,ES加入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的实验组24 h后释放量分别为0.713、1.157、1.662 IU/ml,各实验组均在体内放置24 h后达到ES释放浓度的最高峰,此后浓度释放逐渐衰减,在第4~10天释放趋于稳定。结论ES-PMMA骨水泥试件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后能够从局部释放出来,发挥局部抗凝作用。

  • 标签: 依诺肝素钠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体内释放 局部抗凝
  • 简介:摘要手术室工作存在可影响医务人员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骨填充、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骨科人工关节的固定、口腔牙套及矫形假体中,但PMMA骨水泥在植入人体组织聚合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出甲基丙烯酸(MMA)单体,对手术室医务人员造成健康危害。我们综述PMMA骨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危害以及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旨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PMMA骨水泥相关职业危害的发生,提高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能力。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64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并随机将这6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我院骨科传统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好,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临床的治疗率。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 椎体成形术 压缩性骨折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考察肠溶包衣液“甲基丙烯酸-丙烯共聚物水分散体”的用量对阿奇霉素在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筛选出符合肠溶要求的处方及工艺。方法考察各处方包衣液的用量分别为4.4%、8.4%、16.9%制得样品的体外释放度。结果不同处方的体外模拟胃液中的释放度分别为30.5%、10.6%、15.6%,在体外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度分别为10.5%、72.0%、89.8%。结论包衣液处方用量为16.9%时能制得符合肠溶要求的阿奇霉素肠溶制剂。

  • 标签: 阿奇霉素 肠溶包衣液 释放度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甲基丙烯酸异丁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于2019年7至10月,对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甲基丙烯酸异丁采用活性炭管采集,以二硫化碳解吸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该方法测定甲基丙烯酸异丁在0~800 μg/ml浓度范围呈线性关系,r=0.999 93;检出限为0.35 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12 mg/m3;批内精密度为2.06%~2.72%,批间精密度为3.03%~3.83%;平均解吸效率为96.7%;穿透容量大于14.46 mg,采样效率达100%;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 d。结论甲基丙烯酸异丁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准确测定空气中的甲基丙烯酸异丁

  • 标签: 工作场所 空气 甲基丙烯酸异丁酯 色谱法,气相
  • 简介:以自由基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CO-泊洛沙姆)共聚物水凝胶,研究凝胶的平衡溶胀性质及模型药物(VB12)在溶胀和收缩状态水凝胶中的扩散性质.随着甲基丙烯酸与泊洛沙姆中乙氧基单元氢键络合的形成和解离,水凝胶表现出pH敏感的溶胀性质和药物扩散性质.酸性介质中凝胶的平衡溶胀率低;中性和碱性时(介质pH高于凝胶溶胀转变的pH),凝胶的平衡溶胀率急剧增大.络合状态水凝胶中,VB12的扩散系数在10-10to10-7cm2@s-1范围;而溶胀状态时,VB12的扩散系数在2×10-6cm2@s-1左右.聚合反应条件以及共聚单体的组成等对水凝胶的结构和溶胀性质、溶质的扩散性质明显影响.凝胶的平衡溶胀率与溶质的扩散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自由体积理论描述,对于甲基丙烯酸和乙氧基的摩尔比>1和<1的水凝胶,lnD与1/H-1分别符合不同的线性方程.

  • 标签: 甲基丙烯酸 水凝胶 溶胀率 乙氧基 扩散性 络合
  • 简介:丙烯和硅胶人工晶状体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这两种晶状体各有优缺点,本文综述了它们在本身材料(化学和物理特性)、植入特性、白内障术后效果和并发症(视功能、生物相容性、眼内炎、后囊膜混浊和晶状体钙化、前囊膜收缩和位置变化)、联合手术中的应用(与硅油黏附性、白内障联合青光眼手术)等方面的比较。

  • 标签: 丙烯酸酯 硅胶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 简介:摘要创面修复是临床中常见难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基于水凝胶开发的多功能敷料在治疗急性和慢性创面中显示了较强的潜力。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水凝胶除具备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细胞黏附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势外,还因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理化性质可调节、临床应用广泛等而备受关注。该文介绍了GelMA水凝胶的特征及其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用于治疗创面的多功能GelMA水凝胶敷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生物敷料 水凝胶 组织工程 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医用胶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其种类繁多,而医用胶的应用打破了外科传统的缝扎技术,本文就临床常用医用胶在切口粘合中的优势进行综述。

