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性包皮切割缝合器传统包皮环切术疗效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普、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MEDLINE(2012~2015)、EMBASE(2012~2015)和协作网系统评价资料库CDSR,由2人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对纳入文献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5.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其中中文7篇,英文2篇。结果显示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在手术时间(MD=19.96,95%CI:16.23~23.70,P〈0.0001)、术中出血量(MD=10.23,95%CI:8.49~11.97,P〈0.0001)、术后疼痛评分(MD=2.01,95%CI:0.75~3.27,P=0.002)、愈合时间(MD=3.74,95%CI:2.06~5.42,P〈0.0001)以及外观满意率(RR=0.70,95%CI:0.50~0.98,P=0.04)均优于传统包皮环切术,总并发症发生率(RR=1.84,95%CI:0.95~3.56,P=0.07)和伤口术后发生血肿率(RR=1.67,95%CI:0.87~3.22,P=0.12)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能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风险(RR=3.44,95%CI:1.24~9.57,P=0.02)。结论传统包皮环切术相比,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外观满意率降低术后切口发生感染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传统包皮环切术 META分析 包皮过长 包茎
  • 简介:目的通过检索大样本尿道转诊中心数据库,分析骨盆骨折尿道损伤患者病例特征和急诊处理对于延迟尿道重建各种影响。方法检索尿道转诊中心病例数据库,纳入2009~2013年376例尿道重建手术男性患者,所有患者曾因骨盆骨折导致尿道损伤(PFUI)接受开放尿道重建。分析因素包含患者受伤时年龄、PFUI受伤原因、急诊处理类型、合并损伤、狭窄长度和部位、尿道重建术式和手术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大样本析因分析。结果延迟尿道重建总体成功率为80.6%。早期会师对减小狭窄长度、提高延迟尿道重建成功率有促进作用。合并直肠破裂、狭窄长度〉1.6cm以及狭窄部位接近膀胱颈〈3cm结果不良预测因素。年龄、损伤类型、尿瘘和膀胱破裂对尿道重建结果无明显影响。之前失败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重建术对补救性手术成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后尿道重建术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早期会师能够提高尿道重建成功率。而狭窄长度、位置和距离膀胱颈距离起到关键作用,受伤时合并直肠破裂也是结果不良预测因素。其它因素未显示明显重要性。

  • 标签: 尿道损伤 骨盆骨折 尿道重建 尿道狭窄
  • 简介:目的探讨肾周脂肪厚度预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1aparoscopicpartialnephrectomy,LPN)围手术期相关因素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由本中心同位外科医生完成LPN90例,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肿瘤大小、R.E.N.E.L.评分等)统计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测量肾周脂肪厚度围手术期参数(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后30d并发症情况相关性。结果90例术前影像学资料完善共84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43.93±60.11)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24.44±7.68)min。84例23例(27.4%)术后30d内出现了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ClaveinⅠ-Ⅱ级并发症共17例(20.7%),6例(6.7%)为Ⅲ~Ⅳ级并发症,无Ⅴ级并发症发生。肾周脂肪厚度于不同手术时间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3);广义线性模型回归分析,肾周脂肪厚度手术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01),而非LPN热缺血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肾周脂肪厚度对于预测LPN手术时间具有价值,对热缺血时间、术后30d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预测尚需进步研究。

  • 标签: 肾周脂肪 手术时间 腹腔镜肾脏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总结1.94μm铥激光“叶五步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技巧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2014年5月15日至2016年5月15日期间,我院应用经尿道1.94μm铥激光手术治疗305例BPH患者。患者平均年龄(70.3±17.8)岁,前列腺体积(71.8士24.3)ml(40~190m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2.8±4.9)分,最大尿流率(Qmax)(7.2±2.8)ml/s,残余尿量(RUV)(97.3±18.4)ml,PSA值(2.9±1.6)ng/ml。手术方法采用“叶五步剜除法”。结果30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7.2±25.9)min,导尿管留置时间2.7d(1~4d),术后3个月Qmax(23.1±5.2)ml/s,IPSS评分(7.0±3.7)分,RUV(8.9±3.3)ml,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电切综合征、继发性大出血、尿道狭窄、排尿困难、远期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无新发勃起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组织学检查均诊断为BPH。结论1.94μm铥激光“叶五步剜除法”组织切除彻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种较为理想BPH治疗方法。

