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其肺功能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3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各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及对眼压变化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小梁切除术,研究组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压、治疗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视力情况、眼压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次试验当中,对于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青光眼 眼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的麻醉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吸复合全麻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和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药物芬太尼使用量、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1h、6h、12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疗效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和加快药物起效时间,还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胸椎旁神经阻滞 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9年03月-2021年03月本院纳入的70例手术患儿展开研究,并将其分为参照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和观察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比较应用成效。结果 参照组Ramsay 镇静评分高于观察组;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71%,观察组为5.71%,差异显著(P

  • 标签: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 小儿麻醉维持 喉罩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借助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修复体对颧眶-上颌复合体骨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重建,为临床颌面部复杂骨缺损修复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颧眶-上颌复合体骨缺损患者5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8~53岁。计算机辅助设计两种个性化修复体(以颞骨、鼻骨及颧额为固定端),两种修复体其他部位设计相同,仅眶底延伸部分长度不一致;设计一: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9~10 mm;设计二:由眶下缘向眶内延伸10~15 mm。采用钛合金粉末三维打印两种修复体。获取两种修复体实物的三维扫描数据,在UG12.0软件中拟合,分析两种修复体的匹配度。术中对两种修复体对颧眶-上颌复合体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效果进行对比评估,并根据修复体适配情况选择植入。结果三维打印制备的修复体可有效进行颧眶-上颌复合体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术中验证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偏移误差为2~3 mm;软件拟合结果显示,两种修复体固定端误差范围约为1 mm。对5例患者均选择设计一修复体进行植入,术后即刻患者面部外形得到有效恢复。结论三维打印个性化修复体修复颧眶-上颌复合体骨缺损效果良好,但针对多突起复杂结构的设计和制备,需考虑多种因素对最终修复体效果的影响。

  • 标签: 骨重建 颌面假体 颧骨 眼眶 上颌骨 三维打印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PD)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发病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反应以及钙稳态失衡有关。近年来,PD与Ca2+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钙稳态失衡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导致PD。细胞内Ca2+水平取决于钙库操纵性钙内流(SOCE),而SOCE由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Orai1)、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相互作用组成的功能复合体调节。常见的PD神经毒素可通过降低Orai1-STIM1-TRPC1复合体功能,损伤SOCE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Orai1-STIM1-TRPC1复合体可能通过作用于小胶质细胞以及内质网调控神经炎症、自噬现象以影响PD的发生发展。因此恢复Orai1-STIM1-TRPC1复合体表达及功能,维持钙稳态可能成为PD的有效治疗靶点。

