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明代道藏内有关文昌梓潼帝君的典籍作了述,分别考证它们的鸾降或编写年代、作者等,指出正文与序或附录情况各自不同;从道教文献学的角度侧重探讨宋元间梓潼神这种文化现象与道教的关系,并订正《道藏提要》相关条目的讹漏。

  • 标签: 道藏 考述 文昌 文化现象 文献学 道教
  • 简介:三士说始自世亲,或更早,但将其彰显并赋予它以道次第意义的却是阿底峡.此后,噶当和他派有缘大德补阿底峡之不足,充实或调整了三士修行内容.宗喀巴则集三士说之大成,力倡'共道'之说.继之而起的格鲁派后学著作不辍,又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三士说.

  • 标签: 三士说 藏传佛教 阿底峡 噶当派 格鲁派
  • 简介:道藏》是历代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所收典籍广泛,内容宏富,既有道教经典论著、科教方术、仙道史传,又包括了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诸子百家;既是道门研修的经典依据,也是研究传统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为道教宫观所珍藏。

  • 标签: 《中华道藏》 中国道教协会 传统文化 《正统道藏》 道教文化
  • 简介:道藏》卷帙浩繁,不仅集道教文献之大成,据元代《道藏尊经历代纲目》的说法,它还收有儒书、医书、阴阳、卜筮、诸子百家等著作。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荟萃,是古人留下的一笔文化遗产。

  • 标签: 《道藏》 道教文献 卜筮 诸子百家 阴阳 中华传统文化
  • 简介:<正>藏,含有“蕴蓄”、“储存”的意思。佛藏,也叫释藏,就是说蕴蓄着、储存着大量的佛教经典,因而又名大藏经或一切经。道藏,就是说蕴蓄着、储存着大量的道教经典。这里所说的佛藏、道藏,是指佛教经典的大汇刻和道教经典的大汇刻。

  • 标签: 道藏 佛藏 大藏经 佛教经典 道教经典 底本
  • 简介:道藏辑要》是编纂于清代的大型道教丛书。关于《道藏辑要》的初编,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系康熙年间彭定求所编,另一种说法则认为系嘉庆年间蒋元庭(名予蒲)所编。

  • 标签: 道藏 编纂 康熙年间 嘉庆年间 道教
  • 简介:1982年5月12日,上海市道教协会(筹)邀请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作了题为“《道藏》和李约瑟的道教研究”的首次知识讲座。今年是胡道老九十华诞,我们分二期编发这次讲座的全文,以志祝贺。

  • 标签: 道教研究 《道藏》 道教协会 李约瑟 知识讲座 先生
  • 简介:下面。我想谈谈国外研究道教的情况。我对道教并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怎么会搭着一点边呢?国外研究道教,有一部份学者是因为要研究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就是说中国受到西方科学影响。以前的中国固有的科学技术,国外学者称之为“中国的传统科学”。他们在研究中国传统科学的时候,发现中国的传统科学同道教是分不开的。要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就要研究中国的道教,这是外国学者的观点。我是研究祖国的科学技术史的,一开头我自己并没有想到要好好地去研究道教。如果我的专业是研究化学的,也许会早一些注意道教。我的专业是农业技术史,因此并没有对道教的书籍去进行研究。后来,看到国外凡是对中国科技史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对道教都有很深刻的研究。

  • 标签: 专业 祖国 中国传统科学 国外研究 化学 中国科技史
  • 简介:现存《道藏》(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中的中国哲学史史料极为丰富,既有间接史料,也有直接史料。现存《道藏》虽是明刻本,但其渊源出自北宋《政和道藏》,其中不少著作,版本古老,有的源于宋版,有的鲜见其它传本,极可珍贵。其中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分布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某些道经含有道教哲学内容;第二,某些道经引用或著录了含有哲学内容的诸子和儒、佛著作;第三,《老子》、《庄子》、《列子》、《亢仓子》、《文子》和《关尹子》被道教奉为真经,《黄帝阴符经》被奉为丹经。《道藏》收罗了这七部书的大量注释,其中有很多是哲学性的著作;第四,部分易学、数术著作,和上述七部书以外的部分哲学著作,也被纳入《道藏》。本文仅以后两种著作为例,

  • 标签: 《道藏》 中国哲学史 黄帝阴符经 道德真经 亢仓子 道教思想
  • 简介:中国道教协会于12月11日召开《中华续道藏》编纂工程专家论证会。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一司司长王健、副司长唐爱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中华道藏》。这是当代道教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中华道藏》主要是对明《道藏》进行整理,大量明代以后的道教典籍未予收录,大量流传于民间的道教经书和科仪文献亟待抢救、整理,而明《道藏》失收的明代以前的道教典籍也陆续在国内外的图书馆中被发现。因此,道教界和学术界希望编纂《中华续道藏》的呼声目益强烈。