  • 标签: 1.94μm铥激光 良性前列腺增生 手术 剜除
  • 简介:目的近年发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bloodcelldistributionwidth,RDW)慢性透析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膜透析患者RDW特点及其影响闳素。方法纳入我院103例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根据患者开始腹膜透析时年龄分为3组:年龄〈40岁组(37例);年龄40-59岁组(47例);年龄≥60岁组(19例)。比较各组腹膜透析前以及腹膜透析1、3个月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RDW、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年龄和性别对RDW影响。结果女性患者RDW≥14.6%患者所占比例基线腹膜透析1、3个月(13.5%、15.4%、17.3%)均高于男性患者(9.8%、7.8%、13.7%)。≥60岁年龄段基线RDW较其他两个年龄组显著增高(P〈0.05)。年龄基线RDW、腹膜透析1个月RDW呈正相关(r=0.320、0.242,P〈0.0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并校正相应体质量指数后分析发现,女性(β=0.025,P〈0.001,95%CI^-0.001~0.953)和年龄较大(β=0.025,P〈0.001,95%CI0.010~0.040)患者基线RDW相对较高,同时年龄腹膜透析1个月RDW具有显著相关性(β=0.015,P〈0.05,95%CI0.001~0.029)。进步校正同期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或残肾肾小球滤过率)后发现,年龄基线RDW(β=0.027,P〈0.001,95%CI0.011~0.042)腹膜透析1个月RDW(β=0.017,P〈0.05,95%CI0.003~O.031)仍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RDW影响透析患者预后重要闪素;老年RDW影响因素,这为改善老年透析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腹膜透析 年龄
  • 简介:目的基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指标,建立能够预测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数学模型。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5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游离PSA(fPSA)和总PSA(tPSA)等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随机选择80%为建模组,其余20%为验证组。在建模组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预测前列腺癌独立性影响因素,构建回归方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预测前列腺穿刺结果数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并与临床常用PSA及其相关参数比较诊断价值差异。结果选取资料完整且tPSA100ng/ml以下患者纳入研究,共958例。其中建模组767例(tPSA4~20ng/ml者587例),验证组191例。在建模组,将所有指标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PSA和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癌独立预测因素。将所有指标(包括fPSA)纳入回归方程,构建数学模型Y=-4.765+0.074×(年龄)4-0.057×(tPSA)+0.052×(fPSA)-0.029×(前列腺体积)。在建模组和验证组,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高于tPSA、f/tPSA和PSA密度。取Y=-0.076,即约登指数最大值作为本模型最佳临界值,预测前列腺癌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76.6%、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76.3%。结论本预测模型单独应用PSA及其相关参数相比具有更高诊断价值,并且可以不增加患者检查项目的前提下提高预测前列腺癌能力。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数学模型
  • 简介:膀胱癌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全球恶性肿瘤居第九位,我国泌尿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膀胱癌多数以浸润方式生长,首次治疗后复发率高,约50%~70%,但目前仍无确切可应用于临床血清标志物来监测膀胱癌复发、进展转移,而应用影像学检查并不能早期发现微小转移灶,因此近50%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确诊时已有微转移灶。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恶性肿瘤 应用 细胞检测 泌尿系统肿瘤 微小转移灶
  • 简介: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cellcarcinoma,UCC)具有多中心、多发、复发特点,可以发生在被覆尿路上皮肾集合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根据肿瘤部位不同,UCC可分为上尿路上皮癌(uppertracturothelialcarcinoma,UTUC)和下尿路上皮癌,前者主要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

  • 标签: 尿路上皮癌 MICRORNA 肾盂癌 肾集合管 miRNAs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目的探讨Clusterin肾脏远曲小管表达肾结石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结石患者对照组肾脏组织切片中clusterin表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Clusterin肾结石组对照组肾远曲小管均有阳性表达,45例肾结石组患者平均表达强度评分为190.73±80.00,38例对照组为97.76±63.57,肾结石组表达强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lusterin表达于肾远曲小管,肾结石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肾远曲小管损伤肾结石形成有关。

  • 标签: 肾结石 结石形成 从生蛋白 肾远曲小管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M-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功能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测定患者血清肌酐、BNP、NT-proBNP浓度,按照我国改良肾脏病膳食改善试验(modificationofdietinrenaldisease,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依据2003版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DiseaseOutcomesQualityInitiative,K/DOOI)指南标准将120例患者分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3、4、5(未透析)期组进行比较;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制定心功能分级将患者分为NYHAⅠ、Ⅱ、Ⅲ、Ⅳ四组进行比较。比较同肾功能水平下不同心功能水平患者BNPNT-proBNP浓度差异,同心功能水平下不同肾功能水平患者BNPNT-proBNP浓度差异。结果同肾功能分期血BNPNT-pro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同NYHA分级、不同CKD分期BNP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NYHA分级,NYHAⅠ、Ⅱ、Ⅲ级时CKD4期CKD3期NT-pro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D5CKD4期、CKD3期比较NT-proBNP浓度显著升高(P〈0.05);NYHAIV级时,NT-proBNP浓度CKD3期、4期、5浓度分别为(25540.00±4537.30)μg/L、(25820.00±3636.18)μg/L、(26208.00±3920.68)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CKD3、CKD4CKD5(未透析)期患者判断心功能不全诊断指标。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对CKD3CKD4期患者考虑肾功能前提下可评价心功能状态,但对于CKD5期患者不建议使用。