  • 标签: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调节分子1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 钙库操纵性钙内流 帕金森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在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收治的26例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5~61岁[(31.6±12.5)岁]。合并骨折10例,跖跗关节脱位3例,骨缺损9例,肌腱损伤5例,韧带损伤3例。前足复合组织缺损处理方法:软组织缺损均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面积6.0 cm×3.5 cm~26.5 cm×10.0 cm;骨缺损根据创面条件分别采用Ⅰ期植骨修复或抗生素骨水泥占位膜诱导后Ⅱ期植骨修复;趾长伸肌腱损伤采用直接缝合或肌腱转位修复;跖跗韧带损伤Ⅰ期缝合修复。术后2周内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术后1,3,6,12个月至末次随访观察骨折愈合、骨缺损修复、软组织修复后足部外形美观及供区愈合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0.5±4.6)个月]。皮瓣均成活,骨折均愈合,骨缺损得到修复。皮瓣质地良好,其中Ⅰ期修薄皮瓣11例,术后3~6个月Ⅱ期修薄15例。供区愈合好,仅遗留线性瘢痕。1例出现静脉危象,经急诊手术探查后成活;3例皮瓣局部感染,经清创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后痊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为54~94分[(76.6±10.4)分],与术前11~51分[(27.2±1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5例,良11例,可10例,优良率为62%。结论对于前足损伤伴复合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同期联合多种技术治疗骨缺损及肌腱韧带损伤,皮瓣外观满意,供区外形美观,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足损伤 外科皮瓣 软组织损伤
  • 简介:摘要脓毒症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的临床危重症,无氧糖酵解在脓毒症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HC)是脓毒症时机体损伤的调节因子,PDHC的去磷酸化或去乙酰化可上调其活性,使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促进乙酰辅酶A(CoA)的生成及氧化磷酸化的进程。PDHC的活化参与调节脓毒症时乳酸的平衡、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能量代谢,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多种药物可通过上调PDHC的活性来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包括二氯乙酸盐(DCA)、维生素B1、米力农、肿瘤坏死因子结合蛋白和环丙沙星等。本文通过对PDHC及其信号通路在脓毒症代谢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脓毒症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脓毒症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代谢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0~49岁;其中末节指骨中远段缺损,甲床缺损,伴少许指端或(和)甲床侧方软组织缺损,骨缺损长度0.6~1.7 cm。采用游离趾末节中远段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拇指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趾皮瓣供区直接缝合,人工真皮修复趾甲床供区。术后每隔1个月随访1次,骨折愈合后每隔2~4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再造拇指、供区趾外形及甲板外观,再造拇指功能;X线片评价再造拇指指骨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感染、骨吸收及骨不连情况;再造拇指及供区趾有无应力性骨折,患足跑步、行走功能有无影响。结果本组19例再造指体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26个月。再造拇指外形与健侧拇指外形相似,再造拇指甲板与健侧拇指甲板外形接近;所有患者X线片示指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个月,无骨质吸收、感染和骨不连。手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19例均为优;供区趾甲板与健侧甲板外形接近,供区趾及再造拇指无应力性骨折发生。结论趾末节冠状面截骨的甲骨皮瓣再造末节背侧甲根以远复合组织缺损拇指,既能恢复再造拇指的外形及功能,又能保留供区趾的外形及功能,是一种修复该类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拇指 再造 甲皮瓣 截骨
  • 简介:摘要患儿 男,7日龄,因“少食、少哭、少动7 d”于2020年12月就诊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以严重肌张力低下、强直-失张力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示血浆甘氨酸水平升高,脑电图示爆发抑制,头颅磁共振示胼胝体细小。经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证实该患儿GLDC基因存在 c.395C>A(p.S132X)及c.2182G>A(p.G728R)复合杂合变异,诊断为经典型非酮症性高甘氨酸血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超声(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介导复合技术在几种特殊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间大连市儿童医院心外科采用TEE引导下复合技术治疗的29例特殊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冠状动脉-右室瘘患儿2例、新生儿肺动脉瓣重度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CPS)患儿17例、新生儿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ulmonary arte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患儿10例。所有患儿术中采用TEE即刻评估手术疗效,并于出院后门诊复查胸部X线片、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患儿封堵顺利,无残余分流。1例CPS患儿行球囊扩张导致右室流出道撕裂中转为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另外16例CPS患儿球囊扩张后即刻肺动脉瓣跨瓣压差由术前的(108.3±16.6)mmHg降至(33.7±11.4)mmHg,右室收缩压由术前的(119.7±16.3)mmHg降至(45.2±10.5)mmHg,右室压力与主动脉压力比值由术前的1.6±0.3降至0.8±0.2,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10例新生儿PA/IVS中,有1例在院内死于肺部严重感染;另9例患儿平均血氧饱和度升至87.5%,平均右室收缩压降至49 mmHg,平均肺动脉瓣跨瓣压为28 mmHg。27例患儿随访至今,各项复查结果良好,预后满意。结论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TEE介导复合技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经食管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骨皮瓣游离移植重建部分手指指体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7月-2020年1月,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嵌合骨皮瓣游离转移重建手指复合组织缺损9例,术中切取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横纹皮瓣和桡骨远端骨瓣,皮瓣面积2.0 cm×4.0 cm~3.0 cm×6.5 cm,骨瓣长度1.5~2.5 cm。术后半年内每月于门诊随访,半年后通过微信随访。结果本组9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嵌合骨皮瓣均成活良好;骨瓣平均愈合时间1.7个月;重建手指长度平均2.4(1.8~3.0)cm;患指外观恢复良好;供区瘢痕轻微;术后6个月皮瓣TPD平均为6.6 (5.3~8.6) mm,末次随访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功能:优7例,良1例,中1例。结论以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游离嵌合骨皮瓣,可同时重建手指软组织和骨缺损,恢复患指功能及长度,改善患指功能及外观,供区损伤较小,是手指指体重建的简便方法。

  • 标签: 桡动脉掌浅支 嵌合骨皮瓣 指损伤 重建
  • 作者: 郑洋洋 刘毅 郭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 730030 郑洋洋现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烧伤科,兰州 73001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外科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普通外科 730030
  • 简介:摘要脱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支持细胞的附着和增殖,被广泛应用于脂肪组织工程中,并逐渐成为再生医学的研究热点。但其存在力学性能较差,缺乏可调性等缺点。研究者们将脱细胞脂肪组织与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了具有更好的力学和生物性能的复合水凝胶,改善了单纯水凝胶的机械性能、降解性能和诱导成脂性。该文对复合脱细胞脂肪组织水凝胶的类型、制作过程、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复合水凝胶提供参考。

