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感染控制中预见性护理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为研究对象,样本量70例,随机分为对照、观察组,随机分两组,均为35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联合预见性护理,分析组间护理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较低,但组间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在重症医学科感染控制中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理想,值得研究。

  • 标签: 预见性 重症医学科 感染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建立完善的、可行性的教学方法,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实习生,提高我科的教学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结合护理部的实习生带教计划制订科室相对完善的、可行性的带教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PBL、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跟人跟班、一对一施教,双向评价管理。结果:运用规范化管理措施管理护理实习生,既提升了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严谨性,又提高了教学满意度。结论: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我科临床教学管理质量。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护理实习生 规范化带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对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涉及样本:就诊本院的肝癌患者,合计40例,涉及时间2021年03月-2022年11月,涉及组别辨识法:系统住院先后数字等量分配法,对照组资料库(20例,配合常规服务模式),观察组资料库(20例,配合多学科协作模式)。比照不同服务模式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康复、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数值、生活质量获取值比较对照组结果更为优P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 肝癌 术后康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取多学科协作管理防控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MDRO)的效果。方法:抽取126例(2019年1月-2022年6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节点进行分组,开展多学科协作管理前(2019年1月-2020年9月)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开展多学科协作管理后(2020年10月-2022年6月)的63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防控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非重复株)MDRO的检出率、IUC患者(非重复株)MDRO感染率均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且该组患者经多学科协作管理后的防控措施依从性比对照组患者好(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管理用于医院多重耐药菌的防控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MDOR的检出和感染率并且有利于提高感染防控依从性。

  • 标签: 多学科 协作管理 多重耐药菌 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重症医学科不同置管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医院重症医学科接收72例住院者,综合分析患者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不同置管者的基本情况,利用生存分析方式,揭示不同置管者感染生存时间,分析相关风险因素。结果:使用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0,4.7)、1.0(0,4.8)、1.4(0,5.1);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机使用为重症医学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高龄群体进行干预,控制呼吸机的使用是有效降低重症医学科不同置管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置管 多重耐药菌感染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患者多伴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以及哮喘等症状。另外,肺癌也是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中的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年龄较高,潜在风险更高。因此,临床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意义重大,不仅能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还尽可能避免由于技术缺陷、护理分配差错导致的不利影响。

  • 标签: 风险管理 护理管理 影响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加以防范之后,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加以观察和对比,评价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原呼吸内科)所有所收治的患者群体之中,选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抽取70例加以对比对照研究,将之前没有进行安全分析和防范的常规护理的群体设定为对照组,而选择现阶段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防范干预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干预方法和阶段方面的差异之处。对两组分别开展护理之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加以对比,分析有关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等方面情况。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的对比可以发现的是,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但相比之下护理满意度评分有效提高(P<0.05),临床干预成效要更加满意一些。结论:临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收治患者仍然面临着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他需要对相应的问题充分认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相应的干预方案,注重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促进患者健康情况的优化,并不断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的人文性。

  • 标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护理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持续深入以及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持续推动,病案人员逐步地由幕后走到台前,病历档案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医院经过整合院内资源、成立病案多学科专业团队管理办公室,以及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考核制度、加强全程质控和奖惩机制等措施。积极探索病历档案多学科专业团队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病历档案专业发展和医院现代化管理。

  • 标签:    多学科协作模式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病历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ESE疼痛管理模式在运动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运动医学科收治的运动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ESE疼痛管理,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且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均相较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ESE疼痛管理模式在运动医学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疼痛感明显下降,且机体能力逐渐恢复,更好地提升了生活质量。患者对于该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更高,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ESE疼痛管理模式 运动医学科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52例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完成分组。其中,参照组26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研究组26例实施舒适护理。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着极为确切的效果,可以有效避免其出现并发症,并显著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气管插管 舒适护理 护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病学科临床带教教学过程中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根据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9月的期间的32人肾病学科本科室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两组各16名;对研究者的实习生采用PBL教学法进行教授,传统教学组的实习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结果。结果:传统教学组的实习生在病历分析考试成绩及五项能力自我评定比PBL教学组低,P

  • 标签: PBL教学法 临床带教 肾病学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症医学科患者护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重症的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两组重症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重症医学科 应用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门诊护理中护患沟通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双盲法对本院门诊在2020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患儿进行分组,各 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患儿的护理工作,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对患儿采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依从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通过应用护患沟通艺术进行小儿门诊的护理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同时对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也有着重要帮助,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不断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门诊护理 护患沟通艺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俗话说食品在人民生活中占第一位,食品安全是食品中的第一位,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菜,因为中国菜更注重菜肴的健康。此外,中国菜的颜色和造型艺术使其具有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涌向中国菜。本文主要分析了菜肴的色彩和造型艺术,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建议。

  • 标签: 中式烹调 菜品色彩 造型艺术 方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艺术在门诊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本院门诊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护患沟通艺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优(P

  • 标签: 护患沟通艺术 门诊 小儿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中医传统治疗技术的认识不断深入,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现代医学体系中,中医药的地位仍相对较低,中医优势治疗技术缺乏专门的学科体系支撑。本文探讨建立中医优势治疗技术学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提升中医优势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 标签: 中医优势治疗技术 学科建设 传承 创新 医学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参加孕产期母儿心脏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会诊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参加北部战区总医院孕产期母儿心脏病MDT会诊的162例女性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其中120例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妇产科及心外科持续随访和接受手术,其余42例转至当地医院继续诊治。纳入研究的12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年龄(29.47±4.54)岁,年龄范围为19~47岁,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心脏病的疾病种类、心功能分级、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分娩结局等。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为58.3%(70/120),无心脏结构异常的心律失常为30.0%(36/120),瓣膜性心脏病为8.4%(10/120),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为1.7%(2/1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为0.8%(1/120),围产期心肌病为0.8%(1/120)。心功能Ⅰ级为67.5%(81/120),Ⅱ级为19.1%(23/120),Ⅲ级为6.7%(8/120),Ⅳ级为6.7%(8/120)。心脏病妊娠风险分级Ⅰ级为23.3%(28/120),Ⅱ级为45.8%(55/120),Ⅲ级为14.2%(17/120),Ⅳ级为10.8%(13/120),Ⅴ级为5.9%(7/120)。活产为89.2%(107/120),发生医源性胎儿丢失为10.8%(13/120)。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要早治疗、早诊断、早干预,多学科诊疗模式覆盖孕前评估、孕期监测、产时及产后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母儿安全。

  • 标签: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妊娠 心脏病 分娩
  • 简介:摘要我国临床教学发展迅速,体验式教学、基于问题学习、基于案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其中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工作中。本文从MDT模式的概念出发,综述了其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实施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以期为我国开展MDT模式临床护理实践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

  • 标签: 护理教育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湖北医药学院从医学教育整体考虑,依据课程思政的整体要求与标准,以基础医学学科群为切入点,重塑"三维度"基础医学课程思政目标,建设了"六视角"同质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课程思政元素库,搭建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四线、四结"整合衔接的立体化实现途径,实现了"五育融合"整合式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9—2021学年调研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对该体系表示认可和接受,超过70%的学生认为该体系对专业课程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医学学科群课程思政体系的实施是对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探索,可以为医学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 标签: 基础医学 学科群 课程思政 价值塑造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