  • 标签: 脑钠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慢性肾衰竭 心功能不全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自噬脂质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脂质聚集中作用。方法将HK-2细胞培养后,分为4组:0μg/m1组(A组)、20μg/ml组(B组)、50μg/ml组(C组)、100μg/ml组(D组)。分别用0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24h,用油红O法检测细胞内中性脂质,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自噬体形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C3-GFP融合蛋白示踪自噬形成,Westerblotting检测LC3-Ⅱ、LC3-Ⅰ蛋白。结果①油红O显示0-100μ/ml浓度范围内LDL随浓度增高刺激细胞内脂质增多;②电镜显示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自噬泡,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自噬泡逐渐增多,但达到定浓度(即100μg/ml)后自噬泡急剧减少;③正常HK-2细胞内可见少许LC3-GFP染色阳性,0~50μ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细胞内LC3-GFP染色阳性逐渐增多,但达到定浓度即100μg/ml后LC3-GFP染色阳性急剧减少;④正常HK-2细胞内存在少量LC3-Ⅰ和LC3-Ⅱ,但以LC3-Ⅰ为主,0~50g/ml浓度范围内随LDL刺激浓度增加,LC3-Ⅰ和LC3-Ⅱ均增加,但LC3-Ⅱ增加更明显,50μg/mlLDL组LC3-Ⅰ0μg/mlLDL组2倍,LC3-Ⅱ表达0μg/ml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C3-Ⅱ/LC3-Ⅰ比值逐渐增高,分别为0.41,0.82,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LDL达到100μg/ml后LC3-Ⅰ和LC3-Ⅱ均急剧减少,100μg/mlLDL组LC3-Ⅰ降至0μg/ml组LDL相同(P〉0.05),LC3-Ⅱ表达降至为0μg/mlLDL组1.5倍,LC3-Ⅱ/LC3-Ⅰ比值也急剧下降至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自噬脂质有定关系,自噬可能参与脂质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脂质聚集。

