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肝移植历经近60年的发展,手术技术日臻完善,但目前术后排斥反应仍然是制约移植物和患者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之一。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是器官移植术后的最理想状态,而肝脏作为免疫豁免器官,也最容易诱导出免疫耐受状态。目前大量的试验研究已经证实免疫耐受与肝移植术后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有关,但实现临床转化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目前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阐释其可能机制和诱导方法。

  • 标签: 肝移植 免疫耐受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 264.7的趋化作用,以及β2-糖蛋白Ⅰ(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VEGF组、VEGF+β2-GP组、VEGF+SB203580(p38抑制剂)组、β2-GP组。Transwell实验观察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ELISA检测β2-GP对VEGF诱导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IL)-8以及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β(MIP-1β)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β2-GP对VEGF干预下巨噬细胞VEGF受体1(VEGFR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迁移的数量增加(t=22.089,P<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和VEGF+SB203580组巨噬细胞迁移明显降低(t=22.687、63.625,P均<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趋化因子MCP-1、IL-8及MIP-1β的分泌增加(t=3.339、11.140、2.254,P均<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和VEGF+SB203580组抑制VEGF诱导的3种趋化因子的分泌减少(t=3.148、2.402、2.798、6.754、4.459、5.528,P均<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VEGF组巨噬细胞VEGFR1的表达及p38MAPK通路的磷酸化程度增加(t=5.161,P<0.05);与VEGF组相比,VEGF+β2-GP组巨噬细胞VEGFR1表达及p38MAPK通路的磷酸化程度降低(t=4.965,P<0.05)。结论VEGF通过促进巨噬细胞VEGFR1表达,活化p38MAPK,促进巨噬细胞的迁移以及趋化因子MCP-1、IL-8、MIP-1β的分泌;β2-GP可抑制VEGFR1的表达,部分抑制p38MAPK磷酸化,从而抑制VEGF诱导的巨噬细胞迁移及趋化因子分泌。

  • 标签: β2-糖蛋白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巨噬细胞 糖尿病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在诱导HeLa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eLa肿瘤细胞根据超声干预强度分为阴性对照组(切断电源后给予假的超声干预)和0.5、1.3、2.0 W/cm2超声干预组,分别通过MTT实验测定细胞活力、存活率,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细胞凋亡实验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ROS含量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spase-12、survivin和内参蛋白β-actin的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个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Dunnet-t检验。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0.5、1.3、2.0 W/ cm2超声干预组的HeLa肿瘤细胞活力[(99.23±1.56)﹪比(80.52±1.72)﹪、(54.31±1.69)﹪(27.75±1.26)﹪]、细胞存活率[(99.91±1.51)﹪比(76.69±1.92)﹪、(52.57±1.63)﹪、(29.81±1.22)﹪]、survivin蛋白表达(51.19±0.21比43.46±0.34、25.28±0.29、18.32±0.3)均降低,ROS含量(11.21±0.45比24.34±1.23、38.26±2.47、52.18±1.56),细胞凋亡率[(4.23±1.21)﹪比(24.16±1.91)﹪、(48.34±1.66)﹪、(70.27±0.98)﹪]、caspase-12蛋白表达(13.05±0.21比20.23±0.19、33.17±0.32、41.52±0.21)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可能通过诱导HeLa肿瘤细胞中caspase-12蛋白表达增加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减少而使HeLa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Caspase-12 Survivin 低强度超声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子宫颈癌
  • 简介:摘要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monokine induced by interferon-γ,MIG)是一种由干扰素-γ诱导的T细胞趋化因子,在多种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MIG在组织中高表达和血清中高水平。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患者中,在IFN-γ和TNF-α的共同影响下,眼眶成纤维细胞(orbital fibroblasts,OF)和前脂肪细胞分泌MIG。TAO的活动性与循环MIG的存在有关,眼眶炎症的活动,至少可以部分通过MIG浓度的增加来反映。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与对照组和TAO患者的基准值相比,MIG浓度显著降低。由于目前TAO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所以需要继续研究TAO发病机制中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国际眼科纵览,2020, 44: 362-365)

  • 标签: 干扰素-γ诱导的单核因子 甲状腺相关眼病 自身免疫
  • 简介:摘要铝可引起神经细胞死亡,产生神经毒性并最终导致机体学习及认知功能障碍。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程序性细胞死亡(PCD)作为细胞的一种基本生物学现象,在去除不需要或异常细胞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调控异常与神经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本综述总结铝对神经细胞凋亡、自噬及程序性坏死等PCD的影响,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生机制的探讨提供一定的线索。

