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代谢综合征发病率越来越高,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肠道作为MS的潜在的致病因素,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严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而言,代谢手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就代谢手术治疗后,肠道在这部分患者代谢综合征治疗的作用进行相关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综合征 代谢手术
  • 简介:目的:了解近期临床上分离的病原及其耐药性的变化特点,以利于病原的监控和治疗,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总结1997年1月-2001年12月采集的所有病人感染性标本,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少数标本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肠球菌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革兰阴性(G^-)杆菌对亚培胺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耐药性较强;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屎肠球菌耐药性较强。各菌种随年代的推移耐药性都呈增加趋势。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或减少院内感染。

  • 标签: 1997年-2001年 临床分离 菌群 耐药性 病原菌 抗生素
  • 简介:摘要2型糖尿病在近年来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而肥胖人群也日益增多,肥胖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越发显著的互相影响联系性;2型糖尿病属于发生率极高的代谢性病症,会受到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的因素影响而改变其机体作用机制,肠道可以反作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本文主要就肠道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的进展研究方面展开了综述形式的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2型糖尿病 相关性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自杀率,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而其发病机制不清。其核心症状为情绪问题,但常伴有突出的胃肠道反应。目前,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及其微生物,在各种心理疾病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且肠道系统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肠-脑轴影响宿主的脑行为,甚至心理状态。那么,这种人体的"第二大脑"的是否在抑郁症发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肠-脑轴又是通过很忙样的机制影响行为的情绪和行为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早期抑郁症患者肠道微生物分布特点和健康对照肠道微生物结构进行分析,为抑郁症的微生物组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益生菌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收诊的 102例肝硬化患者,按照 1:1比例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对照组(先就诊, n=51)与研究组(后就诊, n=51),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增加益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变化。 结果:①肠道变化,治疗后组间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差异显著(P<0.05)。②肠道屏障功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DAO、 TNF-a、 D-乳酸水平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③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差异不大( P>0.05),但经不同方案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可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及肝功能。

  • 标签: 益生菌 肝硬化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肠道紊乱及益生菌干预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例数100例,在进行益生菌干预后对患者粪便中各项数量进行检查,并另外选取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不实施益生菌干预。结果观察组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消化链球菌、葡萄球菌、酵母、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量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均伴有肠道紊乱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益生菌干预,能有效对紊乱进行纠正。

  • 标签: 晚期胃肠道肿瘤 肠道菌群紊乱 益生菌干预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肠道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我院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60例和66例,对照组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肠道数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肠道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为5.15±1.31mmol/L、1.51±0.41mmol/L、2.20±0.81mmol/L,对照组TC、TG、LDL-C分别为5.47±1.28mmol/L、1.76±0.31mmol/L、2.91±0.7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而双歧杆菌、乳杆菌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可提高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改善肠道微环境,能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 标签: 高脂血症 瑞舒伐他汀钙钙 复方嗜酸乳杆菌 血脂 肠道菌群
  • 简介:目的:用免疫色谱法抗-MPB64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和诊断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的方法学评价。方法:共收集20株临床标本分离菌株、11株参考菌株和1株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应用免疫色谱法检测在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并和传统鉴定方法、实时荧光探针定量PCR法(FQ—PCR)作比较研究。结果:用免疫色谱法检测1株标准菌株为阳性,检测11株参考菌株发现用该法能完全区分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对20株临床分离的标本用免疫色谱检出11株结核菌,检出率为55%;用传统鉴定方法检出10株,其中未能检出的一株为混合感染;用FQ-PCR法检出10株,其中未能检出的一株为牛结核菌。免疫色谱法能检测到的最低浓度为10^5CFU/ml。免疫色谱法、FQ—PCR法和传统鉴定方法的平均耗时分别为15分钟,1~2天和30天。结论:免疫色谱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敏感和特异性鉴别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色谱法 抗-MPB64单克隆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 菌群 菌株
  • 简介: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有资料证实,瘦素不仅与肥胖密切相关,而且与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一系列危险因素中的高血压、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等引起的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研究瘦素与代谢综合症的关系,对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瘦素 肥胖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移位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所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7例;对照组的47例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的47例患者实施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三类促炎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4.4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谷氨酰胺联合早期肠内营养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移位和炎症反应的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移位和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谷氨酰胺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 菌群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生活护理干预在改善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水平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4例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生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甘油三酯(TG)、血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尿酸(UA)、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肌酐(Scr)、24h尿蛋白定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生活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活护理干预 IgA肾病 代谢综合征
  • 简介:摘要代谢组学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利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如GC-MS、LC-MS、NMR等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物组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药学研究,如药物作用机制及新药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中药现代化的应用研究。