  • 标签: 自噬 肾小管上皮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肾衰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左心功能和结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6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般治疗基础上予肾衰方治疗,对照组般治疗基础上予尿毒清颗粒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肾功能及心脏彩超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cr、hs-CRP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cr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hs-CRPScr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32,P〈0.01),Ccr呈明显负相关(r=-0.525,P〈0.01),LVE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01,P〈0.05)。但两组患者LVDs、LVDd、IVST、LVPWT、LVMI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肾衰方治疗CKD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尿毒清,它可有效降低CKD患者hs-CRP水平,保护肾功能,改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减轻或延缓CVD发生发展,提高CKD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肾衰方 超敏C反应蛋白 左心室功能和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线环固定法腹腔镜引导下在腹膜透析置管术应用。方法:6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全麻后右上腹穿刺建立CO2气腹,压力控制10-12mmHg,穿入10mmTrocar导入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经脐下3-5cm经左旁正中线穿入10mmTrocar,用3-0丝线对折后镶入20ml注射器针头内,并在腹腔镜直视下经皮穿刺入腹腔,将线送入腹腔,形成线环,将腹透管经左下腹Trocar穿过经皮置入线环后置入盆腔,再将线环固定腹透管于前腹壁,包埋深部cuff于腹肌鞘内,最后遂道针建立皮下隧道。结果:所有腹膜透析管均置管成功。置管时间35-55min,平均(44.2±7.4)min,术后腹平片显示所有腹透管位置准确,术后7d开始间歇性腹膜透析,10d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无渗漏、感染、血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6月,平均(3.3±2.0)月,导管通畅率100%,无漂管、堵管、导管感染等发生。结论:腔镜引导下经皮线环固定法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方法简便安全、定位精准、创伤小、并发症少,无需增加额外设备和成本,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腔镜 肾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共8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将F5输尿管导管盲端自侧孔处剪除,修整平滑,PCNL术中用于灌注液体制造人工肾积水,灌注美蓝插入斑马导丝协助寻找输尿管入口(UPJ),逆行放置安全导丝,引导斑马导丝留置双J管。结果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65min。无插管导致损伤和出血。术寻找UPJ困难者10例,6例经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插入斑马导丝后循导丝找到UPJ,4例经灌注美兰后找到UPJ。无通道意外丢失。经皮肾通道顺行留置双J管困难者13例,均通过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逆行置入斑马导丝引导下留置双J管成功。结论PCNL术采用自制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安全、方便,能协助处理术遇到些意外困难。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两端开口输尿管导管 双J管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TOT)和单切口可调节Ajust~(TM)吊带治疗女性固有括约肌障碍型(ISD)压力性尿失禁(SUI)疗效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法选取ISD型SUI患者80例(25例行TVT术、29例行TOT术、26例行Ajust~(TM)吊带术)。观察各组手术时间、术术后短、中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1TVT组手术时间最长(P=0.00),TOT组、Ajust组无显著差异(P〉0.05);2TVT组术耻骨后血肿1例、膀胱损伤1例,TOT组、Ajust组无术并发症;3术后1年TVT组、Ajust组治愈率、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TOT组治愈率、有效率均较前两组低(P〈0.05);4TVT组、Ajust组术后短期排尿障碍发生率较TOT组高(P〈0.05),TVT组术后远期排尿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5TOT组、Ajust组术后1年最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PVR)各组术后6个月指标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TVT组术后1年Qmax降至(20.1±9.3)mL/s,PVR增至(5.6±8.2)mL,较其术后6个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TVT术和Ajust~(TM)吊带术治疗女性ISD型SUI疗效均满意。Ajust~(TM)吊带术有更加微创、安全优势,远期疗效有待进步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吊带术 可调节吊带 固有括约肌障碍
  • 简介:膀胱癌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浸润性膀胱癌治疗金标准。由于术后患者永久性尿流改道,需终身佩戴集尿袋,腹壁造口存在造成身体形象改变,导致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和社会功能发生系列改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浸润性膀胱癌 术后患者 根治性 延续护理 腹腔镜 尿流改道术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CYP3A5基因多态性和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calciumchannelblockers,CCB)降压疗效关系。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患者215例,监测血压同时,每3个月复查1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肌酐(SCr)、全段甲状旁腺素(immunore-activeparathyroidhormone,iPTH)水平。根据血压监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压正常组、血压达标组、严重高血压组;另外,根据所使用CCB情况,将使用CCB患者分为硝苯地平控释片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组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CYP3A5基因多态性,同时利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P3A5基因血压、CCB降压疗效间关系。结果CYP3A5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提示来自同孟德尔群体。CYP3A5各基因在年龄、性别、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SBP、△DBP、Hb、SCr和iPT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15例患者血压正常组31例,高血压组184例。血压正常组GG型14例,GA型11例,AA型6例;高血压组GG型96例,GA型66例,AA型22例;血压正常组和高血压组各基因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2),提示CYP3A5各基因型血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CYP3A5各基因型血压降幅无明显相关(P〉0.05),提示CYP3A55基因多态性CCB降压疗效无明显相关。结论CYP3A5基因多态性ESRD患者血压和SCr水平无显著相关,同时还发现CYP3A5基因多态性对以CCB为主要降压药物降压疗效影响可能不大,尚需要在更大样本中进步检验。

  • 标签: CYP3A5 终末期肾脏疾病 钙拮抗剂
  • 简介: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透析低血压发生率等指标是否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arteriovenousfistulas,AVF)血栓发生。方法选择以自体AVF为血管通路MHD患者92例,观察1年是否有过1或1以上内瘘血栓栓塞事件,将其分为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比较2组患者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Hcy、CRP、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value,Hct)、铁蛋白等1年内两化验平均值指标透析时间,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入选92例MHD患者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为19.6%(18/92),AVF血栓组和非AVF血栓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MHD患者Hcy异常发生率为100%,但2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CRP和铁蛋白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危险因素分析提示Hb和透析低血压AVF血栓形成危险因素,Hcy、CRP不是AVF血栓形成危险因素。AVF血栓组透析时间Hct低于非AVF血栓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白细胞、SCr、血小板、LDL、Alb等生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透析低血压、Hb都是MHD患者AVF血栓发生危险因素,而Hcy、CRP等AVF血栓发生无相关性。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透析低血压 血红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急性肾损伤常见急危重症,普通住院患者AKI患病率为3%~5%;而重症监护病房更是高达30%~50%,引起长期或短期死亡率增加,并带来高额经济负担[1,2]。急性肾损伤预防和治疗主要依赖于优化血流动力学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但在过去几十年,特殊预防措施、治疗策略或者药物并没有带来显著成效[3]。ICU重症患者AKI诊断延迟,对于死亡率和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增加[4,5],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毒性药物 重症监护 血流动力学 生物标记物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