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植入人体的理想生物材料的八点要求:(1)在组织液中不引起物理变化;(2)无化学活性;(3)不存在炎症和异物反应;(4)无致癌性;(5)不产生过敏或致高敏;(6)能耐受机械扭曲;(7)能被随意剪裁;(8)可消毒。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 材料学 物理变化 生物材料 植入人体 化学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冷冻干燥仿生矿化的方法制备COL-HA。结果本实验在王晓敏,林晓艳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胶原-羟磷灰石多孔复合材料,并对部分材料进行交联处理,比较两种材料生物学性能,进一步利用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作为种子细胞,构建BMSCs/COL-HA复合体,考察BMSCs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与增殖,为探索更适合牙周缺损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提供依据。

  • 标签: 组织工程 犬骨髓干细胞 牙周再生 胶原羟磷灰石支架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无菌包装材料在医疗器械包装中产生的无菌效果。方法: 选择我医院发展过程中使用过的四种无菌包装材料,分别是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以及新型纺织品作为研究对象。之后对比上述四种材料在包装、灭菌、存放及使用过程中的优缺点,并总结不同材料的成本情况。结果:在包装手术器械时,不同包装材料的选择对于成本及阻菌作用的发挥有一定的影响,四种材料各有各的优缺点。此次研究经过使用一年半的观察,新型纺织品材质的包装材料经久耐用,方便洗涤,可有效降低包装材料的成本。结论:从棉布、无纺布、纸塑包装袋以及新型纺织品四种无菌包装材料分析,其中的新型纺织品相对来说优势更加明显,操作方便,阻水性、透气性更强;物理耐受特征显著,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破损、破洞等问题,也能防止出现脱絮现象,进而不会对环境空气以及医疗器械造成二次污染;顺应性较好,材质比较轻便,所以运输和清洗都比较方便,如果是包装体积大、重量大的手术器械包时有更明显的优势。

  • 标签: 包装材料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构建犬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对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后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实验用比格犬10只,构建犬髂内动静脉瘘动物模型,分为实验组(镁锌合金材料植入动静脉瘘)5只和对照组(仅动静脉瘘造模)5只,比较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及切口反应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4、8及12周检测血清肝肾功电解质(肌酐、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尿素氮及血镁锌浓度)生化指标,按照计划在术后12周处死实验犬,取出动静脉瘘标本及肺肝肾心等重要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两组实验动物饮食、活动正常、切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术前及术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尿素氮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镁浓度在术后1周、血锌及肌酐浓度在术后1、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时间点血镁锌及肌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HE染色示实验组动静脉瘘处动脉内膜较对照组稍增生,未发现明显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和间质未出现异常形态、肿胀及明显炎症反应;肺泡结构和功能完整,未发现明显血栓形成;肝、心细胞未出现水肿及坏死。结论新型可降解镁锌合金材料植入犬动静脉模型后,对血液生化指标及重要脏器结构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动静脉瘘的理想封堵材料,具有良好的前景及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镁锌合金 可降解 动静脉瘘 生物相容性 安全性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 2017年 7月至 2018年 7月 90例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 90例标本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 9例,不合格率为 10.0%,药品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 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借鉴国内外实验室安全培训和管理的方法,阐述了当前生物实验室安全培训模式的不足,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培训经验,针对传统培训的弊端,设计了DUSE培训体系。该系统具有科学的培训流程和创新的评估机制,能明显提高安全培训质量。

  • 标签: 生物实验室 安全培训 安全管理 反馈机制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在艾滋病病毒(HIV)检测传染源中能起到早发现和早诊断的作用,而且可对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能对HIV感染者进行耐药性监测,降低艾滋病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在HIV中的检测进展和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进展 HIV-1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作为医学的新兴学科之一,由于研究过程中会使用到许多不同的仪器及科学技术,所以在信息储存方面要求很高。随着其发展的不断深入,所使用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形式。本文通过引入大数据的处理储存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找出生物医学数据中的规律,对验证假设和获得相应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大数据 生物医学 应用情况 数据分析与处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全球范围内,生物制药和生态制药技术被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技术领域。生物制药技术虽然发展时间很短,但在科学技术、生物理论等技术的支持下,生物制药技术已成为医药行业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高新技术之一。生物制药技术的价值体现在治疗疑难杂病药物的生产和种植上。通过生物菌株和相关药物的个体化培养,我们可以获得治疗某些或某一范围特定疾病的药物。与医药发展迅速、技术优势明显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制药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发展医药,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不断探索生物制药技术是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生物技术 制药工程 发酵
  • 简介:摘要 : 生物医学作为一个综合了很多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包含生物学、医学和生命科学。由于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物医学所涵盖的领域同样变得更加的广阔,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变得更常见。大数据时代给生物医学的进步提供了优良的社会氛围。本文以生物医学的大数据现状和展望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 标签: 生物医学 大数据 研究趋势
  • 简介: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使得骨科学和复健医学等临床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临床医师得以运用相关的技术和器械治疗罹患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病患.近年来全球人口已趋向老龄化,此方面的研究需求更大.反观华人人口比例占全球人口绝大部分,但至今此方面研究仍以西方国家为领先,国人各领域的专业学者相当多,且各位学者的研究能力足以和欧美学者相比.为了切实解决国人骨骼肌肉系统方面疾病,需要更多华人骨科专家与生物力学专家投入此专业研究.本文概要叙述骨科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希冀可吸引更多对骨科生物力学感兴趣的学者共同研究.

  • 标签: 骨科学 生物力学 研究进展 骨科手术 手术器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微生物检验是临床上的重要检验方法,为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控制医院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获得临床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就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显著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健康状况与生命安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制药行业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改善。于新形式下,我国更加重视制药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并对该领域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将生物技术研究方面进一步加强,全面攻坚制药工程中核心生物技术,以帮助人们解决健康、生命安全问题。本研究对制药过程中的生物技术应用作简要阐述,以期为我国制药工程领域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 标签: 制药工程 生物技术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方法与发展前景。方法选取我中心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90例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分析不合格标本比例及原因,寻找预防解决对策。结果在90例标本中,微生物检验不合格标本9例,不合格率为10.0%,药品标本微生物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药品成分不标准,药品已过期,药品污染及送检污染。结论药品微生物检验标本从采集到送检等各环节都需要严格管理,医务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应加强培训,并注重培训的落实情况,实行PDCA循环(戴明环)管理。需要充分发挥科室间的配合作用,同时职能部门监管比科室沟通更重要,但必须坚持,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 标签: 药品微生物 检验方法 前景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消毒前后内镜菌落数和物体表面微生物负载量的变化情况,对内镜室的清洗消毒环节提供客观评价。方法选择临床使用后内镜(胃、肠镜各30例),采用细菌培养法检测酸化水消毒前后内镜上菌落数,同时采用ATP荧光法检测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后ATP含量;分别比较生物清除率。结果胃、肠镜消毒前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1785.8CFU/cm^2和2369.3CFU/cm^2,酸化水消毒后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9.9%。水池、干燥台、水龙头、水枪、气枪消毒前相对发光值(relativelightunit,RLU)的平均数分别为139.4、10.6、753.8、229.0、5.8,酸化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依次为84.8%、90.2%、89.2%、89.9%、90.3%。结论胃、肠镜按规范消毒后均合格;物体表面RLU值最高的是水龙头,消毒后微生物清除率最高的是气枪、最低是水池。

  • 标签: 内镜室 ATP荧光法 细菌培养法 微生物负载 消毒