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草鱼胆中毒在我国较多见,特别是在南方地区.草鱼胆中毒以肾损害最重,引起肾衰竭致死者占鱼胆中毒死因的91.7%[1],但目前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本文观察了注射对实验性草鱼胆中毒肾损害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实验 草鱼胆中毒 肾损害 肾保护 大白鼠
  • 简介:目的探讨当归注射对大鼠残肾模型肾脏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19只,建立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6只、生理盐水对照组6只、当归治疗组7只)。12周后,采血、收集24h尿并进行肾脏病理检杳。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析浸润肾组织巨噬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增生的内皮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肾功能下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指数(GCI)和肾小管周毛细血管指数(PCI)均显著降低(P〈0.01);当归治疗组GCI和PCI明显增加(P〈0.05),肾功能恶化、肾问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而且GCI和PCI与肌酐清除率(CCr)、间质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当归注射能促进大鼠新生血管的形成并增加毛细血管的密度,从而延缓肾问质纤维化的发生。

  • 标签: 5/6肾切除 当归 毛细血管
  • 简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后,残肾功能逐渐降低,尿量逐渐减少。残肾功能的丧失是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总体死亡率均有影响。研究表明,各种远期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感染及透析性骨病、淀粉样变等与残肾功能的丧失密切相关,而每保存1ml/min的肾小球滤过率可相当于每年减少25%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残肾功能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多样,本研究仅观察黄芪注射对残余尿量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黄芪注射液 残余尿量 残肾功能 终末期肾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疏血通注射由水蛭、地龙两种动物类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细胞保护等作用。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应用疏血通注射治疗慢性肾炎30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尿蛋白及血肌酐指标进行了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慢性肾炎 白及 肾功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 尿
  • 简介:目的比较蔗糖铁注射与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补铁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择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试验前检测每例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将患者随机分为静脉补铁组(20例)和口服补铁组(20例),4、8、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升高,但静脉组比口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同时,静脉补铁较口服补铁能更快、更好地改善肾性贫血。

  • 标签: 贫血 肾透析 治疗
  • 简介:慢性肾衰竭(CRF)为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处于慢性肾衰竭代偿期到氮质血症期病人的治疗,主要是以延缓肾衰竭进展,减慢病人进入终末肾衰竭的速度为目的.此时患者体内血管活性物质代谢紊乱以及由此引发的血流动力学异常,是促使其病情慢性渐进性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内皮素(ET)是目前已知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1],在CRF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在临床中我们发现黄芪注射在降低血ET水平,延缓肾功能进展方面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病人 肾功能 黄芪注射液 延缓 体内
  • 简介: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治疗组在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黄芪注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替米沙坦,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尿蛋白,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肌酐和尿素氮治疗后有所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替米沙坦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前列地尔注射对预防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及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VEC)功能的影响.方法8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拟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前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口服拜阿司匹林100mg,治疗组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予以前列地尔注射20μg,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1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血浆内皮素(plasmaendothelin,ET)及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水平.术后观察内瘘杂音和震颤及有无出血征象,术后4周用多普勒超声测定内瘘头静脉内径、壁厚、每分钟血流量、内瘘成熟后血管进行初次透析使用的时间及透析时血流量.结果前列地尔治疗后内瘘成熟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72%),全血黏度[(4.92±0.42)mPa,s比(5.04±0.58)mPa,s、血浆黏度[(1.82±0.12)mPa,s比(2.12±0.14)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2.74±0.57)比(2.92±0.46)、Fib[(3.14±0.14)g/L比(3.28±0.16)g/L]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前列地尔组在ET[(48.15±16.19)ng/L比(52.34±17.35)ng/L]、NO[(37.31±3.10)μmol/L比(34.26±2.18)μmol/L]水平的改善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术后4周,治疗组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0%o比72%)、头静脉内径[�

