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类近代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十九世纪的电气产业革命,以及二十世纪中叶开始的现在正在进行的信息产业革命,现代社会已进入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社会体系。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实质是工业化。工业化的进程始于二十世纪,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可见,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进程,而这个进程还没有到达终点。在工业化的进程中,社会生活达到一个新

  • 标签: 人文关怀 现代产品 工业化 十八世纪 现代社会 二十世纪
  • 简介:本文从"人文"的视角,阐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提出适应人的生理特点行为特征及其规律;关注人的心理特征,满足人的情感、价值意义从;关注尊重主体的审美价值取向;注重室内空间"情境"的营造是室内设计人文关怀的具体表达呈现。

  • 标签: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人文关怀 人文精神
  • 简介:有这么一则不是笑话的笑话:有学生问一位文学系的大学者一首李白的诗。这位李白研究专家沉吟一番,回答说:“这是李白早期的诗作,不属于我研究的范畴。我只研究李白最后十年所创作的那一部分诗歌”。对于一名学者来说,这似乎是理直气壮的回答:我的研究当然得有某个领域。近代以来,学术转型的最重要的标志便是通才的隐退和专家的登场。人

  • 标签: 知识分子 韦伯 政治人物 学术转型 近代以来 人文传统
  • 简介:本文就大众帕萨特"B5"和"领驭"在中国市场上的设计变革进行了讨论。作者将两个型号进行设计细节对比,分析新车型设计上的可圈可点之处以及设计思想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并就展望中国的汽车设计行业,提出该行业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 标签: 汽车设计 帕萨特 人性化
  • 简介:神话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力量,追问人的存在因果。神话又与宗教不同,不以信仰牵引来世,不给生命幸福承诺,反将忧患意识反抗精神作为遗世馈赠。它不仅是遥远的故事,还与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联系。盘古创生,精卫救赎,伏羲思辨,力贯宇宙的中国诸神表现出"崇德"的光彩,而非"尚力"的任性。

  • 标签: 神话 人文关怀 逻辑 人神 世界 中华
  • 简介:艺术家生活的区域所特有的精神本质及该区域人的精神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其作品的风格,并通过作品形式表现出来。作为"海南省教育厅2007年科研项目"基于山水画传统的渍彩法实践"成果形式之一,继2007年10月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的"万象唯心—安君山水画作品展"之后,又于2008年11月在海南举办了"人文·山水—安君2008作品展"。

  • 标签: 山水画作品 人文 精神本质 美术博物馆 形式表现 科研项目
  • 简介:电视剧《安居》以北梁棚户区改造的真实事件为创作蓝本,叙述对象不再拘囿于微观的家长里短,而是以宏观视角阐释安居工程的时代意义,用一种自下而上的叙事方式书写民生百态、基层形象和谐中国,展示出具有哲理意味的民生关怀、公私辩证法"不拆"哲学。

  • 标签: 《安居》 民生工程 基层形象 辩证观 “不拆”哲学
  • 简介:“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王国维这个看似简单平实的说法,无疑是抓住了戏曲本质的。讲故事自始至终都是戏曲的基本任务,歌舞则是达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手段。即使是以展示演员精湛技艺为主的折子戏演出,也须建立在受众对故事背景比较熟悉的基础上。只有故事本身足够精彩动人,戏曲所承载的塑造立体饱满的人物形象、传达深刻新颖的思想意识的更高任务,才可能得以实现。

  • 标签: 戏曲家 美学品格 人物形象 现代人文 朱安 文学叙事
  • 简介:2011年末至2012年初,5000万台币投资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以下简称《那些年》)掀起观影热潮。在台湾、香港均取得令人瞩目的票房佳绩,而该片在大陆公映前,尽管网络上已有未删节版视频流传,但公映后还是取得了7683万人民币的票房。这样一部怀念青春、怀念初恋的电影所取得的惊人票房连导演九把刀都很惊讶,不停“谢票”。在内地电影人感叹这部台湾青春片的票房奇迹时,不知是否有人记起在《那些年》之前,大陆早已有导演在感怀青春,并感动了众多的70后、80后。2010年末,肖央导演的42分钟短片《老男孩》风靡网络,

