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曲他嗪联合琥珀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 年 2 月 --2019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150 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且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占 75 例。对照组 75 例患者给予地高辛治疗,研究组联合曲他嗪与琥珀酸洛尔治疗,观察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 1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研究组心率、 B 型尿钠肽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曲他嗪联合琥珀酸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曲美他嗪 琥珀酸美托洛尔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 2018年 6月份至 2019年 8月份在医院中进行真菌性外耳道炎治疗的患者共 88例,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2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镜清理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患者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病情痊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真菌性外耳道炎疾病治疗中应用镜清理结合氟康唑注射液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清理 氟康唑注射液耳浴法 真菌性外耳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无痛分娩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 1日到 2018 年 12 月 30日期间来我院行无痛分娩的 400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 n=200)与治疗组( n=20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添加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分娩结局、新生儿出生

  • 标签: 临床护理干预 无痛分娩产妇 分娩结局 产后尿潴留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程序化镇痛镇静方法在 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的效果。 方法 运用随机分组法,将入浦东新区人民医院 ICU的 1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 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镇痛、镇静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由镇痛镇静控制小组确定镇痛镇静目标:镇静目标 RASS: -2 ~ +1分,镇痛目标:神志不清患 BPS: <3分,清醒患者 NRS <4分,每 2小时对患者行 RASS评分及疼痛评分评估,并调整药物剂量,晨间唤醒。 结果 观察组患者 ICU住院总天数、气管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 PSA可以更好地达到镇痛镇静的目的,并防止过量使用镇痛镇静剂,减少病人痛苦,减少住院时间,优化患者就医体验。

  • 标签: 机械通气 程序化 镇痛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为临床上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高血压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 15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异氟烷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以 BIS引导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记录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连续监测两组术中和术后平均血压、心率变化,比较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性别,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观察组患者平均血压和平均心率较对照组更为平缓,波动更小,差异有显著性;( 3)观察组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安全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减少。两组充分呼吸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4)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 7例和 5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无呕吐、幻觉症状的发生,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X2=0.362; P=0.547> 0.05)。 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高血压围手术期麻醉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保护高血压患者血压动力学稳定性,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快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全凭静脉麻醉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头位异常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3月到 2016年 3月接受助产的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 100例,将这些持续性枕后位与枕横位的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 5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初产妇采用常规的胎背对侧卧位与宫口开全采用膀胱截石位的方式,对于实验组的患者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数据,经过这两种不同的体位干预进行进行分娩后,比较两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的体位进行分娩,实验组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需要的时间、婴儿出生后的评分情况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顺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特殊体位干预也就是说在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双膝跪位、宫口开全采用 McRo bert体位方式进行分娩,可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产程,且可减少婴儿窒息与降低产后出现大量出血的状况,减少了危害几率。

  • 标签: 体位干预 头位异常 产妇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疼痛教育对乳癌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乳癌手术患者 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静脉镇痛加常规的疼痛教育,观察组静脉镇痛加路径式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和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18.40+1.05VS8.97+1.03, 17.55+1.91VS9.10+1.73);术后 24h、 48h、 72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10.40+2.05vs 15.97+1.33, 7.55+1.92VS10.1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路径式疼痛教育提高了患者知行合一的能力,提升了术后疼痛管理效果,缩短引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 标签: 路径式疼痛教育 乳癌 术后疼痛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 -2(I)( IL-2 (I))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分析 2018 年我院 500 例 住院患者使用 IL-2 (I)的情况 。结果 肿瘤内科 229例( 45.60 %),乳腺外科 94例( 18.80 %),感染内科 50例( 9.60 %);主要适应症为用于恶性肿瘤及肺结核患者提高免疫力。 IL-2 (I)临床应用时主要在配药溶媒及用药疗程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广泛,没有相关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结论 我院 注射用重组人 IL-2 (I)存在不足,建议临床人员 按说明书规范、安全 用药。

