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治疗并好转出院的老年患者98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丁苯酞组(49例)、尼莫地平组(49例)。在患者出院前及4个月后发放SF-36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调查。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都有改善,但是丁苯酞组改善更明显。结论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其认知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老年血管性痴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4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7例患者进行抑郁症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4周的MoCA评分和MQ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显著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认知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生命支持,心电监护仪观察动态心电变化,心电图识别基本知识,监测各种基本项目,心理护理和药物护理,在抢救期间给予电击除颤或胸外按压、药物处理。结果本组患者20例在24h获得控制,其余全部在72h得到控制。其中21例患者经过电除颤及运用心律失常药后复苏成功。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对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有紧急的判断能力,熟悉心电图特点,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抢救程序,以提高疗效。

  • 标签: 恶性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在慢性失眠症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单用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30例,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较高,检验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卧床时间、睡眠效率改善情况更为理想,检验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以及抗抑郁药物对慢性失眠症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且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抗抑郁药物 慢性失眠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全脑放疗是多发脑转移标准的治疗方法。全脑放疗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如何和怎样评价脑认知功能是临床医学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全脑放疗 认知功能 神经心理学测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精神分裂症男性认知功能与吸烟行为间的关系影响。方法对我院临床上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吸烟,对照组患者为非吸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认知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吸烟后,其认知功能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两组研究结果不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表现出对尼古丁依赖性的轻重与其认知功能上对某一事物集中注意的时间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因此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认知功能与吸烟行为间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男性 认知功能 吸烟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rTMS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SWM、VFT、PANSS等评分变化。结果在VSWM、VFT、PANSS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且P<0.05。结论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改善其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精神症状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用正念认知疗法与单用舍曲林对强迫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半随机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的56例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正念疗法组各28例,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单药治疗和单用每周1次的正念认知治疗,均观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分别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于治疗第4、8周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Y-BOCS总评分、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起,两组Y-BOCS总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低(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两组Y-BOCS总评分、HAMA评分较基线及治疗第4周末低(P<0.01),两组间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为(78.57%vs82.1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vs.0%,P<0.01)。结论单用正念认知疗法与单用舍曲林均可缓解强迫障碍患者症状,但舍曲林组患者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正念认知疗法则未见明显副作用产生。

  • 标签: 强迫症 舍曲林 正念认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对预防抑郁症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教育及自我管理模式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5%,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0%。结论认知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够有效针对病情得到控制的抑郁症患者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中应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认知行为 自我管理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脑损伤婴幼儿认知发育的影响。方法对463例脑损伤合并IEDS婴幼儿采用Gesell发育量表(GDS)进行测评,以其中应人能、应物能和言语能3个能区作为衡量认知发育水平指标,结果与461例对照组(脑损伤婴幼儿但无发作间期痫样放电)进行比较。结果婴幼儿脑损伤合并IEDS组GDS中以应人能、应物能和言语能3个能区发育商得分45.46±22.63、43.52±22.35和43.95±22.60低于对照组(49.59±22.52、48.10±22.71和47.58±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对脑损伤婴幼儿的认知发育存在不良影响,宜进行必要的康复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认知发育 Gesell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居民分级诊疗认知度对就医方式影响。方法选取200名社区居民(2015年11月—2017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其分级诊疗认知度进行分析,后统计社区居民就医方式的因素。结果问卷回答“是”情况您是否以前有了解或接触过分级诊疗?占比10.00%;您对分级诊疗的政策是否做过了解?占比15.00%;您家人是否使用过分级诊疗模式?占比2.50%;您是否愿意接受分级诊疗?占比18.50%;您认为分级诊疗模式是否能够实施?占比14.00%;您是否遵医嘱实施过分级诊疗模式就医?占比10.50%;您认为分级诊疗是否能够给您减少诊疗费用?占比19.50%;您对现状的就医模式是否满意?占比7.00%;您对社区医院医疗技术是否满意?占比3.00%。在200名社区居民中,选择综合医院就医占比78.00%;选择社区医院占比11.00%;选择院外方式就医占比11.00%。而影响居民选择就医方式的因素较多,其中医院级别占比50.00%;就医环境占比27.50%;选择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级别占比22.50%。结论提高社区居民分级诊疗认知度,能够使其科学就医,使分级诊疗能够实现依制诊疗、资源共享、有制可依、全民参与的目的,促进分级诊疗的实施。

  • 标签: 社区居民 分级诊疗 认知度 就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月接收的老年抑郁、焦虑共病患者50例,均分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该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共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仔细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精神状态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与精神状态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予以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治疗 抑郁 焦虑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4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干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结果试验组患者的WMS得分、WAIS-RC得分高于对照组,SAS得分、SDS得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及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护理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从临床价值与疗效的角度评析认知疗法合用药物治疗在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认知疗法和药物治疗为主。结果两组SCL-90因子分值对比,无论是第4、8周还是第12、16周,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治愈率为77.14%,观察组总治愈94.29%,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优(P<0.05);对照组显效、有效合计31.43%,观察组显效、有效合计11.43%,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优(P<0.05)。结论在躯体形式障碍治疗中,认知疗法合用药物治疗不仅临床疗效好,还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医学进行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认知疗法 药物治疗 躯体形式障碍 价值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相关知识调查表》,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200名患者及家属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病人及其家属对静脉留针输液治疗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医院病房护士的建议病人及家属对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的优缺点、留置时间及部位的选择、静脉留置针留置期间的注意事项及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观察掌握情况认识不够全面。结论病人及家属对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认识欠全面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病人及其家属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相关知识的宣教,促进静脉输液治疗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有效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以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输液治疗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对灾害护理的认知情况和能力现状,为高校开展系统的灾害护理相关课程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对武汉市600名高校医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医学生灾害护理知识最大来源为网络途径;医学生对灾害护理内容了解及具备的技能均有欠缺,普遍需要进行灾害护理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学生进行灾害护理学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校与社会相关部门应通过不同途径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使灾害护理教育逐渐得到普及。

  • 标签: 医学生 灾害教育 灾害救护 灾害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对乙肝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100例患者接受认知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依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乙肝患者认知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 标签: 乙肝患者 认知护理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整理与统计分析,无差异。按照电脑排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HAMD、MoCA、MQ等量表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来辨别该种治疗方案对抑郁症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AMD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MoCA、MQ上比较,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MoCA、MQ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抑郁症患者治疗时,对患者远期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受损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和普通患者,在排除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严重疾病等影响因素后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在认知功能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糖调节受损时期,血糖异常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就已经存在,因此,早期、及时的干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极为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葡萄糖调节受损 认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