  • 标签: 前列注射液 动静脉内 尿毒症患者
  • 简介:吗替考酚酯(mycophenolatemofetil,MMF)在体内脱酯化后形成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吗替考酚酸(mycophenolicacid,MPA)。MPA是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IMPDH)的可逆性、非竞争性抑制剂,抑制嘌呤的生物合成。MMF不仅能够有效地抗急性和慢性排异反应,而且没有肾毒性。与环孢霉素A(CsA)、他克莫司、环磷酰胺(CTX)或硫唑嘌呤(AZA)等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MMF的耐受性较好。MMF自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应用于心脏、

  • 标签: 吗替麦考酚酯 肾小球疾病 次黄嘌呤核苷酸脱氢酶 免疫抑制活性 竞争性抑制剂 慢性排异反应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病20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3个月至3年,治疗期间未服用其他中西药。

  • 标签: 八黪穴注射 治疗 阳痿 兴奋性
  • 简介:ED是男性生殖器痿弱不用、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不能完成正常房事的一种病症,发病率约为10%。笔者根据穴位注射效用特点,认为药物与穴位有协同作用,经试用12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穴位注射治疗 临床观察 ED 中药 男性生殖器 效用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苓白术散对尿毒症小剂量腹膜透析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4L/d)腹膜透析,同时每日服用苓白术散;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8L/d)腹膜透析,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钾、钙、磷、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以及计算尿量、超滤量、残肾Kt/V、腹膜Kt/V评估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通过饮食热量(DEI)和蛋白的摄入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生活质量问卷(ADL)调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Scr、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血Sc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Alb、H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钾、钙、磷水平差异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肾Kt/V、腹膜Kt/V、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肾Kt/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Kt/V、尿量、超滤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两组治疗前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SGA、ADL、DEI、D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腹膜透析加用苓白术散透析更充分,能显著改善尿毒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腹膜透析 参苓白术散
  • 简介:目的探讨依折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腹膜透析患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peritonealdialysis,CAPD),口服依折布(10mg/d)联合阿托伐他汀钙(10mg/d)治疗12周,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脂、肝功能、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PK)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水平,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在进行腹膜透析前,34例患者中有21例(占61.8%)存在高脂血症,其中高胆固醇血症6例(占17.6%),高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血症5例(占14.7%),混合型高脂血症10例(占29.4%),而高胆固醇血症在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为14例(占41.2%);②经过12周联合治疗,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in,LDL-C)、hs-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虽然TG水平较前有所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in,HDL-C)水平较前有所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CPK水平较前并无明显变化;③34例患者经过12周联合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SCr)、尿量、腹膜透析超滤量、家庭自测血压的变化情况发现SCr有下降趋势,尿量有增加趋势,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依折布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治疗CAPD患者高胆固醇血症,且能降低hs—CRP水平,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对患者的腹�

  • 标签: 腹膜透析 胆固醇 治疗
  • 简介:尖锐湿疣(CA)在我国古籍医学中记载,生长在下身阴部(即外生殖器部位)的疣谓“臊瘊”或“尿瘊”。采用多种中草药方剂治疗,如洗方、浸泡方、湿敷方、外用方及内服方等。经临床实践,发现单味中草药鸦胆子治疣赘有突出效果。《中药志》曾记有“鸦胆子主治疣赘”捣碎鸦胆子仁如糊状,敷贴或封包于寻常瘊上面,每日换药一次,经7~15天可使疣体脱落。

  • 标签: 尖锐湿疣 LK植物液 用药治疗 消疣液 尤脱欣 克疣
  • 简介:目的:本实验从验证糖尿病肾病(DN)炎症反应存在的角度,探讨芪消肾汤延缓DN进展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肾摘除,STZ诱发糖尿病(DM),复制DN模型。芪消肾汤分高、低剂量组灌服8周并设立贝那普利组、骁悉组为阳性对照组,同时空白组、模型组予以等量蒸馏水。观察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观察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情况,利用半定量检测其在肾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芪消肾汤能一定程度降低大鼠FBG、UAER、血清CRP,减弱肾组织MCP-1的袁达水平。结论:炎症反应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在DM肾损害的进展中起促进作用。芪消肾汤可降低蛋白尿,改善炎症细胞对肾组织的损伤,延缓DN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炎症反应 参芪消肾汤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