  • 标签: 注射用重组人 IL-2 (I)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三二〇一医院 陕西汉中市 723000 【摘要】目的:对颅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8月 -2019年 8月接收的颅脑肿瘤患者 12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随机性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每组 60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采取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完成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颅肿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护理效果甚是理想,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颅内肿瘤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 2018年 9月 1日 -2019年 9月 1日收治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 78例,将 78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 39例以及参照组 39例。参照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持续输注麻醉,研究组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分析麻醉效果。结果:两组在麻醉前的平均动脉无差异, P> 0.05;研究组插管前、人工气腹后以及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均低于参照组,且动脉压波动水平较小, P< 0.05; 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早于参照组,P< 0.05。结论:对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同时还可稳定动脉压,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易栓症相关的颅静脉系统血栓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易栓症实验室检测阳性的 3例颅静脉系统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易栓症检测呈蛋白 S缺陷,其中一例伴蛋白 C联合缺陷。影像学检查提示均累及多个静脉窦或静脉。结论 易栓症是颅静脉系统血栓的潜在病因,尤其对不明原因的颅静脉系统血栓进行易栓症实验室检测有助于及早诊断,对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 ]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易栓症 蛋白 C 蛋白 S 抗凝血酶 III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长宁,阿托品以及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以 2015 年 4 月至 2018 年 9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70 例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35 例)和对照组( 35 例)。其中,对照组仅使用长宁与阿托品共同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予以治疗。经过治疗,以两组病患治疗期间的血清乙酰胆碱酶( AchE )和肌酸激酶( CK )的含量,以及治疗效果为评定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 AchE 的水平较对照组高, CK 的水平较对照组低,且较对照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给急性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病患实施长宁,阿托品以及血液灌流的治疗方法,能够加快病患的康复,有效的调节血清中 AchE 和 CK 的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长托宁 阿托品 血液灌流 急性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cVEMP)研究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对球囊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 2016年 5月 -2018年 5月年行耳镜下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 30mg/ml)治疗的 2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于术前及术后 3周分别行纯音听阈测试( PTA)及 cVEMP检查,比较术前术后患者听力及 cVEMP结果。结果: 2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访 12个月,术前患耳平均气导听阈为( 61.8±2.79) dB HL,术后为( 64.4±2.51) dB HL,手术前后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cVEMP检查提示术前 4例( 15.4%)未引出, 22例术前患侧 P1平均潜伏期为( 16.51±2.46) ms, N1平均潜伏期为( 27.57±3.36) ms。术后 12例( 46.2%)未引出,其他 14例 P1平均潜伏期为( 18.88±1.84) ms, N1潜伏期( 30.57±1.45)。可见术后引出率下降, P1、 N1潜伏期延长。术前术后患侧 P1、 N1潜伏期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标签: [ ] 梅尼埃病 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
  • 简介:摘要:本文以肠营养在胃肠外科手术后的早期应用及合理护理为主题展开论述,首先对胃肠疾病以及胃肠外科手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针对具体的肠营养供应及护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肠外科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镜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年 9月 -2018年 9月行镜治疗胸椎间盘突出患者 8例,男性 5例,女性 3例;年龄 44~71岁,平均( 52.5±7.5)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术后 1周、术后 3、 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间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评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以及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 80-120分钟,平均( 95±8) min,术中出血量 5-45ml,平均( 15±5) ml。术后 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 6-12个月,平均( 9.0±1.4)个月,术后 3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脊柱内窥镜技术是治疗胸椎管狭窄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运。

  • 标签: 内镜手术 胸椎间盘突出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皮缝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后预防性回肠造口中的应用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月 10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均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根据造口术缝合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回肠与皮肤行连续性皮缝合)和对照组(传统回肠粘膜与皮肤间断缝合)各 54例,观察两种造口缝合方式的手术时间,安全性,相关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造口手术时间分别为 5.3±2.6min和 11.6±1.8min,两组比较 P< 0.0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种手术方式是安全的。各组患者术后随访 12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造口相关并发症分别为 5例和 13例,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9.25%和 24.07%, P< 0.05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实验组中未出现造口旁疝及造口回缩并发症。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表现。结论:回肠造口时采用连续皮缝合技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无需拆线,造口美观,提高了患者接受腹壁肠造口的接受程度及生活质量,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连续皮内缝合 回肠造口 低位直肠癌 心理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培曲塞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姑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6 年 7 月 -2018 年 4 月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78 例作为对象, 随机数字表分为 姑息治疗组 ( n= 39 )和 培曲塞组 ( n= 39 )。 姑息治疗组采用姑息治疗,培曲塞组在姑息治疗组基础上联合培曲塞, 3 个疗程后对患者效果,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肺功能水平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培曲塞组治疗后 3 个疗程 CEA 、 NSE 及 Cyfar21-1 水平,均低于姑息治疗组( P<0.05 );培曲塞组治疗后 3 个疗程 FVC 、 FPV1 及 PEF 水平,均高于姑息治疗组( P<0.05 ); 两组治疗期间血压异常、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及口腔溃疡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培曲塞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姑息治疗中有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培美曲塞 非小细胞肺癌 姑息治疗 肿瘤标志物 肺功能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高硬式镜机械清洗消毒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精细化管理用于硬式镜机械清洗消毒清洗质量管理中。分析实施前( 2018年 6月 -12月)硬式镜器械 15120件的与实施后( 2019年 1月 -6月)硬式镜器械 17080件的清洗质量。比较两组精细化管理前后的清洗合格率。结果 硬式镜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由 87.4%提高到 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运用精细化管理能大大提高硬式镜清洗合格率,规范硬式镜机械清洗消毒流程,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硬式内镜机械清洗消毒 清洗质量
  • 简介:【摘 要】 目的: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应用过程中皮下隧道闭塞的原因,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方法:对落实钝针扣眼穿刺进行透析治疗的 30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使用钝针扣眼穿刺过程中发生并发症及穿刺失败的原因,找出整改措施。结果:对 30例透析患者 24周 4270次钝针穿刺进行统计学分析,局部感染发生率为 3.33%,穿刺部位无渗血、无血肿发生,钝针扣眼穿刺点皮下隧道闭塞率 16.67%。结论:正确的穿刺评估和对皮下隧道走向及深度、角度的掌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手卫生,可有效预防钝针穿刺的并发症,减少穿刺失败及皮下隧道闭塞的发生。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钝针穿刺 血液透析 皮下隧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快速 康复外科 (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下的 腰椎 椎间融合固定术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 rbody Fusion, TLIF)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 。 方法:研究阶段为2018 年 5月 1日到 2019年 5月 1日,共纳入研究对象 100例,均为 TLIF手术患者 ,按照1:1比例进行均匀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 TLIF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 ERAS理念,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护理前NRS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经不同护理方案,观察组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0%( 8/50)明显高于观察组 2.0%( 1/50),差异显著, P< 0.05。 两组护理前QOL评分差异不显著, P> 0.05;护理后,观察组 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观察组总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要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针对接受TLIF手术的患者采用 ERAS理念可缓解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及节约住院费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ERAS TLIF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