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效果。方法选取两个平行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41人,做连续6次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控制组50人,不接受任何心理干预。用师生关系量表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前后测。结果运用t检验对比实验效果,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对高职新生师生关系(F4.89,p〈0.001)、同伴关系(t=3.03,P〈0.05)均有显著干预效果。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高职新生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有效形式。

  • 标签: 团体心理辅导 高职新生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 简介:选取319名初一至高三学生作为被试,主要采用问卷法,考察中学生师生关系结构、类型及其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师生关系结构具有冲突性、依恋性、亲密性和回避性四个维度;(2)师生关系类型包括矛盾冲突型、亲密和谐型和疏远平淡型三种类型;(3)师生关系各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师生关系质量随年级升高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初一学生师生关系最好,初二和高二学生师生关系最不理想;(4)师生关系各类型的人数比例存在显著年级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师生关系 结构 类型 人际关系
  • 简介:师生关系作为儿童人际关系一部分,是儿童社会化重要内容,对儿童学校适应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运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对6个年级86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以了解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对学生学校适应性影响.结果表明:(1)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重要因素.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亲密性、主动性、合作性;年龄也影响学生学校适应性,但程度较小.

  • 标签: 学校适应 师生关系 中小学生 儿童社会化 合作性 主动性
  • 简介:师生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业情绪等研究目前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心理学界关注热点话题。师生关系指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生因为各自地位、职责及规范行为差异,彼此经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来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它对与学生学业活动相关各种情绪体会,包括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和完成功课过程中以及考试期间情绪体验具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本研究对安徽师范大学487名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大学生师生关系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关研究,通过解析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提出了增强学生学业效能感具体策略建议。结果表明:1)良好学业情绪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和积极主动学业自我效能感。2)良好学业情绪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创建。3)良好师生关系可以构成积极学业自我效能感,而且学业情绪可以起到调节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师生关系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业情绪
  • 简介:为探究师生关系和自尊在中学生亲子依恋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之间链式中介效应,使用亲子依恋问卷、师生关系量表、自尊量表、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北京地区八所普通中学273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中学生亲子依恋、师生关系、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2)中学生亲子依恋不仅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且还通过师生关系中介作用、自尊中介作用和师生关系—自尊链式中介作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效应。

  • 标签: 中学生 亲子依恋 师生关系 自尊 主观幸福感.
  • 简介:师生心理是师生关系在心理层面上体现,包括认知评价、情感交流、交往互动三个建构要素。当前,师生心理关系建构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当通过营造自由心理气氛、建立多元评估机制、开展对话、相互理解,努力建构和谐、融洽、平等、互动理想师生心理关系

  • 标签: 师生关系 情感交流 认知评价 多元评估机制 教学心理
  • 简介: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大学四个年级544名参与网络课堂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网络师生交互与网络学习绩效之间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学习动机在其中序列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网络师生交互、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与网络学习绩效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序列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作用机制,为未来网络教育开展提供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师生交互 网络自我效能感 网络学习动机 网络学习绩效
  • 简介:采用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研究范式,设计关系复杂性不断增加三种关系类别学习材料,通过功能预测任务和维度选择任务,探查了学习程度和关系复杂性对个人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影响.结果发现:两种任务中关系复杂性影响效应不显著;维度选择任务中成绩组影响效应显著,且在选择性注意整体水平、指向性水平和集中性水平上表现不同.

  • 标签: 学习程度 关系复杂性 关系类别 间接性学习
  • 简介:兴趣是人类积极认识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动力机制,是学生思维发展巨大推动力。著名物理学家扬振宇说过:"成功秘诀在于兴趣。"通过我二十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兴趣一旦产生时,就会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学生就会愿学、爱学、乐学,而且会学得快、学得活、学得牢,

  • 标签: 学生学习 数学学习 激发 心理倾向 学习活动 思维发展
  • 简介: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关系复杂性变化三种虚拟外星生物实验材料,创设个人功能预测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和参照性交流功能预测关系类别的间接性学习条件,探讨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影响。结果发现:关系类别的功能预测间接性学习过程中,关系复杂性和学习条件交互作用极其显著,具体来讲,关系复杂性对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影响仅显著地表现在参照性交流关系类别间接性学习过程中;当学习材料为4特征复杂关系时,参照条件下被试功能预测成绩极其显著高于个人条件,当学习材料为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时,两种学习条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当学习材料为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异功能简单关系时,个人条件极其显著高于参照条件。