  • 标签: 代谢组学 分析 药物
  • 简介:代谢组学是以生物体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等一系列小分子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先进的方法研究机体在多种病理生理学改变下,各种内源性代谢物质的定量改变与应答规律的一门科学[1]。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密切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一系列组学共同构成了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代谢组学是对生命,

  • 标签: 代谢组学 肿瘤 诊断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沙门与志贺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520例肛拭子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传统培养法进行对比检测,分析实时荧光PCR技术的灵敏度、特异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时间。结果实时PCR法检测沙门、志贺的时间均显著少于传统培养法(2.24±0.53vs4.52±0.71)d、(2.31±0.44vs4.61±0.65)d;实时PCR法检测沙门、志贺的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98.63%和97.24%。结论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沙门、志贺的时间短,灵敏度、特异度高。

  • 标签: 实时荧光PCR技术 沙门菌 志贺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酸梭二联活散对急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北京某医院儿科(进修期间)急性腹泻患儿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水电解质紊乱调整及补液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二联活散,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79.1%),P<0.05。结论酸梭二联活散对儿童急性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散联合开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30例存在消化不良性腹泻儿童,利用随机数字将其平均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实验观察组使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散联合开展治疗,常规对照组仅使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各类症状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观察组中治疗效果以及各类症状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两组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思密达以及酪酸梭散联合治疗小儿化不良性腹泻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总体治疗有效率较高,并且各类症状恢复时间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不良 腹泻 思密达 酪酸梭菌活菌散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检验及检验常见耐药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月该院泌尿系统感染患者60例,将其病原进行检测,并对常见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有14株革兰氏阳性,3株真菌,4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且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等为低度耐药性,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唑啉药物呈中等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呈高度耐药性。革兰氏阳性对万古霉素药物较敏感,对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红霉素药物耐药性较高。结论对泌尿系统感染疾病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对病原变化及耐药性进行了解,从而有效减少耐药株产生及抗生素滥用情况。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 检验 常见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与肥胖、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整抽取127人,MS组78人,对照组49人;进行血清Ghrelin及MS相关指标测定。结果MS肥胖组Ghrelin水平低于MS非肥胖组及对照组,且MS非肥胖组Ghrelin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Ghrelin与BMI、WSR、LDLC呈负相关。结论MS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与肥胖相关因素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生长激素释放肽 代谢综合征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酪酸梭散结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疗效、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临床诊断并进行治疗的104例患儿自由组合后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儿在治疗腹泻的过程中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并结合蒙脱石散。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则是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添加酪酸梭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观察之后,对两组患儿的治愈率以及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对比后差异并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过临床专业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观察组所采用治疗患儿小儿腹泻的方法在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且观察组的患儿在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增加较多,这两项比较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酪酸梭散结合蒙脱石散对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显著,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适用于临床上的推广。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具体诱发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感染肺炎克雷伯患者,收集其血液、尿液或脓性分泌物等标本,开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全部患者感染部位和科室分布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分布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47例,占比为23.50%,下呼吸道46例,占比为23.00%;医院感染分布科室主要为儿科,妇科,产科室,占比分别为31.50%、20.50%和15.50%。结论医院感染肺炎克雷伯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关系密切,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感染分布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进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临床分布 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