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相互关系,细菌对呼吸道上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PAO1及ATCC27853两株铜绿假单胞,在体外与培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49及无血清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原代细胞相互作用,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上清IL-8浓度.结果:两株绿脓杆菌均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分泌增加,在细菌刺激下,A549细胞IL-8分泌比对照高出5倍(P<0.05),原代上皮细胞IL-8分泌比对照高出8倍(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细菌与上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是呼吸道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铜绿假单胞刺激上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呼吸道上皮细胞 铜绿假单胞菌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8株及产IMP-1金属争内酰胺酶标准株一株,分别采用纸片增效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金属酶表型,比较其结果。结果和结论:纸片增效法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纸片协同法是相对可靠的检测金属酶的方法。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
  • 简介:居住在平原的正常人在进入高原后,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如大气压力,缺氧、寒冷等因素的影响,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改变,其中物质代谢和内分泌的改变均很强烈。

  • 标签: 青年男子 原时 生化改变 代谢变化 大气压力 排出量
  • 简介:目的:分析粤北人民医院2014-2015年医院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法对两年分离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比较两年间抗生素敏感度变化。结果:我院分离的临床菌株对部分抗生素仍然保持高度敏感性,革兰阳性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呋喃妥因、高浓度庆大霉素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率,而革兰阴性对多粘菌素B、头孢替坦、阿米卡星敏感率高;2014年与2015年相比,革兰阳性中氨苄西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中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头孢克洛、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米诺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推广使用的抗生素仍然有好的敏感性;合理使用抗生素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医院感染菌 药敏试验 分析
  • 简介:本文作者曾用马桑内酯造成家兔癫痫模型,为了探索马桑内酯对不同种类动物致痫作用的差异,以及建立一种更经济适用的动物癫痫模型,进行了本题目的工作。实验选用体重150—200克健康大鼠90只,雌雄各半。其中80只用于行为观察,10只在观察行为的同时遥测记录脑电图。实验分三组进行,每组30只大鼠,雌雄各半,分别肌注不同剂量的马桑内酯注射液,第Ⅰ组2mg/kg,第Ⅱ组2.5mg/kg,第Ⅲ组3mg/kg。肌注马桑内酯后连续观察2—2.5小时,超过此时间,癫痫一般不再发作。

  • 标签: 大鼠癫痫 模型摘要 癫痫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狗脑动脉梗塞模型制作.方法:结扎狗脑动脉环发出的筛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结扎前30分钟、结扎后6小时,查血清AlP、CK32例,对照组8例,除未结扎动脉血管外,其它同实验组,处死动物取大脑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结扎6小时,ALP、CK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脑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组脑组织正常6例,轻度损害2例,实验组则重度损害6例,轻度2例,中度22例.结论:结扎大脑动脉环发出的大部分血管,从酶学变化和组织形态学观察,均证实可造成狗大脑不完全性缺血模型.

  • 标签: 脑梗塞 脑缺血 疾病模型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200株铜绿假单胞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结果:200株铜绿假单胞主要来自痰液(85%),其次来自分泌物(9.0%),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23.0%(46/200)、脑外科22.0%(44/200)、呼吸科,19.5%(39/200)、急诊科6%(12/200)、神内科5.0%(10/200)、肿瘤科4.5%(9/200)、烧伤科4.0%(8/200)、西骨科3.5%(7/200)、其他科与肾内科等12.5%(25/200)。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仅有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5%、24.I%。耐药率较高的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70.1%、68.5%、61.0%、60.2%、57.8%、56.2%、55.3%、54.7%。结论:铜绿假单胞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耐药性监控和药敏试验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生物钟基因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起着调控机体生命活动和近日节律运转的作用,它们及其编码的蛋白质产物构成的自主调控的转录和翻译负反馈环是生物钟运转的分子机制.哺乳动物根据昼夜时令的改变来调整日周期和年周期的行为和生理活动,这些活动是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和垂体结节部(parstuberalis,PT)来调节的.

