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对27岁夫妇,均因化脓性扁桃体炎静脉给予阿奇霉素0.2g。次日,2名患者均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尿常规:RBC分别为(+)、(┼┼┼),尿蛋白均为(┼┼┼),肝肾功能及ASO正常,泌尿系统B超检查未见异常。立即停用阿奇霉素,给予酚磺乙胺、维生素C及补液治疗,尿液逐渐转清,第8天尿常规恢复正常。随访1月,尿常规持续正常。

  • 标签: 阿奇霉素 血尿 蛋白尿
  • 简介:目的:测定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模拟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过程,建立HPLC-UV法测定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结果:在透析24h后,蟛蜞菊内酯在低(0.62μg·mL^-1)、中(3.10μg·mL^-l)、高(9.92μg·mL^-1)3个质量浓度下与大鼠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分别为(87.9±2.1)%、(84.7±2.5)%、(83.8±1.9)%。结论:蟛蜞菊内酯与大鼠血浆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 标签: 蟛蜞菊内酯 血浆蛋白结合率 平衡透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在脑梗死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08例大血管性脑梗死(LVD)和腔隙性梗死(SVD)患者的血清Lp(a)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Lp(a)与正常时照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Lp(a)在大血管性脑梗死与腔隙性梗死中相比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Lp(a)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比小动脉硬化性腔隙性梗死中的作用大。

  • 标签: 脑梗死 血清脂蛋白 脑血管病 脑卒中
  • 简介:来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具有很多理想的特性,被喻为活分子探针。GFP适用于作普遍的报告标记,尤其适用于活体细胞或组织,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本文对GFP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药学 综述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人血白蛋白的临床使用情况,为修订人血白蛋白说明书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分别使用人血白蛋白和氨基酸注射液患者,分析指标包括:人血白蛋白消耗量、科室分布、临床诊断、单次用量和使用两药前后患者的白蛋白值。结果:人血白蛋白和氨基酸注射液使用人数共计5032例,白蛋白消耗量共计72336支;使用量居多的科室是肿瘤科,主要治疗低蛋白血症(46.28%),仅220例(5.18%)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指征符合指南;使用氨基酸注射液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升至36g·L^-1的平均时间为13d,长于人血白蛋白(8.4d)。结论:人血白蛋白说明书中防治低蛋白血症的适应证建议修改,其风险处理有待补充;在治疗轻度低蛋白血症方面不推荐作为一线用药。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低蛋白血症 氨基酸注射液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的疗效。方法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200-400mg/kg,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2-4倍,每日一次,速用3-5天。结果应用此方法降低了气管插管合并感染的机会,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静脉注射入免疫球蛋白预防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气管插管并发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免疫球蛋白 预防措施 气管插管 肺透明膜病
  • 简介:临床上,很多疾病可引起高丙种球蛋白血症(HGG)。因丙种球蛋白大多发球免疫球蛋白(lg),具有抗体活性,因此,又称为高免疫球蛋白血症(HIG)。此球蛋白分为两各:多克隆HGG或(HIG),呈现多种lg增高,如lgG、lgA和lgM;单克隆HGG或(HIG);只呈现某一种lg增高,可为lgG,或lgM或lgA。后者在消化、

  • 标签: 单克隆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发病机制 鉴别诊断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
  • 简介:Survivi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肿瘤最相关的特异性蛋白,其在几乎所有人类肿瘤中的表达都是上调的。由于它在肿瘤恶性程度方面的可上调性和在肿瘤的凋亡、增殖、血管新生方面的不可或缺性,survivin被认为可以作为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目前正在进行研究的针对survivin的抗肿瘤制剂包括反义寡核苷酸类、siRNA、核酶、免疫治疗和小分子等。针对这些制剂的一些临床I/Ⅱ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Survivin蛋白拮抗剂有望与传统的抗肿瘤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SURVIVIN 抗肿瘤 治疗 凋亡
  • 简介: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是由Beggand等于1968年首先在肾小管病变患者尿中分离而获得到的。它是由100多个氨基酸残基单链多肽低分子蛋白所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1600-11815。β2-MG是构成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一部分。在正常细胞新陈代谢过程中与HLA分离后释放人血,正常人β2-MG具有下列特征。

  • 标签: 临床应用 Β2-MG Β2-微球蛋白 组织相容性抗原 Β2微球蛋白 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医院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医嘱点评的难点、模式和评价的具体标准,促进临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应用人血白蛋白的医嘱进行点评,对人血白蛋白临床使用的不合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不适宜处方的界定标准和处方点评模式进行探讨.结果:针对人血白蛋白处方点评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建立适应我院的医嘱点评模式以及点评标准.结论:人血白蛋白应用的合理性评价具体标准及专项点评模式需不断完善,以进一步促进人血白蛋白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医嘱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C-反应蛋白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择取本院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020.05-2021.05)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其分为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同时取同期70例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指标,对比两组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中各疾病类型C-反应蛋白相比,治疗后更低(P<0.05)。结论:通过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情况发现,指标水平与冠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指标,临床检测价值高。

