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环孢素A(CyclosporinA,CsA)为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形多肽,是从土壤霉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强效、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CsA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其他肾脏疾病。与其它免疫抑制剂相比,CsA的特点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对骨髓中的各系细胞无影响。

  • 标签: 环孢素A 肾小球疾病 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免疫抑制剂 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小球疾病临床与病理特征,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在B超引导下进行肾活检穿刺,对肾脏病理类型、病理和临床表现联系进行系统化研究。结果20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取肾活检成功几率为90.91%,基于B超引导,肾活检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病例有18例,符合率为90%,不符合病例有2例。结论在B超引导下,肾活检穿刺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疾病治疗提供指导,进一步优化肾小球疾病诊治效果。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临床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肾小球系膜区IgM沉积在儿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并行肾穿刺活检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免疫荧光下肾小球系膜区有无IgM沉积进行分组,将肾小球系膜区IgM沉积≥+且IgM免疫荧光强度≥其他免疫球蛋白荧光强度的患儿作为IgM沉积组,其余患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随访等情况。结果12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进入分析,其中IgM沉积组76例,对照组49例。①两组在发病年龄、血总蛋白、血白蛋白、血总胆固醇、肌酐清除率、肾早期损伤指标、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M沉积组24h尿蛋白定量及血Ig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25和0.038)。②IgM沉积组肾小球硬化及小动脉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2和0.039),基底膜增厚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③对激素治疗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4)。④随访2-78个月,两组肾功能不全及ESR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IgM沉积组3/76例男性患儿行重复肾活检。除1例首次肾活检已诊断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外,余2例在第2次肾活检时均由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转化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结论伴系膜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蛋白尿程度更重,肾脏病理改变亦更突出。对于伴系膜区IgM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儿应格外关注并密切随访,警惕其进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可能。

  • 标签: IgM沉积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儿童 IGM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肾小球疾病患儿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本次纳入实验研究的小儿患者有90例,对9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90例小儿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可分为孤立性血尿和肾病综合征两种,其中孤立性血尿患者有27例,占总数的30%,肾病综合征患者有18例,占总数的20%,其次病理类型还包括血尿、蛋白尿、单纯蛋白尿、急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90例患者病理特征基本正常率为20%,轻微病变为27.78%,明显病变为11.11%。结论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孤立性血尿,狼疮性肾炎和局部病灶节段性硬化多见于成年患者,儿童病理特征主要为轻微病变,凭借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查无法准确的进行疾病诊断,因此最佳的诊断手段为活检,提高疾病确诊率能够为患儿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小儿患者 肾小球疾病 临床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特点进行分析。 方法:根据 2010年 1月至 2013年 6月我院的 116例肾小球成年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肾活检,均确诊,对肾病的病理进行分析,观察病理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全部患者中有 8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为 72.4%;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32例,比例为 27.6%。 IgA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理类型,比例为 39.8%。无肾小管间质损伤和存在肾小管间质损害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常见疾病类型,不同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患者的尿白蛋白、血肌酐、血尿酸对肾小管间质损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 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病理特点

  • 标签:
  • 简介:本文报告用尿澈酶治疗肾小球疾病21例,包括肾病综合征12例,隐匿性肾小球疾病5例.狼疮性肾炎3例,紫癜性肾炎1例,其中5例有氮质血症。治疗方法为尿激酶2万U,加于5%或10%葡萄糖溶液250ml,静滴,1/a,疗程7~20天.治疗后3例尿蛋白转为阴性,9例尿蛋白明显减少。所有病人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 标签: 治疗后 肾小球疾病 尿激酶 尿蛋白 氮质血症 静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常见合并症之一,有效的血压控制可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结合2020年改善肾脏病预后全球组织(KDIGO)肾小球肾炎指南,围绕老年肾小球肾炎患者的血压特点、降压靶目标、降压治疗建议及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为临床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血压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小儿肾小球疾病不但繁杂且很多为多发的常见疾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小儿肾小球有合理的临床分类,更有助于我们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就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肾小球进行分类,并对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小儿肾小球 临床分类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肾小球功能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依据检验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利用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肾小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 标签: 肾小球功能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素治疗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0月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60例,分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常规给予活血化淤、抗炎、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0.smg--lmg/kg.d,分2次肌注,7--14d一疗程.同时注意观察临床各项指标和凝血象.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2组尿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均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尿蛋白情况变化、治疗后随访、24h尿蛋白定量舒莱组略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可以应用于小儿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不能作为应用肝素的强适应证.关键词小儿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肝素;治疗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urativeeffectofheparin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primaryglomerulardiseas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2013from1toOctoberinchildrenwithprimaryglomerulardiseasein60cases,dividedintothetreatmentgroup40casesandcontrolgroupof20cases,2groupsweregivenconventionalbloodstasis,anti-inflammatory,immunosuppressivetreatment,thetreatmentgroupbasedonconventionaltherapyplusheparin0.smg--lmg/kg.d,consistsof2intramuscularinjection,7--14disacourseoftreatment.Atthesametimepayattentiontoobservetheclinicalindexesandbloodcoagulation.Resultsbeforetreatmentandaftertreatmenttocompare,2groupsofproteinintheurine,24hurineproteinwereimproved,thedifferencewasstatisGticallysignificant(P<0.05);betweenthe2groups,comparisonofurinaryproteinchangesoffollow-upaftertreatment,24hurinaryproteinquantitativeSimulectgroupwassligh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heparincanbeusedinchildrenwithprimaryglomeruGlarnephritis,butnotofprimaryglomerulardiseaseasstrongindicationsofheparin.中图分类号R6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96-02

  • 标签:
  • 简介:新型生物制剂主要是指以炎症过程或免疫反应中的特定分子或受体为靶目标的单克隆抗体或天然抑制分子的重组产物.迄今为止,国际上应用生物制剂探索治疗肾小球疾病的研究中,以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克隆抗体(Rituximab)为主,其他如B细胞激活因子(Bcellactivatingfactor,BAFF)特异性抑制剂-贝利木单克隆抗体(Belimuma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Infliximab)、补体C5的单克隆阻断剂-依库丽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本文主要以目前应用较广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为主的这四类新型生物制剂在肾病中的应用现状、相关安全性问题及展望进行讨论.

  • 标签: 肾小球疾病 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抗CD20单抗 B细胞激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