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探究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的影响研究。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抽选4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调查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两组对比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强化感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的感染情况以及各项卫生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多重耐药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医院废弃物的处理、个人物品以及手卫生合格情况对比,很明显观察的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极容易感染多重耐药,对其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可加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接受治疗。

  • 标签: 强化感染护理 降低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南宁地区儿童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感染的病原分布及其主要病原的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南宁地区省级妇幼医院2017-2019年诊断为BM且脑脊液病原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周炎症指标及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菌培养与抗生素药敏试验等。结果:诊断为BM且脑脊液培养阳性患儿共66例,检出排名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肺炎链球菌15例(22.73%)、大肠埃希13例(19.7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例(19.70%)、无乳链球菌5例(7.58%)、屎肠球菌4例(6.06%)。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的敏感性高(10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3.33%。大肠埃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均为92.31%。结论:儿童BM的病原以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不同病原其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医生可参考药敏实验选择抗菌药物以早期治疗儿童BM。

  • 标签: 细菌性脑膜炎 儿童 病原菌分布 抗生素药物敏感性
  • 简介:目的:评价达托霉素治疗住院高龄患者革兰阳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使用达托霉素治疗的8例革兰阳性感染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90(89~100)岁。6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例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复杂性尿路感染。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3例,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3例,耐甲氧西林溶血性葡萄球菌1例,头状葡萄球菌1例。6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并细菌学清除,体温正常中位时间3.5(2~5)d,首次培养阴性中位时间3.0(3~7)d。1例出现与达托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表现为轻度皮疹及瘙痒。结论:达托霉素治疗高龄患者革兰阳性感染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达托霉素 85岁以上 革兰氏阳性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痰标本病原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漱口后直接咳痰留取标本,研究组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病原阳性率、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病原阳性率、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标本病原检测的阳性率与准确率提高过程中,进行漱口-饮水-翻身-叩背-咳痰方式留取标本的方式更佳,应该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痰标本 病原菌 阳性率 准确率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2011–2014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的耐药率和治疗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11–2014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的耐药率及治疗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并对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法进行分析。结果:肺炎克雷伯的耐药率和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不断上升,肺炎克雷伯对头孢美唑、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头孢匹罗的AUD呈正相关(P〈0.01);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美唑的耐药率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AUD呈高度负相关(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控制和延缓耐药的增长。

  • 标签: 肺炎克雷伯菌 抗菌药物 耐药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病区患者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及病原耐药性,为临床诊治和科学选药提供依据,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720名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原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数据处理采用WHONET5.5软件。结果1720例康复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09例,117例次,感染率6.34%,例次感染率6.8%,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分别占55.3%和24.1%。病原培养出117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9.23%,革兰氏阳性占24.97%,真菌占5.98%。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容易继发医院感染,无论是急性期还是康复期患者,且感染病原的耐药性日渐严重,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和执行力度,控制侵入性操作等,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脑血管疾病康复期患者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结直肠癌的发病与肠道群密切相关,肠道群紊乱在结直肠癌发生中扮演者着重要角色,肠道群紊乱可促进多种癌症相关因子释放,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中医善用辨证论治,通过提高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来达到改善生存质量,在防癌、抗癌领域已显示出强大的优势。本文就肠道群和免疫及中医药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扶正祛邪 中药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外科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收入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61例,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记录、统计,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抗生素长期用药史、情绪状况、质量、术中输血情况及手术时长。对上述情况作影响因素占比分析,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采用χ2检检验偏差度,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影响因素总结完成后,基于此制定一个科学、积极的应对措施。结果探查出患者性别与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无明显统计学关联(P>0.05);患者年龄、性别、抗生素长期用药史、情绪状况、质量、术中输血情况及手术时长等与外科手术感染有显著关联(P<0.05)。结论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并非单因素层面,而是存在多因素层面,因此,需要引起重视,并制定一个科学、积极的措施进行应对。

