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急性外伤性小脑硬膜下血肿较颅盖骨部位硬膜下血肿少见,由于小脑特殊的解剖结构,其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elayedtraumaticintracraniahematoma,DTICH)是指患者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发现颅内血肿,或在已有颅内血肿的患者又发现不同部位新的颅内血肿。适时复查CT,对DTICH早期诊断,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 标签: 迟发颅内血肿 硬膜下血肿 急性外伤性 小脑幕 外伤性颅内血肿 CT表现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微导管介入化疗治疗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的短期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48例肺癌小脑转移瘤病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均于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入我院接受诊治,均对其采用微导管介入化疗方式进行治疗,每间隔4周进行一次治疗,连续进行两次介入化疗,分析近期疗效。结果 经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两次介入治疗,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的患者数量为10例,病症部分缓解的患者数量为15例,病情稳定的患者数量为20例,病症发展的患者数量为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45/48)。结论 对肺癌小脑转移瘤患者应用微导管介入化疗方式进行干预,有利于优化疗效,提升预后质量。

  • 标签: 微导管介入化疗 肺癌小脑转移瘤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脑出血患者经常由于昏迷、舌后坠引发呼吸不畅,为病人的生命安全埋下了隐患。行气管切开术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有效治疗手段,不仅可以快速清除呼吸道阻塞,还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本文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 XX市 XX医院接收的 100例脑出血手术后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结果显示, 83例患者好转, 1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2例患者死亡, 3例患者成为植物人。由实验可以看出,脑出血患者行气管切除术可以有效缓解呼吸不畅症状,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呼吸道护理,帮助患者正确排痰,做好伤口护理措施。

  • 标签: 脑出血 气管切除 术后护理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3岁,飞行学生,飞行时间128小时。因眩晕2周,加重伴频发呕吐6小时,于2001年3月11日入院。入院前2周,患者因受凉后出现眩晕,无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入院前6小时患者眩晕加重,呕吐呈非喷射状,不伴视物旋转,无头痛、耳鸣及听力下降。入院查体:颈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好,

  • 标签: 首发症状 血管网织细胞瘤 眩晕 小脑半球 入院前 临床资料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探讨急诊室内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 , 以促进护理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方法 : 回顾性分析本科 2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患者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以 23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的患者为例,设为研究组,对其开展综合护理,以 23例同期收治的 23例喉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心理状态评分均比对照组少( P< 0.05),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概率是 4.35%,对照组是 21.74%( P< 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能够减少喉癌患者术后气管切开的不良症状,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缩短住院的时间。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晕切开式乳房美容整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乳房假体隆胸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取我院 2017.02 到 2019.01 时间段内诊疗的 94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药组 47 例、联合组 47 例。即单药组使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联合组使用神经节苷脂联合慢性小脑电刺激治疗,比较患者治疗疗效。 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5.74% ,单药组则为 80.85% ,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单药组炎症因子水平、 NIHSS 评分、 BI 评分明显较差于联合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神经节苷脂、慢性小脑刺激治疗方式,可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 NIHSS 评分和 BI 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慢性小脑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气管切开术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应用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 90例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外伤患者,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并对研究后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带管时间、以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数据有明显差异性,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后结果显示,在治疗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工作中,选择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且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几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苏醒室 全麻手术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接收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其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早期气管切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标记,并且对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共31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分析患者出现感染时环境、操作、灭菌等方面的变化,得出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消毒和灭菌不彻底。结论:在完成手术切开治疗后,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所处环境、医疗器械及其他密切接触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才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检测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气管切开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测与管理。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气管切开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过程中对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标记,并且对引发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的。结果:共31例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分析患者出现感染时环境、操作、灭菌等方面的变化,得出引发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消毒和灭菌不彻底。结论:在完成手术切开治疗后,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所处环境、医疗器械及其他密切接触物品的消毒和灭菌,才能尽可能降低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呼吸道护理 检测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跟骨骨折切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名跟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足部的恢复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足部恢复优良率为7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干预前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的情况并无较大差异,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要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值得在临床进行应用。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早期康复护理 作用
  • 简介:摘要:会阴切开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产科手术,通常认为应用会阴切开术可以导致产道出口扩大,加速分娩的速度,防止会阴以及盆地组织严重裂开,与此同时会阴切开术之后的伤口更容易修补,这种方式在国内外的妇产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以及应用,在上世纪后期欧洲国家会阴切开率达到了30%,而美国的会阴切开率则超过了50%,随着会阴切开术的普遍推广以及开展存在的,一些医源性损伤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上世纪末期WWHO等国际组织纷纷提出了爱母分娩行动,倡导会阴侧切率基本维持在20%左右,最好不要超过5%,并且禁止会阴切开术常规应用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本文主要了解会阴切开术的应用以及在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 标签: 会阴切开术 分娩 问题 综述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经皮气管切开术在 ICU 重症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ICU 重症脑卒 中患者 100 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 50 例。观察组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术,对照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住 ICU 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用时、切口长度、住 ICU 时间较对照组短( P < 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4 .00% 较对照组 1 6 .00% 低( P < 0.05 )。 结论 ICU 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经皮气管切开术可显著优化手术情况,加快术后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标签: [ ] ICU 重症脑卒中 经皮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胆道结石患者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2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方式,研究组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6.86%,常规组有效率为78.13%;研究组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道结石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方式,拥有显著的治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情的影响,值得应用在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胆道结石 双镜联合胆管切开取石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左右侧卧位鼻饲对气管切开病人误吸的作用。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气管切开鼻饲病患40例为此次观察对象,纳入时间自2020年1月~2021年1月。根据鼻饲体位不同分组为A组、B组,A组病患施行右侧卧位鼻饲体位,B组病患施行左侧卧位鼻饲体位。比较两组气管切开鼻饲病患并发症、胃蛋白酶情况比较。结果:鼻饲1.5h、鼻饲3h,B组病患胃蛋白酶水平低于A组,鼻饲3h误吸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A组,P

  • 标签: 左右侧卧位 鼻饲 气管切开 误吸 胃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闭合与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患者共60例,回顾研究,将采取闭合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采取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Beaty评级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弹力钉固定对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弹力钉 儿童不稳定型股骨干骨折 固定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析集束化护理对于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救治中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 80例呼吸道烧伤患者,收诊时间为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血气指标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5%,显著低于对照组 30.0%,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的 PaO2、 PaCO2、 SaO2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模式对呼吸道烧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干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道烧伤 气管切开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内固术对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100 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 2017 年 6 月 ~2018 年 10 月,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分组,一组给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一组给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别作为普通组和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为 96% ( 48 例),比普通组的 82% ( 41 例)更高,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可有效恢复患者足部功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切开复位内固术 跟骨关节内骨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