  • 标签: 细胞外基质 脱细胞脂肪组织 复合水凝胶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 微创内镜逆行手术技术使相当一部分胆胰疾病患者避免了常规的开腹手术。虽然内镜术前常规予患者注射安定,但操作过程中常会产生较剧烈的痛苦,使患者无法耐受,因而无法充分体现微创技术的优越性。本研究在于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取石术(EST)的麻醉效果及其临床实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选时间为2019年1月份至2021月2份,研究者为我院产科收诊的150例产妇,分组和治疗方式:收诊先后次序分为三组即A组(50例,腰麻液为罗哌卡因2mg复合舒芬太尼4µg)、B组(50例,腰麻液为罗哌卡因3mg复合舒芬太尼4µg)、C组(50例,腰麻液为罗哌卡因4mg复合舒芬太尼4µg),三组产妇在腰麻给药30min后,均连接相同浓度和剂量的硬膜外自控电子镇痛泵,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①在VAS评分方面、总产程方面、活跃期方面B组略优于C组和A组,但三组互比差异微小(P>0.05);②在镇痛起效用时方面C组显著优于B组和A组,与A组比较(P<0.05);③感觉阻滞平面方面、在PCA用药量方面、给药次数方面B组均优于C组优于A组,但A组和B组以及A组和C组互比(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中3mg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4µg的镇痛效果更加,优势更加明显,值得借鉴。

  • 标签: 不同剂量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腰硬联合麻醉 分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鼻给予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推注应用于小儿两部位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两个部位(中途需搬动患儿1次,时间>45 min)MRI检查的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2 μg/kg组(D2组)和右美托咪定3 μg/kg组(D3组)。MRI检查前20 min用注射器经鼻给予D2组患儿Dex(原液)2 μg/kg,D3组给予3 μg/kg。诱导时所有患儿均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的方法给予丙泊酚,每次1 mg/kg,直至达到入室镇静标准(Ramsay镇静评分5~6分)。记录并观察所有患儿给予Dex前(T0)、给予Dex 10 min(T1)、给予Dex 20 min(T2)、诱导毕(T3)、检查中(T4)、检查毕(T5)、苏醒时(T6)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诱导和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体动、呼吸抑制、SpO2下降等)的发生情况;记录检查过程中两组患儿丙泊酚的使用情况及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等,观察并记录苏醒期躁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MAP和SpO2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两组患儿T3时心率均明显减慢(P=0.01),其余各时点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过程中D3组无患儿出现体动,D2组有7例患儿出现体动(P<0.01),两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儿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D3组明显长于D2组(P=0.01),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两组均为10%。结论3 μg/kg Dex在小儿两部位MRI检查前20 min经鼻滴注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推注可明显减少检查中体动的发生,提高此类检查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儿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卵母细胞成熟停滞的遗传学病因。方法收集2018年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一对患有原发性不孕症的姐妹的临床资料。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患者做全基因组测序,检测到PATL2基因的两个突变位点。然后对该家庭中所有成员和健康人的两个突变位点附近区域扩增并进行一代测序验证。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结果这对姐妹中鉴定了PATL2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一个错义突变(p.V260M)和一个剪接突变(p.R75Vfs*21),这两个突变已经被报道过。这两个突变都通过引起mRNA异常剪接导致基因功能异常。结论本案例验证了PATL2基因突变与人卵母细胞成熟停滞之间的相关性,并为卵母细胞和胚胎的质量评价提供分子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卵母细胞成熟停滞 PATL2基因 突变 不孕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等比重腰麻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排尿时间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9年03月--2019年09月间,在腰麻下行肛肠类短小手术的患者,运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B组:布比卡因15mg+脑脊液=3ml;BF1组:布比卡因15mg+芬太尼12.5μg+脑脊液=3ml;BF2组:布比卡因15mg+芬太尼25μg+脑脊液=3ml;BF3组:布比卡因15mg+芬太尼50μg+脑脊液=3ml。并对四组患者使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比患者各平面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及术毕超声下膀胱残余尿量及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结果 B组的各平面感觉阻滞消退时间及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低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芬太尼 布比卡因 术后排尿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复合树脂充填治疗的价值。方法: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口腔科 2019.5-2020.6内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67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观察修 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达97.0%,明显比85.7%的对照组高,P<0.05。经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齿出血、牙龈指数较低,牙齿咬合力评分较高,观察组患者牙齿出血、牙龈指数较低,牙齿咬合力评分较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 论:对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治疗,建议采纳复合树脂充填方式,可有效提升修复成功率并改善牙齿咀嚼功能。

  • 标签: 复合树脂 充填治疗 后牙牙体缺损 咀嚼功能 修复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于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本院进行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进行,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各30例。其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为参照组,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为研究组,比较治疗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用药前患者的心率及动脉压无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变化程度更高,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方面研究组更低,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患者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效果较好,对患者不良影响小,有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癌射频消融术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 右美托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