  • 标签: 心理慰藉 台湾电影 映照 2010年 《老男孩》 青春片
  • 简介:所有人的理想可能都是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是很难实现的,可能谁都得做一些不愿意做而又不能不做的事情。但在绘画状态上是可以实现的,我在儿时学画的过程中就没有人管我,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自由自在的居然画得很好。幸运的是1985年我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是我们国家第一个现代派工作室,工作室要求思想观念的现代和强调当代性,但在形式语言上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个性。你想怎么画老师就怎么指导你。

  • 标签: 绘画 油画 中央美术学院 形式语言 工作室 当代性
  • 简介:明代末年,苏州虎丘园林举行了一场昆曲盛会,根据张岱的描述:那夜月明如昼,只听"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当观众散去,几位观者悠然踱到幽僻处,一个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1949年,遍地沉疴的中国从荆棘中挺立而起,几度磨难,经年风雨,大雅尘封。197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中华民族的物质肌体强健起来,涌动的文化热情也逐渐漫漶,民族文化开始重振活力。

  • 标签: 人文 维新 民族文化 1949年 中华民族 改革开放
  • 简介:2004年6月,田壮壮导演在复旦大学展映其新片《茶马古道——德拉姆》时,曾谦称自己没有文化,因为年轻时恰逢“十年动乱”,而后来上的又是一所技能性大学。田导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杨乃乔教授发表在《文艺争鸣》2001年第3期上的长篇论文《批评的职业性话语的专业意识——论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倾向及其出路》。这篇论文猛烈抨击了电影批评的文学化倾向,并将之归咎于中文系学者的染指,因而顺带否定了中文系学者研究电影的道路。

  • 标签: 电影批评 人文内涵 2004年6月 2001年 茶马古道 复旦大学
  • 简介:视觉传达发展到现在,已涵盖了生活的众多方面,广告、产品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等等。受众在认知事物时一般是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认知过程,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心理学因素,让设计更好的服务于受众。

  • 标签: 视觉传达 受众心理 设计审美心理
  • 简介:餐具是人性关怀的产物,餐具形态是餐具人性关怀特征最重要的体现部分。本文从造型、材料、色彩这三大餐具形态基础构成要素出发,探讨它们各自所具有的人性关怀特征。以此启示餐具形态创新设计,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达到食物、餐具、人、环境的和谐。

  • 标签: 餐具形态 人性关怀 特征
  • 简介:冬意渐浓,旧街巷中飘来怀旧的歌声仿佛让时空倒转,让思绪悠然飘回过去。这就是流行歌曲的魅力—用声音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剪影,让内心饱含追溯昔日的激情。改革开放四十年,思想解放,艺术民主,脍炙人口的歌曲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为我们生活平添一抹抹亮色。从邓丽君、罗大佑,到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流行音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折射,让人充满追逐青春的热望,充满少年的遐想。然而在今天,资本链条垄断下的流行音乐是否还有自由表达的空间?

  • 标签: 中国 流行歌曲 剪影 超级女 民主 流行音乐
  • 简介: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物质生活空前变得丰裕,但它也同时衍生出一个负面的现象,即人类精神的沦落和物欲的横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关怀”得以回归,并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语汇之一。艺术界提倡人文关怀,艺术家们把眼光投注到现实生活,对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处境加以深刻的关注,对人生存意义、人类命运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科学界、经济界……等无不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主要手段,重视终极关怀,从注重经济利益走向了人类自身平衡全面发展的更广阔领域。这里作为目

  • 标签: 人文精神 人文关怀 广告主 消费者 思考与探索 广告活动
  • 简介:在公众的想象中,技术大多与技术革命和技术变革的加速有关。但实际上,技术的目标完全相反。因此,海德格尔在他关于技术问题的著名文章中正确地指出,技术的首要目标是确保资源和商品的储存可用性。他指出,从历史观点来看,技术的发展一直致力于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偶然性不可避免的依赖。通过不同形式储存能量,人们越来越不受制于太阳—通常也不再受制于季节更迭不稳定的天气。

  • 标签: 乌托邦 海德格尔 人文主义 艺术品 审美化 瓦尔特·本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