  • 标签: 关系复杂性 关系类别 间接性学习 参照性交流 参照惯例
  • 简介:本文目的是通过探讨小学生对各门学科学习兴趣,以及影响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关因素,从其关键因素出发,为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做出指导。本文采用自编小学生兴趣调查问卷,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扬州市梅岭小学120名三到六年级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兴趣情况。结果表明,小学生对各门学科兴趣在年级和性别上不存在差异;教师吸引力与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相关;学习兴趣与其学习成绩成正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与对待孩子态度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 标签: 小学生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 简介:该研究以103名二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运用教育实验方法探讨了在多媒体情境下,不同认知风格、英语水平儿童在不同教学控制策略下英语学习效果。结果发现:(1)英语水平较低学生,无论其认知风格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都是在教师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好于教师指导下学生控制策略;(2)英语水平较高且认知风格为场依存性学生,在教师指导学生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显著好于在教师控制策略下学习效果,而认知风格为场独立性学生在两种策略下学习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 标签: 教师控制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控制 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
  • 简介: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现象得到了中外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讨论.本文作者推测,中美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结构取向和深度取向差异,是导致他们表现出不同课堂行为反应一个原因.本研究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和课堂学习行为量表对281名中国大学生和206名美国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存在学习风格与课堂学习行为显著差异;学习风格结构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深度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构取向学习风格在文化组别与课堂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结构取向至少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之间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 标签: 课堂学习行为 学习风格 认知过程 中美比较研究
  • 简介:MHD问题是一个经典概率推理难题。该研究以67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问题情境即中奖情境与生存情境对MHD问题解决影响。结果表明:在生存情境下,被试MHD问题推理成绩显著优于中奖情境

  • 标签: MHD问题 问题情境 中奖情境 生存情境
  • 简介: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评价最高.不同年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对自我学习能力评价,在具体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 标签: 自身学习能力 评价 类型 中学生 学习动机 外部动机
  • 简介:<正>思维品质,也即思维智力品质,它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在个体身上表现。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一切机会去促使、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把培养良好思维品质作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突破口,就能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达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教育质量目的。在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着重培养思维品质是:思维敏捷性,思维灵活性,思维深刻性与思维独创性(简称“四性”)。下面就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四性”做法谈一些粗浅体会。

  • 标签: 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 敏捷性 学生思维 独创性 培养学生
  • 简介: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问卷、紧张性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坚韧性人格量表、心理痛楚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广东、河南、天津、北京等地1092名职业女性进行调查.建立有中介调节模型.考察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与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调节效应,以及心理痛楚在该调节模型中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累积情境风险可正向预测职业女性自杀意念;(2)坚韧性人格对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之间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该调节效应以心理痛楚为完全中介,即,心理痛楚是坚韧性人格调节累积情境风险和职业女性自杀意念关系中介变量.

  • 标签: 累积情境风险 坚韧性人格 心理痛楚 自杀意念 职业女性.
  • 简介:本研究以学习者拥有领域知识水平差异为基点,结合元认知监控手段,考察学习策略与程序性知识迁移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以揭发意义或价值、建立新旧知识信息间实质性联结解释策略对拥有高、低领域知识组被试具有明显促进问题解决作用;而以相似性为基础练习策略往往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是新旧知识间表面特征联结,因而程序化技能迁移范围不如前者。(2)在运用获得认知技能碰到阻碍时,解释策略不仅使高知组被试能够突破无关变量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低知组被试掌握规则缺陷。

  • 标签: 学习策略 程序性知识
  • 简介:采用权威量表对中学生学习态度和班级气氛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中学生班级气氛和学习态度总体处于均衡状态。初中生学习态度和班级气氛要好于高中生。初中生在班级气氛和学习态度上得分相关显著,高中生在班级气氛和学习态度上得分相关不显著。在维度水平上,初中生在班级气氛和学习态度各个维度上得分相关较高,大多都能达到显著水平,高中生在班级气氛和学习态度各个维度上相关较低,大多未能达到显著水平。

  • 标签: 中学生 学习态度 班级气氛 相关
  • 简介:本研究对122名本科生《心理统计学》课程学习经验进行调查,其结果为:(1)在该课程学习经验和考试成绩上男、女生差异显著,它表现在学习态度层面的有用性和成就态度,投入动机层面的自我投入上女生均优于男生;研究还发现,考分低则焦虑水平较高;(2)学习焦虑、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考试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其中学习焦虑与成绩呈负相关,学习态度、投入动机与成绩呈正相关;(3)学习焦虑,学习态度和投入动机均影响学习成绩。学习成绩不仅受到学习焦虑和投入动机直接影响,还受到学习态度等因素间接影响。

  • 标签: 学习态度 学习焦虑 学习经验 动机 学习成绩 考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