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学者们从元认知、元情绪、依恋类型等角度对抑郁症的成因展开了新的探索,发现抑郁症与个体的消极元认知信念、辨别表情能力及情绪恢复能力弱、不安全依恋类型均有显著相关。

  • 标签: 抑郁症 元认知 元情绪 依恋类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多维度心理测试检查量表分别评估34例健康对照组与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34例单侧额前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2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伤患组2个月各项神经认知评分与整体认知水平均落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患组血清胆碱酯酶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伤患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治疗方法等与患者伤后2个月的整体认知功能情况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递质Ach。

  • 标签: 额叶底部脑挫裂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情况。方法选取该社区100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认知和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患者认知程度为知道的26.0%;接受程度为接受的38.0%;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的20.0%;需求程度为非常需求的32.0%。结论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质量,加大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宣传工作。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认知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于常规治疗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于联合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结果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于常规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的服药剂量和对药物的依赖,缩短病程,整合人格,纠正错误认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预防复发方面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广泛性焦虑症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三级甲等医院的义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分层抽样法选取600例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其中医生200例,护士400例,以医生为医生组,以护士为护士组,对比两组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结果医生组对个人死亡态度、对患者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及了解临终关怀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组(P<0.05),而两组需学习临终关怀学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医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护士,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护士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的患者112例纳入课题研究,观察组患者给予0.4μg/kg浓度为0.4μg/mL的右美托咪定,10min输注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量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然后进行麻醉诱导,然后进行手术。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结果以及不同时间点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1、T3、T4时SBP、DPB和HR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术后24h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术后12h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有助于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比较。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220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全麻方式,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分析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智力状况评分、麻醉时间以及患者术中各项情况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情况和麻醉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智力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时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可降低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智力状况评分,值得应用。

  • 标签: 不同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焦虑及自尊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内膜癌化疗的4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认知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实施认知护理干预后有效的降低焦虑、抑郁,并提高自尊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干预 子宫内膜癌 化疗 焦虑 自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中,随机选取48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24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能力改善评分显著低于护理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升老年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就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施治的具体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就针对我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接受1例该类患者为对象,给予认知治疗。结果在该治疗方法的作用下,患者得到有效恢复。结论针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认知治疗展开治疗,可帮助该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恢复。

  • 标签: 认知治疗 偏执型人格障碍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加行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认知障碍、焦虑/躯体化、绝望感、体重下降、睡眠障碍、阻滞、日夜变化及HAMD总分明显改善,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老年患者 认知性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患者53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顺利治疗的53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将从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再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强迫症量表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强迫症患者,可以改善其强迫症病情,加快治疗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医学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强迫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高职大学生蠕形螨认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究蠕形螨感染危险因素提供理论基础,普及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的防治知识。方法整群抽取578名在校高职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蠕形螨一般知识、蠕形螨的传播途径、蠕形螨常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及蠕形螨知识来源及需求等方面。结果578名高职大学生对于蠕形螨一般知识认知率较高,但对蠕形螨传染和治疗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认知率高低与性别、专业有关。结论高职大学生对蠕形螨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蠕形螨相关知识的需求较强。学校应加强蠕形螨防治教育。

  • 标签: 高职大学生 蠕形螨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我院接诊的老年手术患者64例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处理,而研究组采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麻醉前、麻醉6h、麻醉24h、麻醉72h时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ES)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5);两组麻醉前MME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6h、麻醉24h、麻醉72h时研究组的MME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脊膜外阻滞麻醉应用在老年手术患者中不仅可以维持术后良好精神状态,而且可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 手术 麻醉方法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对拟行MECT治疗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护理干预,研究组一次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在干预前、后各进行一次心理评估。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量表评分、状态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降低MECT患者术前焦虑水平。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焦虑 认知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分裂症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5个月及10个月时的自知力和治疗态度问卷(ITAQ)、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以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情况。结果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TAQ、PSP和PANSS各项因子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ITAQ评分、PSP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PANSS总分均得到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5个月和10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TAQ评分、PSP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和PANSS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住院老年骨科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全身麻醉组与硬膜外麻醉组各50例,采用MMSE量表对2组病例麻醉前后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麻醉前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麻醉后6h、12h、24h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在麻醉后6h、12h的MMSE评分较麻醉前明显降低,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12h、24h全身麻醉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全身麻醉组术后12h、24h发生POCD的人数明显多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及硬膜外麻醉均可引起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骨科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方法对30例疑病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合催眠疗法治疗,观察1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忧郁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8周,12周末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认知行为并催眠疗法治疗疑病症疗效显著。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催眠 疑病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对老年认知的影响。方法将我社区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高波动组和低波动组共计300例,其中高波动组空腹血糖波动≥5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7.0%,共计150例,低波动组空腹血糖波动≤5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7.0%,共计150例结果两组患者研究后,血糖水平有所下降,在SMME评分(小学亚组)与SMME评分(初中以上亚组)评分研究前与研究后比较中,两组研究后分值均小于研究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SMME评分(小学亚组)与SMME评分(初中以上亚组)评分低波动组合高波动组比较中,高波动组均小于低波动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老年认知水平下降,要尽可能的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血糖波动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老年认知 血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