  • 标签: &alpha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医用胶 切口粘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丙烯明胶微球(TAGM)门静脉栓塞(PVE)的安全性以及TAGM联合弹簧圈PVE与完全弹簧圈PVE诱导未来残余肝(FLR)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一科连续完成的、因各种肝脏疾病需行大部肝切除21例患者资料。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行远侧TAGM+近侧弹簧圈PVE组(TC组)和行远侧+近侧弹簧圈PVE组(CC组)。比较两组患者PVE后并发症、肝功能、血常规、FLR增生度、肝切除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TC组共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性、女性各4例,年龄(55.3±7.7)岁。CC组共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52.6±11.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FLR体积、FLR体积比、标准化FLR体积比、手术类型及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肝衰竭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PVE,TC组均实现了FLR有效增长,其中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未能手术;CC组有4例患者未能最终手术,其中1例患者因出现门静脉左支、主干血栓,1例患者因肿瘤进展,另外2例患者因FLR增长不足。与CC组相比,TC组FLR增生度更高[(9.0±2.8)%比(5.2±3.8)%,P<0.05],增生速度[(11.4±7.1) ml/d比(6.9±5.2) ml/d,P>0.05]、增生率[(33.6±20.1)%比(20.9±15.1)%,P>0.05]有更高的趋势。结论采用TAGM联合弹簧圈行PVE安全有效,比完全弹簧圈PVE能诱导更高的FLR增生度。

  • 标签: 肝疾病 门静脉栓塞 三丙烯酸酯明胶微球 弹簧圈 大部肝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在线甲基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浓度的方法。方法2018年1至7月用溶剂解吸型硅胶管采集空气中的丙烯,甲醇解吸后,解吸液与衍生化试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25%甲醇溶液)同时进样,在350 ℃的进样口生成丙烯甲基衍生物,经气相色谱测定。结果在0~258.4 mg/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方法的检出限为0.9 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6 mg/m3(以采集15 L空气计),5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2%~2.7%,加标回收率在96.9~101.6%。结论结果表明该法有效、简便、准确,可以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浓度的测定。

  • 标签: 色谱法,气相 甲基化 工作场所 空气 丙烯酸 四甲基氢氧化铵
  • 简介:目的制备氯氮平-聚氰基丙烯正丁纳米粒,研究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水平。方法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氯氮平-聚氰基丙烯正丁纳米粒,单因素初选及正交设计分析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比色法测定氯氮平的包封率、载药量。结果影响氯氮平-聚氰基丙烯正丁纳米粒质量的因素有:氯氮平用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溶液pH值、α-氰基丙烯正丁单体用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结论氯氮平用量、α-氰基丙烯正丁单体用量、介质的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氯氮平-聚氰基丙烯正丁纳米粒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氯氮平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影响因素 正交设计
  • 简介:并利用乳化聚合法和界面缩聚法制备银杏内酯的新剂型-聚氰基丙烯正丁纳米球,界面缩聚法制备GA-PBCA-NP具有粒径均匀、载药量和包封率高的特点,并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GA-PBCA-NP的纳米球表面形态、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稳定性等性质的不同

  • 标签: 丁酯纳米 丙烯酸正 内酯聚
  • 简介: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基丙烯正丁(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脑动静脉畸形 丙烯酸正丁酯 血管内栓塞 临床疗效 疗效分析 血管内治疗
  • 简介:丙烯基骨水泥固定植入假体仍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较差,与骨组织界面不能形成良好的生物结合而导致假体松动等,究其原因可能是单体的聚合热、残余单体的细胞毒性及固化后的结构缺陷等所致。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骨水泥的研究应用现状,包括丙烯单体的改性、助剂的功能化及其固化方式的优选等。在改善生物相容性方面,目前的研究热点是磷酸钙盐的复合或掺杂等。

  • 标签: 骨水泥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人工假体 植入材料 组织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