  • 标签: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PEG-rhGH注射液中蛋白的含量。方法:建立凝胶液相色谱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PEG-rhGH注射液中蛋白的含量。结果:建立的分析方法系统适用性和专属性良好,线性关系符合测定要求,重复性、稳定性和耐用性良好。 结论:建立的液相色谱法准确,可靠,适合PEG-rhGH注射液中蛋白含量的测定。

  • 标签: PEG-rhGH 蛋白质 液相色谱 含量
  • 简介:摘要:β-抑制蛋白2(β- arrestin2)属于抑制蛋白家族成员,可通过GPCRs 信号通路中影响细胞的生长、凋亡及免疫功能;通过抑制NF- κB 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内毒素诱导的肝脏损伤、抑制癌细胞增殖。本文对β- arrestin2的结构和功能做一综述。

  • 标签: β-抑制蛋白2 2型糖尿病 癌细胞凋亡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空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32例接受全胃肠外营养干预,其余32例接受空肠内营养干预,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两组的血清指标上对比,结果(p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空肠内营养 作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成釉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细胞角蛋白7(CK-7)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39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手术标本,均经组织病理证实,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标本制作石蜡切片,实施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利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测定MMP12和CK7的表达。结果:MMP-12在对照组中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在观察组中呈现出一定的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74.36%(29/39)],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50%(1/4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61.54%(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病理情况下的MMP-12与CK-7表达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相应地不断升高,病理程度越高,相应的,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率也越高,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中MMP-12和CK7会呈现出明显的阳性表达,且与临床病理情况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随着肿瘤的复发与恶变,MMP-12与CK-7的阳性表达水平也不断升高。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角蛋白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判断与Ret、粘蛋白-1(Mucin-1)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识别的相关因素及影响甲状腺肿块复发的可能因素.方法观察Ret、Mucin-1(MUC1)和Galectin-3(Gal-3)表达与甲状腺滤泡源性肿瘤相关指标的关系,并与随访资料相结合,分析甲状腺肿瘤有关的生物学行为.结果①运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别得出Ret、MUC1、Gal-3表达的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包膜存在、最大直径是Ret表达的抑制因素,包膜侵犯与双侧性对Ret表达有促进作用.合并病变、包膜存在是MUC1表达的抑制因素,包膜存在也是Gal-3表达的抑制因素,包膜侵犯对MUC1和Gal-3表达有促进作用.②预后分析的Cox比例风险函数模型可知:有包膜比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者在某时刻复发的相对危险度为0.126,即复发的可能性降低了87.4%;病程每增加一个等级,在某时刻复发的相对危险度为2.701,即复发的可能性增加了1.701倍.结论①包膜存在与甲状腺肿瘤不或低表达Ret、MUC1和Gal-3关联;恶性肿瘤的包膜侵犯与恶性标志物表达密切关联;囊性变与MUC1和Ret的阴性表达有关;双侧性同一病变者Ret表达的可能性增高;腺体外浸润、淋巴结转移者表达Ret、MUC1和Gal-3的机率增高,其关联性表明三种标志物能反映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②复发有关因素中有包膜者,不易复发;而及早诊治甲状腺病变,其术后复发可大大降低.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RET 粘蛋白-1 半乳糖凝集素-3 临床病理学 预后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我国癫痫患者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为癫痫疾病的诊治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7年10月。纳入评价癫痫疾病相关基因的文献,总结与癫痫患者发病、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相关基因,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75篇文献,发表时间为1999–2016年。筛选出相关基因85种。文献类型主要为:基因与疾病的关系(n=81),基因与耐药性的关系(n=37),基因与血药浓度的关系(n=27),基因与药物疗效的关系(n=11),基因与不良反应的关系(n=9),基因定位或测序(n=6),基因与药物剂量的关系(n=2),相关基因的分布频率与癫痫(n=2)。筛选出相关基因85种,研究结果有55.4%(97/175)阳性结论,31.4%(55/175)阴性结论,2.3%(4/175)不确定结论,另外有8篇文献研究结果为一个阴性,一个阳性结果,有2篇文献研究结果为一个阴性结果,一个不确定结论。结论:癫痫药物基因学的研究众多,关于研究的基因类型复杂多样,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基因与疾病,基因与药物以及基因自身的定位测序等。关于基因与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 标签: 癫痫 基因 循证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过度捕捞、环境污染、生态入侵、生境丧失等问题逐渐出现,给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带来了一定的威胁。海洋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和文化基础。完善海洋生态系统养护和管理,才可以在潜移默化的历程中,实现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可持续保护和发展。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与保护是当前生物多样性领域的热点问题,概述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不仅可以探究问题趋势,还可以根据热点方向,指明今后基因编辑CRISPR技术在海洋生物遗传育种评价方向。

  • 标签: 基因编辑CRISPR技术 海洋生物 多样性 热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