  • 标签: 哺乳动物 生物钟基因 近日节律 SCN PT
  • 简介: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比性研究了邻氯青霉素(MCZPC)与青霉烷砜(CP45899)对质粒和染色体介导的标准β—内酰胺酶和耐头孢噻甲羧肟(CTZ)细菌的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并对MCIPC与CTZ协同对抗CTZ耐药细菌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当头孢噻啶或头孢孟多为底物时,MCZPC5μg/ml对耐CTZ阴沟杆菌的酶有明

  • 标签: 邻氯青霉素 耐药菌 头孢噻啶 头孢噻甲羧肟 青霉烷砜 头孢孟多
  • 简介:目的:研究真武汤及去附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及其血脂代谢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谷氨酸钠和脂肪乳造成大鼠的综合性肥胖模型,通过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体重、李氏指数、睾周脂肪重量和脂肪细胞体积、测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以及瘦素水平.结果:真武汤总提取3g/kg、6g/kg灌胃给药能有效干预大鼠实验性肥胖,降低体重增长度、李氏指数等多项肥胖指标,也能降低血脂及瘦素水平,但对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无影响,1.5mg/kg时则无此作用.去除附子的提取物亦无上述作用.结论:真武汤对实验性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血脂和血中瘦素水平有关.附子是真武汤体现其减肥功效及降脂作用的必须组成药物.

  • 标签: 真武汤 提取物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血脂代谢 干预 实验性肥胖大鼠
  • 简介:目的:评价三七总皂甙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在Wistar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上研究其对脑电图的影响.结果:三七总皂甙能增加梗死侧脑电图波幅,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小梗死灶体积.结论:三七总皂甙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卒中 三七总皂甙 脑电图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HepG2细胞株建立裸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HepG2细胞(1.2×106)建立裸鼠肝癌模型,观察种植细胞后14天内裸鼠的死亡率,并在14天时活杀动物测定瘤体重量、直径及血清AFP浓度.结果:该法遣模成功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周期短,成功率高等可作为肝癌模型应用.

  • 标签: HEPG2细胞株 裸鼠 肝癌 动物模型 甲胎蛋白
  • 简介:目的:通过对TNF及铜绿假单胞(PAO1)刺激肺上皮细胞株(A549)表达胞浆蛋白NOD2的研究,进一步了解NOD2在机体天然免疫病原体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呼吸道肺癌上皮细胞株A549,以TNF、铜绿假单胞PAOI刺激细胞,并以未刺激组做对照,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胞浆蛋白NOD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未刺激组比较,TNF、铜绿假单胞PAO1都能够上调A549细胞NOD2蛋白的表达.结论:TNFα与铜绿假单胞PAO1刺激能增强A549细胞胞浆蛋白NOD2的表达,提示细胞内受体NOD2在呼吸道天然免疫病原体识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道上皮细胞 天然免疫 NOD2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道上皮 TNFα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双岐三联活胶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符合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口服双歧三联活胶囊+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使用双歧三联活胶囊治疗,分别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均完成规定的疗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胶囊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婴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婴儿 磷酸铝凝胶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 简介:在细胞色素P4502B(CYP2B)和细胞色素P4503A(CYP3A)诱导剂苯巴比妥(PB)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内,左旋吡喹酮((-)-PZQ)代谢生成D环一羟化物(RingD-OH)和A环一羟化物(RingA-OH);右旋吡喹酮((+)-PZQ)代谢生成RingD-OH,B环一羟化物(RingB-OH)和RingA-OH。用CYP2B特异抑制剂苯海拉明(DPH)和CYP3A特异抑制剂三乙酰竹桃霉素

  • 标签: 细胞色素P4503A 立体选择性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对映异构体 羟化物
  • 简介: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原住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治疗组。采用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单标和双标技术观察人参皂苷Rg1对小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1治疗5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的5-溴脱氧尿苷(BrdU)、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增多,并可见大量从背外侧角沿胼胝体排列的BrdU、Nestin阳性细胞;人参皂苷Rg1治疗20d,BrdU/Nestin双标细胞的数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多。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促进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 标签: 人参皂苷 帕金森病 神经干细胞 室管膜下区
  • 简介:用细胞色素P450(P450)特异诱导剂研究参与吡喹酮(PQT)代谢的P450同工酶。在未诱导肝粒体内,PQT代谢仅生成一个主要代谢物.质谱鉴定为PQT的D环—羟化物。在β—萘黄酮(β—NF)诱导肝微粒体内,P450含量为对照组的1.55倍,PQT代谢后也生成一主要代谢物,D环羟化物,其生成速率为对照组的2.12倍。苯巴比妥(PB)诱导的肝微粒体P450含量为对照组的4.31倍,PQT代谢生成三个主要产物,质谱鉴定分别为PQT的D环、B环和A环一羟化物,其D环一羟化物生成速率是对照组的6.05

  • 标签: 羟化物 吡喹酮 大鼠肝微粒体 质谱鉴定 细胞色素 诱导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