  • 标签: 《中华道藏》 专家论证会 编纂 工程 中国道教协会 《道藏》
  • 简介:《悟真篇》作者及其时代《悟真篇》是道教内丹丹法主要经典,著录于《文献通考》、《宋史艺文志》及《四库全书》之中,著者为北宋张伯端,是继《周易参同契》之后的丹经。书中以诗词形式总结了宋代以前内丹的正

  • 标签: 悟真篇 丹法 参同契 内丹派 张伯端 阴符经
  • 简介:“城隍”一词,可分可合,“城”筑于地面的防御工事;“隍”挖地如沟而无蓄水者日:“隍”合二为一,乃为“城隍”神名。“城隍”之有祀所,据说最早的一所,是安徽芜湖的城隍祠建于三国东吴赤乌年间。赤乌是孙权的年号,安徽为魏吴分界,芜湖属吴,合肥属魏,《三国演义》有张辽大败孙权于此的记载,称之日

  • 标签: 城隍 纪信 道教 霍光 秦裕伯
  • 简介:本文以文献资料与主体访谈记录对应,考释常德维吾尔翦氏家族源流;陈明士族世家之政治抱负、经世致用之理念与家国使命感的沿袭性.论析族性族源认同与政治历史认同同存并重,质疑王明珂关于族源历史记忆的利益资源选择特性之论断.认为在中间圈、边缘圈内,当地土著、世居族体构成地方势力的核心圈居,此与族属历史通常吻合.主张边缘研究在承认文化传播、接触与融合所生成的文化同质或相似性的重要性时,需要认识从边缘看中心的意义及避免现代行政边界概念.

  • 标签: 汉地 维吾尔 翦氏 族源认同 边缘-核心
  • 简介:162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宣教士甘究士抵台,一方面为在台的荷兰人举行主礼拜,一方面向原住民传教。台湾基督教在1945年光复前只有台湾基督教长老会、真耶稣教会和台湾圣教会这三种教会,前两种教会与福建关系密切,影响大,台湾教会与日本关系密切。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福建 历史发展 台湾省 传播途径
  • 简介:十六国北朝时代,是敦煌莫高窟营建的第一个阶段,这期间,敦煌的艺术家们经过吸收西域传来的艺术风格,并结合汉晋以来的传统艺术,创造出了具有敦煌本地特点的佛像艺术。又在北朝后期受中原文化的冲击,而形成了新的时代特点。本文在对莫高窟早期佛像作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佛像的类型,从而探讨不同类型的来源等问题。

  • 标签: 佛像艺术 敦煌石窟 早期 十六国北朝 敦煌莫高窟 源流
  • 简介:本迹史观是古代诸多佛教史家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非常独特的佛教历史理论。在佛教本迹史观的视阈下,释迦牟尼佛本来在非常久远之前就已经发心、修行乃至成佛、度化众生、示现涅椠,其后经过无数次的示现,直到今人所知的释迦牟尼佛再次示现成佛,在世间建立佛教,弘传佛法,由此说明佛教的历史极其久远;随着传播地域和时间的推移,佛教生存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佛教的面貌也不断改变,佛教的法运兴衰交替,这一切都属于无常之迹,与佛教所说湛然常存的的真理并不矛盾,而无常之迹恰是湛然常存之理的显现和证明;佛教历史之迹尽管错综复杂,头绪繁多,无非是佛法理本的显现,绳之本迹史观,佛教历史可谓理事相合、体用兼备、权实相摄,整然有序。

  • 标签: 本迹史观 佛教史家 高僧传 无常
  • 简介:<正>中国炼丹术成就很大,起源最早。国内外化学史家已经研究很多了,而且正在继续深入研究着。作为中国炼丹术的从事者,即中国古代原化学家——炼丹家,从人物方面加以研究,是不够的。少数著名炼丹家,如魏伯阳、葛洪、陶弘景等,也还没有成型的传记性文体出现过,而为数众多的炼丹家是佚名的,因此对于狐刚子、左慈、陈少微、张果等知名人物,进

  • 标签: 洞经 丹砂 品第 马牙 石盐 《新唐书》
  • 简介:赵逵夫在2007年第4期《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文章《论老子重生思想的源流与道教思想的孕育》。作者认为,《老子》一书中的重生思想上承容成子,而下开杨朱、秦失、南郭子綦一派。据杨朱、秦失等本是秦人。春秋战国之时中原一带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秦地相对稳定,故一些避世之士向秦地流徙。这当中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和旧贵族对西周时代相对安定社会的憧憬。《汉书·地理志》中对秦地的评说,着实反映了秦汉以前人的普遍看法。

  • 标签: 《老子》 道教思想 源流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