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在妊高症(PIH)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宿迁市中医院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PIH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硫酸镁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使用硫酸镁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硝苯地平,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别使用循环酶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和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且随着PIH的分级增高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cy和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重度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Hcy和CR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治疗,可在临床范围内推广使用。

  • 标签: 妊高症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同型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拉莫德对血清免疫球蛋白G升高的类风湿关节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IgG滴度分为IgG升高组和IgG未升高组。比较实验室指标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IgG升高组的实验室指标变化高于IgG未升高组,(P

  • 标签: 艾拉莫德 血清免疫球蛋白G 类风湿关节炎 安全
  • 简介: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清白蛋白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70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依随访结果分为A组(良性反弹组,32例),B组(生化复发组,12例),C组(疗效稳定组,26例)。比较三组PSA的变化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16.5±1.3)个月,且65.6%(21/32)出现于14~27周;B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后开始升高时间发生在术后(29.7±2.2)个月;C组复查血PSA降至最低值时后长期保持稳定。治疗时患者年龄是良性反弹的危险因素(OR=0.802,P=0.0025〈0.01)。结论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列腺癌术后监测血PSA变化有助于临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

  • 标签: 前列腺癌 125I粒子植入 前列腺特异抗原 超声引导
  • 简介:目的:为了检测大鼠血液中微量睾酮的含量,研究正常大鼠血清睾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实验性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BECKMANCOULTERAccessImmunoassaySystem)及配套的睾酮试剂盒测定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结果:(1)430只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为(4.64±2.48)ng/mL.(2)不同采血方式在相同时间点采血测定的大鼠血清睾酮含量存在差异.(3)以玻璃毛细管球后静脉丛间隔4h连续多次采血可使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以8h下降最为明显.(4)24h内大鼠的血清睾酮含量存在昼夜节律,8:30的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高于20:30.结论:正常大鼠的血清睾酮水平差异较大,分布范围较宽.不同采血方式、不同采血时间及反复多次采血对大鼠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较大.上述因素可能是激素测定数据波动较大的主要原因.本实验结果为选择合适的采血方式及适当的采血时间提供参考.

  • 标签: 采血方式 睾酮含量 正常范围 动态变化
  • 简介:临床上判断。肾功能的指标较多,目前通常以尿素氮(BUN)、肌酐(Cr)、作为判断指标肾功能试验较为常见,但BUN、Cr在。肾功能损害早期往往不一定增高,并不能如实反映。肾脏改变程度,为此,我们通过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探讨其对。肾病尤其是小儿早期。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诊断 Β2-MG 血清 早期肾病 BUN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血清CRP与cTnl检验中,联合诊断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在本院选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件本院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为检测,对发病时间将患者随机分类A组、B组,A组在发病时间少于4小时是40例,B组在发病时间中5-9小时中40例,同时健康体检中20人是健康组,其检验的全部人进行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在三组中相对的血清CRP、cTnI水平变化状况和阳性检验率.结果:在B组中中血清CRP、cTnI水平改变状况相比明显高于A组和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中血清CRP、cTnI水平改变状况和健康组相比较高,更有统计学意义.血清中CRP联合cTnI检测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测率较高,A组、B组中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RP联合cTnI检验判断急性心肌梗死中阳性检验率较高,其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好处,针对患者的病情在对症治疗中取得了珍贵的时间.【关键词】血清,CRP,cTnl检验,联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应用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常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生命与健康,其发病机理尚无定论。Zn、Cu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基团、辅助因子,在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孕期进展,孕妇血清Zn值下降,铜值升高,从而Cu/Zn比值升高,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改变。妊高征时,这种改变是否更为明显而异于正常妊娠,值

  • 标签: 孕妇血清 Ca含量 CU Zn 正常妊娠 重度妊高征
  • 简介:高热惊厥是一种与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为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脑内某些物质的改变以及免疫遗传因素有关。有报道认为发热性惊厥小儿血清钠浓度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阐明二者的关系,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2年10月对收治的50例高热惊厥患儿血清钠水平进行测定,报道如下。

  • 标签: 高热惊厥 血清钠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资料 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头孢曲松 钠 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 50 例早期梅毒血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取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 240 万 U 肌注 qw×3 复治;治疗组采取头孢曲松 钠 进行治疗,头孢曲松 钠 1.0 静脉滴注, qd×15 复治。将两组患者复治后第 3 、 6 个月均复查 RPR 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复治后 6 个月,治疗组痊愈 24 例,痊愈率为 96.00% ,对照组痊愈 19 例,痊愈率为 76.00%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χ 2 =4.452 , P<0.05) 。治疗组未见复发,对照组复发 1 例,无统计学意义。 (χ 2 =4.452 , P<0.05) 。结论 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头孢曲松 钠 优于苄星青霉素,机理可能缘于两者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差异。

  • 标签: 头孢曲松 苄星青霉素 早期梅毒 血清固定
  • 简介:目的研究养阴药物麦冬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剂量麦冬给家兔灌胃给药,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药3d后,取免血分离血清。将血清作用于HUVEC测定其MAD和SOD水平。内毒素作用于HUVEC致细胞凋亡模型,然后加入麦冬血清或正常血清观察活细胞,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数。结果麦冬药血清作用于HUVEC后MDA由8.82下降至6.29。SOD由192.3U上升至200.82U。细胞方面,活细胞数目上升,而凋亡至和死亡细胞数下降。结论麦冬有防治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 标签: 麦冬 血管内皮细胞 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 研 究 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卒中后头痛头晕的 效果。 方法: 对 201 9 年 1 月至 20 20 年 6 月 我院 的 130 例脑卒中后头痛头晕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 65 例 对照组 (常规 治疗 )和 65 例观察组(联合血清脑颗粒治疗), 对比疗效 。 结果: 治疗前两组头痛( NRS )、 头晕( DHI )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头痛头晕症状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NRS 、 DHI 评分更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在脑卒中临床 治疗 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头痛头晕症状。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脑卒中 头痛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本院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选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轻、中、重度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梅毒检验中不同血清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ELISA、TPPA以及TRUST等不同血清检测方法,对比分析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结果:ELISA法、TPPA法检验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TRUST法(p0.05)。结论:相比于TRUST,ELISA以及TPPA检验方法的敏感度更高,可作为梅毒检验首选。

  • 标签: 梅毒 TRUST TPPA ELISA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 52 例我院在 2018 年 12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将其记为观察组,并选取 52 例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员,记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在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对比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在尿酸水平对比中,观察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血清胆红素、尿酸检验对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能够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可帮助医师了解患者病情,进而对症下药。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尿酸 冠心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方法:选定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1月本院门诊和住院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 40例研究,分为观察组 2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 20例患者给予帕罗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SAS 评分,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 DA)和 5-羟色胺( 5-TH)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观察组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 SAS 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 SA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递质 DA、 5-T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 DA、 5-TH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小剂量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片联合可明显改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抑郁状况,提高血清神经递质水平。

  • 标签: 喹硫平 帕罗西汀片 性焦虑症疗效 血清神经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在抗感染、抗凝、氧疗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静滴血必净注射液,7d为1疗程,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清因子、T细胞亚群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7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d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D-dimer、APACHEI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组7d内MODS发生率(13.3%vs20.0%)与病死率(10.7%vs13.3%)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治疗重症脓毒症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减轻高凝状态。

  • 标签: 脓毒症 血必净注射液 乌司他丁 炎性介质 T细胞亚群 D-二聚体
  • 简介: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呼吸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治疗前后的血清SCF水平,同时测定2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CF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治疗缓解后患者血清中SCF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CF在哮喘发病及病情判断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干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