  • 标签: 神经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4月— 2017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1例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9~60岁[(44.1±5.8)岁]。初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Ⅳ型1例,Ⅴ型14例,Ⅵ型6例。感染时间:<3周3例,3~10周12例,>10周6例。所有患者采用清创后骨缺损区放置骨水泥的膜诱导技术分两期进行手术;Ⅰ期去除内固定并彻底清创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与内固定钢板;Ⅱ期行植骨骨重建。记录感染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评估感染控制、骨缺损愈合及并发症等情况;以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获随访12~62个月,平均23.5个月。Ⅰ期术前感染指标与Ⅱ期术后3个月相比,WBC由术前(10.6±2.3)×109/L降至(6.7±3.5)×109/L,ESR由术前(26.0±5.3)mm/h降至(12.1±4.3)mm/h,CRP由术前(10.0±1.5)mg/L降至(5.8±1.0)mg/L(P均<0.05)。17例患者Ⅰ期术后感染控制,4例出现感染复发,予以再次Ⅰ期清创,随访期内再无复发;2例因Ⅰ期清创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予以局部皮瓣转移术覆盖伤口;2例行膝关节融合术,无一例截肢。21例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随访期内均达到临床骨愈合标准。1例患者出现取骨区感染。无骨不连、感染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感染时间<3周及3~10周患者ROM由术前(95.2±10.4)°和(85.7±11.5)°提升至(120.2±10.5)°和(98.6±12.2)°(P<0.01),而感染时间>10周患者无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5.6±8.2)分提高至术后(82.0±6.6)分(P<0.01)。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感染,可有效控制感染,实现临床骨性愈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胫骨骨折 感染 膜诱导技术
  • 简介:摘要:近几年,正面教育纷纷走入全国中小学生的课堂并获得极大的反响,它主张既倡导既不娇纵学生,也不惩罚学生,坚持和善而坚定的教育管理模式。它为老师提供众多有效的工具为之使用。这样的教育理念能够使学生获得归属感与价值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自律性。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四年级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问题的案例来谈论如何用启发式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 标签: 正面教育 小学英语课堂 启发式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教学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应用广泛,启发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手段,教师起到辅助、指导作用,有效的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教学弊端。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巧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巧用
  • 简介:摘要:在传统的生物课堂中,教师只需要照本宣科的把所有知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将过程、结果全部展示出来,让学生采取被动记忆的方式学会。本文提出了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建议以兴趣作为驱动力实现自主学习、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促进自主学习、采取情境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

  • 标签: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自主学习 实验
  • 简介:摘 要:历史是一门启迪学生智慧的学科。许多学生觉得历史枯燥,要背的东西很多,考试的内容杂,潜意识里就抗拒学习历史。但实际上,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以史为鉴,从各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中获取相关的历史经验,丰富见识。这是素质教育下的新教学理念,而不是应试教育下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答题。案例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如何运用好这种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就需要教师对它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

  • 标签: 案例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中学历史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现代中国,伴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的国家战略的不断出台,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开始被重视起来,教师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革新教育理念才能达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听课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就是学校教师们在不断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启发式教学即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本课题主要是在教师的课堂实践基础上对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希望在教育教学上能给予读者参考。

  • 标签: 启发性 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 课堂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国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本文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来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 标签: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高中生物既是初中生物的升级,又是接受大学生物学习的准备阶段,还是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不断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确保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促进高中学生生物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成为高中生物教学必须要加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切实解决的现实问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普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已成为学校教学发展的核心目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不足之处,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更为和谐,而且还让很多难题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使得学习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基于此,加强对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途径的研究,更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文章主要研究我国高中生物教师在启发式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策略,为高中生物教师在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提出教育改革迎新的 背景下 ,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符合我国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发展逐渐多样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朝着更多样更丰富更全面的方向发展。生物不像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大部分还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所以有很多学生会觉得生物,学起来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然而,启发式教学刚好弥补了这一大缺陷,启发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 多角度看待问题,并且从深处发现生物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本文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深入分析,希望对从事该方面的工作有较大帮助。

  • 标签: 高中生物 启发式教学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教师们高度关注的课题。由于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使学生在轻松喻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因此,该教学方法得到了教师们的关注。启发式教育主要是把启发学生思维能力当做教育的核心理念,并且以培养合作探究和自主创新的高素质人才作为最终教学目的。

  • 标签: 启发式教学 兴趣 引导
  • 简介:摘要:新课程改革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提升,启发式教学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碾压众多教学方法,辅助教师落实新课改理念,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率。中职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之时,可将其有效运用到生物教学过程当中,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相长”、双向“互利式”课堂,借以提升生物教学效率。在本文中,笔者就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中职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 标签: 启发式教学 生物教学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历史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对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当前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价值。初中历史课程是培养学生历史知识、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础阶段,在学生历史知识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不是向学生输出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因此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 标签: 启发式教学 初中历史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