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内侧型小脑脑膜瘤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内侧型小脑脑膜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脑自动牵开器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动态牵拉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脑牵拉伤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动态牵拉手术 小脑幕脑膜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52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任意编号的形式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26)。参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患者的昏迷评分、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大幅度下降,与治疗前及参照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6.15%,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是80.77%,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患者术后出现6例并发症,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较好,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高血压小脑出血破入脑室 手术治疗 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肛周脓肿问题进行两种手术形式的对比分析,即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对疗效做以临床讨论。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肛周脓肿,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则为切开挂线术,分析不同策略的成效。 结果: 从 手术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 12.2±2.7 ) min 、( 18.3±0.9 ) d 和( 15.1±2.7 ) d ,对照组为 ( 16.8±3.1 ) min 、( 26.1±1.8 ) d 和( 24.7±1.9 ) d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并发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6.7%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20%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安全有效。 结论: 采用 切开挂线术对于肛周脓肿患者的治疗跟更为安全,可以控制并发症,减少脓肿复发,并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用时,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切开挂线术 切开引流术 肛周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别使用根治性切开引流与单纯切开引流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2019年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床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使用单纯切开引流;观察组则采用根治性切开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肛周疼痛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肛周疼痛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均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根治性切开引流 单纯切开引流 肛周脓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护理的疗效。方法选 80例我院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患者,分实验组 40例与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换药,实验组行湿性愈合换药方法,对比护理相关指标、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换药频次、疼痛评分较少、愈合时间短、术后总愈合率( 100.00%)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通过湿性愈合换药方法能够促进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脓肿切开引流伤口 创口换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安徽省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省 蚌埠市 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相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200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后给予并发症预防系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结论研究表明 ,尽管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与术后患者病情恢复快等优势 ,但是依旧存在很多并发症 ,术后给予患者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 ,对者病情变化严密观察 ,同时采取及时性补救措施是提升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胆结石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腹腔镜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管理中的研究。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法将我院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104例气管切开患者分为2组,比较两种湿化管理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湿化有效率高、痰痂形成、气道粘膜损伤、刺激性咳嗽发生率、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 吸痰
  • 简介:摘要: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气管切开术患者因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湿化、过滤功能,未经湿化的干燥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呼吸道分泌物粘稠、结痂引起呼吸道阻塞及反射性支气管痉挛产生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并发症。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尤为重要,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湿化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所应用的护理方法将近来3年前往院行气管切开治疗的100例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循证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开置管时间以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结果: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10%,常规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6%,p

  • 标签: 循证护理 气管切开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气管切开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和预防护理分析。方法: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4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维持适当的气囊内压力和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措施。结果:经采用科学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之后,本研究中35例气管切开患者均未出现套管堵塞的情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发生套管堵塞的原因较多,所以需要对气管切开患者实施规范的护理方案能够降低套管堵塞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展示出重要临床护理价值,呈现进一步将良好护理方案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意义和优势。为气管切开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气管切开患者 套管堵塞 预防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我院接受接受的54例肺部感染案例为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总结效果。结果:对各项评分对比得知,护理前的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乙组的评分相对比较低,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的并发症几率更低是7.4%,甲组是14.8%,资料分析证实了乙组的效果(p<0.05)。乙组的满意度评分是90.25±0.25分,高于甲组,数据分析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ICU气管切开的肺部感染案例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可减少并发症几率,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提高,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护理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实施效果。方法:108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进行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9.26%)明显较乙组(24.07%)低(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循证护理 常规护理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 为探究湿润烧伤膏在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换药中的应用价值,将 80 例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凡士林油纱条换药,干预组予以湿润烧伤膏制成的油纱条换药,比较2组患者创 面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第1次、第2次、第3次换药后疼痛评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创面水肿中、重度发生率明显 低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第1次、第2次、第3次换药后干预组患者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湿润烧伤膏可明显改善肛周脓肿患者切开引流术后创面水肿、疼痛情况,且能促进创面愈合。

  • 标签: 肛周脓肿 手术 湿润烧伤膏 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更准确的手术时机,为未来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而提高肋骨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8月 1至 2018年 7月 31日我科收治的 32例行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根据伤后手术时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住监护室天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05),其 ADL评分高于对照组( P< 0.05),且实验组发生感染、肺不张、胸廓畸形等并发症的几率及呼吸机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于伤后 3d内对肋骨骨折患者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劳动能力及生活能力,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 本次所选 40例上颌骨骨折患者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 2017年 06月份 -2019年 06月份,将所选患者采取抽样方式分组,对照组 20例实施常规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实施围术期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 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术后 1d、 2d、 3d时的 VAS评分更低,差异显著, P<0.05。结论 上颌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板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配合围术期综合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上颌骨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对 100 例后踝骨折后行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 2 例出现切口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所有患者均恢复运动功能,但是有 7 例患者在负重行走训练后会出现关节疼痛。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在后踝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应当依据患者实际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从而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 标签: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后踝骨折 手术方法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