  • 标签: 切口感染 外科手术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安全管理在综合ICU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6月间,于我院综合ICU需要接受安全管理护理的多重耐药感染控制的病患共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对于多重耐药的感染问题分别使用护理安全管理和常规管理。对比两组中病患感染控制情况与住ICU的时间长短。结果:实验组感染率(6.66%)少于对照组(30.00%),实验组死亡率(0.00%)少于对照组(13.33%),滞留ICU时间实验组少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于在综合ICU中需要多重耐药感染控制的病患来说,在管理过程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护理过程,可以有效抑制感染控制情况,减少病患ICU滞留时间,具有实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常规管理 护理安全管理 综合ICU 多重耐药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炎患者治疗时,采取乳酸阴道胶囊的价值。方法:择60例阴道炎患者,分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行乳酸阴道胶囊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者炎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炎患者采取乳酸阴道胶囊治疗,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炎症因子。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耐碳氢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40例耐碳氢霉稀类肺炎克雷伯感染患者40例,对患者的药敏结果、药物治疗方案与疗效进行分析与了解。结果:①药敏率最高的药物为磷霉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②在单一用药中共有13例,占32.50%;联合治疗2种或2种以上的抗菌药物患者共27例,占67.50%。③40例患者中抗感染治疗中,治愈4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50%。结论:针对耐碳氢霉稀类肺炎克雷伯感染患者,需要给予联合用药,不断优化给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耐药性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患者外出检查流程在多重耐药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住院患者中外出检查流程多重耐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前(2021年1-6月)予以流程建造阶段,实施后(2021年7-12月)予以流程优化实施阶段。比较实施前后落实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加强患者陪检与交接工作、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检查隔离标识章、建立外出检查管理制度与流程各项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8.00%高于实施前89.00%(P<0.05)。结论:优化患者外出检查流程在多重耐药医院感染防控中具有积极意义,有效提升其落实效果,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化外出检查流程 多重耐药菌患者 落实效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ICU多重耐药医院感染防控中应用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的筛选的高风险因素。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ICU接收的87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FMEA风险评估法,分析ICU多重耐药感染风险因素,观察并比较两组多重耐药发生率。结果:ICU多重耐药感染风险因素中,接收患者较多,保洁人员的隔离意识较差,轮科生与实习生隔离意识较差占有很高的比例。观察组的多重耐药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FMEA风险评估法在ICU多重耐药医院感染防控中,可以筛选出ICU多重耐药感染风险因素,为临床防控多重耐药感染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可预防与控制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FMEA 风险评估法 ICU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防控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南安地区2019-2022年铜绿假单胞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方法:共计从南安地区选择383例铜绿假单胞感染患者入组,共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株383株,为患者实施铜绿假单胞标本种类统计,并对于铜绿假单胞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南安地区样本来源为穿刺液、耳分泌物、分泌物、静脉全血、脑脊液、尿液、脓液及创伤感染分泌物、前列腺液、伤口渗出物、上呼吸道标本、痰液、纤支镜刷检物、胸水、咽拭子、羊水、引流液、中段尿、子宫内膜组织,痰液样本检出的铜绿假单胞样本更多,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头孢西丁、氨曲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克拉维酸耐药率较低,呋喃妥因MIC更高。结论:药敏情况分析发现铜绿假单胞应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能够使其耐药性降低,提高抑浓度。

  • 标签: 南安 药敏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02~2012.12研究期间,采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8例,以抽签法进行1/1分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护理下,在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实施针对性护理,以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差异化护理干预对多重耐药感染的控制效果作用。结果:差异化护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率数据呈现更低(20.58%、2.94%)、三项护理合格率(手部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及护理质量指标(服务态度、安全性、质量、专业性)评分数据呈现更高,P<0.05。结论: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针对性护理对其多重耐药感染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操作合格率,有效避免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评分。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感染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1.02~2012.12研究期间,采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8例,以抽签法进行1/1分组,组名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常规护理下,在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实施针对性护理,以对照组为参照,分析差异化护理干预对多重耐药感染的控制效果作用。结果:差异化护理下,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多重耐药感染率数据呈现更低(20.58%、2.94%)、三项护理合格率(手部卫生、医疗废物处理、个人防护)及护理质量指标(服务态度、安全性、质量、专业性)评分数据呈现更高,P<0.05。结论:予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针对性护理对其多重耐药感染预防效果更为显著,可以提高护理操作合格率,有效避免多重耐药感染的发生,且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评分。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针对性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肺炎克雷伯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治疗肺炎克雷伯肺炎婴幼儿 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患儿胸片检查结果改善情况及体温恢复正常与住院时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胸片检查结果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增强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症状的用药科学合理性并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特开展尿路感染疾病病原分布和耐药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及二院本部800例泌尿患者参与研究并进行尿段培养,细菌和药敏的鉴定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之后就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该800例患者于我院及二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8年10月4年内。结果该800例标本中检测出的病原为30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比为63.82%,共有194株;革兰阳性球菌为82株,占比为26.97%;真菌检测结果为28株,9.21%为真菌的占比。大肠埃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糖球菌为尿样检测结果显示的尿路感染患者存在主要病原。结论大肠埃希与粪肠球菌是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疾病中耐药性相对严重的两种病原,医生开展临床治疗时需要将患者尿样检测结果作为依据,有利于治疗有效性的提升。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